【考点大通关】冀少版生物八上 3.3 叶的光合作用(答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考点梳理】
【考点解析】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图1)
(1)实验步骤:
a 暗处理:(目的)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图1
b 遮光光照:(目的)设置对照实验
c 水浴加热:(原因)为了实验安全(酒精沸点低,容易燃烧)
(目的)(脱色)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大烧杯里放的是水,小烧杯里放的是酒精,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d 漂洗:(目的)洗掉酒精
加碘:(目的)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e 观察: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
(2实验分析:
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有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实验:光合作用放氧实验(图2)
(1)步骤: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会看到有气泡产生);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伸入收集的气体。
(2)现象:快熄灭的木条复燃。
(3)结论: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图2
3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食物来源:能食用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能把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氧气来源:动物、植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1)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可以使作物增产,如合理密植、立体种植。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如地膜覆盖、大棚种植。
【例题1】(23-24七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下图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①的目的是去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C.④中小烧杯内的溶液是酒精
D.⑤中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答案】D
【知识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详解】A.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①暗处理、③选叶遮挡和光线照射、④酒精脱色、②滴加碘液检验、⑤漂洗后观察,A正确。
B.①暗处理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
C.④中小烧杯内的溶液是酒精,叶绿素能溶解在小烧杯内的酒精里,C正确。
D.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遇碘变蓝,因此⑤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D错误。
故选D。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图3 图4
1.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图3)
(1)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实验步骤:暗处理一昼夜(目的: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设置对照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水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变化。
(3)实验变量:二氧化碳_。
(4)实验现象及分析:
装置一:不变蓝,因为没有二氧化碳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装置二:变蓝_,因为有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5)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实验(图4)
(1)这个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并释放氧气。
(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时长,二氧化碳的浓度,水的供应。
【例题2】(24-25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为保证实验效果明显。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D
【知识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详解】A.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使实验结果更明显。黑暗条件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的淀粉不会被补充,A正确。
B.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乙瓶、丙瓶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乙瓶中有二氧化碳,而丙瓶中没有二氧化碳,这样可以观察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正确。
C.甲瓶由于不透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不会变蓝。丙瓶中没有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叶片也不会变蓝。乙瓶中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叶片会变蓝。故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C正确。
D.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题目中丁叶片的A部分不变蓝,B部分变蓝,说明A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而B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这只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不能直接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设计需要更明确的对照来证明水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1.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的结构特点适于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中进行。
2.叶片的结构
(1)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的是薄片的原因是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需要清水的原因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在下图5横线中写上名称)
图5
(3)叶片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
a 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外面常有一层角质层;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面分布着一些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一般上表皮比下表皮少。
b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含有绿色颗粒状的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因此叶片的正面颜色比背面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c 叶脉: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将水分和无机盐输送给叶肉,筛管能够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带其他器官。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和叶脉都有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因此叶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2.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如图6,在横线处写出实验现象)
图6
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如萝卜绿色的根火龙果的茎等部位也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3)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两个方面的转化:物质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释放氧气;
能量转化: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等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轮种、间作和套种。
【例题3】(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小秦同学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叶片的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属于上皮组织,②是叶肉
B.图甲中③叶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中的①表皮细胞围成②气孔
D.图乙中的黑色圆圈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详解】A.图甲中的①是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②是叶肉,内含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部位,A错误。
B.图甲中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具有支持和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B错误。
C.图乙中的①为保卫细胞,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②气孔,C错误。
D.图乙中黑色圆圈是气泡,是由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图甲中①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图乙中,①保卫细胞,②气孔。
【考点过关】
1.(22-23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射阳大米晶莹剔透,米粒饱满,营养丰富,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
A.叶 B.茎 C.根 D.果实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在细胞叶绿体中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茎、根、果实不含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3-24七年级上·江西萍乡·期末)新疆的瓜果非常甜,主要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 B.光照强度大 C.没有环境污染 D.缺少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般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植物体内有机物消耗的越少,营养物质的含量就越多。
【详解】A.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之一是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而夜晚温度低,则能减缓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样,植物在白天积累的有机物在夜晚得以保存,使得果实中的糖分等有机物含量增加,从而使瓜果更加甜美,A符合题意。
B.虽然光照强度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光照强度并不是决定瓜果甜度的唯一或主要因素。而且,新疆地区虽然光照充足,但并非所有地区的光照强度都大到足以直接影响瓜果甜度的程度,B不符合题意。
C.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但新疆地区的瓜果甜度高并不是因为该地区没有环境污染。实际上,环境污染与瓜果甜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缺少氧气可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但新疆地区的瓜果甜度高并不是因为该地区缺少氧气。实际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而且,缺少氧气与瓜果甜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4-25八年级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某同学将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装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推测其原因是( )
A.叶片正面有角质层 B.叶片正面的颜色比背面浅
C.叶片背面的细胞排列疏松 D.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产生了气泡说明产生了气体,而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
【详解】植物叶片的背面通常比正面具有更多的气孔,而气孔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因此在热水中,气体更容易从叶片背面的气孔冒出形成气泡,而不是因正面有角质层、颜色差异或细胞排列疏松所致。因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200磅的土壤烘干称重,然后在土里种下5磅重的柳树种子,收集雨水灌溉;五年后柳树长成169磅3盎司重,土壤再烘干称重,只少了2盎司。事实说明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是柳树吸收了(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土壤中的水分
C.每天浇的雨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海尔蒙特的实验表明,柳树的增重主要不是来自土壤,因为土壤的重量几乎没有变化。柳树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虽然水在植物生长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但水本身并不会直接增加植物的干重。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这些有机物质是植物增重的主要来源。因此,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4-25八年级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冬季,利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等是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可提高农民的收入。下列措施对大棚农作物增产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适当增加大棚内氧气的含量 B.进行套种、间作
C.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D.合理密植,适时浇灌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2)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适当增加大棚内氧气的含量对光合作用效果不明显,故A错误。
B.进行套种、间作可以增强光照,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产量,故C正确。
D.合理密植,适时浇灌能增强光照和水的利用率,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故D正确。
故选A。
6.(23-24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B.根尖伸长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C.输导组织贯穿植物体全身——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D.叶片阔而扁平——增大吸收阳光的面积
【答案】B
【知识点】植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功能、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尖的结构
【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详解】A.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因此,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
B.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增大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B错误。
C.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输导组织贯穿植物体全身,有利于物质的运输,C正确。
D.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叶片阔而扁平,增大吸收阳光的面积,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7.(23-24七年级上·广东肇庆·期末)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因此,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3-24八年级上·陕西安康·期末)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下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金鱼藻
B.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A.该实验不是对照实验,故A错误。
B.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不相同,故B错误。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故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选水生植物金鱼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9.(23-24七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下数据,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61 55 42 32 25 21 19
A.试管内产生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
B.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C.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本实验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
【详解】A.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试管内产生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故A正确。
B.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故B正确。
C.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故C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D。
10.(23-24七年级上·辽宁·期末)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下图一、图二、图三是研究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装置。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装置。
①该实验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 (大写字母间用“→”连接);
②步骤B将天竺葵置于暗处的原因是 ;步骤D用酒精灯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酒精颜色变绿,这是因为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的 被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
③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a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蓝色,说明见光部分有 产生,遮光部分未变成蓝色,表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 。
(2)收集图二实验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3)图三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选取同一株天竺葵的相似叶片做此实验,目的是 ;
③b锥形瓶中的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变蓝,而c锥形瓶中的叶片不变色,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 B→C→D→A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细胞膜 淀粉 光/光照
(2)氧气
(3) 二氧化碳 控制单一变量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知识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图一中,A表示显影观察,B表示暗处理,C表示遮光并光照,D表示酒精脱色。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1)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该实验的方法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B暗处理→C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A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②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膜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使细胞的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菠步骤D用酒精灯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酒精颜色变绿,这是因为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膜被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
③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a叶片遇碘液后,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部分有淀粉产生。遮光部分未变成蓝色,表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本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集图二实验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3)①图三b、c两锥形瓶中,b锥形瓶内是清水,c锥形瓶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清水不能吸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②探究实验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即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选取同一株天竺葵的相似叶片做此实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③b锥形瓶内是装有清水,清水不能吸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其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所以,该锥形瓶中的植物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碘液等步骤处理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而c锥形瓶中内的叶片因缺少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滴加碘液后,c锥形瓶中内的叶片不变蓝。故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叶片的结构中,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窗口”的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叶肉
【答案】B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
【详解】A.表皮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B正确。
C.叶脉有支撑和输导作用,C错误。
D.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C.绿色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因此,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A正确。
B.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如根尖细胞等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和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 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C。
4.(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某校生物社团利用温室大棚栽培番茄。以下建议及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要合理灌溉
B.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及时清除
C.可以人工控制条件,无需考虑种植密度
D.可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合理施肥及合理灌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1.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有水分(大棚要合理灌溉)、光照和无机盐等(种植密度影响光照和无机盐获取,杂草也会竞争)。
2.强调实验记录的重要性,设计表格记录株高等数据有助于观察番茄生长情况和调整栽培措施。
【详解】A.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施肥(肥料没有雨水的稀释等)和灌溉以优化土壤,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A正确。
B.杂草会与栽培植物争夺水分、养料等,影响植物生长,要清除杂草,B正确。
C.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使叶片尽可能多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C错误。
D.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可以及时监控番茄生长状况,及时为番茄提供缺少的营养物质以及生长条件,D正确。
故选C。
5.(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答案】A
【知识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详解】A.在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在进行后续实验时,叶片中不会残留原有的淀粉,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遮黑纸片是为了设置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不是温度。遮黑纸片的部分叶片将作为对照组,与见光的叶片形成对比,以观察光照对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影响,B错误。
C.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而不是叶黄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的存在会干扰我们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通过隔水加热和酒精处理,我们可以去除叶绿素,使叶片变得黄白色,这样更容易观察到碘液与淀粉的反应,C错误。
D.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淀粉,而不是葡萄糖。碘液可以与淀粉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的化合物,从而帮助我们观察到叶片中淀粉的分布情况,D错误。
故选A。
6.(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 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a点为0时,无光照,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在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大豆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开始超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因此氧气释放量逐渐增多,B正确。
C.实际上,在阴雨天气时,由于光照不足,大豆的光合作用会减弱,导致氧气释放量减少,因此c点应该会下移,而不是上移,C错误。
D.在cd段,由于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因此,cd段氧气释放量的减少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D正确。
故选C。
7.(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对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老鼠能吃植物
B.老鼠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某种物质
C.老鼠为植物提供热量
D.钟罩内没有植物,老鼠也能生存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A.图中并未描述老鼠和植物的取食关系,A错误。
B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钟罩内的老鼠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B正确,C错误。
D.钟罩内没有植物,没有足够的氧气供老鼠生存,D错误。
故选B。
8.(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一次施肥不能太多
B.为避免伤口感染,包扎伤口时应选用密封,不透气的材料
C.为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栽种时应“正其行,通其风”
D.为利用作物对无机盐吸收的差异,可采取“轮作”方式种植
【答案】B
【知识点】紧急急救及注意事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分析】(1)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无机盐的需求量也不同。
(2)农业生产上采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提高产量。
【详解】A.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细胞失水,引起“烧苗”,因此一次施肥不能太多,故A正确。
B.为避免伤口感染,包扎伤口时应选用透气的材料,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栽种时应“正其行,通其风”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故C正确。
D.不同的作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采取“轮作”方式种植,可利用作物对无机盐吸收的差异,故D正确。
故选B。
9.(2024·云南·中考真题)学习了光合作用后,某同学设计了下图三组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乙组其次,甲组最差
C.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
D.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增设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本实验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而且乙装置可以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故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正确。
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甲装置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但是和丙可释放二氧化碳装置相比,光合作用所需原料少,而乙装置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枝条生长最差,因此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甲组其次,乙组最差,B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乙组枝条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丙装置内的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丙组枝条获得的二氧化碳最多,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甲装置清水不能吸收也不能释放二氧化碳,甲组枝条生长正常,故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分别是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甲组和丙组,C正确。
D.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单一变量是光照,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正确。
故选B。
10.(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60W的灯泡30cm、20cm、10cm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 ,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5)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 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 。
【答案】(1) 氧气 强
(2)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4)减小误差
(5)增强光照强度
(6)D组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
【知识点】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光照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详解】(1)在光下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氧气,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强。
(2)分析实验可知,距离60W的灯泡30cm、20cm、10cm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
(3)根据图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
(4)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根据实验分析,农业生产中,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设置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若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D组,D组应该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考点梳理】
【考点解析】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图1)
(1)实验步骤:
a 暗处理:(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b 遮光光照:(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水浴加热:(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烧杯里放的是水,小烧杯里放的是酒精,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d 漂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碘:(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观察:遮光部分___________;不遮光部分___________。
(2实验分析:
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光合作用放氧实验(图2)
(1)步骤: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会看到有气泡产生);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伸入收集的气体。
(2)现象:快熄灭的木条__________。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3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_______来源:能食用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________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能把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________来源:动物、植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1)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可以使作物增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23-24七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下图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①的目的是去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C.④中小烧杯内的溶液是酒精
D.⑤中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图3 图4
1.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图3)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吸收二氧化碳。
(2)实验步骤:暗处理一昼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对照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水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变化。
(3)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及分析:
装置一:___________,因为没有____________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装置二:___________,因为有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5)实验结论:光合作用__________二氧化碳。
2.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实验(图4)
(1)这个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这说明________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吸收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合成淀粉并释放___________。
(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强度和时长,_____________的浓度,_________的供应。
【例题2】(24-25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为保证实验效果明显。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叶是植物的_________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的结构特点适于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_________中进行。
2.叶片的结构
(1)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的是薄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清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在下图5横线中写上名称)
图5
(3)叶片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
a 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_____________的细胞组成,外面常有一层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组织。表皮上面分布着一些由保卫细胞构成的___________。气孔是________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一般上表皮比下表皮________。
b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含有绿色颗粒状的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叶肉属于_________组织,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靠近上表皮的___________组织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靠近下表皮的__________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因此叶片的正面颜色比背面_______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就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
c 叶脉:叶脉里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导管能将____________________输送给叶肉,筛管能够把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___运送带其他器官。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和叶脉都有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因此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2.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如图6,在横线处写出实验现象)
图6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凡是植物的________部分(含有叶绿体),如萝卜绿色的根火龙果的茎等部位也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_______,把____________和______合成贮存着能量的___________ (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_________的过程。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______________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质:(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能量)
两个方面的转化:_________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释放氧气;
__________转化: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等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套种。
【例题3】(23-24七年级上·安徽阜阳·期末)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小秦同学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叶片的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属于上皮组织,②是叶肉
B.图甲中③叶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中的①表皮细胞围成②气孔
D.图乙中的黑色圆圈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
【考点过关】
1.(22-23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射阳大米晶莹剔透,米粒饱满,营养丰富,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
A.叶 B.茎 C.根 D.果实
2.(23-24七年级上·江西萍乡·期末)新疆的瓜果非常甜,主要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 B.光照强度大 C.没有环境污染 D.缺少氧气
3.(24-25八年级上·河北邯郸·阶段练习)某同学将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装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推测其原因是( )
A.叶片正面有角质层 B.叶片正面的颜色比背面浅
C.叶片背面的细胞排列疏松 D.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4.(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200磅的土壤烘干称重,然后在土里种下5磅重的柳树种子,收集雨水灌溉;五年后柳树长成169磅3盎司重,土壤再烘干称重,只少了2盎司。事实说明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是柳树吸收了(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土壤中的水分
C.每天浇的雨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
5.(24-25八年级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冬季,利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等是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可提高农民的收入。下列措施对大棚农作物增产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适当增加大棚内氧气的含量 B.进行套种、间作
C.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D.合理密植,适时浇灌
6.(23-24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B.根尖伸长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C.输导组织贯穿植物体全身——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D.叶片阔而扁平——增大吸收阳光的面积
7.(23-24七年级上·广东肇庆·期末)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
B.
C.
D.
8.(23-24八年级上·陕西安康·期末)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下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金鱼藻
B.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
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
9.(23-24七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下数据,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61 55 42 32 25 21 19
A.试管内产生气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强
B.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C.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10.(23-24七年级上·辽宁·期末)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下图一、图二、图三是研究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装置。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装置。
①该实验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 (大写字母间用“→”连接);
②步骤B将天竺葵置于暗处的原因是 ;步骤D用酒精灯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酒精颜色变绿,这是因为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的 被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
③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a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蓝色,说明见光部分有 产生,遮光部分未变成蓝色,表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 。
(2)收集图二实验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3)图三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选取同一株天竺葵的相似叶片做此实验,目的是 ;
③b锥形瓶中的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变蓝,而c锥形瓶中的叶片不变色,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叶片的结构中,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窗口”的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叶肉
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C.绿色植物的所有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4.(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某校生物社团利用温室大棚栽培番茄。以下建议及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要合理灌溉
B.杂草会影响番茄生长,要及时清除
C.可以人工控制条件,无需考虑种植密度
D.可设计表格,记录番茄株高等信息
5.(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6.(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 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7.(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对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老鼠能吃植物
B.老鼠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某种物质
C.老鼠为植物提供热量
D.钟罩内没有植物,老鼠也能生存
8.(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一次施肥不能太多
B.为避免伤口感染,包扎伤口时应选用密封,不透气的材料
C.为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栽种时应“正其行,通其风”
D.为利用作物对无机盐吸收的差异,可采取“轮作”方式种植
9.(2024·云南·中考真题)学习了光合作用后,某同学设计了下图三组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乙组其次,甲组最差
C.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
D.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增设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
10.(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①距离60W的灯泡30cm、20cm、10cm处,分别安放一个相同的装置(如图一),并标记A组、B组、C组。
②向三组装置内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和清水。
③晚上,打开灯泡的开关,观察并记录试管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绘制成柱形图(如图二)。
(1)实验中气泡内气体是 ,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表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越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数据,重复三次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5)根据实验分析,遇到阴天时可通过适当 以保产增产。
(6)若继续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兴趣小组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D组,你认为D组应该如何设置? 。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www.21cnjy.com)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