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 第一节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范围。2.说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作用。3.说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及作用。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物成分
1.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1)生产者
①概念:指能利用________等能量,将________合成有机物的__________。
②地位:________的生物成分,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就会缺少________供应而无法生存。
③生物种类:自养生物,主要指各种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和__________。
(2)消费者
①概念:指______将无机物直接合成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________所合成的有机物,借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
②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通过__________促进了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
③生物种类:绝大多数______,其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植食动物属于______________,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______________,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3)分解者
①作用:能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________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②地位: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③生物种类:异养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某些原生动物。
判断正误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
(3)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
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以图示池塘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者并不都是绿色植物,如进行______________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
(2)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有____________,消费者并不都是动物,如____________和营____________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3)细菌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成分)。
(4)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一些营________生活的动物,如____________等是分解者;一些______,如蘑菇也是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的比较
生物成分 作用 地位 生物种类
生产者 物质: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太阳能等→化学能 最主要的生物成分 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 通过食物关系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最活跃的成分 绝大多数动物
分解者 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2.“一朝鲸落,万物重生。”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孤独深海里最温暖的绿洲。其形成分为四个阶段:鲨鱼、螃蟹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海蜗牛、蠕虫等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厌氧细菌分解鲸骨中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硫细菌等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合成有机物→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同时间内聚集在鲸落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群落
B.鲸落的出现为深海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和食物来源
C.厌氧细菌、硫细菌是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分解者
D.鲸落演化过程中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不断发生改变
二、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圈
1.非生物成分
2.生物圈
判断正误
(1)所有生命都需要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  )
(2)生物的生存对非生物成分不会有影响(  )
(3)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
任务二: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
根据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确定图示中①~③对应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成分”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2)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成分”。
(3)最后根据D、A都指向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非生物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C.非生物成分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病毒等
D.空气中的O2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
B.乙是消费者,包括所有异养型生物
C.乙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相互依存的
答案精析
一、梳理教材新知
1.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能量流动
2.(1)①太阳能 无机物 自养生物 ②最主要 有机物
③绿色植物 藻类 自养细菌 (2)①不能 生产者 异养生物 ②食物关系 能量流动 ③动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3)①有机物 ③细菌和真菌 腐食动物
判断正误
(1)√ (2)× (3)√
提示 (2)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蚯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
探究核心知识
(1)水草、浮萍、栅藻、团藻 化能合成作用 (2)虾、草鱼、黑鱼 菟丝子 寄生 (3)生产者、消费者(寄生型细菌)和分解者 (4)腐生 蚯蚓、蜣螂 真菌
落实思维方法
1.B
2.C [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硫细菌能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二、梳理教材新知
1.太阳能 生产者 温度 生产者
2.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海平面 根际处 海平面 最大
判断正误
(1)√ (2)× (3)×
提示 (2)非生物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存,而生物的生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非生物成分产生影响。(3)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一个不连续的薄层。
探究核心知识
①非生物成分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落实思维方法
3.A [太阳能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C错误;空气中的CO2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D错误。]
4.B [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A正确;异养型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及腐食动物,B错误。](共54张PPT)
第三章 生态系统
<<<
第一节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2.说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作用。
3.说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及作用。
内容索引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物成分
课时对点练
二、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物成分

梳理 教材新知
1.生态系统
群落和非
生物环境
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1)生产者
①概念:指能利用 等能量,将 合成有机物的 。
②地位: 的生物成分,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就会缺少_______供应而无法生存。
③生物种类:自养生物,主要指各种 ,也包括 和 。
太阳能
无机物
自养生物
最主要
有机物
绿色植物
藻类
自养细菌
(2)消费者
①概念:指 将无机物直接合成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________所合成的有机物,借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 。
②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通过 促进了物质循环和 。
③生物种类:绝大多数 ,其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植食动物属于_____
_______,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 ,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属于 。
不能
生产者
异养生物
食物关系
能量流动
动物
初级
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3)分解者
①作用:能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 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②地位: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③生物种类:异养生物,主要包括 ,也包括 和某些原生动物。
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
腐食动物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
×
提示 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蚯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
(3)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


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以图示池塘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组
成成分。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生产者并不都是绿色植物,如进行 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
(2)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有 ,消费者并不都是动物,如_______和营 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探究 核心知识
水草、浮萍、
栅藻、团藻
化能合成作用
虾、草鱼、黑鱼
菟丝子
寄生
(3)细菌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生物成分)。
(4)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一些营 生活的动物,如 等是分解者;一些 ,如蘑菇也是分解者。
生产
者、消费者(寄生型细菌)和分解者
腐生
蚯蚓、蜣螂
真菌
核心归纳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的比较
生物成分 作用 地位 生物种类
生产者 物质: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太阳能等→化学能 最主要的生物成分 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 通过食物关系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最活跃的成分 绝大多数动物
分解者 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落实 思维方法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A正确;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都有一定的空间范围,B错误;
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均属于人工生态系统,D正确。
2.“一朝鲸落,万物重生。”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孤独深海里最温暖的绿洲。其形成分为四个阶段:鲨鱼、螃蟹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海蜗牛、蠕虫等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厌氧细菌分解鲸骨中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硫细菌等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合成有机物→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时间内聚集在鲸落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群落
B.鲸落的出现为深海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和食物来源
C.厌氧细菌、硫细菌是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分解者
D.鲸落演化过程中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不断发生改变

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硫细菌能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和生物圈

1.非生物成分
梳理 教材新知
太阳能
生产者
温度
生产者
2.生物圈
所有生
物及其生存环境
海平面
根际处
海平面
最大
(1)所有生命都需要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  )
(2)生物的生存对非生物成分不会有影响(  )
提示 非生物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存,而生物的生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非生物成分产生影响。

×
(3)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
×
提示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一个不连续的薄层。
任务二: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
根据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确定图示中①~③对应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探究 核心知识
非生物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核心归纳
(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成分”
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2)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
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
头多的C为“非生物成分”。
(3)最后根据D、A都指向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非生物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C.非生物成分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病毒等
D.空气中的O2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落实 思维方法
太阳能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
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C错误;
空气中的CO2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D错误。
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中最
 主要的生物成分
B.乙是消费者,包括所有异养型生物
C.乙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相互依存的

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A正确;
异养型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及腐食动物,B错误。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成分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这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有
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C.顶极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D.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D符合题意。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在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中作用最大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3.一个细菌细胞内发生以下反应:H2S+CO2    S+H2O+C6H12O6,据此判断,该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法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根据题干中的化学反应式可知,该细菌能利用H2S和CO2合成有机物C6H12O6,属于自养生物,故其属于生产者。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诗句中非生物成分(如水暖)、生产者(如芦芽)、消费者(如河豚)都有提到,只有分解者未涉及。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但其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生产者
C.在生态系统中,细菌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或分解者
D.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
 中的物质循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生产者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A错误。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分解者
B.分解者主要营腐生生活
C.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有些异养生物属于消费者,A错误;
凡从动、植物遗体或腐烂组织中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称为腐生生物,分解者主要营腐生生活,B正确;
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C错误;
分解者不仅限于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D错误。
题组二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
7.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b代表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群落中物
 质和能量的来源
B.图中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
 能量类型可能是光能或化学能
C.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动
 物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图中的d
D.图中的a和c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
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图中的
c),C错误。
8.图示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丙表示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示可表示生物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点训练
据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丙表示分解者,A正确;
丙是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
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B错误;
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就会缺少有机物供应而无法生存,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CO2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B.a、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有可能是细菌
C.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D.由a、b、c曲线代表的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分析曲线可知,b曲线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代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A错误;
a曲线代表消费者或分解者,可能是细菌,
b曲线代表的生物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可能是光能自养型细菌,c曲线代表的生物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可能是硝化细菌,B正确,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由a、b、c曲线代表的三种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如蚯蚓)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A、D错误;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
病毒是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
11.如图中的圆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分解者、c代表原核生物、d代表蓝细菌(蓝藻)、e代表腐生细菌,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蓝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蓝细菌(蓝藻)和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符合题意。
12.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
 自养生物
B.a中全是异养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
 系统的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由题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b是生产者,
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
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
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
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也是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C错误;
生产者(b)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3.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其中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池塘中全部生物的集合,构成_____;这些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水、空气、阳光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群落
分层
(3)进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生产者
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
(2)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生产者
大型真菌、跳虫
无机盐、
CO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大型真菌和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属于分解者。有机碎屑中的有机物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盐、CO2和H2O等,可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3)从图中可看出,蝗虫属于______消费者。
初级
蝗虫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强化
(4)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结构。
水平
生物在不同区域地表的镶嵌式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作业10 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分值:100分)
第1~6题,每题6分;第7~12题,每题7分,共78分。
题组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成分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这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有(  )
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C.顶极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D.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在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中作用最大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3.一个细菌细胞内发生以下反应:H2S+CO2S+H2O+C6H12O6,据此判断,该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法判断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但其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产者
C.在生态系统中,细菌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或分解者
D.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分解者
B.分解者主要营腐生生活
C.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题组二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
7.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代表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B.图中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是光能或化学能
C.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图中的d
D.图中的a和c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8.图示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丙表示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示可表示生物圈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CO2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B.a、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有可能是细菌
C.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D.由a、b、c曲线代表的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11.如图中的圆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分解者、c代表原核生物、d代表蓝细菌(蓝藻)、e代表腐生细菌,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12.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
B.a中全是异养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13.(12分)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其中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池塘中全部生物的集合,构成____________;这些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现象。
(3)进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从图中可看出,蝗虫属于__________消费者。
(4)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
答案精析
1.D [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D符合题意。]
2.A 3.A
4.D [诗句中非生物成分(如水暖)、生产者(如芦芽)、消费者(如河豚)都有提到,只有分解者未涉及。]
5.A [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生产者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A错误。]
6.B [有些异养生物属于消费者,A错误;凡从动、植物遗体或腐烂组织中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称为腐生生物,分解者主要营腐生生活,B正确;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C错误;分解者不仅限于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D错误。]
7.C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排遗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图中的c),C错误。]
8.B [据图分析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A正确;丙是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B错误;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就会缺少有机物供应而无法生存,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
9.B
10.B [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如蚯蚓)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A、D错误;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病毒是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
11.A [蓝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蓝细菌(蓝藻)和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符合题意。]
12.A [由题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也是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腐食动物和某些原生动物,C错误;生产者(b)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物成分,D错误。]
13.(1)水、空气、阳光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群落 分层 (3)生产者 将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14.(1)生产者 (2)大型真菌、跳虫 无机盐、CO2、H2O
(3)初级 (4)水平
解析 (2)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大型真菌和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属于分解者。有机碎屑中的有机物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盐、CO2和H2O等,可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3)蝗虫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4)生物在不同区域地表的镶嵌式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