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生物学试题(答案)
2025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亲核蛋白含有特定的氨基酸信号序列NLS,能与细胞核上相应受体结合,起到核定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LS序列的改变不影响亲核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
B.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后者可在细胞核内合成
C. 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核孔对进出物质具有选择性
D. 相比于酵母菌,蓝细菌中的亲核蛋白数量较少
2. 缺氧诱导因子HIF—lα通过作用于肝、肾细胞等细胞核中的EPO基因,促进蛋白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该蛋白作用于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分化为红细胞,并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从而适应低氧环境。在正常氧气条件下,HIF—lα会被某羟化酶降解,而在低氧条件下该酶失活。研究表明,癌变细胞主要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且细胞中会出现与低氧环境相似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分化为组织细胞的过程中遗传信息通常会发生改变
B. 与蛋白EPO合成有关的具膜细胞器可能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C. 当生成等量ATP时,癌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小于正常细胞的
D. 用药物提高该羟化酶的活性或促进EPO的合成可能会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3. 某实验室制作的某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中,一对染色体(甲和乙)联会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图中染色体互换后,甲的两条染色单体上一定会出现等位基因
B. 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该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
C. 制作该模型时甲、乙颜色可以不同,长度必须相同
D. 图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从而使配子具有多样性
4. 癫痫是由各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临床特征表现为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常。某药物G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受体,增强GABA所介导的突触抑制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癫痫患者突触间隙中GABA的量相对较高
B. GABA由突触前膜释放,可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
C. 推测GABA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引起突触后膜上Cl 通道开放,使Cl 内流
D. 癫痫患者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与Na 的内流有关
5. 甲、乙、丙为不同种类的鳑鲏,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分别放入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和1500条鳑鲏(甲、乙、丙各500条),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鳑鲏的存活率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在无捕食者时,甲将会呈“J”形增长 B. 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和丙的被捕食量逐渐增大
C. 天敌属于制约鳑鲏种群数量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 鳑鲏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6. Leigh综合征是由线粒体基因控制的一种神经障碍疾病。某实验室用一位女性患者的配子接受另外一位健康女性捐赠的基因之后形成了重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后将发育后的胚胎移植入该患者子宫,得到健康子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Leigh综合征患者的母亲也是该病患者
B. 形成重组卵细胞之前,需要将捐赠者细胞的细胞核去除
C. 刚排出的精子需要在ATP溶液中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D. 上述健康子代可能会显现出捐赠者的部分性状
7.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会形成弯钩,形状如图1所示,其形成机制如图2所示。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会发生改变,使弯钩打开,植物直立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弯钩形成时,茉莉酸与乙烯表现为协同作用,与水杨酸作用相抗衡
B. 图中各种植物激素调节影响顶端弯钩的形成的具体路径均完全不同
C. 出土后,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内侧的
D. 生长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结果,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8. 抗体结构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区域被称为CDR区,位于V区中。由杂交瘤技术制备的鼠源单抗可诱导人体产生抗单抗抗体(ADAs),从而降低其治疗效果。单克隆抗体经过了四代的发展:小鼠单克隆抗体→嵌合单克隆抗体(将小鼠V区代替人类V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只有小鼠来源的CDR区,其余由人类免疫球蛋白G框架组成)→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瘤细胞一般是由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形成的
B. 嵌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诱发产生ADAs的强度依次升高
C. 人鼠嵌合单抗的制备过程涉及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
D. 人编码抗体的基因转移至小鼠中,小鼠表达出的均为完全人源化单抗
9. IgG抗体和IgM抗体都属于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两者的浓度在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检测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某肺炎患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密切接触者 甲 乙 丙 丁
IgM - + - +
IgG - + + -
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
A. 从检测结果推测,密切接触者乙、丙、丁可能已被感染
B. 密切接触者丁最可能是四人中最先被感染的人
C. IgG抗体和IgM抗体分别是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
D. 肺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核酸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
10. 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4载体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R)结合后,可激活酪氨酸激酶,被激活的酪氨酸激酶会使细胞内偶联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酸化,最终促进包裹GLUT4的囊泡向细胞膜转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比于健康人,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IRS的磷酸化程度较高
B. 若IR结构异常,则最终可能导致细胞膜上的GLUT4载体数量减少
C. IRS磷酸化可能会导致组织细胞中脂肪的含量上升
D. 若IR受损,则可能导致生物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11. 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变化如图1~图4所示,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后会因为分别向两极移动而形成“双着丝粒桥”,结构如图3所示,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染色体易位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图2所示变化没有改变基因的个数
C. 图3中无着丝粒片段的丢失会导致配子染色体数目改变
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中均含异常染色体
12. 生态学上的同种资源团指的是获取同种资源的所有不同物种的集合,同种资源团内的物种可执行相同的生态学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资源团内的物种在食物网内位于同一营养级
B. 同种资源团内的物种均为种间竞争的关系
C. 同种资源团内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越高,竞争越激烈
D. 可引入同种资源团内的物种对某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线粒体分裂机制有两种:中间分裂产生两个子线粒体(如图1),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此时其进行外周分裂(如图2),并产生大小不等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最终会被自噬体吞噬(线粒体自噬),而较大的线粒体得以保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等植物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
B. 线粒体两种分裂机制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C. 受损线粒体自噬后的分解产物都要分泌到细胞外以防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
D. 通过药物抑制DRP1的活性,线粒体的两种分裂方式均会受到抑制
14. 已知基因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过程如图所示。前体物质1在酶A或酶H的作用下生成前体物质2,前体物质2可使果肉呈橙色。番茄红素较少时果肉呈黄色,其积累时会使果肉呈红色。已知BB、Bb作用效果相同,基因H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较低,且研究过程中基因H始终处于纯合状态。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据图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果肉颜色为无色
B. 选用纯合黄色番茄和纯合橙色番茄杂交,番茄可能全为红色
C. 若用橙色植株与纯合黄色植株杂交,则通过一次杂交即可确定该橙色植株的基因型
D. 番茄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说明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影响
15.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但普通的理化方法难以使其分解。大熊猫可以大量利用纤维素,研究人员欲从其粪便中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肠道中的粪便类似于一种培养基
B.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需要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C. 若培养基上出现杂菌,则杂菌也一定可以分解纤维素
D. 若欲对目的菌株进行计数,则接种过程需要用到涂布器
16. 薇甘菊对邻近植物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生物通过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来影响其他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研究者利用薇甘菊挥发油处理不同植物,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上述受试植物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
B. 薇甘菊对邻近植物的化感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
C. 大豆田是人为控制的农田生态系统,可通过大量引种薇甘菊来提高大豆产量
D. 某地引入薇甘菊后,当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会下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植物的颜色变化主要由色素和相关代谢产物决定,同时光照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影响植物色素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解析光照强度对辣椒突变体叶色黄化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利用转绿型新叶黄化自然突变体(ygr)和野生型(WT)进行相关实验,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光合色素的含量与秧苗期某一时刻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分别如表(Car、Chlb、Chla分别表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色素含量//(mg·) Car Chlb Chla
秧苗期 WT 0.5 0.7 2.6
ygr 02 0.4 0.9
坐果期 WT 0.3 0.6 1.9
ygr 0.3 0.8 1.8
(1)由表中数据可知,相比于秧苗期,ygr坐果期叶片颜色恢复为_____,从而可更多地吸收_____光以增强光合作用。
(2)分析图1可知,与WT相比,当光照强度大于1200υmol··时,限制ygr净光合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光照强度为25υmol··时,ygr叶肉细胞中的光合速率_____(填“>”“=”或“<”)呼吸速率。
(3)已知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且转绿型新叶黄化为隐性突变。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不同来源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碱基序列和重复次数均不同,因此可以用来进行基因定位。为了对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植株甲(WT)、植株乙(ygr)、(甲乙杂交子代)及(自交子代)中突变个体的3号和4号染色体上的SSR扩增产物,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甲的3号、4号染色体上的SSR分子分别标记为S1、S2;乙的3号、4号染色体上的SSR分子分别标记为S3、S4,请将中相关基因(G/g)和S1~S4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图3中标记出来(在染色体上用黑色原点表示基因或SSR分子,在黑点旁分别用G、g或S1、S2、S3、S4进行标记)。
(4)研究人员对辣椒叶片进行元素分析时发现,镁元素含量缺乏也可导致叶片黄化。为验证该结论,请利用相关植株作为材料设计相关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18. 醛固酮参与机体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的综合征。回答下列问题:
(1)PA患者常伴随有肌无力,分析其原因是_____。
(2)肾素实际是一种_____(填“激素”或“酶”),其活性是PA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据图推测,通常可通过检测_____来反映血浆肾素活性的高低,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在待测样品中添加适量的_____。
(3)螺内酯与醛固酮等多种固醇类激素的分子结构相似,是常用的PA治疗药物,通过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来达到治疗PA的目的,螺内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长期服用螺内酯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该副作用可能是_____(答出1点)。
19. 某人工湿地工程通过种植芦苇、水葱、香蒲等挺水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无机盐,以及镉等重金属元素,从而使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回答下列问题:
(1)工程初期,研究人员对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模式下的水葱、香蒲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分别如图1、图2所示。混合种植时,水葱、香蒲之间为_____的种间关系,在该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是_____(填“水葱”或“香蒲”),判断依据是_____。
(2)种植挺水植物的区域,除水葱、香蒲外,水体中还生长着一些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结合题意分析,水葱、香蒲通过_____(答出2点),从而降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3)芦苇可以吸收重金属元素,但要定期刈割并进行无公害处理,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2点)。
20. 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也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其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及育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XX XY XXY XO XYY
性别及育性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雌性、可育 雄性、不育 雄性、可育
表1
注:性染色体组成为YO、XXX、YY的个体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1)由表1分析可知,果蝇的性别具体是由_____(填“X”或“Y”)染色体的数量决定的,Y染色体的作用是_____。
(2)果蝇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分别由W和w基因控制。现以正常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为亲本相互交配,其子一代雌性几乎均表现为红眼,雄性几乎均表现为白眼,但存在少数例外,每600个子一代中有一个白眼雌果蝇或红眼雄果蝇,且红眼雄果蝇总是不育。
①研究人员首先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从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排除该可能的理由是_____。
②进一步推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即本该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进入细胞同一极。根据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亲本是_____。随后研究人员通过显微观察确定该推测是正确的。
(3)研究人员继续让子一代的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二代的表型及各表型所占百分比如表2所示。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存在两种配对情况:情况一,两条X染色体配对,Y染色体游离,两条X相互分离的同时Y随机进入一极;情况二,X和Y相互配对,另一条X游离,X、Y相互分离的同时另一条游离的X随机进入一极。其余分裂时期正常。
表型 胚胎死亡 红眼♀ 白眼 白眼♀ 红眼(可育)
百分比 4% 46% 46% 2% 2%
表2
①上述两种配对情况中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情况_____(填“一”或“二”),从染色体结构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
②根据子二代的结果推断,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和Y相互配对的概率是_____(用%表示)。
21. DNA足迹法是检测DNA序列中结合蛋白识别部位的一种方法。DNA与蛋白质结合后,由于蛋白质的保护,DNasel酶无法对这一部位进行切割,可以运用此方法来确定启动子在DNA序列中的具体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启动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启动子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是_____。
(2)某DNA片段上具有一个启动子,研究小组决定用DNA足迹法对其进行检测。DNA片段上的DNasel酶酶切位点及各部分的长度如图1所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待测DNA样液,然后加入等量的DNasel酶,通过控制酶的用量和作用时间使每个DNA分子只发生一次磷酸二酯键的断裂。酶解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电泳检测所得片段的大小,对照组得到大小分别为10bp、40bp、50bp、90bp、100bp、140bp、150bp、180bp的8个片段,实验组得到大小分别为10bp、50bp、90bp、100bp、140bp、180bp的6个片段。
①实验组在加入DNasel酶之前需要向待测DNA样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酶。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启动子在DNA上的位置为_____(填图1中“A”“B”“C”或“D”)点附近。
②为使结果可以更直观地呈现,研究小组在实验组DNA片段的一端用进行标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经DNasel酶酶切后电泳,再经放射性显影,条带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知,标记加在DNA片段的_____(填“a”或“b”)端。
(3)功能基因A(如图3所示,①②表示限制酶酶切位点)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某高效启动子能提高下游基因的表达量,其两侧的碱基序列如图4所示。功能基因A的模板链是图3中的_____(填“A”或“B”)链,研究小组利用DNA重组技术成功地将高效启动子插入至①②之间。根据高效启动子两侧的碱基序列判断,图3中的①和②分别对应表中限制酶_____的识别序列。
高三生物学试卷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题答案】
【答案】BD
【14题答案】
【答案】BCD
【15题答案】
【答案】ABD
【16题答案】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绿色 ②. 红
(2) ①. 叶绿素的缺乏 ②. >
(3) (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辣椒均分为2组,一组培养液中不含镁,一组含镁,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的黄化情况
【18题答案】
【答案】(1)血钾浓度过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2) ①. 酶 ②. AngI ③. ACE抑制剂
(3) ①. 与醛固酮竞争肾小管和集合管表面的受体,阻断醛固酮的作用 ②. 性腺功能紊乱(如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种间竞争 ②. 水葱 ③. 与单一种植相比,混合种植时水葱的鲜重和株高的增加量均增大,而香蒲的鲜重和株高的增加量均减小
(2) ①. 垂直 ②. 吸收氮、磷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和抑制藻类生长
(3)一是存在富集作用,即镉等重金属元素能够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使镉等重金属元素又回到水体而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X ②. 决定雄性果蝇的育性
(2) ①.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题中子一代雌性几乎均表现为红眼,雄性几乎均表现为白眼,故不可能是基因突变 ②. 母本
(3) ①. 二 ②. 与Y相比,两条X染色体形态大小结构相同,配对概率更高 ③. 16%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脱氧核苷酸 ②. 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
(2) ①. 解旋 ②. C ③. a
(3) ①. A ②. Hind Ⅲ酶、BamH Ⅰ酶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