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一、选择题
1.(2012·海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2.(2023·绍兴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溶解·
B.在酸和酶的作用下,蔗糖可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性糖
C.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
D.橡胶的硫化是以二硫键()将线型结构连接成网状,硫化程度过大弹性会变差
3.(2023·鞍山模拟)广东名酒“玉冰烧”始载于宋代赵珣的《熙宁酒课》,其独特的风味在于从醪液中得到浓度更高的初酒后,浸入猪膘肉“陈肉酝浸”而成。下图为“玉冰烧”的简要酿造流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化过程中,淀粉是分步水解为单糖的
B.酒化过程的反应原理为:
C.操作1为过滤
D.猪膘肉中溶出的酯类化合物可使酒的香气、口感更丰富
4.(2022·和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
B.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C.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后变黄色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单体形成的聚合物
5.(2022·白山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A 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 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B 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C 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 钠块熔化成银白色小球
D 常温下,向AgCl浊液中加入KI浓溶液,振荡已知:[Ksp(AgCl)>Ksp(AgI)] 白色浊液变成淡黄色浊液(或沉淀)
A.A B.B C.C D.D
6.(2021·嘉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含有电解质
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7.(2021·宁波模拟)下列关于糖类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纤维素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得到硝化纤维,含氮量低的硝化纤维俗称火棉
C.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葡萄糖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8.(2021·新余模拟)下列有关我国各大博物馆镇馆文物所含化学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江西省博物馆商·双面神人头像 浙江省博物馆战国·漆器 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丝质素纱禅衣 故宫博物院北宋·千里江山图
像身合金-青铜 表面涂漆-有机物 禅衣原料-纤维素 彩色矿物颜料-无机物
A B C D
A.A B.B C.C D.D
9.(2021·上饶模拟)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取1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分钟后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溶液,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没有发生水解
C 用c(Fe3+)相同的Fe2(SO4)3和FeCl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 用FeCl3溶液清洗较干净 Fe3++Ag Ag++Fe2+是可逆反应,且AgCl更难溶于水
D 对于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缩小容器体积 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A.A B.B C.C D.D
10.(2021·南昌模拟)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因袁隆平、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被刷上热搜。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百科全书之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其中“稻麦稿”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以上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
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此乾坤幻出神物也”,“硝”指的是硝酸钾。
D.“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该法所制铜镜主要成分为青铜。
11.(2021·南京模拟)蔗糖水解及产物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碱性。
步骤3: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min,观察到生成砖红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中稀硫酸是蔗糖水解的催化剂
B.上述实验可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糖生成
C.上述实验可证明蔗糖已完全水解
D.如图所示的Cu2O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2
12.(2021·和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淀粉和纤维素为同分异构体
13.(2021·唐山模拟)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证据与推理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证据 推理
A 用pH试纸测得NaA溶液的pH约为10,NaB溶液的pH约为9 Ka(HA)<Ka(HB)
B 向KI稀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没有看到溶液颜色加深 过量的Cl2将I2氧化成IO3-
C 向1mL2mol·L-1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和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淀粉未发生水解
A.A B.B C.C D.D
14.(2021·西城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
C.NH4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D.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15.(2021·门头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分子中同时含有羧基和氨基
16.(2021·东城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属于天然高分子,可用于生产肥皂
B.聚丙烯酸钠具有吸水保湿性,可用于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C.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可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聚氯乙烯是一种热稳定性塑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等薄膜制品
17.(2020·呼和浩特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花生油都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18.(2020·深圳模拟)《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9.(2018·东城模拟)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A B.B C.C D.D
20.(2022高二下·抚州期末)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其α-D-(+)-麦芽糖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芽糖是一种常见的寡糖
B.如图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无醛基,因此属于非还原糖
C.麦芽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
D.将麦芽糖水解液调至碱性后,可发生银镜反应,证明部分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21.(2022高二下·海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
B.油脂是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 C3H6O3)
D.所有的氨基酸都具有两性
22.(2022高一下·太原期末)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水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23.(2022高一下·宿迁期末)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营养物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所有的糖和油脂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均有甜味,均易溶于水
D.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二、多选题
24.(2018·全国Ⅰ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25.(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植物油试样X中滴入溴水,震荡后溴水褪色 X的碳链上含有碳碳双键
B 向溴代烃Y中加入NaOH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 Y一定是C2H5Br
C 室温下,用精密pH试纸测得相同浓度CH3COONa溶液的pH比HCOONa溶液的大 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片刻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未发生水解
A.A B.B C.C D.D
26.(2018高二上·佛山期末)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 B.果糖
C.氨基酸 D.蔗糖
三、非选择题
27.(2020高二上·揭东期末)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也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4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不会升高血糖。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写反应类型)   。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试推导写出A的结构简式为   。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牛奶和酸牛奶中均含乳糖,糖尿病人可适当食用牛奶或酸牛奶,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化合物A[ ]是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化学方程式:A→E   ;A→F   。
反应类型:A→E   ,A→F   。
28.(2020高二下·济宁期末)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生命中重要的有机物质。
(1)淀粉在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证明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试剂X为   ,试管C的实验现象为   。
(2)某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 。从酯的性质看,油脂A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写结构简式)
(3)某科学杂志刊载如图所示A(多肤)B、物质(图中“—~—”是长链省略符号)
①图中的B是由A与甲醛(HCHO)反应得到,假设“—~—”部分没有反应,1molA消耗甲醛   mol,该过程称为蛋白质的   。
②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最简单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该氨基酸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是   。
(4)聚丙烯酸钠、涤纶的结构简式如图:
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
②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
29.(2020高二下·信阳期末)某糖厂现按下列方式以甘蔗为原料,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已知 H 是具有香味的液体。
(1)A 的名称是   。
(2)①用银氨溶液检验B 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
a.水浴加热 b.加入银氨溶液 c.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②当9gA 反应得到的B与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析出2.16g沉淀时,则 A的水解百分率为
   。
(3)写出与 H 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D→E    
G→H   
(5)写出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二醇的合成路线。   
30.(2020高二下·桃江期末)我国古代人民学会了利用含淀粉丰富的谷类物质发酵酿酒的方法,其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过程Ⅰ:(C6H10O5)n+nH2O nC6H12O6
过程Ⅱ:C6H12O6 2C2H5OH+2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12O6的名称为   。
(2)为检验过程Ⅰ是否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观察溶液是否变   。
(3)“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窖藏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结果。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酶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
C.上述过程Ⅰ可以用蛋白酶作催化剂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31.(2020高二下·武汉期末)与淀粉相关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1)A的结构简式是   。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在不同条件下可脱水形成不同物质。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了链状酯,其结构简式为   ;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环酯,其结构简式为   ;B还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4)某同学欲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A,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②加热3~4 min③加入少量稀硫酸 ④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⑤加热 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则以上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______。
A.⑥③⑤④①② B.⑥④②③⑤①
C.⑥⑤①④②③ D.⑥③②①④⑤
32.(2020高一下·越秀期末)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以下信息:
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②G是具有果香味的液体。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填选项序号)。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酯化反应
(2)C的名称为   。由C生成D,F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E的结构简式为   。
(4)由F到G反应方程式为   。
(5)如图为实验室制取G的装置图,图中a试剂的名称为   ,其作用为   ,实验结束后分离G的方法为   。
(6)X是G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33.(2021高二下·烟台期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1为稀硫酸(1:5),作用是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   。
(3)试剂2为   ,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为检验淀粉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   。
(5)用2%AgNO3溶液和2%氨水溶液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是   。
34.(2021高一下·洮南月考)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酒精灯等已略去)。
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 燃烧,生成 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 的目的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   (填“能”或“不能”)。
(4)若A的摩尔质量为 ,C装置增重9.9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   。
(5)A可发生水解反应, 1mol 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且这两种产物均为 1mol ,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5.(2015高一上·青岛开学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跟自然
和谐相处:
(1)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为我们到来了方便,但废弃塑料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把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转变为电能.
(2)发射“嫦娥三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3)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在生产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Ⅰ、如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Ⅱ、改正错误后,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⑤②①③④B.⑤①②③④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①④②
Ⅲ、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故A正确;
B、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钠的俗称为苏打,故B错误;
C、煤气是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的,煤气的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故C错误;
D、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不饱和烃基,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B、依据苏打、小苏打的成分分析判断;
C、煤气的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D、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A.向蛋白质中加入少量可溶性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B符合题意;
C.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可形成氢键,结合成碱基对,C不符合题意;
D.橡胶的硫化是以二硫键将线型结构连接成网状结构,硫化程度过大,会使得弹性变差,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少量可溶性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B、蔗糖不是还原糖;
C、DNA中的碱基可形成氢键;
D、结合橡胶的硫化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糖化过程中,淀粉首先水解成二糖,再水解为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酒化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
C.操作1是从醪液中得到浓度更高的初酒,从溶液中得到乙醇,应采用蒸馏,故C符合题意;
D.猪膘肉中的油脂类酯溶于乙醇中,可改善酒的香气和口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淀粉首先水解成二糖,再水解为单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分离用蒸馏法;
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核酸
【解析】【解答】A.蔗糖和麦芽糖都能水解为两分子单糖,属于二糖,而果糖不能水解,是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油脂一般为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些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故C符合题意;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蔗糖和麦芽糖为二糖,果糖为单糖;
B.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C.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D.核酸由核苷酸形成。
5.【答案】B
【知识点】钠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时,乙烯与溴的氯仿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故A不符合题意;
B.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操作为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否则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符合题意;
C.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点低的钠在水面上立即融化为银白色小球,故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碘化钾浓溶液,振荡时,溶度积大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会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溴化银淡黄色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之前,应使溶液呈碱性,需中和剩余的硫酸,以防干扰试验。
C.根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D.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6.【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醛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都是电解质,A符合题意;
B.蔗糖和乳糖的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甲烷、聚乙烯、乙炔,氢元素的质量依次减小,三者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小,C不符合题意;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与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可能是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脱水,也可能式甘氨酸的氨基与丙氨酸的羧基脱水,因此形成两种二肽,而这两种二肽水解时的产物就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结合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
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C.依据氢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
D.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7.【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硝化纤维,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俗称火棉,是一种烈性炸药,故B不符合题意;
C.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常见二糖有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乳糖和纤维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葡萄糖含有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同时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为还原性糖
B.含碳量高的硝化纤维为烈性炸药,俗称火棉
D.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与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8.【答案】C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解析】【解答】A.双面神人头像主要材料为青铜,青铜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漆器中的漆指的是树漆,树漆是漆树树干韧皮部采割的汁液,是一种天然的水乳胶漆,为优质涂料,属于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丝质素纱禅衣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C符合题意;
D.彩色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具有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属于无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丝质禅衣的原材料不是纤维素而是指蚕丝,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其他选项均正确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盐析,加人硫酸铜溶液发生变性,结论不对,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检验水解产物需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 B选项未先加氢氧化钠中和水解液中的硫酸,Cu(OH)2先与硫酸反应,加热后无砖红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蔗糖未水解,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硫酸银小,FeCl3溶液中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使c(Ag+)更小,平衡Fe3++Ag Ag++Fe2+正向移动,Ag单质溶解,因此用FeCl3溶液清洗试管较干净,C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存在可逆反应2NO2(g) N2O4(g),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该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此处颜色加深是由于体积缩小,c (NO2)浓度增大所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轻金属盐及铵盐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是可逆变化,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为不可逆变化;用新制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需要加碱调pH至碱性。
10.【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稻麦稿”指的是稻草或麦秆,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A不符合题意;
B.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工业,制陶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B符合题意;
C.火药的原料中有“硫”、“硝”,“硫”即硫磺、“硝”指的是硝酸钾,C不符合题意;
D. 用铜、锡来制铜镜主要成分为青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稻麦稿”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多糖,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B.陶器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水泥的制备需要用石灰石
C.硝酸钾是制备火药的重要成分
D.青铜是铜锡合金
11.【答案】C
【知识点】晶胞的计算;二糖的性质和用途;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A.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稀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步骤3的现象可知,水解产物中有能够还原新制Cu(OH)2的物质,即有还原糖生成,B不符合题意;
C.上述实验只能证明蔗糖已经发生水解,无法证明其完全水解,C符合题意;
D.根据均摊法,晶胞中白球个数为2,黑球个数为4,化学式为Cu2O,所以黑球代表铜原子,据图可知距离一个铜原子最近的O原子有2个,即配位数为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因此稀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B.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氢氧化铜变为砖红色说明发生还原反应因此说明含有醛基的葡萄糖产生
C.此实验只能证明蔗糖发生水解,无法确定水解的程度
D.根据晶胞结构图即可看出与距离铜最近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
12.【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B.葡萄糖为还原性糖,但是蔗糖没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C6H10O5)n,n的取值不同,即分子式不一样,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氨基酸通过缩合得到蛋白质,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
B.还原性主要时由醛基体现,而葡萄糖由醛基,蔗糖没有
C.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混合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13.【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
【解析】【解答】A.NaA、NaB溶液的浓度未知,不能由盐溶液的pH来比较酸性的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KI稀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没有看到溶液颜色加深,可能是过量的Cl2将I2氧化成IO3- ,故B符合题意;
C.向1mL2mol·L-1AgNO3溶液中先加入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反应后AgNO3过量,再滴入KI溶液,生成黄色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明存在沉淀的转化,因此无法比较Ksp(AgCl)、Ksp(AgI)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的实验需要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没有加碱,不能说明淀粉未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测试盐的pH得到酸的强弱需要控制盐的浓度
B.碘单质是紫黑色,颜色未加深,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得出
C.判定ksp的大小时,需要控制硝酸银的量极少才可证明
D.醛基的检验需要碱性环境
14.【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即为皂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棉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灼烧时蚕丝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儿,可以区分二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符合题意;
D.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化铵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稀释后重新溶解,而硫酸铜溶液含有重金属铜离子可将蛋白质变性失去,其他选项均正确
15.【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的表达式都是 ,而两者的n值却相差很大,因而两者不能称为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例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和甘油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多糖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且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而单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每个氨基酸分子一定同时含有羧基和氨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是,但是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皂化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C.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二糖以及油脂均是小分子化合物,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
D.蛋白质是氨基和羧基通过脱水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够得到氨基酸,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既有碱性又有酸性
16.【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塑料的老化和降解
【解析】【解答】A.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并且脂肪有天然和人造,A不符合题意;
B.聚丙烯酸钠由于具有高分子结构和可解离的钠离子,因为遇水可以溶胀吸水保湿功能较好,可用于改善土地保湿性,B符合题意;
C.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则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聚氯乙烯对热不稳定,易分解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脂肪是高级脂肪酸,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酸钠中的羧酸根是亲水基团
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D.一般用聚乙烯塑料做包装薄膜材料,聚氯乙烯材料有毒
17.【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花生油属于酯类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碳氢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符合题意;
C.因为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也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C不符合题意;
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汽油和柴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油脂还含有氧元素
B.蚕丝在自然界中存在,因此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含有双键和和苯环,通过单键相连接,可能共面可能不共面
D.淀粉可以在人体内水解,人体内不含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
18.【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肽链,肽链最终按照特定方式组合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B.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没有醛基,不具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分子式都为(C6H10O5)n中, n值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式为(C6H10O5)n,n的数值不同,故它们不能成为同分异构体。
19.【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北京糖人用的材料应该是蔗糖与麦芽糖属于有机非金属故A不符合题意;
B.山东面塑的主要原料为淀粉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芜湖铁为铁制品,属于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
D.东阳木雕属于木制品主要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20.【答案】A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出2分子单糖,麦芽糖是寡糖,故A符合题意;
B.麦芽糖是还原糖,故B不符合题意;
C.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麦芽糖为二糖,可以水解得到两分子葡萄糖,含有羟基,无醛基,所以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1.【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1mol蔗糖水解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1mol麦芽糖水解成2mol葡萄糖,它们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能发生水解,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所有氨基酸均有氨基和羧基,因此所有氨基酸都具有两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
22.【答案】B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23.【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解析】【解答】A.糖类中的单糖和双糖,以及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不符合题意;
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糖类中的多糖没有甜味,纤维素难溶于水,C项不符合题意;
D.油脂中存在酯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油脂不是高分子;
B、单糖不能继续水解;
C、糖类中多糖不具备甜味;
D、酯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酸性水解为羧酸和醇,碱性水解为羧酸钠和醇。
24.【答案】A,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部分酶为RNA,B项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或B
【分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25.【答案】A,C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溴水褪色,说明和植物油试样X发生了加成反应,说明X含有碳碳双键,A符合题意;
B.向溴代烃Y中加入NaOH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该气体可能是乙烯、丙烯、1-丁烯,2-甲基-2-丙烯,则Y可能是C2H5Br,1-溴丙烷,2-溴丙烷,1-溴丁烷,2-溴丁烷,2-甲基-1-溴丙烷,2-甲基-2-溴丙烷,B不符合题意;
C.CH3COONa溶液的pH比HCOONa溶液的大,则CH3COO-的水解程度比HCOO-的水解程度大,则H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的酸性,C符合题意;
D.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是因为新制Cu(OH)2和稀硫酸反应了,蔗糖可能已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B、只要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气态不饱和烃都正确
D、检验葡萄糖要在碱性条件下
26.【答案】B,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A不符合题意;
B.果糖为单糖,不能水解,B符合题意;
C.氨基酸含氨基、羧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符合题意;
D.蔗糖为二糖,能够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果糖、氨基酸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团,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
27.【答案】(1)B;C;D
(2)酯化反应
(3)CH3COOH
(4)A;C
(5) CH2=CH—COOH+H2O; + +2H2O;消去反应;酯化反应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A.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分子,只是为了表达方便写成C6(H2O)6,A项不正确;
B.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B项正确;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因此可以用于制镜工业,C项正确;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正确;
故答案为:BCD;
(2)木糖醇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3)通过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可以判断出A有两种氢原子,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A中含有羧基,因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从而推测出A的化学式为CH3COOH;
(4)A.有些蛋白质如鸡蛋白,可以溶于水,A项不正确;
B.羊毛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B项正确;
C.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C项不正确;
D.细菌的成分是蛋白质,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D项正确;
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E项正确;
故答案为:AC;
(5)化合物A生成E,E能使溴水推测,表明E中含有碳碳双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COOH+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化合物A生成F,F是六元环化合物C6H8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分析】(1) 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为纯净物,其分子中不含水;
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醛的性质;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2)木糖醇 [CH2OH(CHOH)4CH2OH] 分子结构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3)通过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可以判断出含有氢原子的种类,再根据A的性质及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即可;
(4)A.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
B.羊毛是蛋白质;
C.虽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但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5)A在浓硫酸存在下既能和乙醇反应,又能和乙酸反应,说明A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A催化氧化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羟基不在碳链的端点上,可判断A为CH3CH (OH)COOH,而A被氧化可得CH3CO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为CH3CH (OH)COOCH2CH3,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 (CH3)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E可以溴水褪色,发生消去反应,则E为CH2=CH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为2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故F为,据此分析解答。
28.【答案】(1)NaOH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
(2)
(3)3;变性;H2NCH2COOH;H2NCH2CONHCH2COOH
(4);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聚合反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在反应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所以试剂X为NaOH溶液,试管C的实验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
(2)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即共同产物为甘油,结构简式为 ;
(3)①对比A、B的分子结构可知,图中的氨基(或亚氨基)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假设“—~—”部分没有反应,则反应部位如图所示 ,所以1molA消耗甲醛3mol;该过程中A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②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为甘氨酸,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该氨基酸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是H2NCH2CONHCH2COOH;
(4)①由高分子的主链只有2个C可知合成聚丙烯酸钠为加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②涤纶中含-COO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应含有羧基,结构简式是 。
【分析】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
29.【答案】(1)纤维素
(2)c b a;18%
(3)HCOOCH2CH2CH3或HCOOCH(CH3)2或CH3CH2COOCH3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5)CH3 CH2 OH CH2=CH2 CH2BrCH2Br HOCH2CH2OH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经过以上分析可知,A的名称是纤维素;
(2)①葡萄糖的结构中含有醛基,因此可用银氨溶液来检验,具体的操作为:因为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因此需要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出现光亮的银镜,证明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正确的排序为:cba;
②9gA的物质的量为9/162nmol,根据-CHO-2Ag可知,2.16g银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水解的A为0.01×162n=1.62ng,所以水解的A为 ×100%=18%;
(3)H为乙酸乙酯,所以与 H 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必须含有酯基,可以是甲酸某酯,可以是丙酸甲酯,因此,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3或HCOOCH(CH3)2或CH3CH2COOCH3;
(4) D→E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G→H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
(5)乙醇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该有机物发生水解生成乙二醇,具体流程如图:
【分析】甘蔗渣经过处理后形成纤维素,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据以上分析解答。
30.【答案】(1)葡萄糖
(2)碘水;蓝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
(2) 淀粉遇碘水变蓝,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碘水,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3)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A正确;
B.酶具有生物活性,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故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水解可以用淀粉酶作催化剂,蛋白质水解用蛋白酶作催化剂,故C不正确;
D.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水解是否完全,主要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用碘单质进行检验观察颜色是否变蓝色
(3)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最终形成酯基
(4)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有自己的活性温度大概是30℃左右,蛋白酶一般是用于蛋白质水解,淀粉酶主要是用于淀粉水解,生物体内有很多种分解的酶
31.【答案】(1)CH2OH(CHOH)4CHO
(2) +H2O
(3);;
(4)D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2)D为 ,D与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 +H2O;
(3)B为CH3CH(OH)COOH,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了链状酯,其结构简式为 ;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环酯,其结构简式为 ;B还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4)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葡萄糖时,可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加热3~4min,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的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含有葡萄糖,故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⑥③②①④⑤。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淀粉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A,则A为葡萄糖(C6H12O6),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B的分子式为C3H6O3,B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B在与C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D,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则C为甲醇(CH3OH),D为 ,D与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则E中含有碳碳双键,E为 ,E再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F,据此解答问题。
32.【答案】(1)ac
(2)乙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羟基;CH3CHO
(4)
(5)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液
(6)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知,A为纤维素,B为葡萄糖,C为乙烯,D为乙醇,E为乙醛,F为乙酸,G为乙酸乙酯,
(1)B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含有羟基和醛基,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故答案为:ac;
(2)C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D为乙醇,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E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CH3CHO;
(4)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由F到G反应方程式为

(5)乙醇、乙酸具有挥发性,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故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静置,出现分层,则实验结束后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分离得到G;
(6)G为乙酸乙酯,其分子式为C4H8O2,X是G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X含有-COOH,X可表示为C3H7-COOH,则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分析】甘蔗渣处理后转化成A为纤维素,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D为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E为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F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乙酸乙酯,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且C与水反应生成D,则C为乙烯,据此分析解答。
33.【答案】(1)(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2)做催化剂;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NaOH溶液;H++OH-=H2O
(4)溶液显蓝色
(5)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1) 淀粉的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2) 稀硫酸在淀粉的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做催化剂;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 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试剂2为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NaOH溶液;H++OH-=H2O;
(4)如果加入淀粉后显示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故答案为:溶液显蓝色;
(5) 配制银氨溶液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操作是: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故答案为: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分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稀硫酸在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34.【答案】(1)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
(2)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 ;吸收 A燃烧后生成的
(3)能
(4)
(5)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分子式的推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1)有机物的燃烧需要O2,为使有机物完全燃烧,转化为CO2和H2O,通入的O2应过量。
(2)C装置试剂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固体A燃烧产生的H2O;D装置中试剂为碱石灰,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可吸收酸性气体,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固体A燃烧生成的CO2。
(3)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A燃烧生辰H2O的质量,可求出有机物A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A燃烧生成CO2的质量,可求出有机物A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若C、H元素的总质量小于有机物A的质量,则A中含有氧元素;若C、H元素的总质量等于有机物A的质量,则A中不含有氧元素。因此通过该实验,可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H2O的质量,因此m(H2O)=9.9g,n(H2O)==0.55mol;装置D增加的智联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因此m(CO2)=26.4g,n(CO2)==0.6mol。因此有机物A中所含m(H)=0.55mol×2×1g/mol=1.1g,m(C)=0.6mol×12g/mol=7.2g,则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m(O)=17.1g-1.1g-7.2g=8.8g。17.1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n(A)==0.05mol,其中所含n(H)=0.55mol×2=1.1mol、n(C)=0.6mol、n(O)==0.55mol。因此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5)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同分异构体,则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6H12O6,因此A为蔗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分析】(1)燃烧需要O2,O2过量可使有机物完全燃烧。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据此确定二者的用途。
(3)根据燃烧生成H2O和CO2的质量得出有机物A中C、H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有机物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根据反应生成H2O、CO2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其分子式。
(5)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其水解后所得产物为同分异构体,确定A的成分,从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5.【答案】(1)合成;白色污染;热能
(2)D
(3)过滤;③;D;A、C、D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解:(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答案为:合成;白色污染;热能;(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可知,
该反应中,反应物中含有4个N,8个O;生成物中已有6个N,2个C,8个O和8个H,还差2个N,2个C,8个H在X中,故答案为:D;(3)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②Ⅰ.图中的③,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故答案为:③;
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故答案为:D.
Ⅲ.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故A错误;
B.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故B正确;
C.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故C错误;
D.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解答;根据塑料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①从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去分析解答;②Ⅰ.从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去分析解答,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Ⅲ.A、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去分析解答; B、从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去分析解答; C、从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去分析解答; D、从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去分析解答.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一、选择题
1.(2012·海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故A正确;
B、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钠的俗称为苏打,故B错误;
C、煤气是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的,煤气的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故C错误;
D、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不饱和烃基,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B、依据苏打、小苏打的成分分析判断;
C、煤气的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D、植物油属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2023·绍兴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溶解·
B.在酸和酶的作用下,蔗糖可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属于还原性糖
C.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
D.橡胶的硫化是以二硫键()将线型结构连接成网状,硫化程度过大弹性会变差
【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A.向蛋白质中加入少量可溶性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B符合题意;
C.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可形成氢键,结合成碱基对,C不符合题意;
D.橡胶的硫化是以二硫键将线型结构连接成网状结构,硫化程度过大,会使得弹性变差,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少量可溶性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B、蔗糖不是还原糖;
C、DNA中的碱基可形成氢键;
D、结合橡胶的硫化分析;
3.(2023·鞍山模拟)广东名酒“玉冰烧”始载于宋代赵珣的《熙宁酒课》,其独特的风味在于从醪液中得到浓度更高的初酒后,浸入猪膘肉“陈肉酝浸”而成。下图为“玉冰烧”的简要酿造流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化过程中,淀粉是分步水解为单糖的
B.酒化过程的反应原理为:
C.操作1为过滤
D.猪膘肉中溶出的酯类化合物可使酒的香气、口感更丰富
【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糖化过程中,淀粉首先水解成二糖,再水解为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酒化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
C.操作1是从醪液中得到浓度更高的初酒,从溶液中得到乙醇,应采用蒸馏,故C符合题意;
D.猪膘肉中的油脂类酯溶于乙醇中,可改善酒的香气和口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淀粉首先水解成二糖,再水解为单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分离用蒸馏法;
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
4.(2022·和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
B.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C.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后变黄色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单体形成的聚合物
【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核酸
【解析】【解答】A.蔗糖和麦芽糖都能水解为两分子单糖,属于二糖,而果糖不能水解,是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油脂一般为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些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故C符合题意;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蔗糖和麦芽糖为二糖,果糖为单糖;
B.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C.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D.核酸由核苷酸形成。
5.(2022·白山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A 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 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B 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C 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 钠块熔化成银白色小球
D 常温下,向AgCl浊液中加入KI浓溶液,振荡已知:[Ksp(AgCl)>Ksp(AgI)] 白色浊液变成淡黄色浊液(或沉淀)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钠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时,乙烯与溴的氯仿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故A不符合题意;
B.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操作为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否则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符合题意;
C.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点低的钠在水面上立即融化为银白色小球,故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碘化钾浓溶液,振荡时,溶度积大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会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溴化银淡黄色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之前,应使溶液呈碱性,需中和剩余的硫酸,以防干扰试验。
C.根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D.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6.(2021·嘉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含有电解质
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醛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都是电解质,A符合题意;
B.蔗糖和乳糖的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甲烷、聚乙烯、乙炔,氢元素的质量依次减小,三者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小,C不符合题意;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与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可能是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脱水,也可能式甘氨酸的氨基与丙氨酸的羧基脱水,因此形成两种二肽,而这两种二肽水解时的产物就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结合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
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C.依据氢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
D.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7.(2021·宁波模拟)下列关于糖类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纤维素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得到硝化纤维,含氮量低的硝化纤维俗称火棉
C.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葡萄糖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硝化纤维,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俗称火棉,是一种烈性炸药,故B不符合题意;
C.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常见二糖有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乳糖和纤维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葡萄糖含有羟基,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同时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为还原性糖
B.含碳量高的硝化纤维为烈性炸药,俗称火棉
D.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与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8.(2021·新余模拟)下列有关我国各大博物馆镇馆文物所含化学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江西省博物馆商·双面神人头像 浙江省博物馆战国·漆器 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丝质素纱禅衣 故宫博物院北宋·千里江山图
像身合金-青铜 表面涂漆-有机物 禅衣原料-纤维素 彩色矿物颜料-无机物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解析】【解答】A.双面神人头像主要材料为青铜,青铜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漆器中的漆指的是树漆,树漆是漆树树干韧皮部采割的汁液,是一种天然的水乳胶漆,为优质涂料,属于有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丝质素纱禅衣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C符合题意;
D.彩色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具有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属于无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丝质禅衣的原材料不是纤维素而是指蚕丝,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其他选项均正确
9.(2021·上饶模拟)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取1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分钟后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溶液,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没有发生水解
C 用c(Fe3+)相同的Fe2(SO4)3和FeCl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 用FeCl3溶液清洗较干净 Fe3++Ag Ag++Fe2+是可逆反应,且AgCl更难溶于水
D 对于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缩小容器体积 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解析】【解答】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盐析,加人硫酸铜溶液发生变性,结论不对,A不符合题意;
B.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检验水解产物需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 B选项未先加氢氧化钠中和水解液中的硫酸,Cu(OH)2先与硫酸反应,加热后无砖红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蔗糖未水解,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硫酸银小,FeCl3溶液中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使c(Ag+)更小,平衡Fe3++Ag Ag++Fe2+正向移动,Ag单质溶解,因此用FeCl3溶液清洗试管较干净,C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存在可逆反应2NO2(g) N2O4(g),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该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此处颜色加深是由于体积缩小,c (NO2)浓度增大所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轻金属盐及铵盐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是可逆变化,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为不可逆变化;用新制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需要加碱调pH至碱性。
10.(2021·南昌模拟)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因袁隆平、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被刷上热搜。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百科全书之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其中“稻麦稿”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以上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
C.“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此乾坤幻出神物也”,“硝”指的是硝酸钾。
D.“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该法所制铜镜主要成分为青铜。
【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稻麦稿”指的是稻草或麦秆,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A不符合题意;
B.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工业,制陶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B符合题意;
C.火药的原料中有“硫”、“硝”,“硫”即硫磺、“硝”指的是硝酸钾,C不符合题意;
D. 用铜、锡来制铜镜主要成分为青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稻麦稿”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多糖,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B.陶器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水泥的制备需要用石灰石
C.硝酸钾是制备火药的重要成分
D.青铜是铜锡合金
11.(2021·南京模拟)蔗糖水解及产物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碱性。
步骤3: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min,观察到生成砖红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中稀硫酸是蔗糖水解的催化剂
B.上述实验可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糖生成
C.上述实验可证明蔗糖已完全水解
D.如图所示的Cu2O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2
【答案】C
【知识点】晶胞的计算;二糖的性质和用途;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A.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稀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步骤3的现象可知,水解产物中有能够还原新制Cu(OH)2的物质,即有还原糖生成,B不符合题意;
C.上述实验只能证明蔗糖已经发生水解,无法证明其完全水解,C符合题意;
D.根据均摊法,晶胞中白球个数为2,黑球个数为4,化学式为Cu2O,所以黑球代表铜原子,据图可知距离一个铜原子最近的O原子有2个,即配位数为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因此稀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B.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氢氧化铜变为砖红色说明发生还原反应因此说明含有醛基的葡萄糖产生
C.此实验只能证明蔗糖发生水解,无法确定水解的程度
D.根据晶胞结构图即可看出与距离铜最近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
12.(2021·和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淀粉和纤维素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B.葡萄糖为还原性糖,但是蔗糖没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C6H10O5)n,n的取值不同,即分子式不一样,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氨基酸通过缩合得到蛋白质,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
B.还原性主要时由醛基体现,而葡萄糖由醛基,蔗糖没有
C.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混合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13.(2021·唐山模拟)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证据与推理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证据 推理
A 用pH试纸测得NaA溶液的pH约为10,NaB溶液的pH约为9 Ka(HA)<Ka(HB)
B 向KI稀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没有看到溶液颜色加深 过量的Cl2将I2氧化成IO3-
C 向1mL2mol·L-1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和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淀粉未发生水解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
【解析】【解答】A.NaA、NaB溶液的浓度未知,不能由盐溶液的pH来比较酸性的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向KI稀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没有看到溶液颜色加深,可能是过量的Cl2将I2氧化成IO3- ,故B符合题意;
C.向1mL2mol·L-1AgNO3溶液中先加入2滴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反应后AgNO3过量,再滴入KI溶液,生成黄色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明存在沉淀的转化,因此无法比较Ksp(AgCl)、Ksp(AgI)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的实验需要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没有加碱,不能说明淀粉未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测试盐的pH得到酸的强弱需要控制盐的浓度
B.碘单质是紫黑色,颜色未加深,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得出
C.判定ksp的大小时,需要控制硝酸银的量极少才可证明
D.醛基的检验需要碱性环境
14.(2021·西城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
C.NH4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D.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即为皂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棉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灼烧时蚕丝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儿,可以区分二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符合题意;
D.酿酒过程中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化铵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稀释后重新溶解,而硫酸铜溶液含有重金属铜离子可将蛋白质变性失去,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021·门头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分子中同时含有羧基和氨基
【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的表达式都是 ,而两者的n值却相差很大,因而两者不能称为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例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和甘油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多糖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且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而单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每个氨基酸分子一定同时含有羧基和氨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是,但是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皂化得到的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C.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二糖以及油脂均是小分子化合物,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
D.蛋白质是氨基和羧基通过脱水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够得到氨基酸,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既有碱性又有酸性
16.(2021·东城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属于天然高分子,可用于生产肥皂
B.聚丙烯酸钠具有吸水保湿性,可用于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C.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可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聚氯乙烯是一种热稳定性塑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等薄膜制品
【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塑料的老化和降解
【解析】【解答】A.脂肪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并且脂肪有天然和人造,A不符合题意;
B.聚丙烯酸钠由于具有高分子结构和可解离的钠离子,因为遇水可以溶胀吸水保湿功能较好,可用于改善土地保湿性,B符合题意;
C.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则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聚氯乙烯对热不稳定,易分解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脂肪是高级脂肪酸,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B.聚丙烯酸钠中的羧酸根是亲水基团
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D.一般用聚乙烯塑料做包装薄膜材料,聚氯乙烯材料有毒
17.(2020·呼和浩特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花生油都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花生油属于酯类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碳氢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符合题意;
C.因为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也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C不符合题意;
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汽油和柴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油脂还含有氧元素
B.蚕丝在自然界中存在,因此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含有双键和和苯环,通过单键相连接,可能共面可能不共面
D.淀粉可以在人体内水解,人体内不含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
18.(2020·深圳模拟)《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肽链,肽链最终按照特定方式组合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B.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没有醛基,不具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分子式都为(C6H10O5)n中, n值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式为(C6H10O5)n,n的数值不同,故它们不能成为同分异构体。
19.(2018·东城模拟)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北京糖人用的材料应该是蔗糖与麦芽糖属于有机非金属故A不符合题意;
B.山东面塑的主要原料为淀粉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芜湖铁为铁制品,属于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
D.东阳木雕属于木制品主要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有机非金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20.(2022高二下·抚州期末)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其α-D-(+)-麦芽糖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芽糖是一种常见的寡糖
B.如图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无醛基,因此属于非还原糖
C.麦芽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
D.将麦芽糖水解液调至碱性后,可发生银镜反应,证明部分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答案】A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出2分子单糖,麦芽糖是寡糖,故A符合题意;
B.麦芽糖是还原糖,故B不符合题意;
C.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麦芽糖为二糖,可以水解得到两分子葡萄糖,含有羟基,无醛基,所以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1.(2022高二下·海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
B.油脂是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 C3H6O3)
D.所有的氨基酸都具有两性
【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1mol蔗糖水解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1mol麦芽糖水解成2mol葡萄糖,它们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能发生水解,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所有氨基酸均有氨基和羧基,因此所有氨基酸都具有两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
22.(2022高一下·太原期末)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富含的各种营养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水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维生素、无机盐不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
23.(2022高一下·宿迁期末)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营养物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所有的糖和油脂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均有甜味,均易溶于水
D.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
【解析】【解答】A.糖类中的单糖和双糖,以及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不符合题意;
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糖类中的多糖没有甜味,纤维素难溶于水,C项不符合题意;
D.油脂中存在酯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油脂不是高分子;
B、单糖不能继续水解;
C、糖类中多糖不具备甜味;
D、酯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酸性水解为羧酸和醇,碱性水解为羧酸钠和醇。
二、多选题
24.(2018·全国Ⅰ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部分酶为RNA,B项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或B
【分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25.(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植物油试样X中滴入溴水,震荡后溴水褪色 X的碳链上含有碳碳双键
B 向溴代烃Y中加入NaOH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 Y一定是C2H5Br
C 室温下,用精密pH试纸测得相同浓度CH3COONa溶液的pH比HCOONa溶液的大 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片刻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未发生水解
A.A B.B C.C D.D
【答案】A,C
【知识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溴水褪色,说明和植物油试样X发生了加成反应,说明X含有碳碳双键,A符合题意;
B.向溴代烃Y中加入NaOH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该气体可能是乙烯、丙烯、1-丁烯,2-甲基-2-丙烯,则Y可能是C2H5Br,1-溴丙烷,2-溴丙烷,1-溴丁烷,2-溴丁烷,2-甲基-1-溴丙烷,2-甲基-2-溴丙烷,B不符合题意;
C.CH3COONa溶液的pH比HCOONa溶液的大,则CH3COO-的水解程度比HCOO-的水解程度大,则H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的酸性,C符合题意;
D.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是因为新制Cu(OH)2和稀硫酸反应了,蔗糖可能已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B、只要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气态不饱和烃都正确
D、检验葡萄糖要在碱性条件下
26.(2018高二上·佛山期末)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 B.果糖
C.氨基酸 D.蔗糖
【答案】B,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油脂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A不符合题意;
B.果糖为单糖,不能水解,B符合题意;
C.氨基酸含氨基、羧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符合题意;
D.蔗糖为二糖,能够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官能团的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果糖、氨基酸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团,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
三、非选择题
27.(2020高二上·揭东期末)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也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4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不会升高血糖。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写反应类型)   。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2: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试推导写出A的结构简式为   。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牛奶和酸牛奶中均含乳糖,糖尿病人可适当食用牛奶或酸牛奶,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化合物A[ ]是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
化学方程式:A→E   ;A→F   。
反应类型:A→E   ,A→F   。
【答案】(1)B;C;D
(2)酯化反应
(3)CH3COOH
(4)A;C
(5) CH2=CH—COOH+H2O; + +2H2O;消去反应;酯化反应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A.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分子,只是为了表达方便写成C6(H2O)6,A项不正确;
B.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B项正确;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因此可以用于制镜工业,C项正确;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正确;
故答案为:BCD;
(2)木糖醇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3)通过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可以判断出A有两种氢原子,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A中含有羧基,因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从而推测出A的化学式为CH3COOH;
(4)A.有些蛋白质如鸡蛋白,可以溶于水,A项不正确;
B.羊毛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B项正确;
C.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C项不正确;
D.细菌的成分是蛋白质,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D项正确;
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E项正确;
故答案为:AC;
(5)化合物A生成E,E能使溴水推测,表明E中含有碳碳双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COOH+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化合物A生成F,F是六元环化合物C6H8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分析】(1) 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为纯净物,其分子中不含水;
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醛的性质;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2)木糖醇 [CH2OH(CHOH)4CH2OH] 分子结构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3)通过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可以判断出含有氢原子的种类,再根据A的性质及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即可;
(4)A.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
B.羊毛是蛋白质;
C.虽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但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5)A在浓硫酸存在下既能和乙醇反应,又能和乙酸反应,说明A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A催化氧化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羟基不在碳链的端点上,可判断A为CH3CH (OH)COOH,而A被氧化可得CH3CO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为CH3CH (OH)COOCH2CH3,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 (CH3)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E,E可以溴水褪色,发生消去反应,则E为CH2=CHCOOH,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六原子环状化合物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为2分子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故F为,据此分析解答。
28.(2020高二下·济宁期末)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生命中重要的有机物质。
(1)淀粉在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证明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试剂X为   ,试管C的实验现象为   。
(2)某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 。从酯的性质看,油脂A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写结构简式)
(3)某科学杂志刊载如图所示A(多肤)B、物质(图中“—~—”是长链省略符号)
①图中的B是由A与甲醛(HCHO)反应得到,假设“—~—”部分没有反应,1molA消耗甲醛   mol,该过程称为蛋白质的   。
②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最简单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该氨基酸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是   。
(4)聚丙烯酸钠、涤纶的结构简式如图:
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
②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1)NaOH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
(2)
(3)3;变性;H2NCH2COOH;H2NCH2CONHCH2COOH
(4);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聚合反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在反应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所以试剂X为NaOH溶液,试管C的实验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
(2)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即共同产物为甘油,结构简式为 ;
(3)①对比A、B的分子结构可知,图中的氨基(或亚氨基)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假设“—~—”部分没有反应,则反应部位如图所示 ,所以1molA消耗甲醛3mol;该过程中A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②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为甘氨酸,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该氨基酸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是H2NCH2CONHCH2COOH;
(4)①由高分子的主链只有2个C可知合成聚丙烯酸钠为加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②涤纶中含-COO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应含有羧基,结构简式是 。
【分析】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
29.(2020高二下·信阳期末)某糖厂现按下列方式以甘蔗为原料,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已知 H 是具有香味的液体。
(1)A 的名称是   。
(2)①用银氨溶液检验B 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
a.水浴加热 b.加入银氨溶液 c.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②当9gA 反应得到的B与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析出2.16g沉淀时,则 A的水解百分率为
   。
(3)写出与 H 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D→E    
G→H   
(5)写出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二醇的合成路线。   
【答案】(1)纤维素
(2)c b a;18%
(3)HCOOCH2CH2CH3或HCOOCH(CH3)2或CH3CH2COOCH3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5)CH3 CH2 OH CH2=CH2 CH2BrCH2Br HOCH2CH2OH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经过以上分析可知,A的名称是纤维素;
(2)①葡萄糖的结构中含有醛基,因此可用银氨溶液来检验,具体的操作为:因为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因此需要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出现光亮的银镜,证明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正确的排序为:cba;
②9gA的物质的量为9/162nmol,根据-CHO-2Ag可知,2.16g银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以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水解的A为0.01×162n=1.62ng,所以水解的A为 ×100%=18%;
(3)H为乙酸乙酯,所以与 H 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必须含有酯基,可以是甲酸某酯,可以是丙酸甲酯,因此,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3或HCOOCH(CH3)2或CH3CH2COOCH3;
(4) D→E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G→H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
(5)乙醇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该有机物发生水解生成乙二醇,具体流程如图:
【分析】甘蔗渣经过处理后形成纤维素,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据以上分析解答。
30.(2020高二下·桃江期末)我国古代人民学会了利用含淀粉丰富的谷类物质发酵酿酒的方法,其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过程Ⅰ:(C6H10O5)n+nH2O nC6H12O6
过程Ⅱ:C6H12O6 2C2H5OH+2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12O6的名称为   。
(2)为检验过程Ⅰ是否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观察溶液是否变   。
(3)“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窖藏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结果。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酶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
C.上述过程Ⅰ可以用蛋白酶作催化剂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答案】(1)葡萄糖
(2)碘水;蓝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
(2) 淀粉遇碘水变蓝,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碘水,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3)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A正确;
B.酶具有生物活性,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故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水解可以用淀粉酶作催化剂,蛋白质水解用蛋白酶作催化剂,故C不正确;
D.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水解是否完全,主要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用碘单质进行检验观察颜色是否变蓝色
(3)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最终形成酯基
(4)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有自己的活性温度大概是30℃左右,蛋白酶一般是用于蛋白质水解,淀粉酶主要是用于淀粉水解,生物体内有很多种分解的酶
31.(2020高二下·武汉期末)与淀粉相关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1)A的结构简式是   。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在不同条件下可脱水形成不同物质。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了链状酯,其结构简式为   ;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环酯,其结构简式为   ;B还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4)某同学欲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A,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②加热3~4 min③加入少量稀硫酸 ④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⑤加热 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则以上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______。
A.⑥③⑤④①② B.⑥④②③⑤①
C.⑥⑤①④②③ D.⑥③②①④⑤
【答案】(1)CH2OH(CHOH)4CHO
(2) +H2O
(3);;
(4)D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二糖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2)D为 ,D与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 +H2O;
(3)B为CH3CH(OH)COOH,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了链状酯,其结构简式为 ;若两分子B反应形成环酯,其结构简式为 ;B还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4)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葡萄糖时,可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加热3~4min,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的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含有葡萄糖,故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⑥③②①④⑤。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淀粉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A,则A为葡萄糖(C6H12O6),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B的分子式为C3H6O3,B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B在与C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D,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则C为甲醇(CH3OH),D为 ,D与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则E中含有碳碳双键,E为 ,E再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F,据此解答问题。
32.(2020高一下·越秀期末)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以下信息:
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②G是具有果香味的液体。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填选项序号)。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酯化反应
(2)C的名称为   。由C生成D,F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E的结构简式为   。
(4)由F到G反应方程式为   。
(5)如图为实验室制取G的装置图,图中a试剂的名称为   ,其作用为   ,实验结束后分离G的方法为   。
(6)X是G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答案】(1)ac
(2)乙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羟基;CH3CHO
(4)
(5)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液
(6)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知,A为纤维素,B为葡萄糖,C为乙烯,D为乙醇,E为乙醛,F为乙酸,G为乙酸乙酯,
(1)B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含有羟基和醛基,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故答案为:ac;
(2)C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D为乙醇,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E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CH3CHO;
(4)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由F到G反应方程式为

(5)乙醇、乙酸具有挥发性,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故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静置,出现分层,则实验结束后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分离得到G;
(6)G为乙酸乙酯,其分子式为C4H8O2,X是G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X含有-COOH,X可表示为C3H7-COOH,则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分析】甘蔗渣处理后转化成A为纤维素,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D为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E为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生成F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乙酸乙酯,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且C与水反应生成D,则C为乙烯,据此分析解答。
33.(2021高二下·烟台期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1为稀硫酸(1:5),作用是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   。
(3)试剂2为   ,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为检验淀粉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   。
(5)用2%AgNO3溶液和2%氨水溶液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是   。
【答案】(1)(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2)做催化剂;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NaOH溶液;H++OH-=H2O
(4)溶液显蓝色
(5)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1) 淀粉的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为:(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2) 稀硫酸在淀粉的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做催化剂;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 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试剂2为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NaOH溶液;H++OH-=H2O;
(4)如果加入淀粉后显示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故答案为:溶液显蓝色;
(5) 配制银氨溶液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操作是: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故答案为: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分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稀硫酸在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34.(2021高一下·洮南月考)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酒精灯等已略去)。
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 燃烧,生成 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 的目的是   。
(2)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   (填“能”或“不能”)。
(4)若A的摩尔质量为 ,C装置增重9.9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   。
(5)A可发生水解反应, 1mol 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且这两种产物均为 1mol ,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
(2)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 ;吸收 A燃烧后生成的
(3)能
(4)
(5)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有机分子式的推断与计算
【解析】【解答】(1)有机物的燃烧需要O2,为使有机物完全燃烧,转化为CO2和H2O,通入的O2应过量。
(2)C装置试剂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固体A燃烧产生的H2O;D装置中试剂为碱石灰,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可吸收酸性气体,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固体A燃烧生成的CO2。
(3)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A燃烧生辰H2O的质量,可求出有机物A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A燃烧生成CO2的质量,可求出有机物A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若C、H元素的总质量小于有机物A的质量,则A中含有氧元素;若C、H元素的总质量等于有机物A的质量,则A中不含有氧元素。因此通过该实验,可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H2O的质量,因此m(H2O)=9.9g,n(H2O)==0.55mol;装置D增加的智联反应生成CO2的质量,因此m(CO2)=26.4g,n(CO2)==0.6mol。因此有机物A中所含m(H)=0.55mol×2×1g/mol=1.1g,m(C)=0.6mol×12g/mol=7.2g,则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m(O)=17.1g-1.1g-7.2g=8.8g。17.1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n(A)==0.05mol,其中所含n(H)=0.55mol×2=1.1mol、n(C)=0.6mol、n(O)==0.55mol。因此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5)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同分异构体,则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6H12O6,因此A为蔗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分析】(1)燃烧需要O2,O2过量可使有机物完全燃烧。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据此确定二者的用途。
(3)根据燃烧生成H2O和CO2的质量得出有机物A中C、H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有机物A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根据反应生成H2O、CO2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从而确定其分子式。
(5)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其水解后所得产物为同分异构体,确定A的成分,从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5.(2015高一上·青岛开学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跟自然
和谐相处:
(1)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为我们到来了方便,但废弃塑料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们把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转变为电能.
(2)发射“嫦娥三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2H8N D.C2H8N2
(3)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在生产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Ⅰ、如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Ⅱ、改正错误后,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⑤②①③④B.⑤①②③④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①④②
Ⅲ、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1)合成;白色污染;热能
(2)D
(3)过滤;③;D;A、C、D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解:(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答案为:合成;白色污染;热能;(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O2+4H2O可知,
该反应中,反应物中含有4个N,8个O;生成物中已有6个N,2个C,8个O和8个H,还差2个N,2个C,8个H在X中,故答案为:D;(3)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②Ⅰ.图中的③,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故答案为:③;
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故答案为:D.
Ⅲ.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故A错误;
B.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故B正确;
C.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故C错误;
D.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解答;根据塑料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①从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去分析解答;②Ⅰ.从称量固体的质量应该把砝码放在右盘,固体放在左盘去分析解答,图中二者位置放反了;Ⅱ.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固体的质量、量取液体和体积,溶解去分析解答;Ⅲ.A、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消耗不了的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空气去分析解答; B、从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中水,减少了对水的污染去分析解答; C、从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去分析解答; D、从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去分析解答.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