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练(科粤版)(答案)
3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史实T1,最新科技T2,化学与环境T7
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T16、T2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
A.卢瑟福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2.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需在氮气环境中存储,主要是因为氮气 (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沸点较低
C.无色、无臭 D.空气中含量多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图中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4.“”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
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所以任何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
B.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8∶1
C.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水的作用相同
D.露水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消失是因为水分子分解了
6.“奋斗者号”使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其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3 C.+5 D.+7
7.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加高炼铁厂的烟囱
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D.反应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0.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bacdef B.abcdef C.bacdfe D.abcdfe
11.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 g·L-1,氢气的密度是0.089 g·L-1,氢气难溶于水。现有下列收集气体的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可用 ( )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12.区分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分别观察颜色
13.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中的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B.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14.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过程中,下列有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16.登山人员欲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是 。
1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其目的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 。
19.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E是黑色固体,F可用作气体肥料。
(1)C的名称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0.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CH4与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 g H2O、2.2 g CO2和x g CO。则x=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作为消毒剂,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用750 mL酒精与250 mL蒸馏水混合配制消毒酒精,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1 000 mL。
(2)注射疫苗前用蘸有消毒酒精的棉签给皮肤消毒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
22.(2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如图所示。
(1)请指出该图中发生装置中的任意一处错误。
(2)若选择该装置作为其他气体发生装置,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3.(3分)在探究碱的性质时,用到了氢氧化钠,小明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没有盖上瓶盖。他认为瓶中氢氧化钠已有部分变质,他推理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和可能的现象: ,相关推理结论: 。
24.(3分)粗盐中含有 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制取精盐,制取流程如图所示:
(1)不能用Ba(NO3)2代替BaCl2的原因是什么
(2)通过操作a所得固体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有哪些 (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制取流程中生成一种难溶性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选用 (选填“C”“D”或“E”)装置。
(2)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显著优点是 。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反应后的溶液产生兴趣,他们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向所得滤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右图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pH)。
①请分析图像,写出AB段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你认为图中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但氢气中往往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发生装置接 (用端口字母表示,下同), 连接 , 与外界连通。
(5)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方法既可以生产尿素,又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请计算若用该方法生产90 t尿素,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C 7.D 8.B 9.C 10.C 11.D 12.B 13.A 14.A
15.SiO2 H2
16.氧气(或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17.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18.(1)引流
(2)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9.(1)水
(2)2H2O22H2O+O2↑
(3)C+O2CO2 化合反应
20.2.8 3CH4+5O2CO2+6H2O+2CO
21.(2分)(1)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2.(2分)(1)试管口向上倾斜(合理即可)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23.(3分)
CO2+2NaOHNa2CO3+H2O 取适量样品溶于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4.(3分)
(1)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
(2)CaCO3和BaCO3
(3)MgCl2+2NaOHMg(OH)2↓+2NaCl
25.(1)2KMnO4K2MnO4+MnO2+O2↑(1分) D(或E)(1分)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1分)
(3)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①2HCl+Na2CO32NaCl+H2O+CO2↑(1分)
②C点后Na2CO3过量,Na2CO3溶液显碱性(1分)
(4)abdc(1分)
(5)解:设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是x。
=(1分)
x=66 t(1分)
答: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是66 t。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