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九单元 溶液 课堂练习(一)(答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堂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2.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体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3.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5.20 ℃时,在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 B.乙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甲中的溶液质量大于丙中的溶液质量 D.若升高温度,甲中的固体会溶解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 B.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C.丙步骤必须是先倒入水再放入氯化钠固体 D.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天气闷热鱼常在水面游动,是因为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加热冷水未到沸点,水中就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加热后水沸点降低了
C.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析出
D.实验室中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氯化钾溶液,可通过恒温蒸发的方法鉴别
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化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INCLUDEPICTURE"23安徽化乐46.PNG"
9.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将50 g甲固体物质恰好完全溶解在乙醇和乙酸中,所需两种溶剂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0 ℃时所得甲的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乙酸>乙醇
C.t1 ℃时所得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t2 ℃该物质溶于两种溶剂所得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乙酸中有晶体析出
二、非选择题
10.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________方法提纯甲。
(3)t2 ℃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需水的质量相比,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t1℃时,将140 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水________g。
11.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回答下列问题:
(1) 10 ℃时,NaCl 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由上表可知,________(填“KNO3”或“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 ℃时,先加入7.5 g NaCl,再加入67.5 g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 30 ℃时,为了验证KNO3不能无限溶解: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然后加入15.8 g KNO3,须再加入KNO3的质量为_________。
12.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 ),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 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 ℃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 g溶液中含水100 g、NaCl 39.8 g、MgCl2 7.65 g及其他成分2.55 g。将150 g此溶液降温至20 ℃,有________g NaCl 析出(溶解度见下表)。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13.用氯化镁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请回答:
序号 甲 乙 丙 丁
氯化镁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 ℃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 g。
(1)配制上述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填2种即可)。
(2)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欲将上述饱和溶液中剩余固体完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14.学习小组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浓度。取该硫酸溶液20g,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计算。
(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A4.C5.B6.C7.B8.C9.A
10.(1)40 g (2)降温结晶 (3)小于 (4)260
11.(1)35.8 (2)KNO3 (3)10% (4)大于30 g即可
12.(1)蒸发结晶 (2)①150 ②生产等量的海盐,后者消耗燃料更多 ③3.8 没有 20 ℃时溶液中的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
13.(1)量筒、烧杯(或玻璃棒、胶头滴管,任填2种均可) (2)丁 154.6 g (3)9.9 g
14.(1)4
(2)解:设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24.5%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