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十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提升训练(答案)

2024-2025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十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提升训练(答案)



第四单元第十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研究发现若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身材矮小。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哪种激素的产生(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胸腺素
2.随着眼保健操音乐的响起,小军做起了眼保健操。下列与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孔雀开屏 C.吃梅止渴 D.蜘蛛结网
3.下图是眼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a能随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
B.结构b是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C.结构c内含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视觉
D.结构d能把与视觉有关的信息传到大脑
4.据说隋朝有个叫王义的人,身材异常矮小,但他聪明能干,懂四乡方言,因而深受隋炀帝的喜爱。小个子王义在幼年时缺少的激素是(  )
A.雄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5.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下列防治措施与疾病对应一致的是( )
A.成年人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B.发育中的青少年注射生长激素可治疗呆小症
C.成年人注射肾上腺素可治疗侏儒症
D.缺碘地区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现象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吃梅生津——是人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
B.呆小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醉酒后,语无伦次——酒精麻醉大脑,语言神经中枢受到影响
D.手指被针扎到,感觉疼痛但肌肉无收缩反应——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
7.DeepSeek(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能自主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皮层 D.小脑
8.入耳式耳机通过空气传导将声音传至外耳道、中耳,进入内耳(气传导);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头骨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骨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传导的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B.骨传导的声波引起头骨振动
C.两种传导方式的感受器均位于耳蜗
D.两种传导方式产生听觉的部位不同
9.冬天人们开门时遇到静电时的缩手反射。如图为该反射活动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先感觉到疼,再缩手
B.该过程中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②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为e→d→c→b→a
D.若d受损,则遇到静电时不会缩手有感觉
10.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神经元能够独立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的突起包含①树突和③轴突两种类型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也能传导兴奋
11.如图是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中含有大量神经元,它们通过突起互相连接
B.“谈虎色变”的神经中枢位于②中
C.正确佩戴头盔,可对③中的呼吸等中枢进行有效保护
D.腰部的④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
12.体重严重超标的某青年多食、多饮、多尿、乏力,近期身体消瘦。在体检中检测出了尿 糖,进一步多次测定尿糖和血糖,均比正常值高。据此推测,该青年体内分泌不足的激素最可能是(  )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13.手指被开水烫到时会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下列关于缩手反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B.属于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属于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与谈虎色变是同一类型的反射活动
1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无关
1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表示鼻腔内的嗅黏膜,①为嗅觉神经元结构中的( )
A.细胞体 B.神经末梢 C.神经纤维 D.树突
16.强化体育运动,促进全面发展,“篮球”是常见的体育考试项目之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学生听到监考老师发出“开始”口令才会实施考试,此时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
B.监考老师能看清楚考生的“运球与投篮”动作,需要眼球内晶状体进行调节
C.若监考老师眼睛患有近视,他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才能看清楚考生的动作
D.“运球与投篮”动作是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17.下列关于眼与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脉络膜上有大量血管,有营养眼球的作用
B.视网膜上有大量视觉神经,可以形成视觉
C.鼻、咽部有炎症时及时治疗,避免内耳被感染
D.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可保护耳蜗
1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能否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蝌蚪数量 饲喂方式 尾巴脱落平均时间
甲组 10 只 普通饲料 t1
乙组 10只 普通饲料+适量甲状腺激素 t2
A.选择品种相同、体型相近的蝌蚪
B.设置甲组作为对照
C.记录每组蝌蚪尾巴脱落时间,计算平均值
D.若t119.如图为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C-D过程中,人体内含量上升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20.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各中小学的体育课开展情况,在体育课上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时,主要靠图一所示的a来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
B.完成各种动作,要依靠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协调作用
C.能看清远近不同的场地标志,主要靠图二所示②晶状体的变化
D.佩戴近视镜,是为了使物像正好落在图二所示的④视网膜上
二、实验探究题
21.亮亮看到邻居家的宠物猴子,可根据主人的指令完成很多动作,比如握手、回笼、吃饭等。他想小狗也很聪明,想训练“小狗听到击掌声就会跑到食盆前”,于是他买来2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他把喂食的地点定在阳台上,每日三次喂食,每次喂食前击掌。一个月后,亮亮发现小狗只要听到击掌声,即使不喂食,也会跑到阳台食盆前等候。
(1)亮亮的实验目的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有对照组,喂食时应该怎么处理: 。
(3)实验中,小狗听到击掌声到阳台食盆取食,这一反射活动属于 反射
(4)如果小明进一步实验,只给小狗击掌声的刺激,而不喂食,长此以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这说明 。
22.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消瘦、疲乏、血糖异常升高等症状,如图一表示甲、乙两人进食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图一中乙的血糖变化曲线中 BC段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成 ,然后经吸收进入血液;CD段下降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两人中 的血糖变化不正常。
(2)选取大小一致、正常状态的小鼠 30 只,随机分成Ⅰ、 Ⅱ、 Ⅲ三组。每组实验用 10只而不用1只小鼠的原因是 。
(3)向Ⅱ组和Ⅲ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如图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是为了形成 ; 向Ⅲ组注射适量花生根茎水煮液,Ⅱ组“ ”处应注射等量 。
(4)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
(5)实验结果如图三所示,Ⅲ组血糖含量高于Ⅰ组低于Ⅱ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3.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有“人体发动机”之称。为提高大家对甲状腺的健康关注,国际甲状腺联盟将每年的5月25日所在的周定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实验中学生物学社团进行了“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幼体生长发育”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①将20只大小相似健康的蝌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蝌蚪每天正常喂食,乙组蝌蚪除每天正常喂食外还添加少量物质A;②将甲乙两组蝌蚪置于适宜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喂养;③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青蛙的生长发育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长出后肢的平均时间(天) 长出前肢的平均时间(天) 尾部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部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甲组 5 9 37 1.3
乙组 4 7 26 0.75
请回答:
(1)请作出假设: 。
(2)实验过程①中乙组添加的物质A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对照组是 ;实验中每组要用多只蝌蚪而不能用一只,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除了乙组添加物质A外,蝌蚪的大小、生长状况、喂食量等条件都相同,原因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结束后对青蛙的处理方法是 。
24.探究实践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10只 破坏甲状腺 发育停止
乙 10只 破坏甲状腺,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丙 10只 不做处理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丁 10只 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蛙
(1)根据甲、乙、丙三组的实验结果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若用丙、丁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若成年人患“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会 ,会出现怕冷、乏力、情绪低落等症状,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还有 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4)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实验小组如果还想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则不能像上述实验一样采用饲喂的方法进行,原因是 。糖尿病患者一般通过 的方法进行治疗。
25.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近1/3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为探究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1)实验选取20只大小相近的雄性 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除变量外,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目的是 。其中B、C、D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训练,A组处理方式为 。
(2)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注:血钙含量越高,骨代谢越强)
①在图1的实验中,变量为 ,其中,A组起到 作用。
②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表明 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提高最有利。判断的依据是在此运动强度下,股骨骨密度最大,血钙含量与 相比增加最多。
(3)为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症,请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从运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
三、资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乘组六个月的太空飞行他们能吃到什么美食?天舟四号为神舟十四号天员乘组准备了丰富的食物,蔬菜类就包括32种之多,除了品种上的优化,天舟四号上运送的食品也多了几种新类型。比如:1.节日食物:度过中秋节的月饼自然是不可或缺的;2.盲盒食品:航天员只有开箱之后才能知道,例如一些小蛋糕等,庆祝航天员的生日。3.奖励食物:航天员六个月的太空飞行会完成很多的关键性任务,例如出舱活动、实验舱的对接转位等等,这些关键任务完成之后,航天员可以吃这些奖励食品来庆祝一下。
(1)当飞船点火发射时,全国人民看着直播画面,电视上的图像信息成像于眼球内的 上。看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场面时,激动地热血沸腾,这是人体神经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宇航员在太空中面临包括运动病、细菌感染、太空失明症、心理问题以及有毒尘埃在内的一系列健康威胁。航天员突患细菌性肺炎时,血液中 的数量会增多,需服用抗生素消炎。
(3)月饼中的淀粉在 中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4)航天食品都是流质的,是为了避免固体食品颗粒在失重条件下进入呼吸道影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宇航员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填结构)中被利用。


《第四单元第十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D C C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D A A D C A
21.(1)训练小狗听到击掌声就会跑到食盆前
(2) 击掌声 每日三次喂食,每次喂食前不击掌
(3)复杂/条件
(4) 建立起来的复杂反射就会消退 复杂反射既可建立也可以消退
22.(1) 葡萄糖 甲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代表性
(3) 对照 生理盐水
(4)是否注射花生根茎水煮液
(5)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不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23.(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体的生长发育
(2)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组 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保证变量唯一(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 甲状腺激素是能促进幼体的生长发育 将青蛙放回大自然
24.(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2) 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3) 减少 促进新陈代谢
(4) 胰岛素会在小狗的消化道内被蛋白酶分解 注射胰岛素
25.(1) 糖尿病 控制单一变量 不进行运动训练
(2) 运动强度(或者是: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 对照 中 运动前
(3)进行中强度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强或过低(答到"糖尿病患者适宜进行中强度运动”,言之合理即可)
26.(1) 视网膜 激素
(2)白细胞
(3)口腔
(4) 呼吸运动 线粒体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