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金 属 专题综合练五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金 属 专题综合练五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结合所给信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X、Y、Z分别代表不同的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X+H2SO4XSO4+H2↑
②Z+YSO4Y+ZSO4
③Z+H2SO4不反应
A.Z>X>Y B.X>Z>Y
C.X>Y>Z D.Z>Y>X
2.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铁 B.铜
C.钠 D.锌
3.(2023自贡)现有体积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4.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M不可能是铝
B.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小
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5. 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均不为铜),小铭将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甲和乙表面均有铜析出,丙无变化。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铜
C.乙>铜 D.铜>丙
6. 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Mg与稀盐酸
B.Cu与稀盐酸
C.Ag与稀盐酸
D.Cu与AgNO3溶液
7.某金属R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某同学为了验证R、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取三种金属片,并选用了下列溶液进行探究,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CuSO4溶液
B.稀硫酸、CuSO4溶液
C.稀硫酸、Al2(SO4)3溶液
D.Al(NO3)3溶液、RNO3溶液
8.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回答问题]
(1)小彬将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试剂可以是 。
[反思与交流]
(4)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将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
(5)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将 。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9.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大
D.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大
10.(2024德州夏津县二模)小圳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将足量镁片、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
B.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C.反应结束后,消耗质量较多的金属是Al
D.AB段下降的原因是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1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对于该图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及滤渣成分的判断
12.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滤渣只含有Cu、Zn
B.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ZnSO4
C.滤渣含有Cu、Zn、Mg
D.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SO4
13.(2024济宁微山县一模)将锌粉持续加入100 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的质量最小
B.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没有明显现象
C.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溶液中只含一种金属离子
D.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溶液为蓝色
14.(2024广元)向一定量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结合所给信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X、Y、Z分别代表不同的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B)
①X+H2SO4XSO4+H2↑
②Z+YSO4Y+ZSO4
③Z+H2SO4不反应
A.Z>X>Y B.X>Z>Y
C.X>Y>Z D.Z>Y>X
2.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B)
A.铁 B.铜
C.钠 D.锌
3.(2023自贡)现有体积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X、Y、Z,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D)
A.X>Y>Z B.X>Z>Y
C.Y>Z>X D.Z>Y>X
4.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金属M不可能是铝
B.M一定发生反应:M+2AgNO32Ag+M(NO3)2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小
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5. 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均不为铜),小铭将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甲和乙表面均有铜析出,丙无变化。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A.甲>乙 B.甲>铜
C.乙>铜 D.铜>丙
6. 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C)
A.Mg与稀盐酸
B.Cu与稀盐酸
C.Ag与稀盐酸
D.Cu与AgNO3溶液
7.某金属R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某同学为了验证R、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取三种金属片,并选用了下列溶液进行探究,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A.CuSO4溶液
B.稀硫酸、CuSO4溶液
C.稀硫酸、Al2(SO4)3溶液
D.Al(NO3)3溶液、RNO3溶液
8.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l>Cr>Cu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回答问题]
(1)小彬将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铝片未打磨,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H2SO4 CrSO4+H2↑ 。
(3)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试剂可以是 Al、Cu、CrSO4溶液(合理即可) 。
[反思与交流]
(4)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将 变大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
(5)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将 变小 。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9.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大
D.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大
10.(2024德州夏津县二模)小圳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时,将足量镁片、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甲 乙
A.反应结束后二者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
B.曲线①为镁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C.反应结束后,消耗质量较多的金属是Al
D.AB段下降的原因是反应结束,温度降低
11.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 反应。
(2)对于该图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及滤渣成分的判断
12.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B)
A.滤渣只含有Cu、Zn
B.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ZnSO4
C.滤渣含有Cu、Zn、Mg
D.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SO4
13.(2024济宁微山县一模)将锌粉持续加入100 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D)
A.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的质量最小
B.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没有明显现象
C.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溶液中只含一种金属离子
D.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溶液为蓝色
14.(2024广元)向一定量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