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部编本高中历史必修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农业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B.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作物
C.人类在文明之初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D.能够生产食物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2.《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
A.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B.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3.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4.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以下是最初文明出现于东亚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标志性图片,它们的共同的特征是( )
A.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B.农业与商业相结合
C.专制与法制相结合 D.君主与民主相结合
5.苏格拉底给雅典民主制开出了“药方”:以知识取代运气,以人人竞选取代人人抽签,选举城邦公职人员。管理公共事务,不仅仅是忠诚的事情,也是知识和智慧的事情。此举意在( )
A.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 B.宣扬知识即美德思想
C.削弱领袖人物的权威 D.改革雅典的民主程序
6.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在谈论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运行过程时说:“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无论正确与否,公民都会无条件地举双手赞成。”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 )
A.直接民主政治存在弊端 B.演讲技术决定公民意志
C.公民行使权利范围有限 D.主权在民致使城邦崩溃
7.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和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展示了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稻作农业的发展( )
A.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B.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C.推动农业与手工业、畜牧业的分离 D.国家雏形已经形成
8.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这反映出( )
①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②采集和渔猎促进社会分工
③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④阶级和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图呈现了棉花栽培在欧亚非大陆的传播情况。这表明( )
A.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B.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C.农耕文明具有扩展能力 D.古代文明交流内容单一
10.据统计,人类成功驯化的56种大种子作物中,地中海地区有32种,美洲有11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4种,澳洲只有2种。据此可知古代( )
A.亚欧大陆生产力水平较高 B.农业生产最早起源于欧洲
C.美洲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D.世界农作物交流十分频繁
11.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幅地图,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A.文明起源与农业的关系 B.世界区域文明的联系
C.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D.食物物种的交流传播
12.《汉谟拉比法典》第5条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宣告裁判,经证明该案件为不成立而法官又经判决确定犯有误判之罪者,处该案中刑罚之十二倍。该法官应于公众集会中被推出审判席;永久不得复职。这一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
A.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 B.法官掌握司法权
C.强调法官权责的统一 D.过于注重审判程序
13.《摩奴法典》规定:“(人类始祖)命婆罗门学习和传授吠陀,执行祭祀,主持他人的献祭,并授以收受之权……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国王应该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此规定说明当时印度( )
A.职业世袭不变 B.生活界线分明
C.宗教权利平等 D.具有严格等级
14.在雅典戏剧开演前,还会举行一些仪式,如为国捐躯的公民的子女被请到舞台中央,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之前领取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座席。有时,舞台中央还会展示同盟各邦上缴的贡赋。这些仪式( )
A.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本质 B.奠定了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
C.增强了公民的爱国之情 D.实现了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
15.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原始时代,已有偷盗、抢夺和为抢夺而进行的战争等罪恶行为,这只是存在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氏族公社之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扩大了这些罪恶行为出现的范围,使一个氏族公社内部也开始有了出现这些罪恶行为的可能。这一观点( )
A.否认了私有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B.说明原始社会并不存在私有制
C.意在解释国家机器产生的必要性 D.肯定了私有制对氏族公社发展的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17.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中西方的政治文明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已经分别确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随着全国的统一,这种新的政治形态也自然地被秦王朝所承用,并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的创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材料三 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
——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邑,议席得到重新分配。这场改革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使选民人数增加。不过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基础,……
——选自齐世荣、钱乘旦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政治制度上的两项“创新”。
(2)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唐、宋两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方政治制度文明演进的认识。
18.史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说:“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史料二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
(1)史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2)史料二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一些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可以不劳而获。吠舍是雅利安人中没有特权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他们必须以施舍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主要来自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处在社会底层,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利。
材料二 《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的义务是“教育与学习吠陀,为自己和他人祭祀,以及布施与接受(施舍物)”。刹帝利的义务是“保护人民(即统治人民),给予施舍物,祭祀,学习吠陀以及节制现世享乐”。吠舍的义务是“施舍,祭祀……”首陀罗的义务是“无怨恨地为上述种姓服务”。这样,婆罗门通过对各种姓职业与义务的说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各种姓的职业固定化、世袭化了。
材料三 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在种姓内婚制下,同一种姓的人通婚受到赞美,不同种姓的人通婚受到歧视,甚至惩罚。不同种姓的人通婚被认为是犯罪。
(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及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即农业产生,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定居成为必要及可能,故材料强调的是生产食物对定居生活方式的重要性,D项正确;其余三项未涉及定居生活方式,排除ABC项。故选D项。
2.A
【详解】题干“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表明雅典公民把城邦利益放在第一位,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雅典的民主政治形式,排除B项;题干没有论及雅典公民是否缺乏民主权利,排除C项;题干论述的是“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没有涉及公民道德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埃及人根据定期泛滥的尼罗河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山多地少,农业欠发达而发展商贸和海外殖民,这些特点都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古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在于地少人多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在于商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不是文明的产生,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确反映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没有表现出相互交融走向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主要是上超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此象征君权神授,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这与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人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是永存的)密切相关,而狮身人面像则是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的神话(把负责保护本部落安全、抵御外来之敌的酋长常常被比作勇猛的狮子;在神话故事里,狮子又是陵墓和庙宇等圣地的卫士)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把小山雕琢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把象征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集合于一身。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神权与政权相结合”是三者的共同特征,A项正确;从三幅标志性图片中无法得出“农业与商业相结合”的结论,排除B项;从商代甲骨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信息中无法得出“法制”的信息,不能得出“专制与法制相结合”的结论,排除C项;从三幅图片信息中无法得出“民主”的信息,不能得出“君主与民主相结合”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以知识取代运气、以人人竞选取代人人抽签,选举城邦公职人员”信息可知,苏格拉底关注到“人人抽签”这种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带来的民主泛滥的弊端,“以知识取代运气”、“选举城邦公职人员”均是改革雅典民主程序的好的建议,用以实现完善民主制度的目的,D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是民主中“知识和智慧”问题,并没有涉及要“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排除A项;“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但这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是民主中“知识和智慧”问题,并没有涉及要“削弱领袖人物的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亚里士多德指明了公民大会上,民众将演说者演讲好坏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雅典直接民主政治存在弊端,A项正确;B项是表象,且“决定”太绝对,排除;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上山遗址陆续出土了“栽培水稻”和“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可以得出稻作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从采集到种植、从迁徙不定到定居的转变,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人类定居生活开始于稻作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稻作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与手工业、畜牧业的分离,排除C项;国家雏形形成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导致私有制产生,反映出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形成了国家,说明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阶级和国家是历史的产物,说法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采集和渔猎对社会分工的影响,说法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据题干示意图可知,棉花栽培源于印度地区,农耕文明因其经济优势,具备了稳定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C项正确;仅由材料示意图不能得出多元一体的结论,且世界文明也不是多元一体,排除A项;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人类成功驯化的56种大种子作物中,地中海地区有32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大陆驯化的种子数量最多,体现出亚欧大陆生产力水平较高,A项正确;农业生产最早可能起源于西亚的新月沃地西部,而不是欧洲,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洲粮食产量”问题,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农作物交流十分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地图反映了在公元前3000——公元900年这段时间内,起源于不同地域的文明范围独立起源并不断拓展,种植的农业作物各有不同,因而反映了文明起源与农业的关系,A项正确;图中各自文明范围并未出现交叉重合,故无法体现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排除B项;图中没有体现自然环境因素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图中并未体现物种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法官在审判出现误判的情况下要承担责任,这强调法官权责的统一,C项正确;古巴比伦是奴隶制社会,主要保障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未能体现出法官对司法权的掌握,排除B项;材料只是法律规定,不属于审判程序,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国王应该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可知,种姓不同在法律上地位也不平等,说明等级制度森严,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职业世袭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当时印度生活界线分明,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印度宗教权利并不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雅典城邦对为国牺牲的烈士子女的重视,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雅典公民的城邦的认同感,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进而增强公民的爱国之情,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没有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材料叙述的是私有制扩大了氏族公社内部偷盗、抢夺和为抢夺而进行战争等罪恶行为,要维护内部稳定,必然要镇压这些罪恶,这就需要国家机器,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私有制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排除A、B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氏族公社发展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影响:人口膨胀;过上定居生活;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实用科技的发展;宗教神灵的崇拜。
(2)标志: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可知,人口膨胀;根据材料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可知,过上定居生活;根据材料一“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可知,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根据材料“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可知,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根据材料一“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可知,实用科技的发展;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可知,宗教神灵的崇拜。
(2)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
17.(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宋: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
(3)中西方政治制度文明的演进是受时代现实发展的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有渐进性;因各国国情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在政治制度建设上不同;每种政治制度文明都是对人类政治制度的贡献,没有优劣之分。
【详解】(1)根据材料,秦朝创立了以皇权至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
(2)根据材料,秦二世在位时期,丞相赵高专权,指鹿为马,群臣不敢公开提出反对意见,结合所学,秦朝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一方面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权力至上,另一方面丞相参与决策,领导行政,是皇帝助手和百官之首,存在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行使宰相权力,宰相权力被分散;宋朝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宰相权力被分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实行民主政治,中西方政治制度文明的演进是受时代现实发展的需要,比如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适应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特点;不同国家在政治制度建设上不同,是因为各国国情存在差异,比如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专制集权制度有利于对地方的有效治理和国家安定统一,而古代希腊多山环海多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自由乐观的精神风貌,为民主政治制度建立提供了条件;从秦到宋,从梭伦到伯里克利,政治制度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有渐进性;虽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但都是对人类政治制度的贡献,没有优劣之分。
18.(1)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
(2)态度: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得出人民主权;依据材料“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恪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得出法律至上;依据材料“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得出轮番而治;依据材料“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得出公民内部的平等。
(2)态度:依据材料“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得出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依据材料“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得出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依据材料“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得出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从两者的民主形式分析,得出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19.(1)①等级森严,界限分明。
②职业固定化、世袭化。
③实行种姓内婚制。
(2)①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言之有理即可)
②消极: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职业世袭、内部联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下层群众的压迫和歧视,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根据一些法经和法典的规定,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是第一等级;刹帝利是第二等级。这两个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可以不劳而获。吠舍是雅利安人中没有特权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可知等级森严,界限分明;根据材料“这样,婆罗门通过对各种姓职业与义务的说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各种姓的职业固定化、世袭化了可知”职业固定化、世袭化;根据材料“罗门和刹帝利为了保证自己的特权和地位不致因通婚而发生混乱,制定了种姓内婚制原则”可知实行种姓内婚制。
(2)影响: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积极角度,种姓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但种姓制度给印度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种姓制度等级森严、职业世袭、内部联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下层群众的压迫和歧视,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