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选择题刷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北洋政府废除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以外的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尽管文官仍有高等与普通之分,但从前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吏从此获得了文官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地位、待遇与法律保障。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官制的等级差别消失 B.平等观念为多数人接受
C.民主政治得到一定发展 D.行政分工利于管理科学
2.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
A.对公务员队伍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大 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C.从源头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D.极大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3.“最优等、及优等则升级中等,下等则留原级;最下等者减品行分数十分之一,若三次最下等者,即令其出学……自高等小学堂以上,……比照奏定奖励出洋游学日本学生章程,给予出身,分别录用……考列最优等者,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升入通儒院。如不愿入通儒院者,应由学务大臣查核该员才具,酌量分别委以京外要差,奏明请旨办理,以期及时自效。”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是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B.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人才
C.保留有科举取士的残余 D.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4.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结合所学,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式学堂或留学生毕业即任实官带有一定过渡性质
②新的官员录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官员的结构
③“兴学之初”指晚清行“预备立宪”之初
④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结了留学毕业即授官的途径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5.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表明( )
A.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B.公务员考试的绝对公平
C.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D.公务员考录工作法制化
6.城市是理解文明的基因。下表是近代南京城市发展部分简表,从中可以推断出( )
时 间 发展史实
1890年 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
1895年 修建下关江边公用轮船码头,抵制洋商码头
1905年 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
1906年 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1918年 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
A.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南京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南京见证晚清选官制的变革 D.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
7.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摒弃了宋元以来选才用人重视品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由此可见,清末官制改革( )
A.受到西方影响 B.彻底摒弃旧制
C.由留学生推动 D.鼓励实业救国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调配等工作中,首先强调政治标准,即干部要具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革命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强调政治标准( )
A.忽视了干部的专业管理知识与业务能力
B.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制度
C.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D.忽视了改变干部队伍来源的结构性缺陷
9.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 )
1978—1986年 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
1987—1999年 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0—2011年 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
A.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 B.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C.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 D.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10.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的笔试应试科目,主要有国父遗教(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大纲及三民主义)、国文、中国历史及地理、宪法(宪法未公布前笔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地方自治等五项。《考试法》中的这些规定( )
A.说明民国教育水平发达 B.利于提高官员政治素质
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 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
11.晚清学部曾奏请令各省督抚广加延访,“凡专门学成回国在十年以上,学力素优,复有经验者,肿举实绩,或征其著述。经核定择其著述卓然成家,成绩确然其见者,赐予出身,以奖励后进”,这一奏请得到晚清政府同意。由此可见( )
A.晚清政府采用分科考试和甄别来选拔官员 B.学堂选官是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
C.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晚清官员选拔方式之一 D.晚清已采用考试方式,建立文官运行机制
12.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
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 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
13.1903年清政府创办译学馆,译学馆开办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的要求是“通一国之语文,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这反映出( )
A.清政府开始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B.中国思想层面的变革呼之欲出
C.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新动向 D.清政府的近代化意识增强
14.有学者对晚清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提出以下论述:“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堂、参议及内阁所属成员中,有出国留学经历或参与过考察西洋宪政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西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亦可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励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 )
①学堂选官制度带有过渡性质 ②西方文官制度引入结束了留学生毕业即授官途径
③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 ④新的官员录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员结构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孙中山先生曾说:“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近代以来我国又借鉴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以下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废除科举制度 ②设立学堂选官 ③采用考试和甄别 ④实行干部制度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6.1953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实行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如下表)。这一制度( )
分部管理 按工作需要将全体干部分类,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管理
分级管理 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各级干部
A.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 B.创立了新的干部管理原则
C.重视发挥地方积极性 D.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前提
17.1983年后,我国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探索与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提出放活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承包、创办乡镇企业。这一探索( )
A.体现了干部分级管理 B.顺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
C.弱化了对干部的管理 D.推动了干部任用制度化
18.1905--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政府先后举办了6次,共录取1 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清政府此举( )
A.巩固了科举制度的地位 B.保障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D.引发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
19.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20.下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这反映了( )
A.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 B.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C.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 D.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洋政府实行文官制度,淡化了等级制度,并给之前从事具体行政事务的吏以相应的地位、待遇与法律保障,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等级差别消失”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述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平等观念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不是在强调行政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可得出公务员通过考试录用,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文化素质,C项正确;这种做法使更多知识分子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对结构改变较大,排除A项;这一做法并不能避免腐败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针对女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考列最优等者,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升入通儒院”可知,给予出国留学优异者进士、翰林等身份,说明该制度保留有科举取士的残余,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学部的成立是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此时洋务运动已失败,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清末进行了选官制度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后清政府拟定《文官考试任用章程》,计划结束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办法,建立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废除科举后,由于未能马上建立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清政府采取了近代新式学堂或留学生毕业即任实官的过渡办法,①符合题意。废除科举后,任命新式学堂毕业生或留学生为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官员的结构,②符合题意。“兴学之初”即兴办近代学堂之初,兴办近代学堂是清末新政的措施之一,③不符合题意。清朝并未完成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就灭亡了,④不符合题意。综上,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并结合所学,这是用法律的手段将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D项正确;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2005年,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1890年曾国荃在南京创立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建立”“1918年已停用的江南贡院大部分被拆除”可知,南京经历了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见证了晚清选官制的变革,C项正确;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排除A项;1842年《南京条约》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与表格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仅仅依据“修建轮船码头”“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建立”无法得出南京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摒弃了宋元以来选才用人重视品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可得出清末的官制改革强调近代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掌握,这与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及西方官制的影响,A项正确;B项太绝对,排除B项;官制改革由政府推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中,首先强调政治标准,要求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和革命精神,强调干部制度的政治标准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的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C项正确;干部选拔任用首先强调政治标准,并非忽视干部的专业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排除A项;干部选拔首先强调政治标准是干部选拔中的首要考虑因素,不能体现干部选拔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强调政治标准与干部队伍的来源的结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促进了公务员队伍良性发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A项正确;材料属于公务员的管理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是党管干部,并未变革,排除C项;材料强调公务员制度,不属于党内监督,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依据材料“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的笔试应试科目,主要有国父遗教(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大纲及三民主义)、国文、中国历史及地理、宪法……”,主要体现了对应试者的政治素质的要求,B项正确;仅从考试科目无法说明中国教育水平发达,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排除C项;应对日本侵华需要,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凡专门学成回国在十年以上,学力素优,复有经验者,肿举实绩,或征其著述。经核定择其著述卓然成家,成绩确然其见者,赐予出身,以奖励后进”可知,晚清时期,留学回来的毕业生,达到一定的规定条件,可以赐予出身,以奖励后进,说明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晚清官员选拔方式之一,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采用分科考试和甄别来选拔官员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学堂选官的信息,排除B项;晚清已采用考试方式,建立文官运行机制,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选拔考试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意在加强文官对国民党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是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服务的,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D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不能实现对全国文官考试的统一领导,这与当时军阀割据的情况有关,“拉帮结派”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将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为国民党党员进入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限制了不同政见者进入政府,有违开放性、平等性原则,排除B项;根据材料“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得出国民政府未能实现对文官考试的统一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可知,清政府创办译学馆,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形势,掌握中外知识,说明其原来“天朝上国”观念和“中体西用”思想转变,近代化意识增强,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就开始践行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项;清政府灭亡后,新文化运动才是思想层面的变革,排除B项;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而材料属于清末新政的相关规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晚清选官制度改革初期,曾经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1911年9月清政府宣布拟于《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后,停止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做法,也即担任官员必须通过考试。清末废除科举制,同时又奖励学堂毕业生以不同等级的科举出身,不经过考试即授予相应官职 ,这种建立在新学制基础上同时又带有科举制残余的学堂选官方式,尚不完备,带有过渡性质,①所述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可知学堂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政府官员结构,④所述符合题意;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1911年9月清政府宣布拟于《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后,停止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做法,但未及《文官考试任用章程》出台施行,清政府就灭亡了,清朝直至灭亡也未完成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②所述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主要讲晚清进行选官制度改革,废除科举制,而非阐述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③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综上,①④体现了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和意图,A项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实行干部制度,因此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C项正确;其它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分工管理”可知,A项正确;党管干部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存在,排除B项;材料强调党的管理,而不是发挥地方积极性,排除C项;1953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83年”及“与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放活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到农村承包、创办乡镇企业”等信息可知,这些探索顺应了此时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分类管理的探索,并非分级管理,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分类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并非弱化了对干部的官吏,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体现制度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根据材料“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可知,此举体现了清王朝对留学生的重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利于调动留学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C项正确;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无法完全涵盖材料中的时间段,排除A项;爆发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B项;引发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跟科举考试的信息密切相关,可见当时知识分子是功利性非常强的,听说欲求变新,则纷纷购买,而最终科举“犹然故辙”,则购报者意兴索然,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C项正确;从《时务报》的购买情况可知,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侧重选拔实务人才不符合当时科举制的实际情况,而是“欲求变新”的传说而已,排除A项;由当时尽管纷纷购买《时务报》、但却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可以得出,题干所述现象并未极大促进西学传播,而只是科考者功利性应对的权宜之举,排除B项;题干所述说明科举制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实质变化,所以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体现的是作者认为国家虽然变革选官制度,但是传统士人思想仍然在阻碍社会变革,B项正确;科举制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A项;改革并未断送士人的政治前途,排除C项;改试策论符合历史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