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5 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5 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5 北伐战争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揭阳期末)1924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主要任务是(  )
A.改革开放
B.合作共同抗日,争取民族解放
C.共商和平建国大业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实现全国统一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国共合作实现后的主要问题是结束军阀割据,完成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
A项是1978年后,B项是20世纪30年代,C项是20世纪40年代。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国民党一大的内容。
2.(2020八上·来宾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共同发起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护国战争,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协助,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展了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抗日战争,不符合题意;
D.解放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备选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2020八上·深圳期末)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
A.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B.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C.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D.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不符合题意;
B. 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顺利进行,受此影响,农民运动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拿时间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4.(2020八上·南海期末)“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抵抗日本侵略中国 B.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C.消灭清朝残余势力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北伐战争。1924你那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主要任务是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选项D符合题意;
抵抗日本侵略中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
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是国民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不是为了消灭清朝残余势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5.(2020八上·禅城期末)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和“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主要斗争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吴佩孚亲自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布置重兵把守,但依然没有抵挡住北伐军的强大攻势,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开始时间、目的和北伐对象、口号、性质、结果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6.(2020八上·恩平期末)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从此,国民革命兴起,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A项符合题意;
B项是1945年抗日战争的意义;C项是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意义;D项是1949年南京解放的意义。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1924年”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题干中的“自1924年开始”“短短的两三年”、“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7.(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也挺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因作战勇猛,有“铁军”称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8.(2020八上·高明期末)“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武昌起义 ,不符合题意;
B.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顺利进行,受此影响,农民运动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秋收起义,不符合题意;
D.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拿时间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9.(2019八上·长春期末)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不符合题意;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此提出了“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口号,符合题意;
D.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区别备选项。
10.(2019八上·陈仓期末)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国共两党齐心协力,经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同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革命失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由于国共两党齐心协力,经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同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革命失败。
11.(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其中第四军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故题干所说的北伐将领是叶挺。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第四军”、“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2.(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世纪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一面方面面临这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另一面面临封建军阀的统治。“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成为北伐时期的主旋律。“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时期的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唱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歌曲。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找出选项中符合这一时间要求的事件即可。
13.(2019八上·南宁期末)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止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一炮”指的是北伐战争。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C项北伐战争是题干材料中“一炮”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18八上·长沙期末)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赢得“铁军”称号的部队是()
A.叶挺独立团 B.东路军
C.冯玉祥部 D.国民革命军联军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
15.(2018八上·长沙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意思可知,国共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随后为消灭北洋军阀,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于1926年开始北伐,C项符合题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抗击的日本侵略,与军阀无关。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事变,与荡平军阀的北伐战争无关;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谈判,也与军阀无关。ABD三项均与题干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国共联手、荡平军阀”。
16.(2019八上·云安期末)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昝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蔡锷 D.刘伯承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在题干中找到关键信息:“北伐战争、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铁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最终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因此成为北伐名将。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事迹的了解和掌握。
17.(2019八上·靖远期末)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B.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组成了革命统一战线,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
18.(2018八上·辉县期末)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同时也说明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因此与题干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内容,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应当掌握,学生从数据中得出文字结论,学生的思维转换。
19.(2018八上·昌平期末)如下图是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胜利奖章,此章颁发于1927年2月。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叶挺 B.朱德 C.陈毅 D.彭德怀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胜利奖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获得这枚奖章的是叶挺。依据所学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学生从图片、题干中的时间、北伐等可以得出答案。
20.(2019八上·汽开区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为北伐战争时期。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故正确答案为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目标是推翻清政府;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斗争目标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三者均与题干“打倒列强,除军阀”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21.(2019八上·克东期末)国民革命这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其中第四军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A项张作霖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B项袁世凯北伐战争时已经死去,不可能是北伐的对象,符合题意;
C项孙传芳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D项吴佩孚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22.(2019八上·双城期末)某革命历史题材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北伐战争 C.护国战争 D.武昌起义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7月,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湖南湖北是北方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10万部队。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的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党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汉城头,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所以,该影片再现的是北伐战争。
B项北伐战争是题干中影片再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23.(2019八上·鱼台期末)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C.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D.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打倒列强,驱除军阀”。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是发生在1924-1927年,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注意北伐战争的对象为常考内容。
24.(2019九上·鱼台期末)毛泽东曾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l924年至l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年—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合作期间创立黄埔军校,为北伐国民革命军的组建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1926年开始北伐,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先后消灭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重在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从这个角度考虑。
二、问答题
25.(2019八上·陈仓期末)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答案】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取得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的胜利。北伐军不到半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伐军胜利进军原因包括: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目的、时间、过程、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5 北伐战争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揭阳期末)1924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主要任务是(  )
A.改革开放
B.合作共同抗日,争取民族解放
C.共商和平建国大业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实现全国统一
2.(2020八上·来宾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共同发起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2020八上·深圳期末)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以上材料表明(  )
A.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B.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C.北伐促进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D.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4.(2020八上·南海期末)“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抵抗日本侵略中国 B.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C.消灭清朝残余势力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5.(2020八上·禅城期末)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6.(2020八上·恩平期末)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7.(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8.(2020八上·高明期末)“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9.(2019八上·长春期末)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10.(2019八上·陈仓期末)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12.(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3.(2019八上·南宁期末)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止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14.(2018八上·长沙期末)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赢得“铁军”称号的部队是()
A.叶挺独立团 B.东路军
C.冯玉祥部 D.国民革命军联军
15.(2018八上·长沙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16.(2019八上·云安期末)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昝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蔡锷 D.刘伯承
17.(2019八上·靖远期末)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B.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
18.(2018八上·辉县期末)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19.(2018八上·昌平期末)如下图是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胜利奖章,此章颁发于1927年2月。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叶挺 B.朱德 C.陈毅 D.彭德怀
20.(2019八上·汽开区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
21.(2019八上·克东期末)国民革命这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22.(2019八上·双城期末)某革命历史题材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北伐战争 C.护国战争 D.武昌起义
23.(2019八上·鱼台期末)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
A.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C.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D.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24.(2019九上·鱼台期末)毛泽东曾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l924年至l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二、问答题
25.(2019八上·陈仓期末)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国共合作实现后的主要问题是结束军阀割据,完成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
A项是1978年后,B项是20世纪30年代,C项是20世纪40年代。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国民党一大的内容。
2.【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护国战争,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协助,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展了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抗日战争,不符合题意;
D.解放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备选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农民阶级成为北伐的主力军 ,不符合题意;
B. 湖南湖北军阀势力非常薄弱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顺利进行,受此影响,农民运动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各地创建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拿时间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北伐战争。1924你那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主要任务是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选项D符合题意;
抵抗日本侵略中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
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是国民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不是为了消灭清朝残余势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和“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主要斗争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吴佩孚亲自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布置重兵把守,但依然没有抵挡住北伐军的强大攻势,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开始时间、目的和北伐对象、口号、性质、结果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6.【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从此,国民革命兴起,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A项符合题意;
B项是1945年抗日战争的意义;C项是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意义;D项是1949年南京解放的意义。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1924年”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题干中的“自1924年开始”“短短的两三年”、“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7.【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也挺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因作战勇猛,有“铁军”称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武昌起义 ,不符合题意;
B.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顺利进行,受此影响,农民运动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秋收起义,不符合题意;
D.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拿时间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9.【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不符合题意;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此提出了“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口号,符合题意;
D.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区别备选项。
10.【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国共两党齐心协力,经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同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革命失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由于国共两党齐心协力,经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同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革命失败。
11.【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其中第四军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故题干所说的北伐将领是叶挺。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第四军”、“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城”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世纪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一面方面面临这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另一面面临封建军阀的统治。“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成为北伐时期的主旋律。“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时期的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唱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歌曲。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找出选项中符合这一时间要求的事件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一炮”指的是北伐战争。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经过激烈战斗,北伐军登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C项北伐战争是题干材料中“一炮”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
15.【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意思可知,国共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随后为消灭北洋军阀,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于1926年开始北伐,C项符合题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抗击的日本侵略,与军阀无关。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事变,与荡平军阀的北伐战争无关;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谈判,也与军阀无关。ABD三项均与题干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国共联手、荡平军阀”。
16.【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在题干中找到关键信息:“北伐战争、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铁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最终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因此成为北伐名将。故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事迹的了解和掌握。
17.【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组成了革命统一战线,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
18.【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同时也说明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因此与题干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内容,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应当掌握,学生从数据中得出文字结论,学生的思维转换。
19.【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胜利奖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获得这枚奖章的是叶挺。依据所学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学生从图片、题干中的时间、北伐等可以得出答案。
20.【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为北伐战争时期。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故正确答案为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目标是推翻清政府;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斗争目标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三者均与题干“打倒列强,除军阀”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北伐的时间、目的、对象和结果。本题难度适中。
21.【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其中第四军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A项张作霖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B项袁世凯北伐战争时已经死去,不可能是北伐的对象,符合题意;
C项孙传芳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D项吴佩孚是北伐战争时统治北方的主要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22.【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6年7月,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湖南湖北是北方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10万部队。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的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党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汉城头,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所以,该影片再现的是北伐战争。
B项北伐战争是题干中影片再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
23.【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后创建的黄埔军校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打倒列强,驱除军阀”。C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是发生在1924-1927年,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注意北伐战争的对象为常考内容。
24.【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1924年—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合作期间创立黄埔军校,为北伐国民革命军的组建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1926年开始北伐,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先后消灭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重在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从这个角度考虑。
25.【答案】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取得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的胜利。北伐军不到半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伐军胜利进军原因包括: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目的、时间、过程、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