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上海市崇明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共20分)
1.(2023·崇明模拟)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每日需摄入足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2014·南京)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2023·崇明模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矿泉水
4.(2023·崇明模拟)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
A.面粉 B.麻油 C.牛奶 D.蔗糖
5.(2023·崇明模拟)和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石墨 B.活性炭 C.木炭 D.炭黑
6.(2023·崇明模拟)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一氧化碳
7.(2023·崇明模拟)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A.温度的高低 B.溶质的质量 C.压强的大小 D.溶剂的性质
8.(2023·崇明模拟)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称取、量取→溶解 B.计算→溶解→称取、量取
C.称取、量取→计算→溶解 D.溶解→计算→称取、量取
9.(2023·崇明模拟)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氢气”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单质
B.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C.氢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
10.(2023·崇明模拟)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C.氧气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口罩滤芯
11.(2023·崇明模拟)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转移蒸发皿
C.取用稀盐酸 D.装固体粉末
12.(2023·崇明模拟)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胆矾:CuSO4·5H2O B.硫酸根:SO4
C.氦气:He2 D.汞元素:Hg
13.(2023·崇明模拟)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可作饮料中的酸味剂。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式为(12x3+1x6+16x3)
14.(2023·崇明模拟)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CaO
B.生成2.0gCO2气体
C.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D.剩余固体中滴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
15.(2023·崇明模拟)常温下,四种水果及两种饮料的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水显中性
B.苏打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C.番茄汁显碱性
D.水果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西瓜汁
16.(2023·崇明模拟)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7.(2023·崇明模拟)t℃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关系绘制成下图所示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Q点与G点所示的溶液均为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8.(2023·崇明模拟)化学与生活、科技、科学实验息息相关。
(1)①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填“杀菌消毒”或“使悬浮物沉淀”)。
(2)②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
I.航天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水的电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II.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化学式为N2H4,常温下呈液态)和过氧化氢,它们混合时的反应图示如下。
0.5mol N2H4中约含有 个氮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③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I.实验一是验证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II.实验二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 ;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种)。
III.实验三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微观的角度解释该操作中产生的现象 。
19.(2023·崇明模拟)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I)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4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63.9 246
KCl 27.6 31.0 34.0 40.0 56.7
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选填“KNO3”或“KCI”)。
③40℃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I溶液。
④现有含122gKNO3与15.5gKCI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提纯混合物中KNO3的实验步骤:
流程中ag水适宜的量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
20.(2023·崇明模拟)甲活动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1)①实验室氧气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I.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II.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0.2mol氯酸钾理论上得到 g氧气。
III.从验满的便利性考虑,收集氧气装置C比装置D更为方便,理由是 。
IV.装置E所示,将收集到的氧气用于硫燃烧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I.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收集装置通常选择装置D的原因是 。
III.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根据现象 ,可推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21.(2023·崇明模拟)乙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①探究一:CO与CuO的反应
I. 连接装置BC,m处放入CuO,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 。
II.CO与CuO的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
III.说明CO可以与CuO反应的证据之一是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探究二:除去CO中的CO2
方案1:在装置C中,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方案2:连接装置AC,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I.装置C中储气袋的作用是 。
II.比较方案1和方案2,写出各自的一条优点 。
(3)③探究三:检验N2中的O2
Cu可形成化合价为+1和+2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I.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 。
II.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利用该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D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 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每日需摄入足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与具体 形态无关,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蒸馏水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正确;
B.肥皂水中含有水、肥皂,属于混合物,B错误;
C.食盐水中含有水、氯化钠,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据此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面粉是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A错误;
B.麻油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错误;
C.牛奶静置一段时间后会有沉淀物出现且分层,不具有稳定性,不属于溶液,C错误;
D.蔗糖溶于水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即为溶液,据此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B错误;
C.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
6.【答案】B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会引起温室效应,A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多会引起酸雨,B正确;
C.臭氧不会造成酸雨,C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引起酸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低,A不符合题意;
B.溶质的质量对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
C.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同种气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性质、溶剂性质、温度、压强,据此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取样、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据此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气属于非金属,且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使用需验纯,B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为单质,则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C符合题意;
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B.可燃性气体使用前要验纯;
C.根据物质属于单质、化合物来判断元素是游离态、化合态;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就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0.【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A不符合题意;
B.易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是为了防止爆炸,易燃性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
C.氧气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C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可作口罩滤芯,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据此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避免发生危险,A错误;
B.转移蒸发皿应用坩埚钳,避免烫伤,B错误;
C.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倒放,防止腐蚀胶头,C错误;
D.装固体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坩埚钳转移蒸发皿;
C.胶头滴管不能横放、倒放;
D.装固体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
12.【答案】B,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不符合题意;
B.硫酸根:SO42-,B符合题意;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用其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为He,C符合题意;
D. 汞元素:Hg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化学式书写遵循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B.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稀有气体用其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
D.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
1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C3H6O3 中氢元素的总质量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错误;
B.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3:6:16×3=6:1:8,B错误;
C.乳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
B.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 的积之比;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和。
1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0+12+16×3)×100%=40%,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0+16)×100%=71.4%,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则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aO,A错误;
B.根据题意计算出钙元素质量为8.0g × 50.0% =4.0g,则反应前钙元素质量为4g÷[40÷(40+12+16×3)]=1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B正确;
C.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固体总质量减少,但是钙元素质量不变,则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C错误;
D.根据反应后钙元素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后碳酸钙剩余,加入盐酸会产生气泡,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碳酸钙分解,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计算;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C.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分析;
D.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分数判断固体物质成分,据此解答。
15.【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纯净水的 pH=7显中性,A正确;
B.苏打水的 pH>7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错误;
C.番茄汁的 pH<7显酸性,C错误;
D. pH 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柠檬,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
16.【答案】C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产生,则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C符合题意;
D.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中已含有氧元素,则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7.【答案】B,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溶解度的指的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则由图像可知,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信息不能确定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间的变化关系,B符合题意;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0g+10g)×100%=9.1%,C符合题意;
D.G点为100g水,固体质量为20g,恰好为饱和溶液,Q点为过饱和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四要素分析;
B.根据图示没有温度变化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结合图示分析。
18.【答案】(1)使悬浮物沉淀
(2)2H2O 2H2↑+O2↑;分解;6.02x1023;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漏斗;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用手握住大试管,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微粒间(或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明矾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小颗粒使悬浮物沉淀;
(2)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0.5mol N2H4中 含有1mol氮原子,即含有 6.02x1023 个氮原子;写出反应物、生成物,配平;
(3)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用手握住大试管,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微粒间(或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有气体逸出则通过这一原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1)明矾: 使悬浮物沉淀 ;
(2)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条件并配平;分解反应:由一个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根据化学式计算原子个数;
(3)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判断;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注意事项解答;密闭容器中温度升高,气体间的空隙变大导致气体体积膨胀。
19.【答案】小于;KNO3;不可以;50g,确保氯化钾全部溶解且降温到10℃时不析出,同时得到最多量的硝酸钾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 ℃ -100 ℃ ,硝酸钾的溶解度从13.3g-246g,氯化钾的溶解度从27.6g-56.7g,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NO3 ;
③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100%=28.6%<30% ,在该温度下不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
④ 根据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流程中加入50g水最为适宜,能确保氯化钾全部溶解且降温到10℃时不析出,同时得到最多量的硝酸钾。
【分析】 ①根据溶解度表中数据分析;
② 根据溶解度数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
③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④根据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解答。
20.【答案】(1)A;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作用);9.6;因为排水法能直接观察是否收集满,而向上排空气法则需要借助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来验满,且可能需要尝试多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SO2
(2)CaCO3+2HCI=CaCl2+H2O+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试纸a不变色而试纸b变红(或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I. 反应物为固态、液态,反应不需要加热,则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起到催化作用;
I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2mol氯酸钾有0.6mol氧原子,故氧气的质量等于氧原子的质量,m=nM=0.6mol16g/mol=9.6g,0.2mol氯酸钾理论上得到9.6g氧气;
III.排水法能直接观察是否收集满,而向上排空气法则需要借助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来验满,且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更方便;
IV.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2 SO2;
(2)I.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II.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装置选择装置D,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III.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则通入二氧化碳后试纸a不变色而试纸b变红(或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分析】书写方程式时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相应的气体符号、并配平;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发生、收集装置;结合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综合分析解答。
21.【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CO;CO2+Ca(OH)2=+H2O
(2)收集一氧化碳;方案1操作简单(或能得到较纯的一氧化碳),方案2可以增加一氧化碳的量。
(3)Cu2O;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I.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
II. CO具有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了铜单质;
III. 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H2O;
(2) I. CO有毒,用储气袋收集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II. 方案1所用装置少、操作简单或能得到较纯的一氧化碳,方案2中碳燃烧也会生成CO,可以增加一氧化碳的量;
(3) I. 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Cu2O ;
II. 红色的氧化亚铜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则通过观察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就可以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
【分析】(1)进行CO还原 CuO 实验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
(2)一氧化碳有毒,需收集起来,结合装置特点、发生的反应综合分析;
(3)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颜色变化分析解答。
上海市崇明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共20分)
1.(2023·崇明模拟)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每日需摄入足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 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每日需摄入足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与具体 形态无关,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2.(2014·南京)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2023·崇明模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矿泉水
【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蒸馏水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正确;
B.肥皂水中含有水、肥皂,属于混合物,B错误;
C.食盐水中含有水、氯化钠,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据此解答。
4.(2023·崇明模拟)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
A.面粉 B.麻油 C.牛奶 D.蔗糖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面粉是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A错误;
B.麻油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错误;
C.牛奶静置一段时间后会有沉淀物出现且分层,不具有稳定性,不属于溶液,C错误;
D.蔗糖溶于水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即为溶液,据此分析。
5.(2023·崇明模拟)和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石墨 B.活性炭 C.木炭 D.炭黑
【答案】A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A.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B错误;
C.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
6.(2023·崇明模拟)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一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会引起温室效应,A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多会引起酸雨,B正确;
C.臭氧不会造成酸雨,C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引起酸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分析。
7.(2023·崇明模拟)不会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A.温度的高低 B.溶质的质量 C.压强的大小 D.溶剂的性质
【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低,A不符合题意;
B.溶质的质量对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
C.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同种气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性质、溶剂性质、温度、压强,据此分析。
8.(2023·崇明模拟)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称取、量取→溶解 B.计算→溶解→称取、量取
C.称取、量取→计算→溶解 D.溶解→计算→称取、量取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取样、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据此解答。
9.(2023·崇明模拟)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氢气”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单质
B.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C.氢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气属于非金属,且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使用需验纯,B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为单质,则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C符合题意;
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B.可燃性气体使用前要验纯;
C.根据物质属于单质、化合物来判断元素是游离态、化合态;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就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0.(2023·崇明模拟)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C.氧气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口罩滤芯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A不符合题意;
B.易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是为了防止爆炸,易燃性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
C.氧气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C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可作口罩滤芯,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据此分析。
11.(2023·崇明模拟)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转移蒸发皿
C.取用稀盐酸 D.装固体粉末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避免发生危险,A错误;
B.转移蒸发皿应用坩埚钳,避免烫伤,B错误;
C.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倒放,防止腐蚀胶头,C错误;
D.装固体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坩埚钳转移蒸发皿;
C.胶头滴管不能横放、倒放;
D.装固体药品:一横、二送、三直立。
12.(2023·崇明模拟)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胆矾:CuSO4·5H2O B.硫酸根:SO4
C.氦气:He2 D.汞元素:Hg
【答案】B,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不符合题意;
B.硫酸根:SO42-,B符合题意;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用其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为He,C符合题意;
D. 汞元素:Hg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化学式书写遵循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B.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稀有气体用其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
D.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
13.(2023·崇明模拟)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可作饮料中的酸味剂。有关“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式为(12x3+1x6+16x3)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C3H6O3 中氢元素的总质量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A错误;
B.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3:6:16×3=6:1:8,B错误;
C.乳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
B.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 的积之比;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和。
14.(2023·崇明模拟)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CaO
B.生成2.0gCO2气体
C.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D.剩余固体中滴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0+12+16×3)×100%=40%,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40+16)×100%=71.4%,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则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aO,A错误;
B.根据题意计算出钙元素质量为8.0g × 50.0% =4.0g,则反应前钙元素质量为4g÷[40÷(40+12+16×3)]=1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B正确;
C.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固体总质量减少,但是钙元素质量不变,则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C错误;
D.根据反应后钙元素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后碳酸钙剩余,加入盐酸会产生气泡,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碳酸钙分解,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计算;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C.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分析;
D.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分数判断固体物质成分,据此解答。
15.(2023·崇明模拟)常温下,四种水果及两种饮料的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水显中性
B.苏打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C.番茄汁显碱性
D.水果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西瓜汁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纯净水的 pH=7显中性,A正确;
B.苏打水的 pH>7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错误;
C.番茄汁的 pH<7显酸性,C错误;
D. pH 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柠檬,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
16.(2023·崇明模拟)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答案】C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产生,则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C符合题意;
D.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中已含有氧元素,则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7.(2023·崇明模拟)t℃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关系绘制成下图所示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Q点与G点所示的溶液均为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答案】B,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溶解度的指的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则由图像可知,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信息不能确定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间的变化关系,B符合题意;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0g+10g)×100%=9.1%,C符合题意;
D.G点为100g水,固体质量为20g,恰好为饱和溶液,Q点为过饱和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四要素分析;
B.根据图示没有温度变化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结合图示分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8.(2023·崇明模拟)化学与生活、科技、科学实验息息相关。
(1)①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填“杀菌消毒”或“使悬浮物沉淀”)。
(2)②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结束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
I.航天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水的电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II.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化学式为N2H4,常温下呈液态)和过氧化氢,它们混合时的反应图示如下。
0.5mol N2H4中约含有 个氮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③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I.实验一是验证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II.实验二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 ;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种)。
III.实验三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微观的角度解释该操作中产生的现象 。
【答案】(1)使悬浮物沉淀
(2)2H2O 2H2↑+O2↑;分解;6.02x1023;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漏斗;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用手握住大试管,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微粒间(或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明矾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小颗粒使悬浮物沉淀;
(2)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 0.5mol N2H4中 含有1mol氮原子,即含有 6.02x1023 个氮原子;写出反应物、生成物,配平;
(3)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用手握住大试管,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微粒间(或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有气体逸出则通过这一原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1)明矾: 使悬浮物沉淀 ;
(2)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条件并配平;分解反应:由一个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根据化学式计算原子个数;
(3)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判断;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注意事项解答;密闭容器中温度升高,气体间的空隙变大导致气体体积膨胀。
19.(2023·崇明模拟)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I)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4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63.9 246
KCl 27.6 31.0 34.0 40.0 56.7
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选填“KNO3”或“KCI”)。
③40℃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I溶液。
④现有含122gKNO3与15.5gKCI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提纯混合物中KNO3的实验步骤:
流程中ag水适宜的量为多少并说明理由 。
【答案】小于;KNO3;不可以;50g,确保氯化钾全部溶解且降温到10℃时不析出,同时得到最多量的硝酸钾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 ℃ -100 ℃ ,硝酸钾的溶解度从13.3g-246g,氯化钾的溶解度从27.6g-56.7g,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NO3 ;
③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100%=28.6%<30% ,在该温度下不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
④ 根据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流程中加入50g水最为适宜,能确保氯化钾全部溶解且降温到10℃时不析出,同时得到最多量的硝酸钾。
【分析】 ①根据溶解度表中数据分析;
② 根据溶解度数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
③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④根据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解答。
20.(2023·崇明模拟)甲活动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1)①实验室氧气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I.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II.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0.2mol氯酸钾理论上得到 g氧气。
III.从验满的便利性考虑,收集氧气装置C比装置D更为方便,理由是 。
IV.装置E所示,将收集到的氧气用于硫燃烧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I.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收集装置通常选择装置D的原因是 。
III.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根据现象 ,可推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答案】(1)A;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作用);9.6;因为排水法能直接观察是否收集满,而向上排空气法则需要借助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来验满,且可能需要尝试多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SO2
(2)CaCO3+2HCI=CaCl2+H2O+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试纸a不变色而试纸b变红(或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I. 反应物为固态、液态,反应不需要加热,则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起到催化作用;
I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2mol氯酸钾有0.6mol氧原子,故氧气的质量等于氧原子的质量,m=nM=0.6mol16g/mol=9.6g,0.2mol氯酸钾理论上得到9.6g氧气;
III.排水法能直接观察是否收集满,而向上排空气法则需要借助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来验满,且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更方便;
IV.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2 SO2;
(2)I.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II.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装置选择装置D,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III.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则通入二氧化碳后试纸a不变色而试纸b变红(或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
【分析】书写方程式时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相应的气体符号、并配平;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发生、收集装置;结合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综合分析解答。
21.(2023·崇明模拟)乙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①探究一:CO与CuO的反应
I. 连接装置BC,m处放入CuO,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 。
II.CO与CuO的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
III.说明CO可以与CuO反应的证据之一是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探究二:除去CO中的CO2
方案1:在装置C中,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方案2:连接装置AC,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I.装置C中储气袋的作用是 。
II.比较方案1和方案2,写出各自的一条优点 。
(3)③探究三:检验N2中的O2
Cu可形成化合价为+1和+2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I.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 。
II.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利用该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D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
【答案】(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CO;CO2+Ca(OH)2=+H2O
(2)收集一氧化碳;方案1操作简单(或能得到较纯的一氧化碳),方案2可以增加一氧化碳的量。
(3)Cu2O;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I.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
II. CO具有还原性,通过化学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了铜单质;
III. 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H2O;
(2) I. CO有毒,用储气袋收集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II. 方案1所用装置少、操作简单或能得到较纯的一氧化碳,方案2中碳燃烧也会生成CO,可以增加一氧化碳的量;
(3) I. 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Cu2O ;
II. 红色的氧化亚铜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则通过观察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就可以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
【分析】(1)进行CO还原 CuO 实验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CO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
(2)一氧化碳有毒,需收集起来,结合装置特点、发生的反应综合分析;
(3)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颜色变化分析解答。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