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晶胞参数与晶胞计算(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4 晶胞参数与晶胞计算(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4课时 晶胞参数与晶胞计算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切割法, 能根据晶胞中微粒的位置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2.掌握晶体密度与晶胞参数计算的一般步骤。 3.掌握复杂晶胞的原子分数坐标、 投影图。
一、晶胞的相关计算
1.计算晶胞中微粒的数目,进而求化学式
根据切割法计算出一个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求出晶胞所含微粒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从而写出晶体的化学式。
2.计算晶胞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晶体的密度
利用公式ρ=,式中N为晶胞中所含微粒个数,M为所含微粒的摩尔质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V为晶胞的体积,其单位为cm3,ρ为晶体的密度,其单位为g·cm-3。
例1 Ti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长方体)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该晶胞的三个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b pm、c pm,则该氧化物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3.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100%。
4.计算晶胞中微粒间的距离或晶胞参数
立方晶胞中可利用公式V===a3,得a=。
例2 立方氮化硼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    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    。已知:立方氮化硼的密度为d g·cm-3,B原子半径为x pm,N原子半径为 y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例3 Zn与S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Zn2+的配位数是   ,S2-填充在Zn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参数a=         nm。
二、原子分数坐标及晶胞投影图
1.原子分数坐标
(1)概念: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2)确定方法
①依据已知原子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取向。
②一般以坐标轴所在平行六面体的棱长为1个单位。
③从原子所在位置分别向x、y、z轴作垂线,所得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该原子的分数坐标。
例1 (1)已知Cu2O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a、b的原子分数坐标依次为(0,0,0)、(,,),则d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2)已知Cu2S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所示,Cu+位于S2-所构成的正四面体中心。
已知图中A处(S2-)的原子分数坐标为(0,0,0),则晶胞中与A距离最近的Cu+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2.投影图
构建晶胞投影图
(1)面心立方堆积模型的投影分析
(2)体心立方堆积投影分析
(3)金刚石晶胞投影图分析
例2 [2021·河北,17(7)]分别用、表示H2P和K+,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如图(a)所示,图(b)、图(c)分别显示的是H2P、K+在晶胞xz面、yz面上的位置:
①若晶胞底边的边长均为a pm、高为c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
②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填字母)。
答案精析
一、
例1 TiO2 
解析 晶胞中Ti原子位于体心与顶点上,O原子位于上、下两个面上及体内(有2个),故晶胞中Ti原子数目为1+8×=2,O原子数目为2+4×=4,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TiO2。晶胞的质量为2× g,若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b pm、c pm,则晶胞的体积为a×10-10 cm×b×10-10 cm×c×10-10 cm=abc×10-30 c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例2 共价 4 ×100%
解析 立方氮化硼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则其是共价晶体;晶胞中每个N原子连接4个B原子,氮化硼的化学式为BN,所以晶胞中每个B原子也连接4个N原子,即硼原子的配位数为4;晶胞中N原子数为4,B原子数为8×+6×=4,晶胞的质量m= g,晶胞的体积V== cm3= cm3,B、N原子总体积V'=4×[+] cm3=×(x3+y3)×10-30 cm3,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100%=×100%=×100%。
例3 4 ×107
解析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Zn2+个数为8×+6×=4,S2-全部在晶胞内,共4个,其化学式是ZnS。根据晶胞结构可知S2-位于4个Zn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S2-的配位数是4,根据化学式可判断Zn2+的配位数也是4。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d=,因此该晶胞参数a= cm=×107 nm。
二、
例1 (1)(,,)  (2) (,,)
解析 (1)由位于顶点的a原子、体心的b原子的分数坐标依次为(0,0,0)、(,,)可知,平行六面体的边长为1,则位于体对角线处的d的原子分数坐标为(,,)。(2)在Cu2S晶胞中,正四面体中心共有8个,每个正四面体中心均分布着一个Cu+,每个S2-周围有8个Cu+,图中A处(S2-)的原子分数坐标为(0,0,0),A与相邻的三个面心原子形成一个正四面体,与A距离最近的Cu+位于此正四面体的中心,则Cu+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例2 ① ②B
解析 ①由晶胞结构可知,H2P位于晶胞的顶点、面上和体心,顶点上有8个、面上有4个、体心有1个,故晶胞中H2P的数目为8×+4×+1=4;K+位于面上和棱上,面上有6个、棱上有4个,故晶胞中K+的数目为6×+4×=4。因此,平均每个晶胞中占有的H2P和K+的数目均为4,若晶胞底边的边长均为a pm、高为c pm,则晶胞的体积为10-30a2c 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 g·cm-3。
②由图(a)、(b)、(c)可知,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选B。(共55张PPT)
晶胞参数与晶胞计算
第3章 第2节
<<<
第4课时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掌握切割法,能根据晶胞中微粒的位置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2.掌握晶体密度与晶胞参数计算的一般步骤。
3.掌握复杂晶胞的原子分数坐标、 投影图。
内容索引
一、晶胞的相关计算
二、原子分数坐标及晶胞投影图
课时对点练
晶胞的相关计算
>
<

1.计算晶胞中微粒的数目,进而求化学式
根据切割法计算出一个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求出晶胞所含微粒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从而写出晶体的化学式。
2.计算晶胞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晶体的密度
利用公式ρ=,式中N为晶胞中所含微粒个数,M为所含微粒的摩尔
质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V为晶胞的体积,其单位为cm3,ρ为晶体的密度,其单位为g·cm-3。
一、晶胞的相关计算
例1 Ti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长方体)如图所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该晶胞的三个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b pm、c pm,则该氧
化物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TiO2
 
晶胞中Ti原子位于体心与顶点上,O原子位于上、
下两个面上及体内(有2个),故晶胞中Ti原子数目
为1+8×=2,O原子数目为2+4×=4,故该氧化
物的化学式为TiO2。晶胞的质量为2× g,若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
b pm、c pm,则晶胞的体积为a×10-10 cm×b×10-10 cm×c×10-10 cm=
abc×10-30 c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3.计算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100%。
4.计算晶胞中微粒间的距离或晶胞参数
立方晶胞中可利用公式V===a3,得a=。
例2 立方氮化硼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   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  。已知:立方氮化硼的密度为d g·cm-3,B原子半径为x pm,N原子半径为y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
率为        (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共价
4
 ×100%
立方氮化硼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则其是共价晶体;
晶胞中每个N原子连接4个B原子,氮化硼的化学式为
BN,所以晶胞中每个B原子也连接4个N原子,即硼
原子的配位数为4;晶胞中N原子数为4,B原子数为8×+6×=4,晶胞的质量m= g,晶胞的体积V== cm3= cm3,B、N原子总体
积V'=4×[+] cm3=×(x3+y3)×10-30 cm3,
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100%
=×100%=×100%。
例3 Zn与S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Zn2+的配位数是  ,S2-填充在Zn2+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参数a=    nm。
4
 ×107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Zn2+个数为8×+6×
=4,S2-全部在晶胞内,共4个,其化学式是ZnS。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S2-位于4个Zn2+形成的正四面体
空隙中,S2-的配位数是4,根据化学式可判断Zn2+的配位数也是4。若
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d=,因此
该晶胞参数a= cm=×107 nm。
返回
>
<

原子分数坐标及晶胞投影图
二、原子分数坐标及晶胞投影图
1.原子分数坐标
(1)概念: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2)确定方法
①依据已知原子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取向。
②一般以坐标轴所在平行六面体的棱长为1个单位。
③从原子所在位置分别向x、y、z轴作垂线,所得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该原子的分数坐标。
例1 (1)已知Cu2O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a、b的原子分数坐标依次为(0,0,0)、
(,,),则d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
由位于顶点的a原子、体心的b原子的分数坐标
依次为(0,0,0)、()可知,平行六面
体的边长为1,则位于体对角线处的d的原子
分数坐标为()。
(2)已知Cu2S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所示,
Cu+位于S2-所构成的正四面体中心。
已知图中A处(S2-)的原子分数坐标为(0,
0,0),则晶胞中与A距离最近的Cu+的
原子分数坐标为     。
  (,,)
在Cu2S晶胞中,正四面体中心共有8个,
每个正四面体中心均分布着一个Cu+,每
个S2-周围有8个Cu+,图中A处(S2-)的原子
分数坐标为(0,0,0),A与相邻的三个
面心原子形成一个正四面体,与A距离最近的Cu+位于此正四面体的中
心,则Cu+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2.投影图
构建晶胞投影图
(1)面心立方堆积模型的投影分析
(2)体心立方堆积投影分析
(3)金刚石晶胞投影图分析
例2 [2021·河北,17(7)]分别用 、 表示H2P和K+,KH2PO4晶体的四方晶胞如图(a)所示,图(b)、图(c)分别显示的是H2P、K+在晶胞xz面、yz面上的位置:
①若晶胞底边的边长均为a pm、
高为c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
 
由晶胞结构可知,H2P位
于晶胞的顶点、面上和体心,
顶点上有8个、面上有4个、
体心有1个,故晶胞中H2P的数目为8×+4×+1=4;K+位于面上和棱上,面上有6个、棱上有4个,故晶胞中K+的数目为6×+4×=4。因
此,平均每个晶胞中占有的H2P和K+的数目均为4,
若晶胞底边的边长均为
a pm、高为c pm,则晶
胞的体积为10-30a2c 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 g·cm-3。
②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填字母)。
B
由图(a)、(b)、(c)可知,
晶胞在x轴方向的投影
图为 ,选B。
返回
课时对点练
1.已知某离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d 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1
B.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
C.该晶胞不可能是NaCl的晶胞
D.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利用切割法分析可知,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
个数都为4,A错误;
晶胞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B错误;
设晶胞边长为a cm,则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a cm,4×
M=NA×a3×d,可求出a=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 cm,D错误。
2.(2023·湖南,11)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体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
B.晶体中与K+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a2+有8个
C.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2个面
D.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其中K个数:8×=1,Ca
个数:1,B个数:12×=6,C个数:12×=6,
故其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A正确;
K+位于晶胞顶点,Ca2+位于体心,则晶体中与
K+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a2+有8个,B正确;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4个面,C错误;
由A项分析知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a3×10-30 cm3,则其密度为 g·cm-3,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3.(2023·福州检测)无水的偏钒酸钠由共用顶角的VO4四面体(V为+5价)的无穷链与Na+组成,其中偏钒酸根的结构如图,则无水的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NaVO3
由链状结构可知每个V与3个O形成阴离子,且V为+5价,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VO3。
4.(2024·南京调研)某种金属卤化物无机钙钛矿的晶胞
结构如图所示,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该物质的化学
式为   ; 晶体中Pb2+与Cs+最短距离为   pm;
晶体的密度ρ=      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用含a、
NA的代数式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CsPbI3
 
 
Cs+有8个位于顶点,个数为8×=1;I-有6个位于
面心,个数为6×=3,Pb2+有1个位于体心,则该
晶胞的化学式:CsPbI3,晶体中Pb2+与Cs+最短距
离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即为 pm;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a
×10-10)3 cm3,则晶体密度为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5.(2023·山东潍坊检测)水催化氧化是“分子人工光合作用”的关键步骤。水的晶体有普通冰和重冰等不同类型。普通冰的晶胞结构与水分子间的氢键如图甲、乙所示。晶胞参数a=452 pm,c=737 pm,γ=120°;标注为1、2、3的氧原子在z轴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375c、0.5c、0.875c。
(1)晶胞中氢键的长度(O—H…O的长度)为
   p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276.4
晶胞中氢键的长度(O—H…O的长度)为0.375×737 pm≈276.4 pm。
1
2
3
4
5
6
7
8
9
10
(2)普通冰晶体的密度为
     g·cm-3
(列出数学表达式,不必计算出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中含有4个水
分子,晶胞质量为g,晶胞体积
为452×226×737×10-30 cm-3,
晶体密度为 g·
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6.(1)[2023·浙江1月选考,17(3)]Si与P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该晶体类型是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价晶体
SiP2
根据均摊法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8×+6×=4个Si,8个P,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P2。
(2)[2023·全国乙卷,35(3)]一种硼镁化合物
具有超导性能,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其晶
体结构、晶胞沿c轴的投影图如右所示,晶胞
中含有 个Mg。该物质化学式为   ,B-B最近距离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
MgB2
 a
由硼镁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可知Mg位于正六
棱柱的顶点和面心,由均摊法可以求出正
六棱柱中含有12×+2×=3个Mg,由晶胞
沿c轴的投影图可知本题所给晶体结构包含三个晶胞,则晶胞中Mg的个数为1;晶体结构中B在正六棱柱体内共6个,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MgB2;由晶胞沿c轴的投影图可知,B原子在图中两个正三角形的重心,该点到顶点的距离是该点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顶点到对边的
垂线长度为a,因此B-B最近距离为a××2=a。
1
2
3
4
5
6
7
8
9
10
7.(2023·陕西榆林检测)反型钙钛矿电
池无须使用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通
过氮掺杂生成TiO2-aNb,反应如图)以
及掺杂的有机空穴传输层,光照下的
输出稳定性更好,更具发展潜力。
TiO2-aNb晶体中a=  ;已知原子A、B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和(1,0,0),则原子C的分数坐标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TiO2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TiO2-aNb晶体结构可知,氮掺杂
反应后,有3个氧空穴,氧原子6个
在棱上,6个在面上,1个在体内,
根据切割法在晶胞中氧原子的个数
为6×+6×+1=;氮原子1个在面上,1个在棱上,晶胞中氮原子的个数为1×+1×=;钛原子8个在顶点,4个在面上,1个在体心,晶胞中钛原子的个数为8×+4×+1=4;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以,钛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
原子个数比为4∶∶=1∶∶;
化学式为TiO2-aNb,则2-a=,a=。
由TiO2的晶胞结构可知:原子A、B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和(1,0,0),则原子C的分数坐标为(1,1,)。由TiO2的晶胞图,晶胞中钛原子的个数为8×+4×+1=4;晶胞中氧原子的个数为8×+8×+2=8;
1
2
3
4
5
6
7
8
9
10
故1个晶胞中含有4个TiO2,TiO2
晶体的密度为ρ==
=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8.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
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
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
化学式表示为    ;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
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    g·cm-3。以
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SmFeAsO1-xFx
 
例如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
则原子2和3的分数坐标分别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该晶胞中
Sm个数为4×=2,Fe个数为1+4×=2,As个
数为4×=2,O或F个数为8×+2×=2,即该
晶胞中O和F的个数之和为2,F-的比例为x,O2-
的比例为1-x,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1个晶胞的质量
为g=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 pm3=a2c×10-30cm3,故密度ρ= 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
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9.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
护层。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图1所示:
(1)晶胞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4
从底面面心的P原子分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B原子有4个。
(2)已知晶胞边长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
算表达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个晶胞中P原子数目:8×+6×=4,B原子数目为4,所以晶体密度ρ
== g·cm-3。
(3)磷化硼晶胞沿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如图2,请将其中表示B原子的圆圈涂黑。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根据晶胞结构分析,磷化硼晶胞沿体对角线方向可以观察到六边形,中心B与P重合,六边形中形成两个倒立关系的正三角形,分别由3个B原子、3个P原子形成。
10.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
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观察图(a)和图(b)知,4个铜原子
相切并与面对角线平行,有(4x)2
=2a2 pm,x=a pm。镁原子堆
积方式类似金刚石,有y=a pm。已知1 cm=1010 pm,晶胞体积为(a
×10-10)3 cm3,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作业22 晶胞参数与晶胞计算
(选择题1~2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已知某离子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的密度为d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1
B.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4
C.该晶胞不可能是NaCl的晶胞
D.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 cm
2.(2023·湖南,11)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晶体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
B.晶体中与K+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a2+有8个
C.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2个面
D.晶体的密度为 g·cm-3
3.(4分)(2023·福州检测)无水的偏钒酸钠由共用顶角的VO4四面体(V为+5价)的无穷链与Na+组成,其中偏钒酸根的结构如图,则无水的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     。
4.(9分)(2024·南京调研)某种金属卤化物无机钙钛矿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晶体中Pb2+与Cs+最短距离为    pm;晶体的密度ρ=     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5.(8分)(2023·山东潍坊检测)水催化氧化是“分子人工光合作用”的关键步骤。水的晶体有普通冰和重冰等不同类型。普通冰的晶胞结构与水分子间的氢键如图甲、乙所示。晶胞参数a=452 pm,c=737 pm,γ=120°;标注为1、2、3的氧原子在z轴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375c、0.5c、0.875c。
(1)晶胞中氢键的长度(O—H…O的长度)为    p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普通冰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数学表达式,不必计算出结果)。
6.(15分)(1)[2023·浙江1月选考,17(3)]Si与P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该晶体类型是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2023·全国乙卷,35(3)]一种硼镁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其晶体结构、晶胞沿c轴的投影图如下所示,晶胞中含有     个Mg。该物质化学式为     ,B-B最近距离为     。
7.(12分)(2023·陕西榆林检测)反型钙钛矿电池无须使用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通过氮掺杂生成TiO2-aNb,反应如图)以及掺杂的有机空穴传输层,光照下的输出稳定性更好,更具发展潜力。
TiO2-aNb晶体中a=    ;已知原子A、B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和(1,0,0),则原子C的分数坐标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TiO2晶体的密度为    g·cm-3。
8.(12分)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   ;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   g·cm-3。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则原子2和3的分数坐标分别为    、     。
9.(12分)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图1所示:
(1)晶胞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    。
(2)已知晶胞边长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3)磷化硼晶胞沿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如图2,请将其中表示B原子的圆圈涂黑。
10.(12分)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精析
1.C [利用切割法分析可知,晶体晶胞中阴、阳离子的个数都为4,A错误;晶胞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B错误;设晶胞边长为a cm,则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a cm,4×M=NA×a3×d,可求出a=,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阳离子的核间距为× cm,D错误。]
2.C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其中K个数:8×=1,Ca个数:1,B个数:12×=6,C个数:12×=6,故其最简化学式为KCaB6C6,A正确;K+位于晶胞顶点,Ca2+位于体心,则晶体中与K+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a2+有8个,B正确;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4个面,C错误;由A项分析知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a3×10-30 cm3,则其密度为 g·cm-3,D正确。]
3.NaVO3
解析 由链状结构可知每个V与3个O形成阴离子,且V为+5价,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VO3。
4.CsPbI3  
解析 Cs+有8个位于顶点,个数为8×=1;I-有6个位于面心,个数为6×=3,Pb2+有1个位于体心,则该晶胞的化学式:CsPbI3,晶体中Pb2+与Cs+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即为 pm;晶胞质量为 g,晶胞体积为(a×10-10)3 cm3,则晶体密度为 g·cm-3。
5.(1)276.4
(2)
解析 (1)晶胞中氢键的长度(O—H…O的长度)为0.375×737 pm≈276.4 pm。
(2)由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中含有4个水分子,晶胞质量为g,晶胞体积为452×226×737×10-30 cm-3,晶体密度为 g·cm-3。
6.(1)共价晶体 SiP2 (2)1 MgB2 a
解析 (1)根据均摊法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8×+6×=4个Si,8个P,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P2。(2)由硼镁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可知Mg位于正六棱柱的顶点和面心,由均摊法可以求出正六棱柱中含有12×+2×=3个Mg,由晶胞沿c轴的投影图可知本题所给晶体结构包含三个晶胞,则晶胞中Mg的个数为1;晶体结构中B在正六棱柱体内共6个,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MgB2;由晶胞沿c轴的投影图可知,B原子在图中两个正三角形的重心,该点到顶点的距离是该点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顶点到对边的垂线长度为a,因此B-B最近距离为a××2=a。
7. (1,1,) 
解析 由TiO2-aNb晶体结构可知,氮掺杂反应后,有3个氧空穴,氧原子6个在棱上,6个在面上,1个在体内,根据切割法在晶胞中氧原子的个数为6×+6×+1=;氮原子1个在面上,1个在棱上,晶胞中氮原子的个数为1×+1×=;钛原子8个在顶点,4个在面上,1个在体心,晶胞中钛原子的个数为8×+4×+1=4;所以,钛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4∶∶=1∶∶;化学式为TiO2-aNb,则2-a=,a=。由TiO2的晶胞结构可知:原子A、B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和(1,0,0),则原子C的分数坐标为(1,1,)。由TiO2的晶胞图,晶胞中钛原子的个数为8×+4×+1=4;晶胞中氧原子的个数为8×+8×+2=8;故1个晶胞中含有4个TiO2,TiO2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
8.SmFeAsO1-xFx 
 
解析 由晶胞结构中各原子所在位置可知,该晶胞中Sm个数为4×=2,Fe个数为1+4×=2,As个数为4×=2,O或F个数为8×+2×=2,即该晶胞中O和F的个数之和为2,F-的比例为x,O2-的比例为1-x,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mFeAsO1-xFx。1个晶胞的质量为g=g,1个晶胞的体积为a2c pm3=a2c×10-30cm3,故密度ρ= g·cm-3。原子2位于底面面心,其坐标为;原子3位于棱上,其坐标为。
9.(1)4 (2)
(3)
解析 (1)从底面面心的P原子分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B原子有4个。(2)1个晶胞中P原子数目:8×+6×=4,B原子数目为4,所以晶体密度ρ== g·cm-3。(3)根据晶胞结构分析,磷化硼晶胞沿体对角线方向可以观察到六边形,中心B与P重合,六边形中形成两个倒立关系的正三角形,分别由3个B原子、3个P原子形成。
10.a a 
解析 观察图(a)和图(b)知,4个铜原子相切并与面对角线平行,有(4x)2=2a2 pm,x=a pm。镁原子堆积方式类似金刚石,有y=a pm。已知1 cm=1010 pm,晶胞体积为(a×10-10)3 cm3,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