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11水、溶液(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11水、溶液(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11水、溶液
一、水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 B.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水是一种资源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2.(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生活中硬水软化可加热煮沸
3.(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滤池,水中杂质离子都已经除去
B.吸附池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C.加消毒剂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细菌
D.经该净水过程,用户得到的是纯水
4.(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某直饮水机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过滤 B.吸附杂质 C.杀菌消毒 D.蒸馏
二、溶液
5.(2023·江苏常州·校考模拟预测)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后形成的溶液很难导电的是
A.酒精 B.食盐 C.硫酸 D.氢氧化钠
6.(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技术人员对葡萄糖、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的混合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分数为
A.75% B.50% C.25% D.15%
7.(2023·江苏常州·校考二模)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食醋清除水垢
8.(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某工厂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25%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则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1:3 B.1:4 C.1:5 D.1:6
9.(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B.t3℃时,恰好完全溶解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需要加水的质量AC.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
D.t1℃时,8gA加入50g水中,得到A的不饱和溶液
10.(2023·江苏常州·一模)下列餐桌上的常见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雪碧
1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将50g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相应温度时溶液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8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B.经计算,6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
C.①②③④所对应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②处再加入316.6g水可将浓度降低一半
12.(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50℃时, 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B.加入固体质量为M时,所得三种溶液质量大小为:KNO3>NH4Cl>NaCl
C.B点时再加硝酸钾,其溶解度增大
D.B点时加水,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
13.(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A.淀粉 B.纯碱 C.石油 D.白醋
14.(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的溶解度最大
B.6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含有硫酸镁60g
C.只有降温结晶能使60℃MgSO4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D.60℃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00℃(不考虑溶剂挥发),溶剂的质量KCl>NaCl>MgSO4
15.(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
B.t2℃时,Na2C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2.9%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 CO3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16.(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5%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能量,“5%”不能表示
A.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B.每100g溶液中含5g葡萄糖
C.葡萄糖的溶解度为5g D.葡萄糖与水的质量比为5:95
1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氯化钠 C.蔗糖 D.小苏打粉
18.(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溶液,需加水
A.900g B.500g C.200g D.100g
19.(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碘酒 C.苏打水 D.牛奶
20.(2023·江苏常州·校考二模)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1.(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如图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 100g Na2CO3加入 200g 水中,可得到 300g 溶液
B.将 a 点的碳酸钠溶液升温至 T4℃的过程中有晶体析出
C.b 点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a 点的溶质质量分数
D.将 b 点的碳酸钠溶液降温至 T1℃,溶液变成不饱和
22.(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现有8gFe2O3和Mg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200g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9.6% B.29.4% C.9.8% D.16%
23.(2023·江苏常州·校考模拟预测)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升高溶液温度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增加水的质量 D.溶解过程不断搅拌
24.(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蒸馏水中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为最常用的溶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水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C
【详解】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选项正确;
B、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多种方法,选项正确;
C、水是纯净物,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氢气和氧气,选项错误;
D、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而除去,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长期使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会减弱或消失,所以活性炭要定期更换,故选项错误;
C、加消毒剂消毒,目的是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故选项正确;
D、图示中天然水经过净化后得到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水,故选项错误。故选C。
4.A
【详解】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故选A。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自来水中所含杂质的成分,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除去即可。
5.A
【详解】A、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则形成的溶液很难导电,该选项符合题意;
B、食盐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则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硫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则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则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葡萄糖(C6H12O6)、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水(H2O)中氢、氧原子个数比均为2:1,则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8,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80%,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10%-80%=10%,又由于葡萄糖(C6H12O6)、醋酸(CH3COOH)和乳酸(C3H6O3)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均为1:2,质量比为12:(1×2)=6:1,则这些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溶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溶剂水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
7.C
【详解】A、自来水能洗手,不是乳化,不符合题意;
B、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的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使油以小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属于乳化作用,符合题意;
D、食醋能与水垢反应,生成了氯化钙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解:设配置时所用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
x×98%=(x+y)×25%
x:y=25:63
已知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水的密度是1g/cm3,则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1:5 。
故选C。
9.B
【详解】A、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A中混有少量B,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不符合题意;
B、t3℃时,溶解度:A>B>C,则该温度下,恰好完全溶解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需要加水的质量AC、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降温后,A、B的溶解度均减小,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2℃时,A的溶解度=t2℃时,B的溶解度>t3℃时,C的溶解度,故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2℃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3℃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不符合题意;
D、t1℃时,A的溶解度为10g,该温度下,8gA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5g,故得到A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酸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玉米糊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冰水中的物质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雪碧中溶解有二氧化碳、糖类等物质,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A、将50g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60~80℃时,可能是因为50g溶质已将全部溶解,不能说明物质的溶解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不确定60℃时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不能确定该温度时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①②③对应的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固体,则一定为饱和溶液,但不能确定④是否饱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②处溶质质量分数为,而②处再加入316.6g水时,50g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则浓度降低一半,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50℃时氯化钠溶液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27%,设该温度下溶解度为S,,S=37g,错误;
B、根据图像信息可以看出,加入M质量的固体,硝酸钾溶解质量最大,其次为氯化铵,最小的为氯化钠,因此溶液质量为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正确;
C、此时温度不变,硝酸钾溶解度不变,错误;
D、B点时加水,氯化铵可以继续溶解,温度不变,氯化铵溶解度不变,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淀粉不溶于水,与水形成悬浊液,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C、石油不溶于水,与水形成乳浊液,选项正确;
D、白醋能溶于水形成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B、6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60g,表示该温度下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60g的硫酸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图中溶解度可知,当温度小于60℃是,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增大,当温度大于60℃,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反而下降,因此,不是只有降温结晶能使60℃MgSO4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60℃时,溶解度:硫酸镁>氯化钠>氯化钾,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100℃(不考虑水的蒸发),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Cl>NaCl>Mg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溶解度都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故选项正确;
B、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9g,所以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故选项正确;
C、t4℃时,K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大,需要的水少,所得溶液质量就少,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KCl<Na2CO3,故选项不正确;
D、t2℃以上,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以利用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6.C
【分析】5%的葡萄糖溶液,其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含有5份质量的葡萄糖,即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是,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或溶剂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详解】A、表示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5%,说法正确;
B、每100g葡萄糖溶液中含5g葡萄糖,说法正确;
C、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葡萄糖的质量,100g水中溶解5g,溶液不一定饱和,说法错误;
D、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
故选C。
17.A
【详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C、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D、小苏打碳酸氢钠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故选:A。
18.A
【详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0g×0. 5%= (1000g-x)×5%,x=900g。
故选:A。
19.D
【详解】A、生理盐水是水和氯化钠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B、碘酒是碘单质和酒精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C、苏打水是碳酸氢钠、水等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D、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
故选D。
20.B
【详解】A.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是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后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不正确;
B.将碳酸钠饱和溶液由20℃升温至30℃,碳酸钠的溶解度变大,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碳酸钠,则50g水中最多溶解,则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20g+50g=7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则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而不是5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1.C
【详解】A、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9g,所以该温度下 200g 水中最多能够溶解49g×2=98g碳酸钠,可得到 98g+200g=298g 溶液,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a点是T1℃时的溶解度,且 T1℃时的溶解度小于 T4℃时的溶解度,所以将 a 点的碳酸钠溶液升温至 T4℃的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由于 T4℃时的溶解度大于 T1℃时的溶解度,b点是 T4℃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a点是 T1℃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所以b 点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a 点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于 T4℃时的溶解度大于 T1℃时的溶解度,且b点是 T4℃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所以将 b 点的碳酸钠溶液降温至 T1℃,溶液仍然是饱和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C
【分析】无论开始是否有硫酸剩余,最终都会和氢氧化钠结合生成硫酸钠。
【详解】设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故选C。
23.A
【详解】A.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增加硝酸钾的质量并不能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增加水的质量并不能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溶解过程不断搅拌只是加快了溶解速率,并不能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温度有关,与溶质的多少、溶剂的多少无关。
24.C
【详解】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A、花生油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面粉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C、白糖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辣椒粉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有悬浊液和乳浊液之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