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09空气、氧气(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常州专用)-09空气、氧气
一、空气
1.(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A.H2O B.CO2 C.N2 D.O2
2.(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过程中,b点和c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相等
B.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体积分数为84%
C.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
D.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蜡烛耗氧量较多
3.(2023·江苏常州·校考二模)下列气体性质较为稳定,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一氧化碳
4.(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某同学设计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改进装置,如下图,Y型管的体积为V,开始注射器的内液体刻度在V1,结束时停在V2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快推与慢拉注射器都可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此装置环保、便捷、节约时间,便于读数
③注射器内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
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性物质
⑤氧气体积分数为(V1—V2)/V
A.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2023·江苏常州·一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印尼的卡哇伊真火山喷发,会出现诡异的蓝色火焰,喷发物中可能有大量的
A.硫 B.镁 C.磷 D.铁
8.(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9.(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生产、生活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若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PM2.5
10.(2023·江苏常州·校考模拟预测)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
二、氧气
11.(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小王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
12.(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各种做法中,目的是加快反应的是
A.食品进行真空包装 B.适当提高除锈酸液浓度
C.金属表面涂防锈漆 D.菜肴放入冰箱冷冻贮藏
13.(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铝片在空气中加热生成致密的氧化铝
C.铜绿放入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D.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温度升高
14.(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分别点燃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的羽毛气味
15.(2023·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够直接转化成功的是
A.S在O2中点燃制备SO3气体
B.Cu片和稀H2SO4作用制备CuSO4
C.CaCO3高温分解制备CaO固体
D.Fe钉和稀盐酸反应制备FeCl3溶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空气中个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C。
2.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 ,因为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所以红磷燃烧过程中,b点和c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相等,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 ,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为84%,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减少到14%时,蜡烛停止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减少到10%时,红磷燃烧停止,所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10%,二者都停止燃烧,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 ,蜡烛燃烧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红磷燃烧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因此红磷耗氧量较多,选项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氧气性质活泼,易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说法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活泼,不能做保护气,说法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而且化学性质活泼,不能做保护气,说法错误。
故选C。
4.B
【详解】①开始不装入任何药品,如快推注射器,注射器中的空气进入装置,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快速变大,压强快速变大,容易导致瓶塞弹开,Y型管破裂等,错误;
②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进入空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较为环保。装置组装简单,较为便捷,使用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便于读数,使用白磷较少,则反应及冷却时间较短,可以节约时间。正确。
③注射器内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如注射器内的液体体积较小,小于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液体全部注入后无液体可以注入,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正确;
④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而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有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变为了中性或酸性。但不能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性物质。错误;
⑤注射器反应前后的液体体积差值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是V1-V2,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正确;
②③⑤正确,故选B。
5.A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按照体积分数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占0.03%。
故选A。
6.B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7.A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喷发物中可能有大量的硫,故A正确;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喷发物中不可能有大量的镁,故B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喷发物中不可能有大量的磷,故C错误;
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喷发物中不可能有大量的铁,故D错误。
故选:A。
8.D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A、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不需要监测,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需要监测,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不需要监测,故选项错误;
D、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硫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不是固体,故不会导致雾霾,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是有害气体,不是固体,故不会导致雾霾,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 是有害气体,不是固体,故不会导致雾霾,C不符合题意;
D、PM2.5一般指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会出现雾霾,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 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物质必须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气体物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无气体生成,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1.D
【详解】A、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对比①和②变量是温度,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故正确;
B、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燃烧的更旺盛。所以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正确;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在③中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食品进行真空包装,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变质,不符合题意;
B、适当提高除锈酸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符合题意;
C、金属表面涂防锈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减慢金属的锈蚀速率,不符合题意;
D、菜肴放入冰箱冷冻贮藏,温度降低,可以降低菜肴缓慢氧化的速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氧化铝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绿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显著降低,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现象描述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
D、分别点燃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产生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是氯化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