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三) (学生版+教师版)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三) (学生版+教师版)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卷(三)
(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挥发
2.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 )
A.水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变化的本质。回答3~5题。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对诗中景色变化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可以再分
B.夏天凉风习习——分子体积膨胀
C.秋天云开雾散——分子间隔变大
D.冬天白雪皑皑——分子停止运动
4.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能表示不同的含义。下列数字“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A.2Al3+ B.CO2 C.2Ca D.O
5.牡丹花根制成的中药“丹皮”含有丹皮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根据丹皮的化学式可知( )
A.类别:丹皮酚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宏观:丹皮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微观:丹皮酚的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D.定量:丹皮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6 g
6.工业生产HNO3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
B.转化①过程中,NO被氧化成NO2
C 转化②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O2+H2O===HNO3+NO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a>b>c
C.图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图丁实验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参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D.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10.雄黄酒可以驱逐蛇和害虫,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4S4,组成它的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可作为雄黄的溶剂
B.两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
C.砷原子的质量为74.92
D.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
11.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下列劳动项目的相关化学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井水 明矾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B 燃气灶上燃烧天然气炒菜做饭 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灶具上的油污 NaOH可与油脂反应
D 用厨余垃圾沤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12.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处用到水和单质磷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内的水都有提供热量的作用
B.图1中的红磷和图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都产生大量白雾
C.图1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低
D.图2能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13.花鼓戏《补锅》中唱道“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2024年5月26日,兰州马拉松鸣枪开赛,4万名选手共跑“百里黄河风情线”,感受“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独特魅力。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文化兰马,厚植历史底蕴——参赛服以国家宝藏“铜奔马”为主调,奖牌以敦煌“飞天”、黄河水车和马家窑彩陶为元素,昭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服装成分中的聚酯纤维属于 (选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比赛奖牌采用合金铸造,而不用纯金属铸造的原因是 。
(2)助力兰马,彰显人文情怀——兰马组委会准备了完赛礼包(装有面包、水等),某运动品牌提供了能量胶、盐丸等备赛套餐,真正做到精准补给。完赛礼包里的面包和水,富含糖类的是 ;盐丸中含有钾钠钙镁锌五重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摄入足够量的钙元素可预防 。
15.(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中通道是“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全线已于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该工程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伶仃洋大桥世界规模最大的热拌环氧沥青桥面使用的铺设材料环氧沥青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与基质沥青经复杂的化学反应所得,强度是普通沥青的三到四倍。大桥主缆采用锌-铝-镁镀层钢丝,保证了有效使用100年的抗腐蚀要求。
西人工岛被称为“海上鲲鹏”。风筝形的西人工岛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阻水比,从而降低洋流冲击的影响。
海底隧道的沉管段长5 035米,采用世界首创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由32个管节加1个最终接头组成。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采用了需水比低的优质粉煤灰(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钙等),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1)环氧沥青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
(2)大桥主缆镀层中所含金属为 (填化学式,写一种)。
(3)西人工岛建成风筝形,目的是 。
(4)粉煤灰在加水凝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5分)硫酸亚铁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可利用菱铁矿进行制备。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Fe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铁(Fe2O3)。以菱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亚铁可为人体补充铁元素,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 (填病症名称)。
(2)菱铁矿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由此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5)溶液甲中,属于盐类的两种溶质为 (填化学式)。
17.(5分)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SO2排出后污染环境,选择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X。回答下列问题:
(1)X是 (填化学式)。
(2)若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煤产生48 t SO2,通过以上反应进行烟气脱硫,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该方法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
(3)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的操作为 。
19.(6分)炎炎夏日,市面上不同种类的饮料受到同学们的青睐,某小组同学对自制苏打水饮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苏打水”的成分性质、配制“苏打水”、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自制可口“苏打水”饮料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苏打水”
【查阅资料】
(1)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并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一类弱碱性饮品。小组同学买了某品牌苏打水饮料,欲在实验室测定该饮料的酸碱度,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pH为8,与包装上的说明相符。
任务二:配制“苏打水”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欲在20 ℃下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苏打水,经计算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同学们经历了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成功配制了苏打水,根据如图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配制的苏打水溶液属于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任务三: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
(3)同学们用配制的苏打水和稀盐酸在实验室模拟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过程并对反应后溶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苏打水,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评价】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组内某同学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 。
20.(4分)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1)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 作用参与碳循环。
(2)向生态箱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 。
(3)测得生态箱内pH值下降,原因是 。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卷(三)
(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铁锅生锈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挥发
2.新切的藕片上滴加几滴碘液后变蓝,说明藕片中含有淀粉。从化学角度看,淀粉属于(C)
A.水 B.油脂 C.糖类 D.无机盐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变化的本质。回答3~5题。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对诗中景色变化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可以再分
B.夏天凉风习习——分子体积膨胀
C.秋天云开雾散——分子间隔变大
D.冬天白雪皑皑——分子停止运动
4.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能表示不同的含义。下列数字“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A)
A.2Al3+ B.CO2 C.2Ca D.O
5.牡丹花根制成的中药“丹皮”含有丹皮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根据丹皮的化学式可知(B)
A.类别:丹皮酚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宏观:丹皮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微观:丹皮酚的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D.定量:丹皮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6 g
6.工业生产HNO3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
B.转化①过程中,NO被氧化成NO2
C 转化②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O2+H2O===HNO3+NO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A.读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a>b>c
C.图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图丁实验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参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D.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10.雄黄酒可以驱逐蛇和害虫,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4S4,组成它的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乙醇可作为雄黄的溶剂
B.两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
C.砷原子的质量为74.92
D.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
11.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下列劳动项目的相关化学解释错误的是(A)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井水 明矾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B 燃气灶上燃烧天然气炒菜做饭 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灶具上的油污 NaOH可与油脂反应
D 用厨余垃圾沤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12.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多处用到水和单质磷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内的水都有提供热量的作用
B.图1中的红磷和图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都产生大量白雾
C.图1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得氧气含量偏低
D.图2能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13.花鼓戏《补锅》中唱道“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B)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4分)2024年5月26日,兰州马拉松鸣枪开赛,4万名选手共跑“百里黄河风情线”,感受“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独特魅力。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文化兰马,厚植历史底蕴——参赛服以国家宝藏“铜奔马”为主调,奖牌以敦煌“飞天”、黄河水车和马家窑彩陶为元素,昭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服装成分中的聚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选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比赛奖牌采用合金铸造,而不用纯金属铸造的原因是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好(合理即可)。
(2)助力兰马,彰显人文情怀——兰马组委会准备了完赛礼包(装有面包、水等),某运动品牌提供了能量胶、盐丸等备赛套餐,真正做到精准补给。完赛礼包里的面包和水,富含糖类的是面包;盐丸中含有钾钠钙镁锌五重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摄入足够量的钙元素可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
15.(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中通道是“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全线已于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该工程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伶仃洋大桥世界规模最大的热拌环氧沥青桥面使用的铺设材料环氧沥青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与基质沥青经复杂的化学反应所得,强度是普通沥青的三到四倍。大桥主缆采用锌-铝-镁镀层钢丝,保证了有效使用100年的抗腐蚀要求。
西人工岛被称为“海上鲲鹏”。风筝形的西人工岛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阻水比,从而降低洋流冲击的影响。
海底隧道的沉管段长5 035米,采用世界首创钢壳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由32个管节加1个最终接头组成。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采用了需水比低的优质粉煤灰(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钙等),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1)环氧沥青具有的优良性能是强度高(或耐腐蚀,合理即可)。
(2)大桥主缆镀层中所含金属为Zn(或Al或Mg)(填化学式,写一种)。
(3)西人工岛建成风筝形,目的是降低阻水比(或降低洋流冲击的影响)。
(4)粉煤灰在加水凝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或Ca(OH)2+CO2===CaCO3↓+H2O]。
16.(5分)硫酸亚铁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可利用菱铁矿进行制备。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Fe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铁(Fe2O3)。以菱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亚铁可为人体补充铁元素,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贫血(填病症名称)。
(2)菱铁矿属于混合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
(4)由此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AC(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5)溶液甲中,属于盐类的两种溶质为FeSO4、Fe2(SO4)3(填化学式)。
17.(5分)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SO2排出后污染环境,选择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X。回答下列问题:
(1)X是CO2(填化学式)。
(2)若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煤产生48 t SO2,通过以上反应进行烟气脱硫,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的质量为x。
2CaCO3+2SO2+O22CaSO4+2CO2
200   128
 x    48 t
=  x=75 t
答:每天至少需要消耗CaCO3 的质量是75 t。
18.(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用该方法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B(填字母)。
(3)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的操作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收满。
19.(6分)炎炎夏日,市面上不同种类的饮料受到同学们的青睐,某小组同学对自制苏打水饮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苏打水”的成分性质、配制“苏打水”、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自制可口“苏打水”饮料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苏打水”
【查阅资料】
(1)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并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一类弱碱性饮品。小组同学买了某品牌苏打水饮料,欲在实验室测定该饮料的酸碱度,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上放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pH为8,与包装上的说明相符。
任务二:配制“苏打水”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欲在20 ℃下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苏打水,经计算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8g,同学们经历了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成功配制了苏打水,根据如图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配制的苏打水溶液属于不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任务三: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
(3)同学们用配制的苏打水和稀盐酸在实验室模拟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过程并对反应后溶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苏打水,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评价】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或NaCl+AgNO3===AgCl↓+NaNO3)。
(5)组内某同学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步骤①反应会生成NaCl,也会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0.(4分)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1)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碳循环。
(2)向生态箱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测得生态箱内pH值下降,原因是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