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如图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A. 青铜制造殷商巅峰 B. 青铜文明尽出中原 C. 中华文明多元丰富 D. 中原文明华夏起源
2. 老子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孙武认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 )
A.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B. 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争霸引发动乱应受到谴责
3.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4.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焚书坑儒 B. 尊崇儒术 C. 八股取士 D. 大兴“文字狱”
5. 唐朝前期,士族大家在择婿时以家族门第为重,而到了中后期,随着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开始以学士品行、才华科名等个人特质为主,榜下选婿成为风尚。这种变化说明( )
A. 唐朝人审美观发生变化 B. 唐朝时个人自由主义泛滥
C. 唐朝男女人口比例失衡 D. 科举制推社会阶层流动
6.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用意是( )
A. 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 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 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 哀叹古代文学繁荣时间的短暂
7. 如图为《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曲线图》,出现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中心的变迁 B. 重农抑商的政策 C. 社会传统的影响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8. 康熙五十七年,闽浙总督满保奏陈:“各省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此奏经兵部等衙门议覆,得到清廷允准。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理 B. 说明赴台移民开始出现
C. 妨碍了两岸居民正常往来交流 D. 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加强
9. 某学者指出:这一战争让一些国人认识到,延续已久的皇权专制体制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它使先前相对比较从容学习西方的情形不复再见,一波又一波的激进主义不断发生。它还使孙中山从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排满主义者”。“这一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
A. 终结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 实现了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11. 结合以下示意图,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设立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主动外交的体现
B. 外务部的设立有利于增强政府的话语权
C. 中华民国政府的外交部实现了外交的自主权
D. 中国近代外交从无到有,被动适应近代化
12.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急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
A. 联合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明确了农民阶级应掌握革命领导权 D. 动员了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13. 1982年8月,浙江义乌县委、县政府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红糖”的小商品生意起家,十几年间发展到“华夏第一市”。这说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 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
C.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D. 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14. “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导弹控制系统”“电子化指挥系统”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补了导弹部队的固定和机动作战电子化指挥的空白。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 人民军队捍卫了国家主权 B. 导弹部队是新中国的一支新型军队
C. 导弹部队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D. 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5. 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这一“革命的”主要体现在( )
A. 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 B. 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 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 农奴逃离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16. 伟大的时代塑造了伟大的达 芬奇,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达 芬奇将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这“微笑”( )
A. 象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是对中世纪封建教会的赞美
C. 再现了古希腊罗马的生活哲学 D. 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性之美
17. 麦迪逊指出:“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 )
A. 进行独立战争,争取国家独立 B. 颁布1787年宪法,承认黑人奴隶制
C. 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 D. 颁布《独立宣言》,实行邦联制
18. 观察如图“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
A. 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B.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变化
C. 欧洲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确立
19. 如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资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l
A.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 苏联模式的确立,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
C.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D. 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举行;同年10月,“缩小限制全球变暖的财政和技术差距”成为第76届联合国大会辩论的焦点问题之一;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这些会议的召开表明( )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 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解决全球性问题亟须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农业社会是必经之路,但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的水土利用研究、农业的基础建设和兴建公共水利工程,马里卜水坝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利用自然地势把洪水蓄在山谷中,形成天然大水库。马里卜水坝是该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坚固、存在时间最长(历时一千多年)的水坝。水坝兼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它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泛滥,而且使广大地区成为沃野,曾对也门(阿拉伯地区)的农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张忠慧《中外水利工程史话》
材料二: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000年,都江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马里卜水坝和都江堰这两个水利工程的共同之处。
(3) 中国古代兴建的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价值。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的“创业清单”
时间 创办的实业名称
1878年 开平矿务局
1879年 天津大沽船
1880年 大中国大陆第一条军用电报线
1885年 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一一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 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一北洋舰队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镜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镜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镜,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摘编自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事迹表(1926-1946年)
时间 事迹
1926年 卢作孚确定公司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27年1936年 民生实业股份公司在竞争中挤垮了美商的捷江公司,并迫使怡和、太古等外国公司退出川江,基本垄断了川江航运
1938年10月 武汉失守后,面对恶劣形势,民生公司与各界民众一起合力,以前所未有的意志与力量艰难拼搏、前行,经过40天抢运,奇迹般地运完了滞留在宜昌的全部人员及三分之二的机器设备及物资抵川。这次“宜昌大撤退”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
1944年 卢作孚赴美国参加国际通商会议,提出维护我国航运利益的三条议案,获得大会一致通过
1946年 卢作孚组成了“太平洋轮船公司”,航运于东南亚及日本
(1) 根据材料一,从“清单”中归纳出李鸿章的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 材料二中,“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指的是什么?荣宗敬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的时代背景。指出民生实业股份公司1944年主要活动的作用。
(4) 综合以上材料及探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是历次阅兵中最多的,这些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开支经历了从维持性投入到适度增长的发展历程,总体保持与国家经济和财政支出同步适度协调增长。中国的国防开支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构成,并未用于对外扩张。2020年中国周边地区的大国博弈有所加剧,朝核问题、南海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时起时伏,这些都使中国需要保持“以武止戈”的国防能力。近年来,中国对于国际安全的贡献不断增强,无论参与国际维和还是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劝和促谈,中国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环球时报》
(1) 据材料一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概括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有哪些特点。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的世界局势并分析中国发展国防力量的原因。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前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比利时的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发展,他们的榜样和经验对于俄国工业技术的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具备了上述各种条件。俄国还在农奴制的统治之下便开始了工业革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因此,在60~80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材料三 20世纪初,工业无产阶级总数的4/5集中在占国家工业、运输业企业总数的18%的大型企业里,工业无产阶级总数的40%集中在俄国11个主要工业城市。同70年代相比,19世纪最后10年,蒸汽动力功率增长了8.3倍,罢工次数增长了6.6倍,罢工人数增长了5.3倍。
——张广翔《19世纪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改编
(1) 据材料概括俄国工业发展进程加速的原因。
(2) 从材料二及材料三可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有怎样的特点,工人的反抗斗争有什么特点?
(3) 综上探究,俄国工业化进程有哪些特点?
25. 阅读下列材料,列举19世纪中后期的中外史实各一例,阐释材料中的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1848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三幅图片中的文字可知,这都属于青铜器,且器形相似,均为铜鍑,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区域,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丰富,C项正确。A项“殷商巅峰”说法有误,排除;B项说法过于片面,图片中的文物不仅涉及中原地区,还有新疆,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文明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老子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孙武认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循环往复。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知道老子和孙武都主张事物有对立面且相互转化。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郡县制是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分封制是周朝创立的制度,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制度。
本题考查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知识点。
要注意区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和分封制、行省制度的区别。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即针对王国问题,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故B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排除A;推行行省制,实行八股取士的是明朝,排除C;大兴“文字狱”的是清朝,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唐朝前期,士族大家在择婿时以家族门第为重,而到了中后期,随着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开始以学士品行、才华科名等个人特质为主,榜下选婿成为风尚。”可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唐朝士族的择婿观从重门第演变为重才学,传统的门第观念被打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A、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可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强调了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故选:B。
本题以王国维《宋元戏剧史序》为依托,考查宋元文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到宋代,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这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项正确;在农业社会,人口是财富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材料说的是经济重心南移问题,而不是政治中心的变迁、重农抑商的政策、社会传统,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重点是准确识读题干图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大陆对台移民的管理,曾经实行严格的给照渡台,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管理在加强,故A项正确;
“开始”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不能得出,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对台移民的管理,并非禁止向台湾移民,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的统治,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大陆对台移民的管理,曾经实行严格的给照渡台,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管理在加强。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的统治,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由它还使孙中山从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排满主义者”,结合所学,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全,走上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道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可知,题干中的“这一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故选:C。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答案】A
【解析】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D
【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是在西方列强的强烈要求下设立的,排除A;外务部的设立不利于增强政府的话语权,排除B;中华民国政府的外交部没有实现外交的自主权,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B
【解析】立足中国落后的农业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否定中心城市革命的理念和道路等思想,促使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后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和革命道路的反思,排除A;农民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而非领导者,排除C;工农红军在战略性转移即长征之前,并未进行思想动员,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材料中浙江义乌政府的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促进小商品的发展。说明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经济活力,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开始,排除A项;对外开放首先从广东、福建开始,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是1992年,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意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开放的意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4.【答案】D
【解析】A.题干强调的是科技强军,未涉及到国家主权方面的内容,排除。
B.题干中并未涉及到导弹部队的地位问题,排除。
C.题干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导弹部队的作用,排除。
D.由题干中的“‘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填补了导弹部队的固定和机动作战电子化指挥的空白”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导弹部队的发展,强调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导弹部队的发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科技强军的认识。
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可知,这一“革命的”主要体现在市民阶层的形成彰显近代曙光。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阶层,推动了等级代表会议和等级君主制的形成,市民阶层得以参与政治,A项符合题意;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城市的兴起无关,排除B;城市兴起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无关,排除C;城市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分裂无联系,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西欧城市兴起的相关知识。
16.【答案】D
【解析】伟大的时代塑造了伟大的达 芬奇,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达 芬奇将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这“微笑”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性之美。《蒙娜丽莎》是达 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故D符合题意;这“微笑”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性之美,不能说明象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A;文艺复兴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排除B;这“微笑”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人性之美,不是再现了古希腊罗马的生活哲学,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蒙娜丽莎》是达 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17.【答案】C
【解析】麦迪逊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天使,因而需要政府的管理,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权力;但是,并不是天使管理人,因而可能面临着严重的专制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对政府进行监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原则,这部宪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联邦制原则,确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牵制,保障了民主;实行民主的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8.【答案】B
【解析】观察分析“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西欧和日本在经济上已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已失去战后初期的一枝独秀地位,但美国仍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特别是欧共体的成立,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故B符合题意;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与题干“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不符,排除A;“欧洲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只与西欧经济发展有关系,不能反映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排除C;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
故选:B。
本题以“1986年美、日、西欧力量对比图”为依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19.【答案】B
【解析】苏联模式的确立促进了苏联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苏联工业产值在1937年跃居世界第二,故选项B符合题意;1928年-1937年是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选项A;1937年苏联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排除选项C;苏联在经济建设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排除选项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联模式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阅读材料可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这从侧面表明由于历史传统和利益分歧等问题,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当今的全球性问题面前显得难以应对,D项正确;国际会议的频繁召开,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难以应对新局面,并未体现出新秩序即将建立,排除A项;全球性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只存在具体利益上的分歧,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要求学生结合多极化趋势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1.【答案】【小题1】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
【小题2】都利用自然地势蓄水或引水,都具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都促进了农业发展。
【小题3】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都江堰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小题1】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小题2】“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指: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厂,满足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出发点: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小题3】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实力,并建设后方新工业基地。作用:与外国轮船公司竞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维护我国航运业的利益。
【小题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贡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等。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识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3.【答案】【小题1】特点:装备数量多;自主研制;技术先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小题2】局势:和平为主旋律,但仍伴随着地区局部冲突;原因:在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中保卫国家自身安全;为国际安全做出贡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7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的特点、当今的世界局势、中国发展国防力量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建国7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的特点、当今的世界局势、中国发展国防力量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24.【答案】【小题1】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小题2】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小题3】行业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工业、运输业等,主要分布于少数工业城市等。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工业革命、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工业革命、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等相关史实。
25.【答案】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在研读材料基础上提出观点为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结合所学进行论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工业革命的成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进行的变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观点: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论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工业革命的成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进行的变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等近代中外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重在考查分析、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理解材料,掌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等近代中外史实,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