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山东济南专用)-17实验基础①(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山东济南专用)-17实验基础①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实验操作技能是实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速度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器壁慢慢的注入浓硫酸中
D.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应在通入一氧化碳前先加热氧化铁
2.(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分析和逻辑推理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可推知该物质中含碳、氢、氧元素
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碱
D.制取O2和CO2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制取气体前一定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值 B.氧气验满
C.固体的称量 D.液体的加热
4.(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验满
D.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时,应先通入CO,再加热固体
5.(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规范的实验操作 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6.(2023·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7.(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8.(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测定溶液的PH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
B.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垂悬于试管口上方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直接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10.(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防止液体洒落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2.(2023·山东济南·统考二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测定pH D.称量NaOH固体
13.(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固体
D.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14.(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C.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等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15.(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结束后,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进行过滤实验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的注入水中
1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或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烧杯中
B.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中的溶液里测量其酸碱度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
17.(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
B.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C.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D.测量溶液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伸入试剂瓶中进行读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搅拌、其可能使得滤纸破裂,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避免试管内液体暴沸飞溅伤人,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属于易燃气体,通入一氧化碳前先加热氧化铁,装置中混有空气,加热后再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引起装置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相同,氧气含有氧元素,故可推知该物质中含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碳酸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碱,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但其为盐溶液,溶质为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制取O2和CO2都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故制取气体前一定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氧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由于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所以称量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器皿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喷出,烫伤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时,应先通入CO,再加热固体,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加热会爆炸,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因为氢氧化钠固体会潮解,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需要将其放置在表面皿或小烧杯中,故操作错误;
B、量筒常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配制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解操作应该在烧杯中完成,故操作错误;
C、长颈漏斗与空气相通,装置漏气,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冒出,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故操作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稀硫酸显酸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水紧握试管,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进行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中,操作正确;
B、点燃氢气时,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操作正确;
C、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慢慢地注入烧杯里的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容易引起失火,应该用灯帽盖灭,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将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取用药品,瓶塞倒放,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垂直于容器的正上方进行滴加,不得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操作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能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不用吹灭酒精灯,以防火灾,故B不符合题意;
C、测定pH,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到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pH,故C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不能在纸上称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正确;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固体,因为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受热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可能导致测量的pH不准确,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空气,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C符合题意;
D、测定某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夜滴到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导致测量值可能不准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A、制取气体时,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以免装置漏气影响气体收集,该选项操作正确;
B、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药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不能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A。
16.C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故A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B正确;
C、取一玻璃棒洗净擦干后,用玻璃棒一端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将滴加待测液的试纸颜色与标准颜色谱进行对比,读取酸碱度的值,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中的溶液里测量其酸碱度,会污染溶液,故C不正确;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溅出烫伤人,将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故D正确。故选C。
17.D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防止不纯而爆炸,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伤人,不符合题意;
D、测量溶液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试剂瓶中进行读数,防止污染试剂,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山东济南专用)-17实验基础①(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