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刷】2023年中考历史单选题专项训练-世界现代史 (含解析)


【考前必刷】中考历史单选题专项-世界现代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增加了阻力F2 B.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增加了阻力F2
C.联合国的成立增加了动力F1 D.两极格局形成增加了动力F1
2.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包括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和以金砖国家(指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从2009年至2016年,在金砖国家的推动下,二十国集团完成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与投票权的改革。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 B.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D.金砖国家控制了世界经济
3.“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B.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
C.已经建成“福利国家”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其主要依据是( )
A.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列强在中东的权益
C.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原本加入同盟国的意大利却在战争中改变立场,站到了协约国一方,意大利的这种行为表明( )
A.意大利为民族独立而加入协约国
B.协约国一方胁迫意大利脱离同盟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之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致力于将各国重新团结起来,落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为人类和地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是解决( )
A.温室效应问题 B.网络安全问题
C.饮水卫生问题 D.恐怖袭击问题
7.这场战役的胜利,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德军面临持久的两线作战的局面。这场战役是( )
A.阿拉曼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8.1950年3月,德国总理阿登纳发出建立“欧洲政治联盟”的倡议,提议在欧洲建立一个美苏两大强国之外“第三种力量”。这表明阿登纳意在( )
A.实现欧洲联合 B.消除经济危机 C.维护德国统一 D.推动北约成立
9.“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10.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11.我们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运用国际机构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下列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联合国
12.如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情况柱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人口增长过快给世界社会带来的压力是( )
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B.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D.妇女地位日益降低
13.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强调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它要求成员方通过谈判,以实现经济自由化为目的,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如配额限制、进口许可或环保条件等)上述规定顺应了( )
A.美国美元霸权的需要 B.欧洲联合一体化发展
C.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D.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
14.下图是李林同学所读的目录。“第二节”省略号处的标题应该是( )
第二节…………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20年2月,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第50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2020年3月,中法俄英美重申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普惠共享。
A.信息时代来临 B.和平与发展
C.世界多极化 D.科技无国界
15.1933年,就美国全国范围而言,25%以上的玉米种植者,69%以上的生猪饲养者,以及40%以上的小麦种植者签署了减产合同。全国75%的棉农参与了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3的计划。相关举措( )
A.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C.有利于缓解经济大危机 D.加速了法西斯势力上台
16.下图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副世界地图。如果给这幅漫画拟定一个题目,那么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英法对轴心国实行绥靖政策》 B.《苏联与德国、日本互不侵犯》
C.《德意日法西斯正在瓜分世界》 D.《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转折点》
17.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力量,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上“管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美国的局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B.整顿金融体系 C.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D.国家干预经济
18.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百年历史,树起两大历史丰碑。第一座丰碑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中成为现实。“第一座丰碑”指(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苏联建立 D.《共产党宣言》
19.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二战中,美国援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美国援助苏联的原因是( )
A.美苏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 B.纳粹成为全人类的敌人
C.美国认同苏联的意识形态 D.美国是苏联的战略伙伴
20.下图书籍是研究冷战史的经典著作,将其命名为《长和平》表明作者认为( )
A.美苏对抗有利于世界和平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过战争
C.冷战维持了最长时间和平 D.大国制衡有助于维护和平
21.下图为二战时期美国的宣传画, 画中文字为“单独驾车无异于与希特勒为伴”“今天就来加入汽车共享俱乐部”,漫画旨在( )
A.揭露法西斯的罪行 B.号召联合共同抗敌
C.抨击政府自由放任 D.鼓励民众积极消费
22.杜鲁门总统解释说:“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这么说的理由是马歇尔计划( )
A.揭开美苏两国冷战的序幕 B.标志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C.推动了美苏关系渐趋缓和 D.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各国
23.他在领导人们进行反抗殖民压迫时,曾说:“真正的非暴力,威力超过最强大的暴力。”“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从。”他是( )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甘地
24.1921年,为缓解建国初期的危机,巩固工农联盟和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苏维埃俄国政府推行(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
25.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我国以后,我国传统饮食企业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越南以后,越南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并且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这些现象表明经济全球化( )
A.严重冲击各国本土文化 B.各国容易被西方文明同化
C.导致了文明严重冲突 D.客观上刺激了民族文化复兴
26.学习某单元内容时,李明同学绘制了如下年代尺。为其命名应为( )

A.民族独立浪潮改变世界面貌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和演变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
27.1921—1922年,苏俄有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这主要是因为( )
A.新经济政策逐步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农奴制改革顺利完成
28.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
A.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逐渐走向了联合 D.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29.下图为一战时期德国的一幅漫画,描绘了一位德国士兵两只手分别掐住法国和俄国士兵,脚下还踩着一个英国水兵。此漫画反映了( )

A.德国渴望独霸欧洲 B.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C.英国实力最为弱小 D.俄法同盟被德国拆散
30.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 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 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
A.人类面临的挑战 B.世界的安全问题
C.激烈的地区冲突 D.全球的生态问题
31.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发展国际贸易 B.遏制共产主义 C.应对经济危机 D.促进欧洲复兴
32.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如右下图所示,欧洲的六大国家中,既是“一战”前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二战”轴心国成员的两个国家是指( )
A.英法 B.英俄 C.德意 D.俄法
33.二战后,亚洲有7国独立;非洲有40多个国家独立;拉丁美洲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万隆精神”、“非洲年”等具有特定意涵的名词载入史册。这说明( )
A.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B.国际政治新秩序确立
C.美苏冷战正式结束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3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妇女在战时的突出贡献使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女性的力量。1918年,英国女性选民占选民总数的39.6%。据此可知,一战( )
A.为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B.是女性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C.使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 D.促使英国女权意识开始萌发
35.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类型 名称
图像 丘吉尔“铁幕演说”照片
文献 《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
实物 柏林墙残片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德国的分裂 D.美苏冷战对峙
36.论从史出,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史实 推论
① 《权利法案》颁布 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 《共产党宣言》发表 促使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③ 凡尔登战役胜利 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
④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苏维埃政府以“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红军,红军的斗争( )
A.取得十月革命胜利 B.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C.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8.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1993年11月1日,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这次缔约活动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办成了过去二三十年一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其原因是( )
A.全球化成为潮流 B.荷兰的推动 C.多极化趋势凸显 D.美国的支持
39.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说:苏联人在几个五年计划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去掉了那种不受限制的自由企业的某些弊病,没有人失业,没有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这主要由于( )
A.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取得成效
C.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 D.苏联的解体震动世界
40.“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例如一战后,在欧洲形成了“凡尔赛体系”。但丘吉尔却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主要是因为( )
A.协约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B.英国称霸世界的愿望未实现
C.美国没有因此而获得利益 D.埋下了未来世界大战的隐患
41.当今互联网通达世界,信息获取更加方便,浩繁的信息并不一定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有些人甚至将剪剪贴贴当作一种新形式的文学活动。这反映了互联网( )
A.推动了文学艺术创新 B.引发了新的安全隐患
C.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D.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
42.对下图所示战役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43.下列俄国历史的历史事件,导致国家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③十月革命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缩减产量,稳定价格
45.“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领导这场“民族运动”的是( )
A.章西女王 B.扎格鲁尔 C.卡德纳斯 D.甘地
46.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4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新经济政策 D.马歇尔计划
48.1947年余孟如先生在《世界知识》上指出杜鲁门主义“是一种美国扩张的主义”,“是一种造成战争威胁,掀起世界不安的主义。”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9.2023年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分组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说:“目前有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经济规律,肆意搅动全球经贸关系。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对世界经贸关系和投资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当今( )
A.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
50.下图海报是1942年苏联画家库克尼茨基绘制的,其创作的背景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C.《波茨坦公告》发表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51.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重要的对手,拜登政府2022年5月针对“印太”地区展开密集外交动作,包括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拜登出访韩日两国、正式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等。对此合理解读是(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
C.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52.《凡尔赛和约》不仅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还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掠夺。而在雅尔塔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和宰割战败国。由此可见,相比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 )
A.保障了战败国的利益 B.确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C.勾画两极格局的框架 D.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
53.二战结束后,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创造了经济奇迹:被摧毁的国民经济在5年之内就得到恢复,失去数千万人口的国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现象( )
A.缘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B.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说明苏联模式弊端得以纠正
54.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
55.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由此可见,冷战( )
A.推动了世界体系的重新建构 B.消除了国家之间矛盾
C.使殖民地人民获得彻底解放 D.造成了国际局势紧张
56.“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这一会议是( )
A.慕尼黑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7.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危机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对策应是( )
A.各自为政,互筑壁垒 B.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区别对待政策
C.各国携手,共同应对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58.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知识卡片,与此相关的是( )
时间:1916年交战双方:德、法两国军队持续时长:约10个月地位: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
A.索姆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9.罗斯福无意为美国创造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A.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延续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D.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60.政府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资金。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价格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决定的。由此可见,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挥市场作用 C.强调产值和产量 D.借助行政手段
61.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年”。此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发展,标志着非洲国家殖民体系瓦解的是( )
A.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B.埃及的独立
C.纳米比亚的独立 D.利比亚的独立
62.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的出发点是( )
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实现自由贸易
63.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这表明两国( )
A.强化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B.推行公有化的所有制改革
C.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
6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是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65.世界贸易组织于2022年12月21日裁定,美国就香港商品实施的产地来源标记新规定不符合世贸规则。这反映出世贸组织的任务之一是( )
A.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C.保障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D.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66.1914年,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7.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下可以作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的是( )
A.柏林墙 B.联合国大厦 C.世贸中心大厦 D.艾菲尔铁塔
68.德、意、日法西斯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德国策划了七七事变 B.1936年,日本吞并了奥地利
C.德国建立了欧洲策源地 D.意大利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69.当今国际社会,美国领先世界,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建立
70.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以扭转萧条的经济形势。“新政”的特点是( )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 B.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C.“以工代赈” D.整顿金融体系
71.当不同制度的国家出现骚乱,政府采取断然措施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便高喊“人权高于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当它们自身出现示威运动时,则毫不留情镇压,并不许他国谴责。西方国家这种人权双标的行为反映了( )
A.人权问题根深蒂固 B.霸权主义依然盛行
C.国家之间纷争不断 D.地区冲突威胁和平
72.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工业化建设的实施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赫鲁晓夫实行改革
73.麦克尼尔说,大萧条似乎验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灭亡的预言,但是期待已久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在任何西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资本主义政策调整 B.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D.世界各国团结合作
7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75.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但是它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敦刻尔克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
76.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艾·戈尔指出:我们需要对碳标价——对CO2征税,根据每一个国家的法律,逐步用这种方式把税收负担从雇佣转移到污染上。他的观点强调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 )
A.政府的调控 B.公众的参与 C.技术的革新 D.经济的支持
7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增加了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这表明当时这些国家致力于( )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对抗社会主义
C.开始走向合作联合 D.发展“新经济”
78.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罗斯福所说的“行动”的特点是( )
A.建立健全社会立法公正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恢复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D.扩大联邦政府行政权力
79.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联盟 C.欧洲联盟 D.欧洲共同体
80.1929年夏天,美国还在唱歌跳舞。10月24日,美国金融业崩盘。股票一夜之间从上到下跌入深远。美国经济陷入泥潭。正是这时,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并实施新政拯救美国经济。下面就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政后美国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 B.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管理能力
C.新政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D.新政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因此联合国的成立增加了动力F1,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增加了动力F1,排除A项;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增加了动力F1,排除B项;两极格局形成增加了阻力F2,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在金砖国家的推动下,二十国集团完成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与投票权的改革”可知,金砖国家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说明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就已经建立,排除A项;金砖国家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排除C项;金砖国家控制了世界经济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9年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保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折射出政府无法通过经济改革稳定物价水平,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A项正确;反映政府对食品提供价格补贴,并非牺牲农业,“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对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不能说明当时的苏联已经建成“福利国家”,排除C项;材料不能全面说明当时的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还没有按照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而华盛顿会议就是协调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所以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D项正确;对战败国进行再次处置和掠夺与华盛顿会议内容不符,排除A项;华盛顿会议是进一步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排除B项;华盛顿会议上明确限制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不是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是理由,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一战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一战期间,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了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说明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之争,C项正确;加入协约国之前意大利已经是独立的国家,排除A项;意大利是自愿脱离同盟国的,排除B项;二战是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巴黎协定》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落实《巴黎协定》的关键是解决温室效应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A项正确;题干与网络安全、饮水卫生、恐怖袭击等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正确;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这场战役结束了非洲装甲军团的攻势,此场战役后轴心国于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运作。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柏林战役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依据材料中“阿登纳的倡议”“第三种力量”可以看出德国提出了欧洲联合的设想,希望以此来对抗两极格局,所以阿登纳希望欧洲走向联合,A项正确;消除经济危机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选项与材料无关且德国于1949年已经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排除C项;D选项的北约成立于194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可得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不是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项正确;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主要是二战欧洲和非洲战场的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排除AC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对中国的局部侵略开始,排除B项。故选D项。
11.D
【详解】由材料“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可知,符合这一理念的是成立联合国,联合国的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D项正确;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宗旨为维护和平、裁减军备和实施委任统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欧盟是欧洲国家建立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宗旨不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排除B项;C项是冷战的产物,与维护国际和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世界社会带来的压力是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粮食供应紧张,A项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与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人口增长也有可能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排除C项;人口增长与妇女地位日益降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它要求成员方通过谈判,以实现经济自由化为目的,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信息,结合世界贸易组织所在的时代背景可知,这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不能体现美元霸权的需要,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管理贸易协定与协商,与欧洲一体化发展无关,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为了成员国的利益,并不是为了顺应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2020年2月,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2020年3月,中法俄英美重申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普惠共享”,这体现的是和平;“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20年3月,中法俄英美重申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普惠共享”,这体现的是发展,因此,主题是,和平与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电脑和互联网,排除A项;材料没有列举世界的力量中心,体现不出是世界多极化,排除C项;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不出科技无国界,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1933年,就美国全国范围而言,25%以上的玉米种植者,69%以上的生猪饲养者,以及40%以上的小麦种植者签署了减产合同。全国75%的棉农参与了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3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缓解了经济大危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并没胡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关联不大,排除B项;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这次经济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副世界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成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绥靖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的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与题干描述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没有反映出苏联与德国、日本互不侵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式,与题干描述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利用国家力量,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上‘管制’”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D项正确;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排除A项;整顿金融体系和加强对工业的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B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由材料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中成为现实”可知“第一座丰碑”指的是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并未成功,排除A项;苏联于1922年建立,并非苏俄,排除C项;《共产觉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远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9年,纳粹德国发动二战,1940年,意大利法西斯向法国宣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德日意法西斯在全球进行侵略扩张,纳粹等法西斯势力成为全人类的敌人,为了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1942年,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授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B项正确;当时,美苏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成员,它们不是协约国,排除A项;美国不认同苏联的意识形态,排除C项;美国、苏联联合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排除D项。故选B项。
20.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冷战期间,有发生战争的巨大危险,但是,因为美苏两国势均力敌而形成大国制衡,这以制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出现了长时间的和平,《长和平》就体现了这一点,D项正确;美苏对抗加剧了世界动荡,排除A项;冷战期间发生过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大国势均力敌有助于保持和平,而冷战是破坏长时间和平的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详解】根据图片英文“When you ride ALONE you ride with Hitler!”意思是单独驾车无异于与希特勒为伴,强调节约国内的战略能源,服务战争,因此海报反映的是美国为保障战略物资进行社会动员,号召联合共同抗敌,B项正确;题目海报号召联合共同抗敌,海报不能反映法西斯的罪行,排除A项;二战时期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排除C项;题目海报号召联合共同抗敌,为阐述鼓励民众积极消费,排除D项。故选B项。
22.D
【详解】根据材料“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控制西欧各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D项正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美苏两国冷战的序幕,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出台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进行反抗殖民压迫”“真正的非暴力,威力超过最强大的暴力。”“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以后,甘地先后于1920年和1930年两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项正确;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排除A项;由于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排除B项;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
2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为缓解建国初期的危机,巩固工农联盟和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苏维埃俄国政府推新经济政策,这使国民经济很快恢复、发展,A项正确;到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进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排除B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形成,排除C项; 赫鲁晓夫改革是1954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5.D
【详解】根据材料“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我国以后,我国传统饮食企业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越南以后,越南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并且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西方快餐文化进入我国和越南后,当地的相关行业借鉴西方文化发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复兴,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使得本土民族文化复兴,未能说明外来文化严重冲击本土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越南服装业“保留了典型的越南式审美标准”说明没有被西方文化同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借鉴和融合,而非文明之间严重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
26.B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年代尺可知,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0年的“非洲年”中,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争取到了国家主权,这些事件都属于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情况,B项正确;“非洲年”和纳米比亚独立属于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但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排除A项;1955年到1999年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是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演变为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年代尺没有涉及此内容,排除C项;巴拿马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万隆会议中的大部分参会国和非洲获得独立的国家大多也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与年代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7.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国民经济,于是,1921—1922年,苏俄有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不允许私营企业存在,排除B项;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苏联确立,私营企业消失,排除C项;沙皇政府而不是苏联政府时期农奴制改革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2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实力大幅度下降,二战后受到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受到美国的经济渗透,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欧洲逐渐走向联合,C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缔结的针对苏联等国的军事联盟条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政治基础,排除A项;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针对美国等国的军事联盟条约,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也随之解体,排除B项;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与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9.A
【详解】根据题干漫画中德国将法国和俄国士兵掐住,脚下踩着英国水兵,可知德国渴望战胜法国、俄国和英国,独霸欧洲,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不能体现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并不能体现法国、俄国和英国的整体实力,且根据所学知识,俄国的实力最为弱小,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德国并没有拆散俄法同盟,排除D项。故选A项。
30.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乌冲突严重干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速融化的南极冰山反映的是生态问题,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反映的是人口增长过快,这些问题都是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积极面对,A项正确;世界的安全问题与“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关联不大,排除B项;只有俄乌冲突反映了激烈的地区冲突,排除C项;俄乌冲突不能反映全球的生态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31.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可知,这体现出,是要防止共产主义胜利,这说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B项正确;发展国际贸易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材料是二战后,排除C项;促进欧洲复兴不是真实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32.C
【详解】根据材料“既是‘一战’前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二战’轴心国成员的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二战期间,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组成了轴心国集团,C项正确;其余国家不符合,排除ABD项。故选C项。
33.D
【详解】由材料可知,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万隆会议”体现的是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D项正确;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而非国际政治新秩序确立,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34.A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一战期间由于妇女在战时的贡献突出,英国妇女选举权问题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这说明女性在英国社会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由此可得出一战为英国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一战为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不是根本原因,B项错误;由“1918年,英国女性选民占选民总数的39.6%”可知男女并不是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C项错误;此时女性权利已在国家政治生活占有一定地位,并不只是萌发阶段,D项错误。故选A项。
35.D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丘吉尔‘铁幕演说’照片”“《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柏林墙残片”和所学可知,1947年3月5日,丘吉尔在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各自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首都柏林也同样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着冷战的加剧,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长近154千米,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所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美苏冷战对峙,D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除B项;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各自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不能概括题干全部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36.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促使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②正确;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一战期间,③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④正确。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ABC项。故选D项。
3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捍卫了十月革命成果,B项正确;1917年11月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排除A项;红军的斗争是为了争取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排除C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38.C
【详解】欧洲之所以快速地加强政治联合,主要是因为90年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政治方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荷兰的推动,排除B项;美国不会支持欧洲逐渐走向联合,排除D项。故选C项。
39.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以上所述并结合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说:苏联人在几个五年计划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去掉了那种不受限制的自由企业的某些弊病,没有人失业,没有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可知,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是191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苏联的解体是1991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40.D
【详解】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和其它一系列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D项正确;ABC项都不能体现“胜利者的蠢事”,排除ABC项。故选D项。
41.C
【详解】根据“浩繁的信息并不一定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有些人甚至将剪剪贴贴当作一种新形式的文学活动”可得出材料强调互联网存在着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使文学形式变味等,C项正确;推动了文学艺术创新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互联网使文学形式变味,并未涉及互联网安全领域,排除B项;材料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2.D
【详解】根据材料示意图中“美英盟军”“诺曼底”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军形成了两面夹击德国的态势,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D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排除C项。故选D项。
4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从此,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改革后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放弃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改革过于急进,使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国家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保留封建农奴制,走上扩张道路。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加强农奴制基础上实行的,俄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国家性质没有改变,①不符合题意,ABD项中均有①,排除ABD项。故选C项。
4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罗斯福新政内容,但不是其中心措施,排除ABD项。故选C项。
45.D
【详解】依据题干的“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可知这场“民族运动”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者是甘地,D项正确;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排除A项;扎格鲁尔领导了华夫脱运动,排除B项;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排除C项。故选D项。
46.B
【详解】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关键“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可知,所有这些功能都基于一项技术,即计算机网络技术,B项正确;原子能的主要成果是原子弹、氢弹等,航天技术的成果有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等,生物工程技术有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都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4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24日,因为这一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而这次危机起源于美国,然后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B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不符,排除A项;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与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不符,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8.A
【详解】根据材料“是一种造成战争威胁,掀起世界不安的主义。”,结合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A项正确;冷战形式是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具体实施,排除C项;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49.D
【详解】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筑墙’、‘设垒’、‘脱钩’等手段阻遏其他国家”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遭到的挫折,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材料主旨没有反映,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0.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海报创作于1942年,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是苏、美、英三大盟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故海报创作的背景应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根据题意,A项正确;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是1944年6月,《波茨坦公告》发表是1945年7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是1945年2月,均与材料里的时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51.D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更重要的对手”可知,乌克兰危机中美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借题发挥,围堵封锁中国。这种冷战思维不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D项正确;“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美国并不一定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排除B项;美国外交动作和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2.D
【详解】根据材料“《凡尔赛和约》不仅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还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掠夺。而在雅尔塔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和宰割战败国”和所学可知,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进行苛刻的掠夺容易导致极端民族仇恨,雅尔塔体系关注德国民众的基本生活,这有利于战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D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对战败国的处置思路,没有提及利益分配,排除A项;根据所学,雅尔塔体系并不是一个公正的国际秩序,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明确战后世界格局情况,无法从材料中推断,排除C项。故选D项。
53.B
【详解】根据材料“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创造了经济奇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推动苏联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不能说明该现象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并没有得到纠正,排除D项。故选B项。
54.A
【详解】据题干“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可知,这说明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即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不能反映“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相互促进”,排除BD项;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违背材料的意思,排除C项。故选A项。
55.A
【详解】根据材料“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扩大其自身影响力,支持原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这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形成于发展,促进了世界体系的重构,即冷战推动了世界体系的重新建构,A项正确;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冷战并没有使殖民地人民获得彻底解放,排除C项;冷战造成了国际局势紧张,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
56.C
【详解】据题干关键信息“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同时,还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B项正确;慕尼黑会议主要是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排除A项;开罗会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战后东亚的新局势,排除B项;波茨坦会议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排除D项。故选B项。
5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背景下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危机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应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反恐力度,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这些问题靠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必须依靠各国携手,共同应对,C项正确;“各自为政,互筑壁垒”只能使这些危机愈演愈烈,排除A项;如果各国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区别对待政策,根本不可能解决危机,排除B项;题干所列危机仅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
58.B
【详解】根据卡片信息“1916年”“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德、法两国军队”结合所学,可知1916年初,德军进攻法国要塞凡尔登,想把它变成“辗碎法军的磨盘”。德军进行了异常猛烈的进攻。法军面临困境,顽强抵抗,最终逐渐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秋季开始反攻。到12月,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这次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的转折性战役,B项正确;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交战双方与卡片信息不符,排除A项;1941年6月二战期间,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其中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C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B项。
59.A
【详解】据题干“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是在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背景下,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消除美国经济危机,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并非自由放任,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CD项。故选A项。
60.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政府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资金。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价格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决定的”可知,苏联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D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市场作用,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强调产值的产量,排除C项。故选D项。
6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C项正确;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排除A项;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排除B项;1951年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
62.C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要求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要用美元来购买美国的物质,还要有关税方面的优惠,这体现出了美国战后想要打开欧洲市场,在欧洲销售自己的工业产品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马歇尔计划恢复欧洲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的是马歇尔计划规定美国和欧洲贸易方面的特点,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有稳固资本主义的目的,但材料体现不出这一点,排除B项;从“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可知,并未实行自由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63.D
【详解】根据题干“联邦德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可知,联邦德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可知,这表明两国政府都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D项正确;材料中两国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强化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排除A项;两国没有推行公有化的所有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两国的共同点,得不出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6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CD项。故选A项。
65.D
【详解】由材料“世界贸易组织于2022年12月21日裁定,美国就香港商品实施的产地来源标记新规定不符合世贸规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材料中的信息反映出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重要职能是调解纷争,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D项正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保障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排除C项。故选D项。
6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枪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C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4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萨拉热窝时间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7.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A项正确;联合国大厦、世贸中心大厦、艾菲尔铁塔都与冷战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C项正确;日本策划了九一八事变,排除A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排除B项;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排除D项。故选C项。
69.B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领先世界,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表明了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B项正确;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排除A项;材料内容表述的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的作用”属于政治角度,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B项。
7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B项正确;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很多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只是罗斯福新政的对工业的调整的措施,排除A项;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岗位,只是罗斯福新政的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排除C项;整顿金融体系的措施,是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这只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71.B
【详解】据材料描述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权双标行为,结合所学可知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垄断了民主的话语霸权,什么是民主、怎么搞民主、搞得好不好,这些都由少数西方国家说了算。他们披着“民主”的伪装,大肆行“霸道”之实。把“民主”和“人权”作为“挡箭牌”,用其霸道思维不断公然挑战世界秩序,说明霸权主义依然盛行,B项正确;材料侧重西方国家的人权双标行为背后体现的霸权主义,并非是说人权问题的根深蒂固,排除A项;国家之间纷争不断是表象,不是材料重点,排除C项;材料涉及国家骚乱和示威运动,但地区冲突威胁和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2.B
【详解】据材料可以看出,1926年-1927年苏联的机器从依赖进口到1937年逐渐开始向国外出口,国家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的探索模式,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推行的,排除A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1936年后形成的苏联模式,无法体现材料的工业化建设成就,排除C项;1953年赫鲁晓夫实行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3.A
【详解】资本主义政策调整暂时缓解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继续存在,A项正确;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爆发有一定联系,但是题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排除B项;题目中“期待已久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在任何西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与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说法不符,排除C项;经济危机的缓解是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结果,世界各国团结合作不是题目强调的重点,排除D项。故选A项。
7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对纳米比亚独立这一事件的意义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C项正确;ABD项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75.B
【详解】根据题干“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B项正确;莫斯科保卫战在1941年,排除A项;敦刻尔克战役shi 1940年,排除C项;诺曼底登陆战役在194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76.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艾·戈尔的观点强调需要政府的调控,通过对碳标价一一对CO2征税的方式,逐步用这种方式把税收负担从雇佣转移到污染上,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A项正确;公众的参与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也很重要,但在这个题目中没有被提到,排除B项;虽然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支持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这个题目中,艾·戈尔的观点主要强调了政府的调控,排除CD项。故选A项。
7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是指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其表现如“增加了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家庭及社会的稳定”,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固资产阶级统治,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当时这些国家致力于对抗社会主义,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体现他们开始走向合作联合,排除C项;“新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即知识经济,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排除D项。故选A项。
78.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的八年前是1933年,1929年美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使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和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从而促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建立健全社会立法公正,排除A项;恢复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而非主要特点,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而非扩大行政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7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A项正确;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国际组织”不符,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 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因此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都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国际组织”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8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的复苏,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但并未增强政府管理能力,排除B项;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考前必刷】2023年中考历史单选题专项训练-世界现代史 (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