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4-2025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能力训练生物试题(答案)
山东省北镇中学竞赛部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能力训练
生物试题(2025年3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度比单纯通过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支架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推测细胞膜上有协助水分子通过的蛋白质分子,即水通道蛋白。为了探究提取出的膜蛋白X是否为水通道蛋白,科研人员利用细胞膜上没有水通道蛋白与膜蛋白X的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细胞a)做了相关实验,其中实验组处理为细胞a中注入控制膜蛋白X合成的有活性的mR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变化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B.在该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与水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无直接关系
D.实验组中细胞a吸水速率更高充分证明膜蛋白X是水通道蛋白
2.生物兴趣小组在密封容器的两侧放置完全相同的植株A、B,A植株左上角有适宜光源,B植株无光源,中间用挡板隔开(挡板既能遮光又能隔绝气体交换)(如图甲)。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撤去挡板继续培养,测定培养过程A植株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得到曲线LI。不考虑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对应的时刻为测定的起始时刻
B.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 浓度
C.挡板打开时A植株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c点时A植株光合速率大于B植株
3.迁移体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器,是细胞迁移过程中由尾部收缩丝的尖端或交叉点产生的膜性细胞器。研究发现,细胞能够通过迁移体释放以红色荧光蛋白为代表的细胞内容物,带有荧光的迁移体能够在细胞之间传递。细胞释放迁移体的过程中会将线粒体转移到迁移体内,并释放到细胞外,这个过程称为线粒体胞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线粒体胞吐以及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D
药物CCCP — + — +
敲除K基因 — — + +
迁移体中线粒体的相对含量 10 80 10 11
注:药物CCCP能诱导线粒体受损,“+”表示进行相关操作,“-”表示不进行相关操作。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迁移体膜的基本支架
B.迁移体可能具有介导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C.“线粒体胞吐”过程中释放的线粒体主要是受损的线粒体
D.K蛋白的作用可能是抑制需要胞吐的线粒体进入迁移体中
4.安哥拉兔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只含有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致死)。如图为安哥拉兔的培育和杂交实验示意图,实验中未发生图示以外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杂交,子代雌雄个体均为灰身
B.培养乙的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乙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F1的基因型为bXBX,则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乙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B基因与XB基因可发生基因重组
5.某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均为,该精原细胞在不含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到该细胞(或其子代细胞)先后经过甲、乙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标记的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有关这两个分裂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可能都含有,细胞乙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都不含有
C.细胞乙在图中时期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和着丝粒异常分裂
D.与细胞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4种或5种
6.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表面的抗原。研究人员通过以下实验成功筛选出了皮肤黑色素肿瘤细胞中多种特异性抗原的相关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①TIL是指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淋巴细胞
②MHCⅠ的作用是与胞内的抗原肽结合并将其展示在细胞表面供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MHCI普遍存在于有核细胞的外表面
A.细胞毒性T细胞对黑色素肿瘤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B.从肿瘤组织分离出的浸润性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以及多种T细胞、B细胞
C.上述黑色素肿瘤细胞cDNA转染的靶细胞可为人体正常的皮肤组织细胞
D.所有cDNA 文库中仅有一组转染的靶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
7.科学家在黄河流域盐碱地地区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鱼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中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浇灌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莲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需要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平衡
B.“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C.将田间杂草加工成易消化的饲料喂家畜,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D.该模式实现了物质循环,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8.植物和植食性昆虫之间具有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发现水稻基因LRR2是一个感虫基因,LRR2的转录水平受褐飞虱捕食的强烈诱导,并且其转录水平与水稻抗虫性负相关。机理研究表明,LRR2的表达产物可与定位于植物细胞质膜上的共受体S互作,从而干扰共受体S与防御相关模式识别受体P 和生长相关受体B之间复合体的形成,阻碍水稻的防御反应和生长发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稻和植食性昆虫的复杂互作关系是不同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褐飞虱捕食行为可诱导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基因LRR2 并增强其表达
C.可通过敲除基因LRR2验证其功能,预期结果是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显著增强
D.通过药物促进共受体S与受体P 和受体 B 之间形成复合体可增加水稻产量
9.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训练出一个 AI 算法,该算法可以在声音记录中既快又准地 检测到蓝鲸的 D-calls(D-calls 是成年雌雄蓝鲸在栖息地觅食时发出的“社交 ”叫声)。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蓝鲸的 D-calls 是觅食时的特殊行为,属于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的行为信息
B.采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蓝鲸种群数量,据此可预测蓝鲸种群未来的增长趋势
C.该算法有助于提高对蓝鲸种群动态的监测效率,便于人类了解蓝鲸的分布情况
D.D-Calls 具有高度的个体和季节性变化,通常用于调查南极地区蓝鲸的种群密度
10.香豌豆的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显性基因(A或B)存在时,花中的色素才能够合成,两个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花中的紫色色素才能够合成。已知含a基因的花粉部分致死,研究人员使用纯合亲本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红色香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
B.实验一F2出现9:1分离比是由于含a基因的花粉80%致死
C.实验二F1产生的雄配子中AB:Ab:aB:ab=4:4:1:1
D.实验二的F2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应为27:12:1
11.实验小组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Bt毒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相应的抗体,再从转基因抗虫棉中提取蛋白质电泳分离后和抗体杂交,然后加入带有特殊标记的抗体以显示出杂交带,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转基因抗虫棉中分离出的蛋白质相当于抗原
B.二抗可能是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一抗的抗体
C.若未显示出杂交带,则说明目的基因未导入受体细胞
D.图示操作的目的是检测转基因棉花是否产生Bt毒蛋白
12.实验小组为了检测某化学药物是否会诱发基因突变,在特定选择培养基上培养组氨酸缺陷型细菌,并在培养基中间放置一张浸润一定浓度该药物的圆纸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应不含有组氨酸
B.内侧无细菌生长说明内侧细菌没有发生突变
C.该实验应设置不含该药物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D.若适当提高该药物的浓度,则菌落范围可能会变大
13.PIN蛋白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能作为载体将生长素从细胞内运出,其在细胞中的分布具有极性。如图表示PIN蛋白的结构,其包括跨膜区H1、H2和位于细胞内部的保守区(C区)及可变区(V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PIN蛋白的H1、H2为亲水区,C区、V区为疏水区
B.由PIN蛋白介导的生长素运输过程中,PIN蛋白可能会发生磷酸化
C.在胚芽鞘细胞中,PIN蛋白主要分布在靠近形态学上端一侧的细胞膜上
D.PIN基因缺失突变体植株可能比野生型植株具有更明显的顶端优势
14.科学家或许找到了迄今为止对身高影响最为显著的基因。研究发现,在FBN1基因上存在一个错义突变——E1297G,使得表达的蛋白质中的谷氨酸(Glu)被甘氨酸(Gly)替换。当存在2个等位基因均为E1297G,导致身高降低4.4cm,皮肤更厚,且比正常年龄看起来更老。在世界上最矮人群之一的秘鲁人中,这一基因突变体出现的频率为4.12%,在沿海地区的秘鲁人中存在的概率更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1297G突变后相比正常人的FBNI基因转录的mRNA上的密码子数目不变
B.E1297G突变个体可能为他们在沿海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了更大的优势
C.人类的身高受到多个基因共同的影响,同时FBNI基因也能影响不同的性状
D.FBN1基因发生的突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15.施一公院士的团队相继获得了剪接体、核孔复合体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剪接体是由 RNA 和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动态复合物,是细胞核中执行基因表达过程的关键分子机器;核孔复合体由100多种蛋白质组成,融合、贯穿于核膜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剪接体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不完全相同
B.剪接体与核孔复合体中的蛋白质的形成都需要核糖体参与
C.剪接体在发菜DNA转录后发挥作用
D.核质之间物质交换越频繁的细胞,其核孔复合体数目相对越多
16.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已知外侧缰核(LHb)通过调节“奖赏”脑区的活动影响5-HT(5-羟色胺)的合成。在压力和恐惧等刺激下,LHb神经元会发放连续高频的动作电位,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抑制,从而使人出现抑郁情绪,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郁症患者的LHb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比正常人慢
B.LHb输出增强通过提高“奖赏”脑区神经元的阈电位抑制其兴奋性
C.氯胺酮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NMDAR和T型钙通道减少Ca2+进入细胞,从而解除对下游奖赏脑区产生的抑制
D.压力、消极刺激后,患者的T型钙通道被激活,随着细胞内Ca2+增多,细胞表现为簇状放电,激活下游的奖赏中心而引起抑郁
17.常染色体芦花羽图案形成机制如图所示: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IR)需要与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两个配体共同作用经一系列过程活化酪氨酸酶(TYR)。如果细胞中的TYR足够多,多巴及多巴醌将通过各自的通道合成真黑色素;ASIP(长程可扩散抑制因子)比α-MSH(短程可扩散激活因子)更快地扩散到邻近细胞并抑制邻近细胞MCIR的功能,进而降低黑色素细胞中的TYR含量,促进褐黑素的表达,从而促进横斑条纹中非黑色条纹的形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α-MSH可以降低MC1R参与的反应的活化能,ASIP会导致MC1R参与的反应的活化能升高
B.ASIP是MC1R的抑制因子,它会和α-MSH竞争与MC1R的结合
C.TYR既能催化真黑素的合成,也能催化褐黑素的合成
D.增强ASIP或减弱α-MSH的功能都可能增加黑色素的合成
18.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植物的向光性是光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结果
②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③对果树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完全相同
⑤高浓度的2,4-D能抑制单子叶农作物中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可作除草剂
⑥用赤霉素处理小麦种子,可促进其萌发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9.静止代谢率是指动物清醒时,维持机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产热速率和最小能量值。测定栖息于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间无显著差异时,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也无明显差异
B.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高原鼠兔通过增加静止代谢率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着高原鼠兔的产热量和散热量
D.影响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体重和静止代谢率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是氧气含量
20.吃腐烂水果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或更严重的症状,这可能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毒素有关,某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健康饮食,设计实验探究腐烂苹果不同区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烂果毒性,实验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本实验探究目的,步骤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步骤三在适宜环境下培养8小时即可统计出不同菌液中全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值
C.若菌落的种类和数量均为①>②>③>④>⑤,则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中毒素含量越低
D.若编号为⑤的部位微生物的数量极少,则切掉①~④后的苹果就可以放心食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黑藻叶片都可作为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B.叶圆片沉浮法测定光合速率时,实验前需对叶圆片黑暗处理使其沉到烧杯底部
C.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需使用玻璃棒充分快速搅拌以确保DNA分子的析出
D.使用血球计数板时,需先滴液再盖普通盖玻片,培养液自行渗入后静置片刻再计数
22.波斯鲟是一种洄游性鲟类,在海洋和淡水河流之间洄游,其鳃上有氯细胞,氯细胞膜上的Na -K -ATP泵能够运输Na ,K 离子,维持渗透压稳定。波斯鲟在进入海水环境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到高于海水渗透压,15天后降低到海水渗透压水平。下图是不同体重的波斯鲟从淡水转移到海水中,波斯鲟鳃中Na -K -ATP泵荧光强度(A图)和Na -K -ATP泵活性(B图)的变化。其中2~3g的波斯鲟幼鱼对海水的适应能力显著强于1~2g的波斯鲟幼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进入海水到血浆与海水渗透压相等,波斯鲟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B.波斯鲟主要通过增加Na -K -ATP泵的数量来适应海水环境
C.刚进入海水中渗透压升高有助于维持波斯鲟的正常生命活动
D.Na -K -ATP泵通过排出多余的Na 来维持渗透压稳定
23.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细胞中的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与有关蛋白形成沉默复合体RISC后,通过与靶mRNA 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具体机理如图。miR-150为 miRNA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异常表达。研究人员将miR-150过表达质粒及其阴性对照质粒 miR-NC分别导入宫颈癌 Hela细胞后,检测细胞凋亡率和 FOXO4 蛋白表达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iRNA与靶mRNA部分互补,碱基配对方式与 miRNA 基因转录过程完全不同
B.RISC中的miRNA与靶mRNA的3端结合,通过阻止核糖体移动阻止翻译的进行,属于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C.miRNA可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属于表观遗传
D.实验表明,miR-150可能通过靶向下调FOXO4基因表达来促进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24.土壤铝污染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为增强蓄茄耐铝能力及培育抗铝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某实验室以栽培品种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究了生长素对铝胁迫下番茄根生长的影响,试验处理如下:CK(不处理)、外源施加AlCl3(Al),外源施加 AlCl3和生长素类似物 (Al+NAA)、外源施加AlCl3和生长素合成抑制剂(Al+yucasin),外源施加 AlCl3和生长素运输抑制剂(Al+NPA)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生长素类似物对铝胁迫诱导的番茄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B.为增强番茄耐铝能力可在栽培过程中施加生长素合成抑制剂yucasin,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C.铝胁迫诱导的根生长抑制现象可通过阻断生长素运输使其缓解
D.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可能是通过减少铝离子在根尖的积累,从而缓解铝胁迫对根的毒害
25.气温上升会影响蜘蛛数量,科研人员为探明其机制,研究了高寒草甸在2017~2020年增温组和未增温组的两种蜘蛛织网的网眼大小,网眼大小与捕食对象有关,结果如图所示。在高寒草甸,较小或中等体型的蜘蛛猎物多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而较大体型的蜘蛛猎物则多以杂草类植物为食。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雄洛桑尖蛛通过在雌蛛的网上“跳舞”来吸引雌性,这属于物理信息
B.2017~2020年,增温组两种蜘蛛数量的变化与生产者生物量的变化有关
C.2017~2020年,增温组改变织网眼大小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增温后洛桑尖蛛提升了中小体型猎物的捕食量
三、非选择题
26.河北省为半湿润气候类型区域,多数年份易发生干旱。研究人员以番茄幼苗为材料,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施加等量的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褪黑素(MT)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提示:水分利用效率与植物利用水分的能力呈正相关)。
组别 净光合速率 (mmolCO2·m-2·h-1) 呼吸速率 (mmolCO2·m-2·h-1) 气孔导度 (μmolH2O·m-2·s-1) 水分利用效率 (μmolCO2/mmolH2O)
对照 29.2 8.6 129 2.5
SA 59.8 3.5 180 3.3
BR 27.3 3.1 126 1.8
MT 32.9 6.1 98 3.0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程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外源施加 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细胞中的有机物含量和水分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抗旱能力。
(2)外源施加MT提高番茄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幅度较SA组小,其原因可能是:①MT组比SA组的 高,有机物消耗更多;②MT组与SA组相比, 下降,导致CO2供应减少,同时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 减少,导致光合速率较低。
(3)综合以上信息,在培养番茄幼苗时,应选择外源施加 ,更有利于番茄幼苗在干旱条件下生长。
(4)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会积累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导致膜结构受损。为探究SA缓解干旱胁迫的机理,科研人员分别测定番茄根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催化活性氧的分解)与丙二醛(可以损伤生物膜结构)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①活性氧能导致生物膜结构受损,主要攻击膜成分中的 ,并引起雪崩式反应。
②结合图示分析,SA通过 ,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
27.水稻(染色体数为2n=24)是一种自花受粉的二倍体作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发现一株三体水稻植株(三体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多一条染色体);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假设三体形成的不同配子均可正常参与受精。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一批水稻种子一段时间后,让其发育成幼苗,取某植株根尖,制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对处于 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剪切、配对、分组和排列,最后形成的染色体组型中染色体数若为 条,则为三体水稻。
母体 F2表型及数量
大穗 正常穗
9—三体 64 67
12—三体 23 110
(2)水稻穗子的大小和穗粒数决定水稻产量。研究人员获得了穗子显著大于野生型的单基因纯合突变体1和突变体2,分别将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的F1的穗子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野生型的,说明大穗为隐性性状。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2杂交,子代穗子大于野生型的,说明两种突变体突变基因的关系是 。
(3)为了研究突变体1的突变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上,实验人员用该突变株作父本,与不同的三体野生型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F1中的三体与突变体植株杂交得F2(实验结果见表,9—三体、12—三体分别表示9号、12号染色体多了一条)。F1中三体的概率是 。据表分析,突变基因1位于 号染色体上。实验人员提出还可以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对基因定位,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
(4)研究人员发现,水稻胚乳中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口感越软糯,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口感越硬。淀粉可以被 染成蓝色。已知水稻糯性基因(Nt)编码支链淀粉合成酶,若Nt基因中第301位碱基是正常的G,该位点所在内含子能被正常剪接,胚乳中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基因型记作GG;若该位点突变成T,则不能被正常剪接,胚乳中支链淀粉合成水平会降低,基因型记作TT。为检测Nt基因该位点碱基是G或T,研究人员以待测水稻植株总DNA为材料,以Nt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图甲中①②分别是引物1和引物2的设计区),对PCR扩增产物用限制酶A酶切后进行电泳,实验结果见图乙(图中两种条带分别为460bp、230bp)。已知引物1为5'—GCTTCACTTCTCTGCTTGTG—3',两引物之间无另外的该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实验中还需要设计另外一条引物2,其序列应为 ;从图乙初步判断基因型为TT的植株是 。
28.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小鼠出生8周后饲喂碘化钠(NaI)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处理以获得HT模型小鼠。为研究药物CS对HT小鼠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以HT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实验,处理方法见下表,表中NC表示对照组,CS表示治疗组。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诱导处理 NC CS
1 NaI连续处理8周 连续给药2周
2 NaI连续处理16周
3 NaI连续处理64周
(1)NaI诱导的小鼠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出现HT。分析表格,CS组用NaI连续处理不同时间后进行给药处理,是为了评价CS对 小鼠的治疗效果。已知CS组需进行腹腔注射,结合表中信息分析,NC组的处理方法是 。
(2)已知HT患者会出现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升高的现象。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HT模型小鼠血浆中TgAb、TPOAb和甲状腺激素(T4)的水平,结果如图。
①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前体物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酶,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步骤。TgAb和TPOAb分别由 刺激B细胞使其活化后产生。HT模型小鼠血浆中TgAb和TPOAb水平升高,说明甲状腺滤泡细胞受损程度 。
②CS对HT小鼠的治疗效果表现为 。
③NaI连续处理64周时,两组小鼠T4水平均较低且基本相同,原因可能是 。
29.CSR理论认为植物存在三种基本的生态适应策略,即竞争型策略(C,适应资源丰富的环境)、耐胁迫型策略(S,适应资源贫乏的环境)和杂草型策略(R,适应低胁迫高干扰的环境)。高原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小型哺乳动物,其采食和挖掘洞穴的行为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土壤结构和植被。研究小组探究了某高寒草甸内高原鼠兔的活动对其中主要毒杂草生存策略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原鼠兔通过挖掘活动将深层土壤刨出,刨出的土壤形成沙丘,地下则形成数量众多的洞穴,从而影响群落的 结构,可通过对有效洞口数的调查研究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这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类似于 (填“标记重捕法”或“样方法”)。
(2)研究小组每设置一块干扰样地,都会在其周边的一定范围内选择一个区域作为配对的未干扰样地,干扰样地与配对的未干扰样地距离不宜过大,原因是 。
(3)根据结果可知,高原鼠兔未干扰区的高寒草甸毒杂草主要表现 型策略,采用这种生存策略的原因可能是 。
(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包括多种饲用植物及毒杂草,毒杂草对家畜有毒害作用。比较干扰区和未干扰区毒杂草的生态策略,试从生物多样性和天然草地经济保护的角度提出对高寒草甸中高原鼠兔的管理策略,并说出依据。
管理策略: 。
依据: 。
30.ATP合酶可利用膜两侧H+浓度梯度中的电化学势能合成ATP。ATP合酶β亚基蛋白(ATP5B)是ATP合酶的主要催化亚基之一,与多种疾病有关。下图是科研人员构建ATP5B-Flag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ATP合酶分布在 。为获取ATP5B基因,可提取细胞中的 ,在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获得cDNA。Flag标签序列的基本单位是 。
(2)引物ATP5B-F的序列为5′CCGCGTGGATCCCCGGAATTCATGTTGAGTCTTGTGGGGCG3′,则引物ATP5B-R应该选择 (填序号)。引物ATP5B-F和ATP5B-R中分别增加5′ATG3′和5′TCA3′的目的是 。
①5′TCAGTCAGTCACGATGCGGCCGCTCACTTATCGTCGTCATCCTTGTAATCCGTCCCGTGCTCTTCT3′
②5′TCAGTCAGTCACGATGCGGCCGCTCAGATTACAAGGATGACGACGATAAGCGTCCCGTGCTCTTCT3′
③5′ATCGTGACTGACTGAGCGGCCGCTCACTTATCGTCGTCATCCTTGTAATCCGTCCCGTGCTCTTCT3′
④5′ATCGTGACTGACTGAGCGGCCGCTCAGATTACAAGGATGACGACGATAAGCGTCCCGTGCTCTTCT3′
(3)经图中PCR过程获得产物的长度约为 bp。
(4)免疫印迹技术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转印至纤维膜,依次加入一抗、酶标二抗并洗去未结合的抗体,最后加底物显色。下图是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5B-Flag表达情况的实验结果,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导入pcDNA3.0-ATP5B-FIng|的大肠杆菌细胞蛋白样品检测结果。
①制备图中马抗鼠酶标二抗时,应以 作为抗原。通过抗原-抗体杂交实验检测到Flag标签,说明 。“ ”处的一抗应与 特异性结合。
②为使实验结果更严谨,应该增加C组实验,C组大肠杆菌的处理方式是 。预期实验结果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
《能力训练5》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D C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D C C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CD CD BC AD B
26.(1)SA、MT(2) 呼吸速率 气孔导度 ADP、Pi、NADP+(3)SA
(4) 磷脂 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27.(1) 有丝分裂中 25
(2) 等于 互为等位基因
(3) 1/2 12 细胞融合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丢失的现象,通过丢失的染色体进行基因定位
(4) 碘-碘化钾溶液 5'—ATGATTTAACGAGAGTTGAA—3' 2、3、8、11
28.(1) 不同HT发病阶段 连续2周向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2) Tg和TPO 增大 在HT发病程度相对较轻时(前期和中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或可降低TgAb和TPOAb水平并提高T4的含量),在发病程度较严重时(晚期)没有治疗效果(或治疗效果差) (CS可通过降低TgAb和TPOAb水平来减轻其对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64周时)小鼠大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死亡,导致T4合成量低
29.(1) 垂直和水平/空间 样方法
(2)距离过大可能导致两个样地的环境差异较大,无法准确对比高原鼠兔干扰的影响
(3) S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资源贫乏
(4) 适当控制高原鼠兔的干扰程度,使其处于一定范围 干扰程度过低会导致毒杂草生态策略单一,使生物多样性较低,干扰程度过高则会诱导毒杂草生物量增加,从而使高寒草甸中饲用植物的比例降低
30.(1) 线粒体内膜 总RNA 脱氧核苷酸
(2) ① 保证目的基因的正确表达,保证转录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的完整性
(3)1664(4) 鼠抗体 ATP5B-Flag成功表达 β-actin 导入空载体pcDNA3.0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