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1.(2024九下·大庆) 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变为液氧
B.硫在空气里燃烧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固体变蓝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2.(2024九下·大庆)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加速溶解 B.加热液体
C.蒸发食盐水 D.二氧化碳的验满
3.(2024九下·大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B.葡萄糖可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C.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4.(2024九下·大庆)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混合物
A 醋酸 纯碱 小苏打 福尔马林
B 碳酸 熟石灰 磷酸氢二铵 石油
C 柠檬酸 NH3·H2O 高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
D 磷酸 KOH 粗盐 石灰浆
A.A B.B C.C D.D
5.(2024九下·大庆) “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4个氢分子
B.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无机化合物
C.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1个C8H8O分子含有16个原子
6.(2024九下·大庆)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7.(2024九下·大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8.(2024九下·大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室温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一定温度下,将NH4Cl饱和溶液加水稀释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9.(2024九下·大庆)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
10.(2024九下·大庆)碳酸锂Li2CO3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下图是模拟提纯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Ⅰ、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CO3,含泥沙等杂质。
Ⅱ、Li2CO3(化学性质与Na2CO3类似)为无色晶体,室温时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以是稀硫酸,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Y
B.将滤液2蒸发,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C.②中适宜用冷饱和Na2CO3溶液
D.此工艺可获得副产品Na2SO4
11.(2024九下·大庆)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应爱护水资源。溶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
(2)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尿素是农业上常用的   (填“氮肥”“钾肥”“磷肥”中的任意一种)。
(3)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
(4)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填写一条即可)
(5)自来水厂欲将河水转化为生活用水,处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仅填序号:①消毒②过滤③沉降④吸附)
12.(2024九下·大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   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13.(2024九下·大庆)如图为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钡是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镁、铝三种元素中   元素与钡元素位于同一族(填元素符号)。
(3)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电子形成钡离子(填“得”或“失”),钡离子有毒,医疗上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作X射线透视胃部的内服药,但BaCO3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4.(2024九下·大庆)氢气作为新能源。被认为具理相的清洁高能燃料。如图是用硫化氢H2S气体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图。
(1)将图中S、H2S、H2SO4、SO2四种物质按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   。
(2)HCl、HNO3是一元酸,H2S、H2SO4是二元酸,写出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出化学式)。
(4)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5)如图为HI转化为I2的示意图,请写出如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4九下·大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B、C、D(分解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已知,常温常压下B为液体、D为气体,I为HCl,J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K和N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1)写出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3)M的化学式为   ;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有   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中焦炭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
(5)H与J反应生成K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2024九下·大庆)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I、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   。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   。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O2(填“>”或“<”)。
Ⅱ、在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5)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6)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17.(2024九下·大庆)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CO2的性质时偶然发现,澄清石灰水升温时有固体析出(不考虑水的蒸发),为探究析出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析出的固体是Ca(OH)2。
(1)你认为提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
【探究与结论】
(2)为验证此猜想,小庆同学提出实验方案:将固体过滤出,重新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测定溶液的pH。经测定,室温下溶液的pH为12,小庆同学认为固体中存在Ca(OH)2。
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她观察到   。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了Ca(OH)2还混有少量CaCO3。你认为存在CaCO3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率慢,可能的原因为   (填字母)。
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 b.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 c.滤纸破损
18.(2024九下·大庆) 计算:
(1)小铁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若使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NaOH固体。
(2)向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通入4.4gCO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质量为   。
(3)工业上制备NaOH通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具体原理为:
   NaCl+   H2O   NaOH+   H2↑+   Cl2↑
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氧气变为液氧 ,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五水硫酸铜晶体,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导致液体飞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验满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蒸发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气体验满需在瓶口处检验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是涤纶、腈纶,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人体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葡糖糖属于糖类食物,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醇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是涤纶、腈纶来解答;
B、根据人体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葡糖糖属于糖类食物来解答;
C、根据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来解答;
D、根据乙醇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醋酸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 福尔马林是混合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碳酸是酸,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磷酸二氢铵属于盐,石油是混合物,故该分类正确,符合题意;
C、柠檬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高锰酸钾属于盐,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D、磷酸属于酸,氢氧化钾属于碱,粗盐属于混合物,石灰浆属于混合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的概念是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化根的化合物就叫做碱,酸中的阴离子和碱中的阳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叫做盐,由多种物质混合形成的物质就是混合物的概念来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是纯净物,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该分子中没有其他分子,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含碳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故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化合物,不是无机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1个C8H8O分子含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共由17个原子构成,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对乙烯基苯酚是纯净物,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来解答;
B、根据含碳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来解答;
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来解答;
D、根据1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来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A中硫酸铝的化学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故B中的氯化亚铁的化学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故C中的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错误,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该方程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各物质的化学式来解答;
B、根据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来解答;
C、根据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来解答;
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来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所给实验中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符合题意;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敞口容器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不能发生明显变化,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B、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及条件分析;
C、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据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当温度达到分解温度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固体的质量减小,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B、室温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随水的增加,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至接近于7,但不会超过7,不符合题意;
C、溶解度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一定温度下,将NH4Cl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氯化铵的溶解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然后再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则随着溶液pH的逐渐增大,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9.【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质质量多少与溶液质量有关,未指明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多少,符合题意;
D、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溶液均由饱和变为了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0℃时,三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所以升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是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答案】C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盐,加入过量X溶液得滤液1,滤液1经处理得到较纯的硫酸锂溶液,由此可知X中含有硫元素,所以X可以为硫酸,Y为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B、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不符合题意;
C、Li2CO3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大,所以②中适宜用热的饱和Na2CO3溶液,此时碳酸锂易结晶析出,符合题意;
D、反应②硫酸锂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锂和硫酸钠,此工艺可获得副产品Na2SO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对应的盐及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B、根据蒸发操作要求分析;
C、根据碳酸锂的溶解性分析;
D、根据反应后的产物分析。
11.【答案】(1)硬水
(2)氮肥
(3)生铁
(4)防止铁生锈(或金属回收利用)
(5)③②④①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1)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反之为软水。
(2)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一种元素就是什么肥。故尿素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故是氮肥,则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3)生铁和钢属于铁的合金,而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至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至2%,故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高。
(4)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是合理开采金属资源,防止金属锈蚀,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5)水的净化过程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故答案为: ③②④① 。
【分析】(1)根据硬水的概念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来解答 ;
(2)根据肥料有氮肥、钾肥、磷肥来解答;
(3)根据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至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至2%来解答;
(4)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合理开采金属资源,防止金属锈蚀,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寻找金属的替代品来解答;
(5)根据水的净化过程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来解答。
12.【答案】(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c
(4)不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相比装置B,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短进长出,故从c进入;
(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选用装置E。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3)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及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分析;
(4)根据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相比装置B,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短进长出,故从c进入;
(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选用装置E。
13.【答案】(1)金属;137.3
(2)Mg
(3)失;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钡”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钡的相对原子质为:137.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族,镁与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镁与钡位于同一族,镁的元素符号为:Mg;
(3)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钡离子有毒,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水形成氯化钡溶液,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用碳酸钡做“钡餐”,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1)“钡”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钡的相对原子质为:137.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族,镁与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镁与钡位于同一族,镁的元素符号为:Mg;
(3)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
钡离子有毒,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水形成氯化钡溶液,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用碳酸钡做“钡餐”,方程式为:。
14.【答案】(1)H2S<S<SO2<H2SO4
(2)2NaOH+H2S=Na2S+2H2O
(3)I2、H2SO4
(4)微量
(5)4HI+O2=2I2+2H2O
【知识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S属于单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故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H2SO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在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为H2S<S<SO2<H2SO4。
(2)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
(3)在流程图中,某物质在某一步是生成物,在前面某一步是反应物,该物质可循环利用,故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I2、H2SO4。
(4)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低于人体质量0.01%,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I+O2=2I2+2H2O。
【分析】(1)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H2S与NaOH反应生成Na2S和H2O分析;
(3)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
(4)根据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分析;
(5)根据图示确定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分析。
(1)S属于单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故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H2SO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在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为H2S<S<SO2<H2SO4。
(2)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
(3)在流程图中,某物质在某一步是生成物,在前面某一步是反应物,该物质可循环利用,故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I2、H2SO4。
(4)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低于人体质量0.01%,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I+O2=2I2+2H2O。
15.【答案】(1)
(2)复分解反应
(3)FeCl2;两
(4)吸热;还原
(5)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B、C、D(分解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的三种氧化物分别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已知,常温常压下B为液体,故B为水,D为气体,故D为二氧化碳,C为氧化铜;B通电生成E和F,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E和F为氢气和氧气,且E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故E为氢气,F为氧气,金属K能与氧气反应生成J,J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J为四氧化三铁,K为金属铁,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C与盐酸反应生成L,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L为氯化铜,L与K反应生成M和N,且N为金属,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M为氯化亚铁,N为铜。D与焦炭反应生成H,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H为一氧化碳。将答案带入原题,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铜加入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M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即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渣为铜,说明铁全部被氯化铜完全反应掉,氯化铜可能过量,也可能与铁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氯化亚铁或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两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
反应中焦炭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5)H与J反应生成K,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三种氧化物,结合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与炭反应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方程式、化学式书写,复分解反应定义解答。
(1)由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铜加入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M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
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即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渣为铜,说明铁全部被氯化铜完全反应掉,氯化铜可能过量,也可能与铁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氯化亚铁或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两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
反应中焦炭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5)H与J反应生成K,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16.【答案】;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是廉价易得的原料,所以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液氮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氮气不能助燃;液氧的沸点高,后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氧气具有助燃性;>;;宇航员的呼吸作用;abc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故方程式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是廉价易得的原料,所以工业制取大量氧气以空气为原料;
(2)液氮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氮气不能助燃,液氧的沸点高,后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由图可知,除去了大分子的氮气,所以氮气分子大于氧气分子;
(4)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方程式为:;
(5)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宇航员的回呼吸作用;
(6)“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不需要携带大量氧气,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a符合题意;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不需要氢气,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b符合题意;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如尿液中的水需要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c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分析;
(2)根据液氮沸点低及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
(3)根据透过分子筛的分子小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分析;
(5)根据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分析;
(6)根据“水-氧-碳”的循环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7.【答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石灰水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澄清石灰水升温时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2)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即观察到溶液中仍然有部分白色固体存在;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了Ca(OH)2还混有少量CaCO3,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
(3)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造成滤纸过滤面积减小,会造成过滤速率慢,a符合题意;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会造成过滤速率慢,b符合题意;滤纸破损,会使过滤速率变快,过滤液仍浑浊,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滤纸和漏斗中间有空隙或滤纸上滤渣过多会影响过滤速率。
18.【答案】(1)4
(2)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3)2;2;2;1;1;解:设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m=11.7t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解: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多少克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设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根据题意得: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答:需要称量4克氢氧化钠刚好与100g3.65%盐酸完全反应。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已知 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解:假设4.4克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则需消耗X克氢氧化钠,同时生成y克碳酸钠
则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8克与4.4克二氧化碳反应,还剩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故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碳酸钠和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组成。质量分别是:10.6克和16克。
(3)工业上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
解:设理论上需要x吨氯化钠
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氯化氢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已知量来计算进行解答;
(3)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已知该方程式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来解答。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1.(2024九下·大庆) 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变为液氧
B.硫在空气里燃烧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固体变蓝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氧气变为液氧 ,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五水硫酸铜晶体,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2.(2024九下·大庆)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加速溶解 B.加热液体
C.蒸发食盐水 D.二氧化碳的验满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溶解时需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导致液体飞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验满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蒸发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气体验满需在瓶口处检验分析。
3.(2024九下·大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属于合成纤维
B.葡萄糖可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C.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答案】A
【知识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是涤纶、腈纶,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人体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葡糖糖属于糖类食物,故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醇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是涤纶、腈纶来解答;
B、根据人体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糖类,葡糖糖属于糖类食物来解答;
C、根据水泥、玻璃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来解答;
D、根据乙醇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4.(2024九下·大庆)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混合物
A 醋酸 纯碱 小苏打 福尔马林
B 碳酸 熟石灰 磷酸氢二铵 石油
C 柠檬酸 NH3·H2O 高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
D 磷酸 KOH 粗盐 石灰浆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醋酸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 福尔马林是混合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碳酸是酸,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磷酸二氢铵属于盐,石油是混合物,故该分类正确,符合题意;
C、柠檬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高锰酸钾属于盐,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D、磷酸属于酸,氢氧化钾属于碱,粗盐属于混合物,石灰浆属于混合物,故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的概念是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化根的化合物就叫做碱,酸中的阴离子和碱中的阳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叫做盐,由多种物质混合形成的物质就是混合物的概念来解答。
5.(2024九下·大庆) “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4个氢分子
B.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无机化合物
C.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1个C8H8O分子含有16个原子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是纯净物,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该分子中没有其他分子,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含碳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故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化合物,不是无机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1个C8H8O分子含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共由17个原子构成,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对乙烯基苯酚是纯净物,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来解答;
B、根据含碳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来解答;
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来解答;
D、根据1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来解答。
6.(2024九下·大庆)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A中硫酸铝的化学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故B中的氯化亚铁的化学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故C中的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错误,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该方程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各物质的化学式来解答;
B、根据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来解答;
C、根据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来解答;
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来解答。
7.(2024九下·大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所给实验中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白磷燃烧、红磷因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符合题意;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敞口容器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不能发生明显变化,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B、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及条件分析;
C、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敞口容器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据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分析。
8.(2024九下·大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室温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一定温度下,将NH4Cl饱和溶液加水稀释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当温度达到分解温度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固体的质量减小,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B、室温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随水的增加,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至接近于7,但不会超过7,不符合题意;
C、溶解度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一定温度下,将NH4Cl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氯化铵的溶解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然后再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则随着溶液pH的逐渐增大,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9.(2024九下·大庆)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质质量多少与溶液质量有关,未指明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多少,符合题意;
D、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溶液均由饱和变为了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0℃时,三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所以升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是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2024九下·大庆)碳酸锂Li2CO3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下图是模拟提纯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Ⅰ、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CO3,含泥沙等杂质。
Ⅱ、Li2CO3(化学性质与Na2CO3类似)为无色晶体,室温时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以是稀硫酸,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Y
B.将滤液2蒸发,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C.②中适宜用冷饱和Na2CO3溶液
D.此工艺可获得副产品Na2SO4
【答案】C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盐,加入过量X溶液得滤液1,滤液1经处理得到较纯的硫酸锂溶液,由此可知X中含有硫元素,所以X可以为硫酸,Y为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B、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不符合题意;
C、Li2CO3微溶于水,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大,所以②中适宜用热的饱和Na2CO3溶液,此时碳酸锂易结晶析出,符合题意;
D、反应②硫酸锂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锂和硫酸钠,此工艺可获得副产品Na2SO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对应的盐及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B、根据蒸发操作要求分析;
C、根据碳酸锂的溶解性分析;
D、根据反应后的产物分析。
11.(2024九下·大庆)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应爱护水资源。溶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
(2)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尿素是农业上常用的   (填“氮肥”“钾肥”“磷肥”中的任意一种)。
(3)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
(4)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填写一条即可)
(5)自来水厂欲将河水转化为生活用水,处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仅填序号:①消毒②过滤③沉降④吸附)
【答案】(1)硬水
(2)氮肥
(3)生铁
(4)防止铁生锈(或金属回收利用)
(5)③②④①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1)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反之为软水。
(2)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一种元素就是什么肥。故尿素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故是氮肥,则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3)生铁和钢属于铁的合金,而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至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至2%,故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高。
(4)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是合理开采金属资源,防止金属锈蚀,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5)水的净化过程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故答案为: ③②④① 。
【分析】(1)根据硬水的概念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来解答 ;
(2)根据肥料有氮肥、钾肥、磷肥来解答;
(3)根据生铁中的含碳量是2%至4.3%,钢中的含碳量是0.03%至2%来解答;
(4)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合理开采金属资源,防止金属锈蚀,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寻找金属的替代品来解答;
(5)根据水的净化过程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来解答。
12.(2024九下·大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极易溶于水,   用E装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答案】(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c
(4)不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相比装置B,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短进长出,故从c进入;
(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选用装置E。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3)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及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分析;
(4)根据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
(2)相比装置B,装置C带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C;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短进长出,故从c进入;
(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选用装置E。
13.(2024九下·大庆)如图为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钡是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镁、铝三种元素中   元素与钡元素位于同一族(填元素符号)。
(3)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电子形成钡离子(填“得”或“失”),钡离子有毒,医疗上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作X射线透视胃部的内服药,但BaCO3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金属;137.3
(2)Mg
(3)失;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钡”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钡的相对原子质为:137.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族,镁与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镁与钡位于同一族,镁的元素符号为:Mg;
(3)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钡离子有毒,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水形成氯化钡溶液,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用碳酸钡做“钡餐”,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同一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1)“钡”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由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钡的相对原子质为:137.3;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位于同一族,镁与钡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镁与钡位于同一族,镁的元素符号为:Mg;
(3)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
钡离子有毒,碳酸钡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水形成氯化钡溶液,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用碳酸钡做“钡餐”,方程式为:。
14.(2024九下·大庆)氢气作为新能源。被认为具理相的清洁高能燃料。如图是用硫化氢H2S气体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图。
(1)将图中S、H2S、H2SO4、SO2四种物质按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   。
(2)HCl、HNO3是一元酸,H2S、H2SO4是二元酸,写出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出化学式)。
(4)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5)如图为HI转化为I2的示意图,请写出如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2S<S<SO2<H2SO4
(2)2NaOH+H2S=Na2S+2H2O
(3)I2、H2SO4
(4)微量
(5)4HI+O2=2I2+2H2O
【知识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S属于单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故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H2SO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在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为H2S<S<SO2<H2SO4。
(2)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
(3)在流程图中,某物质在某一步是生成物,在前面某一步是反应物,该物质可循环利用,故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I2、H2SO4。
(4)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低于人体质量0.01%,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I+O2=2I2+2H2O。
【分析】(1)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H2S与NaOH反应生成Na2S和H2O分析;
(3)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
(4)根据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分析;
(5)根据图示确定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分析。
(1)S属于单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故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H2SO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在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为H2S<S<SO2<H2SO4。
(2)H2S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
(3)在流程图中,某物质在某一步是生成物,在前面某一步是反应物,该物质可循环利用,故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I2、H2SO4。
(4)碘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低于人体质量0.01%,故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碘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I+O2=2I2+2H2O。
15.(2024九下·大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B、C、D(分解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已知,常温常压下B为液体、D为气体,I为HCl,J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K和N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1)写出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3)M的化学式为   ;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有   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中焦炭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
(5)H与J反应生成K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2)复分解反应
(3)FeCl2;两
(4)吸热;还原
(5)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B、C、D(分解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的三种氧化物分别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已知,常温常压下B为液体,故B为水,D为气体,故D为二氧化碳,C为氧化铜;B通电生成E和F,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E和F为氢气和氧气,且E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故E为氢气,F为氧气,金属K能与氧气反应生成J,J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J为四氧化三铁,K为金属铁,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C与盐酸反应生成L,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L为氯化铜,L与K反应生成M和N,且N为金属,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M为氯化亚铁,N为铜。D与焦炭反应生成H,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H为一氧化碳。将答案带入原题,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铜加入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M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即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渣为铜,说明铁全部被氯化铜完全反应掉,氯化铜可能过量,也可能与铁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氯化亚铁或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两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
反应中焦炭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5)H与J反应生成K,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三种氧化物,结合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与炭反应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方程式、化学式书写,复分解反应定义解答。
(1)由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铜加入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C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M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
向L和M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即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为纯净物,则滤渣为铜,说明铁全部被氯化铜完全反应掉,氯化铜可能过量,也可能与铁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氯化亚铁或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两种情况;
(4)D与焦炭生成H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
反应中焦炭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5)H与J反应生成K,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16.(2024九下·大庆)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I、从地球带上去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   。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   。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O2(填“>”或“<”)。
Ⅱ、在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5)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6)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答案】;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是廉价易得的原料,所以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液氮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氮气不能助燃;液氧的沸点高,后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氧气具有助燃性;>;;宇航员的呼吸作用;abc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故方程式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是廉价易得的原料,所以工业制取大量氧气以空气为原料;
(2)液氮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氮气不能助燃,液氧的沸点高,后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由图可知,除去了大分子的氮气,所以氮气分子大于氧气分子;
(4)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方程式为:;
(5)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宇航员的回呼吸作用;
(6)“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不需要携带大量氧气,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a符合题意;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不需要氢气,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b符合题意;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如尿液中的水需要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c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分析;
(2)根据液氮沸点低及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
(3)根据透过分子筛的分子小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分析;
(5)根据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分析;
(6)根据“水-氧-碳”的循环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7.(2024九下·大庆)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CO2的性质时偶然发现,澄清石灰水升温时有固体析出(不考虑水的蒸发),为探究析出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析出的固体是Ca(OH)2。
(1)你认为提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
【探究与结论】
(2)为验证此猜想,小庆同学提出实验方案:将固体过滤出,重新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测定溶液的pH。经测定,室温下溶液的pH为12,小庆同学认为固体中存在Ca(OH)2。
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她观察到   。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了Ca(OH)2还混有少量CaCO3。你认为存在CaCO3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   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率慢,可能的原因为   (填字母)。
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 b.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 c.滤纸破损
【答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石灰水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澄清石灰水升温时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2)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即观察到溶液中仍然有部分白色固体存在;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了Ca(OH)2还混有少量CaCO3,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
(3)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造成滤纸过滤面积减小,会造成过滤速率慢,a符合题意;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会造成过滤速率慢,b符合题意;滤纸破损,会使过滤速率变快,过滤液仍浑浊,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滤纸和漏斗中间有空隙或滤纸上滤渣过多会影响过滤速率。
18.(2024九下·大庆) 计算:
(1)小铁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若使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NaOH固体。
(2)向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通入4.4gCO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质量为   。
(3)工业上制备NaOH通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具体原理为:
   NaCl+   H2O   NaOH+   H2↑+   Cl2↑
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
(2)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3)2;2;2;1;1;解:设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m=11.7t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 解: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多少克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设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根据题意得:10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答:需要称量4克氢氧化钠刚好与100g3.65%盐酸完全反应。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已知 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解:假设4.4克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则需消耗X克氢氧化钠,同时生成y克碳酸钠
则200.0g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中的氢氧化钠8克与4.4克二氧化碳反应,还剩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故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碳酸钠和没有反应完的氢氧化钠组成。质量分别是:10.6克和16克。
(3)工业上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某化工厂用该方法制备NaOH,欲制备8吨NaOH,理论上需要多少吨NaCl固体做原料?
解:设理论上需要x吨氯化钠
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1.7t。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氯化氢的质量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中的已知量来计算进行解答;
(3)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已知该方程式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来解答。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