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五四学制)中考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黄浦区 2023 年八年级历史一模卷
(满分:30 分考试时间:40 分钟)
(一)“何以中国”(7 分)
2022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发布亮相(材料一),这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
大的青铜面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物讲述人说:“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反映了中原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深刻影响……”
(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
殷墟出土圆尊纹饰
青铜大面具
材料二:平顶山出土
青铜面具
三星堆出土圆尊纹饰
)夏商周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
材料三
:三星堆出土的圆尊纹饰:兽面有粗壮的向外卷的双角,巨眼凸睛……与
流行于殷墟一期的兽面纹十分相似。
——摘编自陈公柔、张长寿《殷墟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
) 1.文物讲述人得出的“中原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一观点引起了小赵同学的兴趣,他和同学们来到上海博物馆探究。以下正在展出的展览中,他们可以选择的有 、
(2 分)
A.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B.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展 C.上海博物馆古代青铜馆展览
D.“海上生民乐——上海博物馆建馆 70 周年文物民乐展演”
2.观展中,同学们发现了出土于中原地区的青铜面具(材料二)。对比中原地区的面具和三星堆青铜大面具,能得出什么结论?(2 分)
结论:
。3.观展后,同学们又在上海图书馆查阅到材料三,发现殷墟出土圆尊上的纹饰与三星堆圆尊上的纹饰十分相似。综合以上所有信息,请归纳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3 分)
特点:
。
(二)罗马法(11 分)
罗马法是整个罗马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总称,是古代社会中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某初二年级同学在完成教材课后活动时,读到:“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
时期
法律
地位或影响
罗马共和国
《
A
》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该法律在一定程度上
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
万民法、经济法、众
多法律概念
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等4 部法律文献,统称
《
C
》
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奠定欧洲
D
的基础。
)为了全面了解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同学们整理了与罗马法相关的知识,形成如下表格,请按提示完成填充。(4 分)
结合表格信息及所学,根据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分析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3 分)
原因:
(
材料一
《查士丁尼法典》(书影)
材料二
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
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
响。
19
世纪初颁布的《法国民法典
》
(
即
《拿破仑法典》
)
,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
制定的。
——选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
材料四
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主
) 。6.如果要研究罗马法的影响,以下材料中,你会选择哪两则?请说明理由。(4 分)
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第一册 要体现在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的一些条款上,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对《十 二铜表法》的评价
选择: 、 。原因:
。
(三)中国的民本思想(12 分)
小王在参加暑期社会考察时,对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产生了好奇。查阅资料后,他了解到“华表”的前身是上古帝王尧舜用来倾听民意的谤木,是执政为民的标志,中国以民众为国家根本的民本思想或源于此。
(
(译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战国)
——《尚书》
(周代)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材料一
) (
材料二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2
卷
)
(
译文: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
(
第
3
卷
)
) (
材料三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2 年)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的民本思想,小王查阅到以下文献资料:
7.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除了资料一中所体现的政治理念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也诞生了体现民本思想的著作。这本著作是什么?它凸显了编撰者怎样的精神?(3 分)
著作:《 》(1 分);精神:
(2 分)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享有了政治权利。请补充一则体现新中国人民治国理政的文献材料,并说明理由。(3 分)
材料: (1 分);理由:
(2 分) 9,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国民本思想的认识。(6 分)
黄浦区 2023 年历史一模卷·参考答案
选择:A、C(2 分)
(一)“何以中国”(7 分)
结论:面具所示人物形象不同,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性(2 分)
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任意 1 点 2 分;任意 2 点 3 分)
(二)罗马法(11 分)
填表:A 十二铜表法;B 罗马帝国;C 罗马民法大全;D 民法。(4 分)
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推动;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统治者需要调整罗马人与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1 点 2 分;2 点 3 分)
材料:材料二、材料四(2 分)
理由:材料二是史学著作,该史家认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材料四是当时的史学家对罗马法的评价,他认为罗马法限制了贵族的私法专横;两则史料的内容均与研究主题相契合。(2 分)
(三)中国的民本思想(12 分)
著作:《齐民要术》。(1 分)精神: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2 分)
材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分)
理由:因为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 分)
9,认识: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6 分) 评分项一:观点(2 分)
中国的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为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由人民治国理政的新时代民本思想。
评分项二:材料与论述(4 分)
水平 1:选材涉及史实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论述,并与观点建立联系。
水平 2:选材涉及史实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中的两个时期,或者不能完整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论述,不能与观点建立联系。
水平 3:选材涉及史实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中的一个时期,或者不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论述,不能与观点建立联系。
水平 4:没有结合材料进行论述。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