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石碣新民学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模拟试卷(五)(无答案)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五)
生物学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
C.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圾
2.下列谚语或诗句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题3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与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
C.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
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4.题4图的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D.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
5.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滴加油滴,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B.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上推橡皮膜,气球回缩,模拟呼气过程
C.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明暗环境,形成对照
D.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
6.下列人体器官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对应正确的是()
A.大脑-神经组织B.汗腺-肌肉组织C.股骨-机械组织D.心脏-上皮组织
7.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题7图中正确的操作流程是()
A.①→②①→②→③ B.① C. ③→①→②→④ D.③
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C.“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人体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
9.题9图是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⑤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图甲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④
C.两者都具有种皮、胚和胚乳
D.图乙种子萌发时,②只发育成叶
10.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蒸腾作用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D.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水循环
11.下列对生物不同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一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乙是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B.图二表示将狗和响尾蛇从5℃移至25℃的环境中耗氧量变化情况,E代表响尾蛇
C.图三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图四表示存放水果时氧气浓度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H点时保存效果最佳
12.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倡导青少年要多吃大豆、牛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在人体内作用的是()
A.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B.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D.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13.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题13图中,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将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14.尿毒症患者不能正常形成尿液,病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需进行器官移植。患者需移植的器官是( )
A.肾脏 B.心脏 C.肝脏 D.皮肤
15.下列关于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利于感知各方向的刺激
B.蛔虫的角质层可防止其被消化道的消化液分解
C.鱼的鳃丝展开可扩大与水的接触面,利于呼吸
D.蟒蛇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利于保持体温稳定
16.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C.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
D.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17.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B.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病毒经常发生变异
C.在公共场合坚持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新冠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18.同学们在校园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鲫鱼等动物,对它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列关于它们的呼吸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蚌用鳃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缓慢运动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间的蹼游泳
C.蚯蚓用皮肤呼吸,依靠疣足完成运动
D.鲫鱼用鳃呼吸,依靠头部和躯干部的摆动游泳
19.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B.不同叫声都是先天性行为
C.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 D.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20.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A.狮子具有社群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还有蜜蜂、蚂蚁、乌鸦、麻雀等
B.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小
C.运动员完成某一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
D.人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2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荒漠、神秘的湿地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22.题22图中显示的是几种常见的动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丙属于脊椎动物,乙属于无脊椎动物
B.甲是变温动物,乙和丙是恒温动物
C.甲的肺和皮肤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甲、乙、丙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23.2022年4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正式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24.人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对
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四分之一
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只能为Dd
25.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
26.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题26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②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D.⑤表示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7.中国科学院孙强团队从甲猴的体细胞提取细胞核,注入乙猴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发育题26图成胚胎后,将胚胎移入丙猴的子宫内,最终丙猴顺利产下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这一成果攻破了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性难题,确立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下列关于“中中”说法错误的是()
A.克隆“中中”属于无性生殖
B.重组细胞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甲猴
C.“中中”的遗传物质与丙猴无关
D.“中中”的性状与甲猴相似
2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能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D.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等领域没有广泛应用前景
29.在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活动中,以下几位同学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甲同学:选取个体大小和年龄一致的水蚤,随机分组
B.乙同学:设置清水与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进行对照实验
C.丙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水蚤10s的心跳次数
D.丁同学: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修改实验数据
30.健康、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与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可以随便购买服用
B.患流感时可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
C.动脉出血时可用创可贴止血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脑科学与生命健康分别是自然科学发展前沿“八大领域”之一,脑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至关重要。请参考题31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1)人脑中,调节呼吸、心跳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脑干(如图一所示)的[ ]中,因此脑干被称为人的“活命中枢”。
(2)某人因脑部不适就医,医生诊断其[ ]颈部动脉管腔狭窄,影响了心脏通过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向脑部的供血。其脑部不适可能与图二所示脑的基本单位A______缺氧有关。正常情况下,B______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管壁非常薄等特点,能为A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
(3)酒驾者会被重罚,因为酒精会麻痹[ ]______,使人动作失调,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对着检测仪吹气,这时其[ ]膈的状态是膈肌舒张、膈顶部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以增大肺内气压。
(4)教育部“五项管理”中的“睡眠管理”要求初中生每天睡够9小时。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脑的健康,还可以促进少年儿童长高,这与睡眠中[ ]______分泌的一种激素即______增多有关。
32.山东枣庄市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每年5月,万亩石榴花竞相吐蕊,美不胜收。中秋佳节,亿万颗石榴缀满枝头,榴果飘香。
(1)石榴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______中。
(2)石榴内有许多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说明石榴花的子房中有多枚______。
(3)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中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136年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化为石榴的“气”是指______,该“气”转化为石榴的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片结构的______细胞内。
(4)为了证明该“气”不是转化成石榴的唯一原料,某同学用正常生长的小石榴树进行了相关实验:选取一健壮叶片进行如题32图处理,然后将树置于黑暗处一昼夜,再移至适宜的光照条件下3~5小时。将该叶片取下,先用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预期实验结果:叶片A部分______,叶片B部分______。
(5)无论石榴树多高,都可以通过木质部中的一种输导组织______将水分运输到顶部。这是叶片散失另一种“气”时产生的拉力造成的,这种“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散失的。
(6)石榴树的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一种能量转换器:______。不过,石榴树比动物少一个结构层次:______。
3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相关实验。题33图中,图一是用小麦种子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二的①②③是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中,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2)图二所示的小麦幼苗生理活动中,①表示______,其主要场所是______;②表示______,其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______;③表示______。
(3)为验证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合成淀粉,首先应该将小麦幼苗放到______一昼夜,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后置于光照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小麦幼苗摘下叶片I,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叶片I的______(填字母)部分。
34.小麦植株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地科研小组用3组小麦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据表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______,三组实验中的第______组不能用于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第2组中,亲代抗锈病与易染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第1组中,亲代抗锈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选用第1组亲代抗锈病与第3组亲代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抗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______,出现易染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______。
(4)选用第1组子代抗锈病与第3组亲代抗锈病植株进行杂交,下一代中出现易染锈病植株的可能性为______。
(5)第1组子代中没有出现易染锈病植株,有同学认为是易染锈病的基因没有遗传给后代,你认为这种说法是______(填“对的”或“错的”),理由是______。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