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天津市宁河区22-23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3某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工程有关( )
A.都江堰B.秦长城C.隋运河D.赵州桥
4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
A.姚崇 房玄龄 B.宋璟 杜如晦 C.房玄龄 杜如晦 D.姚崇 宋璟
5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 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盛唐气象本来只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来,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根基是( )
A.专制与跋扈 B.颓废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任性与狂妄
8唐朝时中日交往的重要人物是:( )
A.鉴真 B.玄奘 C.戒日王 D.戒贤
9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B.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
C.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D.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10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11.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
A.玄奘B.文成公主C.鉴真D.颜真卿
12.“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天可汗”皇帝是( )
A.隋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3.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 )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14下面对宋朝的科举制度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②提高进士地位 ③开创殿试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B.吴道子C.颜真卿D.阎立本
1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17.“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8.在小说《西游记》中,下列哪个人物有历史原型:( )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和尚
1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唐朝
20.下列能够准确形容武则天统治的是:( )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下列对北宋政权解说正确的是( )
A、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多民族国家
B、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
C、有利于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
D、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
22.、“宋太祖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从材料看出,宋太祖的直接目的是( )
A. 重视科举制度 B. 重用文官
C. 防止农民起义 D. 防止武将专权
23.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24.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25..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 言》
材料二:有的学者说:“科举制度如果抛开其考试内容而仅就其形式上看是很有科学性的。它完全可以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进士科是由谁创立的?(3分)
②科举制度在历有哪些进步作用?(6分)
27.问答题(共16分)
(1).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大运河共分哪几段?(4分)
(2).运河中心在哪里?(2分)隋朝大运河南北两端分别是什么城市?(4分)
.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8.看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5分)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5分)
问答题(15分)
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选择
1B 2C 3 C 4 C 5 C6 A 7 C 8 A9 C 10C 11B 12C 13D 14A 15B 16D 17D 18A 19A 20D 21C 22D 23A 24C 25B
二非选择
26.①隋炀帝②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7.(1)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邯沟,江南河(2)中心是洛阳,北端是涿郡,南端是余杭(3)意义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8,(1)土地兼并,皇帝追求享乐,任用奸臣,边将集权,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结合23页第一段有道理就行)
(2)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尤其给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9,总体来说是重文轻武。首先在军事上解除军队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其次,在中央削弱分割相权,设立多个宰相,还设立多个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第三,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三年一换,又设置通判,来分割知州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