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 八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一)(答案)
2023年深圳 八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2分)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C.近代化的探索 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3.(2分)2022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9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2分)请分析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前 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
1950- 1953年 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
1953年 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A.大生产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2分)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复兴号”投入运行,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
A.三大改造 B.“十三五”规划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6.(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了(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7.(2分)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进行三大改造
8.(2分)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
A.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土地私有
9.(2分)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0.(2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2分)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C.“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12.(2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13.(2分)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强调各国要坚持开放共赢,并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这是因为( )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②与各国交流合作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我国贯彻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2分)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举例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一谈话强调了( )
A.正确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大胆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因素 D.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
材料二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1)(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照片配上一句恰当的口号。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抢眼”、“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英雄人物分别是谁?
(3)(3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我国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产生了怎样积极影响?
(4)(3分)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如何发扬“抗美援朝”精神?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高、农具、多余的根会及其在农村中多会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摘编自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国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就是提高农民的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摘编自195年《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材料三: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摘编自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请回答: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分别对地主、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要将农民“组织起来”?将农民“组织起来”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3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吃大锅饭”涉及哪一历史事件? “生产责任制”是如何实施的?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的意义。
(4)(3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土地政策的调整带来的启示。
1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上的重要报告
材料二:
我国从1953-1978 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67年 -9.6%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3分)材料二中表格一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3分)材料二中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教训也有成果,请你从政治方面和科技方面各列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的成果。
(4)(3分)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的危害及启示
18.(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6-1976十年时间,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材料二: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2分)材料一中发生在1966-1976十年时间的事件是?根据材料指出,这一事件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
(2)(3分)材料一中这一时期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及科技取得巨大进展,请举例其中一项代表性成就。
(3)(3分)针对材料二“两个凡是”的 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4)(3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
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B选项正确;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选项错误;
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C选项错误;
“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中共七大;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年代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B选项正确;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段时期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A选项错误;
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C选项错误;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2底土地改革的完成,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需要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3.【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自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与抗美援朝有关,D选项正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出现于新中国成立时期,A选项错误;
“学习雷锋好榜样 ”出现于十年探索时期,B选项错误;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与抗美援朝相关的歌词。
4.【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选项正确;
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A选项错误;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土地改革后,B选项错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5.【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1953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工业化建设起步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决定最早写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题干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进行三大改造,实行的公私合营的方式,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除;另外,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中毛泽东的“他们可组织起来”吻合,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分析】据“1962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可知,这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失误与挫折.故才有题干中的说法.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由此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正确;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于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A错误;
作出恢复邓小平同志全部职务的决定是在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B错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不是工作中心,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时牢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可知,虽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发表,但是很多人依然不认同这一观点,这说明当时“左”倾思想很严重,亟待消除,C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人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文章的观点,没有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A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1978年5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B错误;
材料内容的确反映了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但这只是表象,它反映的本质是人们左倾思想严重,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中老同志的观点“不要认为……就成了定论”,进而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
12.【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也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好,都没有改变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个所有制,C正确;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是把土地从地主所有制变成了农民所有制,土地为农民私有,农业合作化则是把土地从农民所有制变为了集体所有制,也就是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把农民的分散经营调整为合作经营,AB错误;
人民公社化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未能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归纳整合能力,难度较大。在学习时要掌握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四次土地关系调整的知识点,据此综合分析选项,运用排除法作答。
13.【答案】B
【知识点】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之所以要扩大开放,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对外开放,就是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个世界大潮,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
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表述错误,AC错误;
我国贯彻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不仅仅与对外开放有关,④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时掌握对外开放的表现与影响等内容,解答时理解材料内容,结合起来作答即可。
14.【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据“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可知,这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敢于勇敢的尝试推进,强调的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符合题意。
正确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大胆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因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②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
(2)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缕人物分别是黄继光、邱少云。
(3)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知识点】抗美援朝;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可知,材料与抗美援朝有关。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出兵朝鲜,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言之有理即可。杨根思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烧身岿然不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舍生忘生,英勇作战,连续重创美国侵略者,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4)理根据材料可得出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任意被欺负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不会成功的,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认识:本题可从抗美援朝的国际影响角度作答,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1)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②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
(2) 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缕人物分别是黄继光、邱少云。
(3) 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6.【答案】(1)没收地主的土地、保护富农;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解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私人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4)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必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土地改革的意义;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知识。根据材料一第二条可知,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根据材料二第六条可知,土地改革保护富农经济。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就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可知,为了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解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农民“组织起来"指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土地从私人所有变为集体所有。
(3)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吃大锅饭”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责任制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根据材料三“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4)本题考查土地政策的知识。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必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没收地主的土地、保护富农;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解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私人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加适合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4)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必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分析、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7.【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
(3)在政治方面的成果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科技方面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等等。
(4)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给我们的启示是,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知识点】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文化大革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2)据表格看出,从1953-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
(3)材料二中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教训也有成果 ,其中在政治方面的成果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科技方面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等等。
(4)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
(3) 在政治方面的成果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科技方面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等等。
(4)“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事件:文化大革命(“文革”)
影响: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成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任举一例即可)
(3)运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4)理解:中共十一届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国从此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知识点】“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1966-1976十年时间,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发生在1966-1976十年时间的事件文化大革命。根据材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可知,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材料一中这一时期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及科技取得巨大进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文革”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的伟大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等。
(3)针对材料二“两个凡是”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国从此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所以说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