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自然界的水 (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江西)

4 自然界的水 (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江西)

4 自然界的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说明:1.共有五大题,20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试卷好题分析 绿色发展T1、T2、T14,优秀传统文化T3、T15
中考押题点分析 基础实验探究T6、T16,情境化命题T7、T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全球水资源危机已迫在眉睫,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是 (  )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蒸馏操作可将硬水软化为软水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3.《天工开物》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其中一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工序相当于下列操作中的 (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4.分类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氧气 B.冰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5.“”和“”表示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  )
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有关水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测pH   B.过滤河水    C.读取水的体  D.加热水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在水电解器中加入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SO4是反应物
B.电极N与电源正极相连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检验管A和管B中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
8.H2O和H2O2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H2O和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组成元素相同 B.分子种类相同
C.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各元素化合价相同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观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10.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通过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 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所示(在36 V以下的安全电压下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加快电解水的速率,选择的电压越高越好
B.6 V电压、5% NaOH溶液条件下,在测定时间内,电解速率逐渐减慢
C.9 V电压、5% NaOH溶液条件下,电解556 s能收集到10 mL氧气
D.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12 V电压、10% NaOH溶液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O B.N2 C.Cu D.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净水时加入的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海水淡化
D.过滤河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13.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B 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分离铁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5分)“阶梯水价”的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缺水城市可对自来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
(1)自来水价格实施“阶梯水价”的目的是促进用户        (写一点,下同),为了降低水费,居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如果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这里的“氮、磷”是指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B.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5.(6分)《本草纲目》中记载,蜂蜜具有清热、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减肥、美白、使皮肤光洁细嫩的功效。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均为C6H12O6),还含有少量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蜂蜜不含其他成分)
(1)蜂蜜中含有的元素是    (写元素名称)。
(2)葡萄糖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蔗糖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比为    ,36 g葡萄糖与    g蔗糖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16.(6分)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按照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         。蒸馏结束时应    (填字母)。
A.先移出导气管 B.先熄灭酒精灯
(2)乙同学进行的是氢气的验纯实验,若氢气不纯,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气体时,会发出          声;氢气验纯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同学的实验:用简易净水器净化水,其中利用的活性炭的性质是    。
17.(6分)学校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1)自来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吸附罐中颗粒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水通过超滤膜相当于实验室操作中的    ;紫外线灯管照射起到的作用是    。
(3)直饮水机处理水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4)若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现提供的净化水的方法有a.过滤;b.加明矾吸附沉降;c.蒸馏;d.杀菌消毒;e.活性炭层吸附。所选用的净化方法及净化过程的正确排序为    (填字母,每项限填1次)。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混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用混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用混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混凝剂溶于水后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进行猜想】猜想1:混凝剂的体积;
猜想2:静置时间;
猜想3:     ;
猜想4:水样浑浊程度。
【实验探究】
步骤1:配制水样①,向10 L水中加入25 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水样②,向10 L水中加入10 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混凝剂,①用100 mL水和5 g硫酸铁进行配制;②用100 mL水和5 g明矾进行配制。
步骤2:取水样①,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水样的 体积/mL 加入混凝剂的 体积/mL 静置时 间/min 浊度去除率/%
a 200 0 20 12.48
b 200 0.2 20 76.54
c 200 0.3 20 84.60
d 200 0.4 5 64.45
e 200 0.4 10 70.85
f 200 0.4 15 81.04
步骤3:取两份等体积的水样①,分别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明矾、硫酸铁混凝剂,搅拌,测定静置相同时间内水样的浊度,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步骤2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abc的目的是验证猜想    (填序号)。
(2)由实验    (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3)静置时间为20 min时,浊度去除率最高的是实验   (填字母)。
【反思拓展】(1)步骤2中实验a的作用是    。
(2)步骤2探究用混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是      。
(3)步骤3是验证猜想3,猜想3是        。
(4)若要验证猜想4,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19.(8分)实验课上,兴趣小组同学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向水中加入了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产生黄绿色气体。对此异常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进行猜想】
猜想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猜想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猜想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    。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按右图装置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猜想    肯定是错误的
②将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导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③实验后向剩余溶液中滴入    ,观察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实验结论】猜想3正确。
【实验反思】(1)小明认为步骤③的结论不科学,违背了    。
(2)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不能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原因是                    。
【实验拓展】该实验中,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氢气是高能燃料,但是不便于储存,科学家们另辟蹊径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以便于存储。[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氢化钠中氢元素化合价为    ;氢氧化钠中阴离子符号为    。
(2)欲用氢化钠与水反应制取40 g氢气,请计算所需水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若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40 g氢气,则消耗水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氢化钠与水反应制取40 g氢气时消耗水的质量。实际应用中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D 6.B
7.D 【解析】A.Na2SO4不参与反应,加入Na2SO4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不正确;D.检验管A和管B中的气体可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选项说法正确。
8.A
9.C 【解析】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推理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推理错误;C.化合物一定由多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观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的质子数都为10,推理错误。
10.D 【解析】A.36 V以上的电压不安全,故选择的电压不是越高越好,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时,水在减少,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电解速率逐渐增大,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过程中,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根据图像可知,9 V电压、5% NaOH溶液条件下,电解水734 s能收集到10 mL氧气,选项说法错误;D.由图可知,当NaOH溶液的浓度为10%、电压为12 V时,产生20 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电解水速率最快,选项说法正确。
11.C S(合理即可)
12.A 引流
13.B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解析】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都是无色的,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不能达到目的;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通过加水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把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氯化钠,能达到目的;C.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的是铜粉,不能分离出铁粉,不能达到目的;D.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有水雾产生的是氢气,没有水雾产生的是一氧化碳。
14.(5分)(1)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合理即可)
(2)农业污染 元素
(3)D
15.(6分)(1)碳、氢、氧
(2)分子 40%
(3)1∶8 34.2(2分)
16.(6分)(1)冷却,使水蒸气液化 A
(2)尖锐的爆鸣 2H2+O22H2O(2分)
(3)吸附性
17.(6分)(1)混合物
(2)吸附色素和异味 过滤 杀菌消毒
(3)紫外线灯管照射
(4)baed
18.(8分)【实验结论】(1)1
(2)def
(3)c
【反思拓展】(1)对照
(2)静置时间、混凝剂的体积
(3)混凝剂的种类
(4)取等体积的水样①、水样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明矾(或硫酸铁)混凝剂,搅拌,测定静置相同时间时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2分)
19.(8分)【进行猜想】氢气和氯气
【实验探究】2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反思】(1)质量守恒定律
(2)氯化钠会参与反应,影响实验
【实验拓展】2H2O+2NaCl2NaOH+H2↑+Cl2↑(2分)
【解析】【进行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想3为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实验探究】①观察到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而氢气和氧气均为无色气体,由此可知,猜想2肯定是错误的;②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则会听到轻微爆鸣声;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则实验后向剩余溶液中滴入的是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反思】(1)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生成物不可能是碳酸钠,步骤③的结论不科学的依据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由实验现象可知,电解水的实验中,若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则氯化钠也参加反应,所以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实验拓展】由实验现象可知,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aCl2NaOH+H2↑+Cl2↑。
20.(10分)(1)-1(1分) OH-(1分)
(2)解:设所需水的质量为x。
NaH+H2ONaOH+H2↑(1分)
   18       2
   x        40 g(1分)
=(1分)
x=360 g(1分)
答:所需水的质量为360 g。(设、答全对得1分)
(3)等于(2分) 耗能大,成本高(1分)
【解析】(1)氢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氢元素化合价为-1;氢氧化钠中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符号为OH-。
(3)设电解水制取40 g氢气消耗水的质量为y。
2H2O2H2↑+O2↑
36    4
y    40 g
=
y=360 g,故制取等量的氢气,两种方法消耗水的质量相等。
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的原因是耗能大,成本高。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