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福州期中)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O3)是一种混合物
2.(2017九上·福州期中)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3.(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4.(2017九上·福州期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二、选择填充题
5.(2017九上·福州期中)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6.(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7.(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6 Fe 铁 55.85 27 Co 钴 58.93 28 Ni 镍 58.69 29 Cu 铜 63.55
A.镍元素的符号为Ni
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
C.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8.(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3H —3个氢元素 B.O2- — 氧离子
C.Fe3O4 — 四氧化三铁 D.2N2 — 2个氮气分子
9.(2017九上·福州期中)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10.(2017九上·福州期中)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三、信息分析题
11.(2017九上·福州期中)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物质的组成 :
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
水是重要的氧化物,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序号)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
(2)物质的变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   变化(“物理”或“化学”).
要除去海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你的操作方法是   .
经过以上操作之后将一定量的海水蒸发一段时间后如图,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④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辩证地认识物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CO2,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CO2的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CO2 过多,可能会加剧   .
(4)珍惜资源、节能环保: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序号).
12.(2017九上·福州期中)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元素 Na Mg ① Si P ②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③ +4 -4 +5 -3 ④ +7 -1
(1)②元素的名称是   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    .由此你可以得出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   .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3.(2017九上·福州期中)学一分消防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
(1)每年11月9日是“消防宣传日” ,如果你遇到火情,应及时自救,正确的自救方法有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及时从高楼跳下
C.快速坐电梯离开 D.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2)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3)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
   KNO3+   S+   C    K2S+   N2↑+   CO2↑
四、探究题
14.(2017九上·福州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收集较纯净氧气时,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置.当   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   .
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   .
有同学用F 装置收集 H2,则H2 应从导管口   通入.
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   通入.
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填“c”或“d”)端导入.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2017九上·福州期中)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上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3)白磷燃烧
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16.(2017九上·福州期中)某学习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    .
(4)【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   .(写出化学式,下同)
(5)【探究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反应产生的.
五、简答题
17.(2017九上·福州期中)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
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A不符合题意;
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B不符合题意;
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C符合题意;
D、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植物秸秆的危害考虑;
B、根据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考虑;
C、根据化学做的贡献考虑;
D、根据混合物的特点考虑.
2.【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装置漏气,内外的压强差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不符合题意;
C、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也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
D、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当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
3.【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能供给呼吸,决定了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A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用作保护气,B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C不符合题意;
D、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雨水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将物质的性质、用途联系起来分析,找出没有直接关系的.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高铁酸钠是由钠、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3×2):56:(16×4)≠2:1:4,B不符合题意;
C、FeO4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4=-2,则x=+6价,C符合题意;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 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汽油的化学性质,人靠近汽车闻到刺激性气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铁的熔点高达153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说明铁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蜡烛的化学性质,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镍元素的符号为Ni,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B符合题意;
C.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各元素都带“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C不符合题意;
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A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O2-表示氧离子,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物的读法,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C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9.【答案】B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煤粉和煤块是同一种物质,B符合题意;
C、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a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A不符合题意;
B、d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B不符合题意;
C、X=3.2g-2.0g=1.2g,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1.2g,是反应物;
c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g,是生成物;
d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
11.【答案】(1)水分子;元素;2H2O 2H2↑+O2↑;C
(2)物理;过滤;变大;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NaCl+2H2O 2NaOH+H2↑+Cl2↑
(3)化学;温室效应
(4)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物质的组成 : 从微观及宏观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元素。 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 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A、H2和O2反应,B、电解水,D、H2和CuO反应,均可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C、H2和Cl2反应,由于没有氧参加反应,也没有水生成,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变化:由题中信息知, 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属于蒸发,该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要除去海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操作方法是过滤. 将一定量的海水蒸发一段时间,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④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
2NaOH+H2↑+Cl2↑.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CO2,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O2的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CO2 过多,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
(4)A是塑料可循环利用标识,B是节水标识,C是禁止烟火标识,D是腐蚀品标识.
故答案为:(1)水分子;元素;2H2O2H2↑+O2↑;C;
(2)物理;过滤;变大;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NaCl+2H2O2NaOH+H2↑+Cl2↑;
(3)化学;温室效应;
(4)B.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解答;根据蒸发操作以及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以及标识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1)硫;Al2S3
(2)+3
(3)-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合理即可);NH3;2H2O22H2O+O2↑;3Fe+2O2 Fe3O4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②元素的名称是硫,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S3;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3;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NH3;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③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故答案为:(1)硫,Al2S3;
(2)+3;
(3)-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①NH3;②2H2O22H2O+O2↑;3Fe+2O2Fe3O4;
【分析】根据表格中各项的变化规律:第三周期元素从左至右依次为Na、Mg、Al、Si、P、S、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高正价从+1到+7,最低负价从-4到-1,解答下列各题.
根据元素X、Y、Z、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元素,X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所以X是氢元素,Y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Y是氮元素,Z其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Z是氧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所以M是铁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13.【答案】(1)A;D
(2)使温度降低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3)2;1;3;1;1;3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A符合题意;
B、不应及时从高楼跳下,B不符合题意;
C、不应快速坐电梯离开,C不符合题意;
D、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D符合题意;
(2)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3)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配平为 2KNO3+S K2S+N2↑+3CO2↑.
故答案为:(1)AD;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2;1;3;1;1;3.
【分析】(1)遇到火灾时不能站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而是要用湿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火警电话是119;
(2)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根据生铁和钢的差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DE;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从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b;c;澄清石灰水;d
(4)2KClO3 2KCl+3O2↑;2KMnO4 2K2MnO4+MnO2+O2↑ .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D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故答案为:DE;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没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故答案为: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所以H2应该是从b口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使用O2应从仪器G的c口通入;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d 端导入.
故答案为:b;c;澄清石灰水;d;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所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分析】(1)根据各种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选择收集装置即可;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便于排尽空气,洗气装置中导管要长进短出;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济学分析;
(5)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及氯酸钾分解原理进行分析.
15.【答案】(1)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2.6
(3)装置漏气
(4)遵守
(5);氢原子和氧原子;8:9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上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27.6 g -25g=2.6g;
(3)燃烧后称量:发现指针向右偏,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根据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2∶﹙2×18﹚=8:9.
故答案为:(1)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2.6g;
(3)装置漏气;
(4)遵守;
(5);氢原子和氧原子;8:9.
【分析】(1)玻璃仪器受热不均时容易炸裂;
(2)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游码的读数;
(4)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会膨胀,气球体积变大,受到向上的浮力;
(5)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6)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1)B
(2)3Mg+N2 Mg3N2
(3)氧气比氮气活泼
(4)C
(5)CO2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实验一】(1)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硫,尽管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不能全部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红磷本身是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得到较纯的氮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故答案为:B;
(3)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
故答案为:3Mg+N2Mg3N2.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氧气比氮气活泼.
【实验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化镁,则生成的黑色固体是碳;
故答案为:C;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
故答案为:CO2.
【分析】【实验一】(1)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实验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探究结论】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17.【答案】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 H2O+ CO2↑
168 44
x 0.88g
x=3.36g(NaHCO3)%=×100%=84%答: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碳酸钠受热不能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上·福州期中)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O3)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A不符合题意;
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B不符合题意;
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C符合题意;
D、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植物秸秆的危害考虑;
B、根据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考虑;
C、根据化学做的贡献考虑;
D、根据混合物的特点考虑.
2.(2017九上·福州期中)小兰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装置漏气,内外的压强差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不符合题意;
C、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也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
D、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燃烧即使能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当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
3.(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能供给呼吸,决定了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A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用作保护气,B不符合题意;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C不符合题意;
D、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雨水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将物质的性质、用途联系起来分析,找出没有直接关系的.
4.(2017九上·福州期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
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高铁酸钠是由钠、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3×2):56:(16×4)≠2:1:4,B不符合题意;
C、FeO4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4=-2,则x=+6价,C符合题意;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二、选择填充题
5.(2017九上·福州期中)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 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6.(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汽油的化学性质,人靠近汽车闻到刺激性气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铁的熔点高达153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说明铁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蜡烛的化学性质,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6 Fe 铁 55.85 27 Co 钴 58.93 28 Ni 镍 58.69 29 Cu 铜 63.55
A.镍元素的符号为Ni
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
C.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镍元素的符号为Ni,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B符合题意;
C.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各元素都带“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C不符合题意;
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8.(2017九上·福州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3H —3个氢元素 B.O2- — 氧离子
C.Fe3O4 — 四氧化三铁 D.2N2 — 2个氮气分子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A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O2-表示氧离子,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物的读法,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C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9.(2017九上·福州期中)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 燃烧的火焰更明亮,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更加充分,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煤粉和煤块是同一种物质,B符合题意;
C、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10.(2017九上·福州期中)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a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A不符合题意;
B、d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B不符合题意;
C、X=3.2g-2.0g=1.2g,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1.2g,是反应物;
c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g,是生成物;
d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2g=2.0g.
三、信息分析题
11.(2017九上·福州期中)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物质的组成 :
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
水是重要的氧化物,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序号)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
(2)物质的变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   变化(“物理”或“化学”).
要除去海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你的操作方法是   .
经过以上操作之后将一定量的海水蒸发一段时间后如图,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④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辩证地认识物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CO2,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CO2的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CO2 过多,可能会加剧   .
(4)珍惜资源、节能环保: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序号).
【答案】(1)水分子;元素;2H2O 2H2↑+O2↑;C
(2)物理;过滤;变大;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NaCl+2H2O 2NaOH+H2↑+Cl2↑
(3)化学;温室效应
(4)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物质的组成 : 从微观及宏观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元素。 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 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A、H2和O2反应,B、电解水,D、H2和CuO反应,均可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C、H2和Cl2反应,由于没有氧参加反应,也没有水生成,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变化:由题中信息知, 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属于蒸发,该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要除去海水中混有少量的泥沙,操作方法是过滤. 将一定量的海水蒸发一段时间,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④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
2NaOH+H2↑+Cl2↑.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CO2,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O2的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CO2 过多,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
(4)A是塑料可循环利用标识,B是节水标识,C是禁止烟火标识,D是腐蚀品标识.
故答案为:(1)水分子;元素;2H2O2H2↑+O2↑;C;
(2)物理;过滤;变大;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NaCl+2H2O2NaOH+H2↑+Cl2↑;
(3)化学;温室效应;
(4)B.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解答;根据蒸发操作以及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以及标识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2017九上·福州期中)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元素 Na Mg ① Si P ② C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2 ③ +4 -4 +5 -3 ④ +7 -1
(1)②元素的名称是   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    .由此你可以得出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   .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硫;Al2S3
(2)+3
(3)-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合理即可);NH3;2H2O22H2O+O2↑;3Fe+2O2 Fe3O4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②元素的名称是硫,①和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S3;
(2)③处填的化合价为+3;
(3)④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一条规律为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①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气体是NH3;②由X、Z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它快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③M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 Fe3O4.
故答案为:(1)硫,Al2S3;
(2)+3;
(3)-2;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①NH3;②2H2O22H2O+O2↑;3Fe+2O2Fe3O4;
【分析】根据表格中各项的变化规律:第三周期元素从左至右依次为Na、Mg、Al、Si、P、S、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高正价从+1到+7,最低负价从-4到-1,解答下列各题.
根据元素X、Y、Z、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元素,X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所以X是氢元素,Y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Y是氮元素,Z其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Z是氧元素,M是生活中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所以M是铁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13.(2017九上·福州期中)学一分消防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
(1)每年11月9日是“消防宣传日” ,如果你遇到火情,应及时自救,正确的自救方法有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及时从高楼跳下
C.快速坐电梯离开 D.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2)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3)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
   KNO3+   S+   C    K2S+   N2↑+   CO2↑
【答案】(1)A;D
(2)使温度降低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3)2;1;3;1;1;3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A符合题意;
B、不应及时从高楼跳下,B不符合题意;
C、不应快速坐电梯离开,C不符合题意;
D、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D符合题意;
(2)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3)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配平为 2KNO3+S K2S+N2↑+3CO2↑.
故答案为:(1)AD;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2;1;3;1;1;3.
【分析】(1)遇到火灾时不能站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而是要用湿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火警电话是119;
(2)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根据生铁和钢的差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探究题
14.(2017九上·福州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收集较纯净氧气时,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置.当   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   .
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   .
有同学用F 装置收集 H2,则H2 应从导管口   通入.
另一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应从导管口   通入.
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填“c”或“d”)端导入.
(4)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DE;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从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b;c;澄清石灰水;d
(4)2KClO3 2KCl+3O2↑;2KMnO4 2K2MnO4+MnO2+O2↑ .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D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则表示氧气收集满了.
故答案为:DE;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3)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有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能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原因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没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故答案为: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导致漏气;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所以H2应该是从b口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使用O2应从仪器G的c口通入;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若用G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G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d 端导入.
故答案为:b;c;澄清石灰水;d;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所以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分析】(1)根据各种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选择收集装置即可;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各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便于排尽空气,洗气装置中导管要长进短出;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济学分析;
(5)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及氯酸钾分解原理进行分析.
15.(2017九上·福州期中)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上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3)白磷燃烧
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答案】(1)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2.6
(3)装置漏气
(4)遵守
(5);氢原子和氧原子;8:9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上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27.6 g -25g=2.6g;
(3)燃烧后称量:发现指针向右偏,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根据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补充完整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2∶﹙2×18﹚=8:9.
故答案为:(1)防止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使集气瓶破裂;
(2)2.6g;
(3)装置漏气;
(4)遵守;
(5);氢原子和氧原子;8:9.
【分析】(1)玻璃仪器受热不均时容易炸裂;
(2)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游码的读数;
(4)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会膨胀,气球体积变大,受到向上的浮力;
(5)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6)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16.(2017九上·福州期中)某学习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    .
(4)【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   .(写出化学式,下同)
(5)【探究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反应产生的.
【答案】(1)B
(2)3Mg+N2 Mg3N2
(3)氧气比氮气活泼
(4)C
(5)CO2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实验一】(1)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硫,尽管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不能全部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红磷本身是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得到较纯的氮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故答案为:B;
(3)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
故答案为:3Mg+N2Mg3N2.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氧气比氮气活泼.
【实验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化镁,则生成的黑色固体是碳;
故答案为:C;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
故答案为:CO2.
【分析】【实验一】(1)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实验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探究结论】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五、简答题
17.(2017九上·福州期中)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
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 H2O+ CO2↑
168 44
x 0.88g
x=3.36g(NaHCO3)%=×100%=84%答: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碳酸钠受热不能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