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青龙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考试
历史 试 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图是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左、中、右三款分别受到希腊古典文化、俄国芭蕾舞、中华文化的影响。这类服饰是( )
A.西方文化侵略的反映 B.欧洲文明衰败的结果
C.古典主义盛行的表现 D.文化国际交流的产物
3.《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十一次,都涉及洪水泛滥殃及邻国。战国时,处于战争状态的各国,还把决堤放水作为进攻和防御的手段,造成严重后果。这从侧面说明
A.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B.孟子哀民生之多艰
C.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D.争霸战争打击经济发展
4.斯塔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的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德治”和“民贵君轻”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5.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保存和传播古典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6.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 B.依据河水涨落制定了历法
C.留下了完整的成文法典 D.形成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7.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A.世间一切皆苦 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世间众生平等 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8.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描绘了半人半神的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初期,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治理国家,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苏美尔人的政治态度
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苏美尔文明的产生
9.……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研究》
B.《探寻古罗马文明》
C.《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10.有些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在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乃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这反映出( )
A.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发明冶金术 B.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明传播
C.车轮和冶金技术帮助印欧人扩张 D.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
11.公元4-6世纪,日耳曼人大规模地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给东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并一举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在西欧建立了一系列“蛮族”王国。日耳曼人大迁徙( )
A.使日耳曼人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B.导致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D.征服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
12.19世纪,在拉丁美洲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3.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难民之“难”在于
①战争、灾难、贫困的冲击 ②宗教或部族矛盾的激化
③在收留国没有国民待遇 ④国际社会的不作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助推外交发展 B.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
C.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D.丝绸之路推动文化转型
15.日本索尼公司的一则广告主角是佛祖释迦牟尼,其闭目入定不久却凡心萌动,睁开双眼后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出现字幕“索尼,让佛祖心动”。这则广告创意高明巧妙,但却招致泰国政府外交抗议。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流 B.广告文化蕴含着殖民主义
C.宗教应当积极努力适应时代变化 D.文明具有稳定性和内涵性
16.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体现了新加坡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当地传统文化消失
C.殖民地文化特色 D.移民文化阻碍发展
非选择题(四个小题,共52分)
二、综合题
17.(13分)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随着时代变迁在曲折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统治者将太学作为表彰文治的“装饰品”,国家为了让太学生研习学问,给予免役的特权。然而,由于当时战争、土木工程的繁多,反而本末倒置,很多人进入太学以求“避役”。结果,便导致因门第而拥有免役特权的“高门子弟”不屑于进入太学,他们厌恶太学更重要的理由,还有负责教学的太学博士地位低下,素质恶劣,对儒家学问不甚关心。随着“门第世族之风”的形成,官僚们基于门阀,而不再依靠太学。佛教、老庄学说的盛行,也使得知识分子热衷于佛学、玄学。西晋泰始八年,因学力不足,朝廷决意遣散太学生。
——摘编自[日]福原启郎《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
材料二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京师大学堂被迫停办。1902年1月,清政府正式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筹办复校事宜。张百熙受命后,积极从校舍、图书、课程等方面为复校作准备。1902年10月举行了第一次入学考试,12月27日,举行正式开学典礼。复校后的京师大学堂增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1903年又增设进士馆,设学馆及医学实业馆,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摘编自杨波《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一京师大学堂》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一场对包括教育在内各项事业的政治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195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集中表达了力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愿望,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这也是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低标准。1999年至2004年的6年间,平均增幅高达24.8%。“99扩招”是把教育用于经济改革的典型例子,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是扩招最终的核心政策目标。
——摘编自高水红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太学的性质,分析魏晋时期太学教育衰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京师大学堂复校初期的办学举措,结合所学,分析1902年京师大学堂能够复校的历史条件。
(3)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指出“教育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新中国教育发展的特征,并简述其成就。②指出“99扩招”的意图,归纳中国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意义。
1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
(1)材料一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9.(13分)[旧金山唐人街]
材料19世纪6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初步建立。1906年美国排华高潮时期,旧金山唐人街经历大地震。20世纪20年代旧金山“新唐人街”建立。以下是关于旧金山唐人街部分文献研究资料:
序号 著作或论文 简介
①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合订本) 记录了作者1868年访问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见闻和思考,文本成型的时期正值旧金山华人聚集区逐步成为旧金山唐人街。
② 泗丽莎《百年金山:我的美籍华人家族奋斗史》,王金凯译 追溯了泗家从1867年进入洛杉矶唐人街,直至作者生活年代(1920年代)的历史。
③ 彼得和杜桑卡·米赛耶维奇《中国人在美国的发财史》 侧重考察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及遭遇,关于排华运动时期的历史着墨甚多。
④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 随着北美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
⑤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博士学位论文) 将传教士群体视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对传教士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宗教文化传播行为进行研究。
⑥ 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 考察1850至1943年间中国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遭遇排华法案并试图克服种族歧视的历史处境。
⑦ 安东尼·李《图绘唐人街:旧金山的艺术与东方情调》 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关于旧金山唐人街的摄影和绘画,涉及唐人街的街景、艺术界、民众日常生活等方面。
⑧ 乔热《唐人街的儿童:在旧金山生养美国华人,1850—1920》 考察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家庭和学校,其内容关系到华人移民对于中美文化的态度和选择。
⑨ 陈静瑜《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视华埠为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潜力、把中国移民带进美国社会的主要桥梁。
(1)围绕旧金山唐人街的变迁,提取信息,自拟三个研究主题。
(2)从你拟定的研究主题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在唐代输入西方的物品中,仅丝绸种类就多达百种,还有大量难以统计的物产和技 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漆器、瓷器、铁器、金银器皿、钱币、炼丹术等当是其中的荤荤大 者。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在其专著《丝绸之路:中国一波斯文化交流史》中,专门对谷 子、高粱、樟脑、肉桂、姜黄、生姜、水稻、麝香、大黄等九种物种的西传及其作用进行了详细介 绍和论述。
沿途的欧亚各国也同样回报中国以各种动植物、物品和技术,传入中国的主要动物有 马、牛、驼、狮子等;主要植物有石榴、葡萄、苜蓿、波棱、胡麻、胡椒、胡黄连、胡荽、小茴香、青 黛(靛花)、郁金香、天竺桂、无花果、指甲花、木奈祗(水仙)、阿勃参等,还有多种药材、香料和 染料等;物品主要有玻璃器、琉璃、玉石、珍珠、珊瑚、金刚石、石蜜、砂糖、毡布、葡萄酒等。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一开始就带有“怀柔远人,弘扬国威“”的鲜明政治色彩。在进行 朝贡贸易时“倍偿其值”,在边境互市中强调“惠远人而贸易'',这种良好的商业信誉使得西方 诸国争相与中国通商,同时各方均从贸易中获得益处。在丝路畅通的大多数时候,呈现的是 “商胡贩客,填委于旗亭”,异域传使者“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忙景象
——摘编自雍际春《论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论述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韩非是韩国国君的儿子,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他的治国理念和秦朝的推广而影响后世的,所以②不选。故选C。
【考点定位】 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时装在设计之时收到希腊、俄国、中国文化的影响,展现了文化国际交流的成果,D项正确;中华文化不属于西方文化,排除A项;文化的国际交流体现了文化具有超越国界的魅力,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促进文化发展与丰富。文化交流的出现是文化存在差异性的结果,不是文明衰败的结果,排除B项;古典主义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与俄国文化、中华文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战国时,处于战争状态的各国,把决堤放水作为进攻和防御的手段,造成严重后果”可得出得出,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建立统一的国家,C项正确;材料与生态无关,排除A项;B项不属于侧面反映的内容,排除B项;战国时期属于兼并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是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它主要从个人、家庭、政府、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强调信义和社会责任,即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主张个人不能逾越礼制和要有社会担当,B正确;“仁政”、“德治”和“民贵君轻”都是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不是实用性的道德体系,A、C选项错误;“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不是实用性的道德体系,排除D。
5.C
【详解】根据“伊斯兰教”、“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等信息可知这个国家指的是阿拉伯帝国,C项正确;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都与伊斯兰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而且文学作品中都有神话故事,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A项正确;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的是古埃及文化,排除B项;留下了完整成文法典的是西亚文明,古埃及没有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律成就,排除C项;古印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由材料“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可知,佛陀主张世间众生平等,故选C。材料强调了平等,而未强调苦难,排除A;材料中佛陀认为种姓制度是虚妄的假名,B项说法与材料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人类的死亡问题,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8.B
【详解】文学作品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材料,人民请求神灵,促使城邦首领由恶向善,体现了当时人民对优秀统治者的良好期盼,即体现了苏美尔人的政治态度,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排除A项;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排除C项;“产生”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依据材料“奥尔梅克、托尔特克、阿兹特克”、“黄金”可知,阿兹特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因此材料中的描述出自《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D项正确; A项是西亚、北非文明,排除A项; B项涉及的是古罗马文明,排除B项; C项反映的是奥斯曼帝国,没有涉及美洲,排除C项。 故选D项。
10.B
【详解】依据材料“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可以看出民族迁徙的过程中,促进了文明的传播,B项正确;“最早发明”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迁徙带来的文明传播,未涉及扩张,排除C项;“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人的大迁徙虽然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但在这一过程中,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日耳曼人大迁徙处于日耳曼原始氏族社会瓦解的前夕,封建制度尚未确立,排除A项;欧洲民族国家是在中世纪后期逐渐出现,排除B项;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有征服罗马文化,而是吸收融合了罗马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美国为了控制拉美,采取“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C项正确;英国、法国、德国三国没有实施“金元外交”、“大棒政策”,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3.A
【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引发难民问题的原因有战争、灾难、贫困的冲击,宗教或部族矛盾的激化 ,在收留国没有国民待遇,①②③A项正确;国际社会在积极的解决难民问题,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派遣使臣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引入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说明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西域葡萄、苜蓿的引进,不能说明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与文化转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这则广告创意高明巧妙,但却招致泰国政府外交抗议”可知,日本索尼公司利用佛教做广告,引起了泰国政府的不满,这是因为佛教在泰国有特殊的地位,这则广告被佛教徒认为触犯了佛祖的威严和宗教的虔诚,说明文明具有稳定性和内涵性,D项正确;材料属于文化冲突,不属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交流,排除A项;索尼公司只是希望通过广告扩大市场,并没有蕴含殖民主义,排除B项;材料与宗教适应时代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材料“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体现的是新加坡存在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现象,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新加坡仍然存在传统文化,排除;材料与殖民文化无关,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移民文化的融合,并非是阻碍发展,D排除。故选A。
17.(1)性质: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原因:统治者政策导向;太学生入学目的不纯;士族政治及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影响;儒学受到当时佛学、玄学思想的冲击。(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办学举措:考试入学;分馆分科教育;授予科举制下的头衔。
历史条件:戊戌维新运动中办学经验的积累;清政府实施“新政”;张百熙的努力。
(3)选择①,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提出。(如答“教育领域出现‘左’倾错误”也可)
特征: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选择②,意图: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重要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1)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原因:根据材料“统治者将太学作为表彰文治的‘装饰品’”“给予免役的特权”,可得出统治者政策导向;根据“很多人进入太学以求‘避役’”,可得出太学生入学目的不纯;根据“便导致因门第而拥有免役特权的‘高门子弟’”“官僚们基于门阀,而不再依靠太学”并联系所学可得出士族政治及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影响;根据“佛教、老庄学说的盛行,也使得知识分子热衷于佛学、玄学”,可得出儒学受到当时佛学、玄学思想的冲击。
(2)举措:根据材料“复校后的京师大学堂增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1903年又增设进士馆,设学馆及医学实业馆”可得出分馆分科教育;根据“1902年10月举行了第一次入学考试”,可得出考试入学:根据“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头衔”,可得出授予科举制下的头衔。
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筹办复校事宜。张百熙受命后,积极从校舍、图书、课程等方面为复校作准备”,可得出张百熙的努力;根据“1902年1月”“1902年10月”等可知当时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新政"推行新式教育;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维新运动中办学经验的积累。
(3)如选择阐释①。背景:根据“1958年……力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愿望”,可得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根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可得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提出。
特征: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一场对包括教育在内各项事业的政治性改造”等,可得出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成就:联系所学可知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选择阐释②。意图:根据材料“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低标准”,可得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根据“是把教育用于经济改革的典型例子”,可得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重要意义:联系所学可知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1)同意。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
不同意。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2)主张:康有为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严复主张兴办实业;开垦荒地,改良农业;节制生育。
评价:康有为的主张:属于传统的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的主张: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的主张:耕地已接近使用极限,不可行;改良农业需要时间,当时科技水平很低,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人口压力问题。
【详解】(1)观点和理由,同意,根据材料“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掠夺原材料、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冲击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不同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西方列强掠夺原材料、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导致亚非拉地区落后局面的重要原因等从同意或不同意的角度,结合所学分析回答。
(2)主张和评价,根据材料“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可得出康有为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康有为的主张属于传统的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易导致该地区环境的破坏。根据材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得出严复主张兴办实业;严复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来缓解人口压力,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当时的中国兴办实业的条件尚不具备。根据材料“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可得出主张开垦荒地,改良农业;民国时期的该主张也属于较传统的方法,不能根治解决人口问题,并且改良农业需要时间,当时科技水平很低,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人口压力问题。根据材料“迟婚与节育”可得出节制生育;节制生育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但该主张没有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一面。
19.(1)主题:旧金山唐人街形成的原因;旧金山唐人街华人的生存状态;旧金山唐人街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美国历史上的排华运动。(任意三个主题即可,其他合理主题同等给分)
(2)论述:旧金山唐人街是中英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19世纪中期以来,部分国人迫于形势远渡重洋,在美国旧金山等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人街。在这个过程中。传教士群体成为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不同类型的华侨在不同的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或主动的传播;华人移民的家庭和学校,也对中美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总之,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它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详解】(1)主题:从材料中就旧金山唐人街形成的原因来看,旧金山唐人街形成的原因;从材料中华人的生产状态来看,旧金山唐人街华人的生存状态;从材料中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旧金山唐人街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从美国对华人的政策来看,和美国历史上的排华运动有关。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可选择主题为旧金山唐人街是中英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关于阐释可从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赴美的背景、文化交流的主体、文化交流的表现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20.示例
论题:丝绸之路——贸易与文明交流的通道。
论述: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西方带来了珍稀动物、植物、皮革制品、药材、香料、珠宝,然后从中国进口丝绸、茶叶、瓷器及其他商品,这些商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兴盛推动了中国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大发明、丝织工艺、漆器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东西方之间的这种双向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将彼此和整个世界连接起来,因此,这条连接古代世界的大通道真正发挥了沟通世界和作为中西商贸往来通道的重要作用,折射和见证着中国与欧亚历史发展的轨迹。
【详解】从三段材料的中心句“唐代输入西方的物品中,仅丝绸种类就多达百种,还有大量难以统计的物产和技术”、“沿途的欧亚各国也同样回报中国以各种动植物、物品和技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一开始就带有“怀柔远人,弘扬国威”的鲜明政治色彩”,可以大致归纳为所讲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成为贸易与文明交流的通道。根据第一段材料内容,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西方带来了珍稀动物,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及其他商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根据第二段材料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传的历程可知四大发明、丝织工艺、漆器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然后,进一步升华,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折射和见证着中国与欧亚历史发展的轨迹。论述中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