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师版+学生版)

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朝阳期末)毛泽东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喜爱的一份刊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这份出版物应是 (D)
A.《申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2.(2022·淄博临淄一模)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D)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3.(2022·淄博高青期中)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B)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4.(2022·北京模拟)如图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的是 (D)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
C.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近代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历程
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C)
A.明确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6.(2022·淄博高青二模)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D)
A.以学生为主力 B.得到政府支持
C.上海首先发起 D.民众广泛参与
7.(2022·淄博张店二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应是(B)
A.专制主义 B.爱国主义
C.重商主义 D.复古尊孔
8.(2022·淄博博山一模)小明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制作了一些早期党的创始人的名片,下面这一人物是 (A)
任务介绍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主要贡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编辑,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A.李大钊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毛泽东
9.“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一锤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出发,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0.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则将高潮推向了顶峰。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C)
A.中国同盟会建立   B.国民革命失败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进行
二、非选择题
11.(2022·淄博张店一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9年10月,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时期,他渐渐产生了发奋读书、救国救民的思想。
1907年夏天,李大钊去天津求学,被长芦银行专修所录取。但他认为,“理财”只是“致个人之富”,国家危亡之时,需“深研政理”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毅然选择报考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经过6年刻苦学习,系统掌握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
1913年,他在法政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求学。1916年初,全国上下掀起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李大钊回国担任《晨钟报》总编,努力宣传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深受民众欢迎,却遭到众议院议长汤化龙的干涉。汤化龙劝告他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不要得罪北洋政府。李大钊宁可失业也不愿向旧势力妥协,毅然选择辞职。之后,继续发表文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与军阀反动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1918年11月,受蔡元培之聘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李大钊不贪恋北大教授的个人地位和优厚待遇,而是选择走上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参与《新青年》编辑部工作,不顾北洋军阀的查禁和迫害,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发表多篇文章,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1921年,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2-1924年,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还领导北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北伐胜利进军。
1927年4月6日,在北京被张作霖军阀政府逮捕。敌人用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他严词拒绝;敌人用各种酷刑拷问,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生命和事业之间,李大钊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4月28日,从容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
(1)依据材料,写出你对李大钊先生的主要评价。(至少三点,3分)
答:评价:①以民族振兴、国家命运为己任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类似意思即可)②不畏强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念坚定的典范;(类似意思即可)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④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⑤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⑥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以上任意三点即可)
(2)请结合材料,列举出他的选择,并分析影响他历次人生选择的共同原因。(5分)
答:选择:①学业的选择:放弃银行专业选择法政专业;②就业的选择:不与旧势力妥协,选择辞去报社总编的职位;③职业的选择:不贪恋北大教授的优厚待遇,选择走上革命道路;④事业的选择:拒绝高官厚禄收买,选择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共同原因:爱国主义思想。
(3)李大钊经历四次重要的人生选择,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你有何领悟 (1分)
答:领悟:任何一个有志青年,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把个人的命运前途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联系起来,使个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进步的需要。
12.(2022·淄博临淄二模)近代以来,在“以谁为师”的时代命题下,一批批的中国人背井离乡,走出国门,探寻救国富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规意义上的出国留学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的留学教育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却涌现了三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
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出现了争先恐后往日本留学,借以寻求救国救民良方的热烈场面,其直接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
第二次留学潮出现在五四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次留学潮持续时间较长,平衡而有序,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三次留学潮出现在1978年后。在邓小平亲自关怀和指导下,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到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是70万,这真是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它为中国人真正走向世界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思想保障。
——汇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留学大潮》
(1)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初出现争先恐后往日本留学的社会背景。(4分)
答: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引发了国人向日本学习的热潮;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科举制的废除,留学成为一种选择,日本近、省钱、语言困难小;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为一批热血青年所向往等等。
(2)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推动第二次留学潮因素有哪些。(4分)
答:国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又迫使许多有头脑的国人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出国留学自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3)据材料结合所学,写出第三次留学潮的出现与我国的哪一政策息息相关。(1分)
答:改革开放。
(4)根据材料指出留学潮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答: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为中国人真正走向世界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思想保障。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朝阳期末)毛泽东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喜爱的一份刊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这份出版物应是 ( )
A.《申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2.(2022·淄博临淄一模)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3.(2022·淄博高青期中)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4.(2022·北京模拟)如图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的是 (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
C.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D.近代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历程
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
A.明确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6.(2022·淄博高青二模)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 )
A.以学生为主力 B.得到政府支持
C.上海首先发起 D.民众广泛参与
7.(2022·淄博张店二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应是( )
A.专制主义 B.爱国主义
C.重商主义 D.复古尊孔
8.(2022·淄博博山一模)小明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制作了一些早期党的创始人的名片,下面这一人物是 ( )
任务介绍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主要贡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编辑,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A.李大钊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毛泽东
9.“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一锤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出发,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0.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则将高潮推向了顶峰。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中国同盟会建立   B.国民革命失败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进行
二、非选择题
11.(2022·淄博张店一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9年10月,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时期,他渐渐产生了发奋读书、救国救民的思想。
1907年夏天,李大钊去天津求学,被长芦银行专修所录取。但他认为,“理财”只是“致个人之富”,国家危亡之时,需“深研政理”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毅然选择报考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经过6年刻苦学习,系统掌握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
1913年,他在法政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求学。1916年初,全国上下掀起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李大钊回国担任《晨钟报》总编,努力宣传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深受民众欢迎,却遭到众议院议长汤化龙的干涉。汤化龙劝告他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不要得罪北洋政府。李大钊宁可失业也不愿向旧势力妥协,毅然选择辞职。之后,继续发表文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与军阀反动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1918年11月,受蔡元培之聘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李大钊不贪恋北大教授的个人地位和优厚待遇,而是选择走上探求中国革命的道路。参与《新青年》编辑部工作,不顾北洋军阀的查禁和迫害,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发表多篇文章,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1921年,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2-1924年,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还领导北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北伐胜利进军。
1927年4月6日,在北京被张作霖军阀政府逮捕。敌人用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他严词拒绝;敌人用各种酷刑拷问,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生命和事业之间,李大钊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4月28日,从容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
(1)依据材料,写出你对李大钊先生的主要评价。(至少三点,3分)
(2)请结合材料,列举出他的选择,并分析影响他历次人生选择的共同原因。(5分)
(3)李大钊经历四次重要的人生选择,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你有何领悟 (1分)
12.(2022·淄博临淄二模)近代以来,在“以谁为师”的时代命题下,一批批的中国人背井离乡,走出国门,探寻救国富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规意义上的出国留学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的留学教育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却涌现了三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
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出现了争先恐后往日本留学,借以寻求救国救民良方的热烈场面,其直接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
第二次留学潮出现在五四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次留学潮持续时间较长,平衡而有序,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三次留学潮出现在1978年后。在邓小平亲自关怀和指导下,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到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是70万,这真是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它为中国人真正走向世界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思想保障。
——汇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留学大潮》
(1)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初出现争先恐后往日本留学的社会背景。(4分)
(2)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推动第二次留学潮因素有哪些。(4分)
(3)据材料结合所学,写出第三次留学潮的出现与我国的哪一政策息息相关。(1分)
(4)根据材料指出留学潮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师版+学生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