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同步练习 ---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银放入稀盐酸中:
C.碳酸钠投人稀盐酸中:
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32KCl+3O2↑
2.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所需要的原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NaCl+2H2O2NaOH+X↑+H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HClO C.O2 D.Cl2
3.水产养殖业常用一种释氧剂 R 来增加水中溶解氧并改良水质, 其化学原理为,其中 R 的化学式是( )
A.Ca B.CaO C.CaO2 D.Ca2O
4.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 X的化学式是
A.SO2 B.SO3 C.CuS D.H2S
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乙和物质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物质丁是一种单质
C.物质甲和物质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D.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6.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点燃铁丝下端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
B.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集气瓶底部的水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
7.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8.煤燃烧时排放出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SO2 B.CO C.CaO D.CO2
9.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形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 CO2 C.Cu(OH)2 D.N2
10.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书写化学方程式:
(1)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被称为一个周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 不同;
(3)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4)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因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方式 ;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 色火焰;装置C中的现象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 ,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
四、推断题
14.A、B、C、D、E 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五种物质,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互相发生反应,且D通常是暗紫色固体,C、E都能与B发生反应,且二者都只含有一种元素,C与B反应的产物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能被磁铁所吸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A 。B 。
(2)写出D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在B中燃烧的现象 。
(4)写出B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五、流程题
15.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有科学家提出一种“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绿色自由”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 。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 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
六、科学探究题
16.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但意外的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Ⅱ.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Ⅲ.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 ; 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2)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 。
【拓展应用】
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 。
Ⅱ.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 化学符号表达式 。
七、科普阅读题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巨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却使得海洋出现了酸化现象。
中国政府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就是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通过碳捕捉与封存、碳减排等方法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海洋酸化现象得以缓解。
(1)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减排是使用氢能源汽车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B(OH)3中B的化合价为 。
八、综合应用题
18.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
(Ⅰ)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检验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海水中加入 搅拌,如易起浮渣,说明是 (填“硬水”或“软水”),上图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填字母)。
A.加明矾 B.过滤 C.加活性炭 D.蒸馏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时,需在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 。
(4)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取ClO2 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 +4X=2NaCl+2ClO2 +Cl2↑+2H2 O。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Ⅱ)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5)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图2和图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6)图3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填序号)环节,还需要 来进行验证。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 D.表达与交流
(7)图3对应于图4中 (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关于图3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是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
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③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④生成的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选项错误;
B、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位于氢之后,不能稀盐酸反应,故B选项错误;
C、该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选项错误;
D、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
2.D
【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X↑+H2,反应前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2个Na、2个Cl、4个H,2个O,而反应后的物质中含2个Na,2个O,4个H,所以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和种类可以知道,反应前比反应后多了2个Cl,而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中含有2个Cl,所以A的化学式为Cl2,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判断D是正确的。故选D。
【点睛】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3.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钙原子,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一个R分子包含一个钙原子、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aO2;
故选C。
4.A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D
【详解】A、由图示可知乙、丙都是含有黑、蓝两种原子,物质乙和物质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说法正确;
B、物质丁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C、物质丁是单质故该元素化合价为0,物质甲是化合物,故黄色小球代表的元素化合价一定不为0,故物质甲和物质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说法正确;
D、设反应中的原子为:A、B、C,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可推测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2+4CB=4CB2+A2;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为4和1,说法错误。
故选:D。
6.C
【详解】A.点燃铁丝下端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下端铁丝变边燃烧边放热,选项正确。
B.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错误。
D.集气瓶底部的水可防止集气瓶底部因为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选项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
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
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8.D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和12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尚缺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存在于2X中,则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D。
9.B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含有2个铜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铜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B。
10.D
【详解】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B、该化学方程式缺乏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Cl2=FeCl2+Cu;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11.(1)
(2)
(3)
(4)
(5)
【详解】(1)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其方程式为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其方程式为
(3)铁丝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其方程式为
(4)天然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
(5)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
12. 6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都具有两个电子层 4HF+SiO2=SiF4↑+2H2O
【详解】(1)氧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X是6;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所以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3)上述元素核外都是2个电子层,都属于第二周期,所以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4)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13. 明亮的蓝紫; 溶液的紫红色逐渐褪去 SO2+2NaOH=Na2SO3+H2O 在未点燃B 处酒精灯前,让A 中反应进行并使产生的气体通过C 装置
【详解】(1)装置A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装置C中的现象是紫红色逐渐褪去,故填:明亮的蓝紫;溶液的紫红色逐渐褪去。
(3)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硫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故填:SO2+2NaOH=Na2SO3+H2O。
(4)要排除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可以在点燃酒精灯前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即先让A中反应进行并使产生的气体通过C装置,如果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与氧气无关,故填:在未点燃B处酒精灯前,让A中反应进行并使产生的气体通过C装置。
14.(1) 二氧化碳 氧气
(2)
(3)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医疗急救等(合理即可)
【分析】D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则D为高锰酸钾,C、E都能与B发生反应,且二者都只含有一种元素,C与B反应的产物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E能被磁铁所吸引,则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C为碳、E为铁,代入检验,推断合理。
(1)
由分析可知,物质A的名称为二氧化碳,物质B的名称为氧气,故填:二氧化碳;氧气;
(2)
D转化为B,即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
B为氧气、C为碳,C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填: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
氧气能供给呼吸,生活中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医疗急救等(合理即可)。
15.(1)二氧化碳/水
(2)CO2+3H2CH3OH+H2O
(3)质量和化学性质
(4)具有可燃性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流程中属于氧化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或水;
(2)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填:CO2+3H2CH3OH+H2O;
(3)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则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填:质量和化学性质;
(4)甲醇和乙醇属于同类,因此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乙醇具有可燃性,所以可推测出甲醇也具有可燃性,故填:具有可燃性。
16. 氯气 一 变蓝或变色 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KMnO4 2MnO2+2KClO32KMnO4+O2+Cl2
【详解】[猜想与假设]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氯气,还可能是氧气与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观察到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这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没有氯气,可见猜想一正确;
(2)若猜想三正确,即气体是氧气与氯气的混合物,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会观察到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反思与评价]
氯气能够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时,即使反应生成氯气,也会溶解在水中。
[拓展应用]
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这是因为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红色溶液。
Ⅱ、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反应生成高锰酸钾、氧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MnO2+2KClO32KMnO4+O2+Cl2。
17.(1)物理变化
(2)CO2+H2O=H2CO3
(3) H2O +3
【详解】(1)海洋吸收热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反应前后硼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氢原子是12个,氧原子是6个,反应前氢原子、氧原子应该是12个、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B(OH)3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氢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B的化合价为+3。
18.(1) 混合物 钠(或Na)
(2) 肥皂水 硬水 D
(3) 吸附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4) HCl 4 Na+和Cl-
(5)图2中水分子没变,图3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6) B C
(7) 甲
(8)③④
【分析】(1)
海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2)
生活中用肥皂水检验硬水、软水,如易起浮渣,说明是硬水,生活中采用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D。
(3)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时,需在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反应前(不包括X)原子的种类数目为Na:2;Cl:2;O:6,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为Na:2;Cl:6;O:6;H:4,因此4X为Cl:4;H:4。故X为HCl。根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常用化合价规律。NaClO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因此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4种。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Na+和Cl-。
(5)
制蒸馏水和电解水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图2中水分子没变,图3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6)
小明推测属于猜想与假设环节,还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来进行验证。故分别选择B、C;
(7)
图3电解水实验中,氧原子和氢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对应于应于图4中甲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8)
①a中气体体积大为氢气,与氢气相连的电极为负极,故错误;
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③该实验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正确;
④生成的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故选③④。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