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练习(答案)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消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2、CO2 B.CO、O2 C.H2、CO D.CO、N2
3、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4、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CH4O,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XCH4O+H2O,X的化学式为( )
A.H2O B.CH4 C.CO D.H2
5、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B.化学反应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多少 D.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
6、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C.回收废旧金属,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7、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
A.釜底抽薪 B.火上浇油 C.卧薪尝胆 D.钻木取火
8、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能量转化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5倍,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9、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10、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实验中,都可能需要划着火柴。划火柴时,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火焰旺,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11、使煤充分燃烧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增加煤用量 B.将煤块粉碎
C.减少空气用量 D.增加烟囱高度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是2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32gS与3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SO2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以判断蜡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4、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①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隔绝空气 ④跟氧气接触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④ D.①和③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汽油 B.柴油 C.氢气 D.煤油
16、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二、填空题。
17、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衣物 B.酒精 C.报纸杂志 D.鞭炮
18、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②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
②处的微粒是___(填化学式)。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
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
19、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______。
20、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事例:________(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作燃料,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
(1)在图甲中,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观察到指针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装置替换甲中的烧杯部分,将锥形瓶倾斜,一段时间后气球涨大天平仍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23、请你用“化学视角”探寻宏观和微观世界。
(1)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①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 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序号)。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②某同学尝试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结果 出现了如图所示实验的现象,由此可推知穿过火灾险区时应该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势行进。
(2)A、B、C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通过比较B和C可以得 出“ _________”的结论。再仔细分析如图,发现影响 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消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2、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2、CO2 B.CO、O2 C.H2、CO D.CO、N2
【答案】B
3、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答案】C
4、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CH4O,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XCH4O+H2O,X的化学式为( )
A.H2O B.CH4 C.CO D.H2
【答案】D
5、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B.化学反应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多少 D.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
【答案】D
6、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C.回收废旧金属,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答案】C
7、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
A.釜底抽薪 B.火上浇油 C.卧薪尝胆 D.钻木取火
【答案】C
8、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能量转化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5倍,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9、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C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1
【答案】C
10、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实验中,都可能需要划着火柴。划火柴时,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火焰旺,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答案】D
11、使煤充分燃烧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增加煤用量 B.将煤块粉碎
C.减少空气用量 D.增加烟囱高度
【答案】B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是2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32gS与3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SO2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以判断蜡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B
1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4、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①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隔绝空气 ④跟氧气接触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④ D.①和③
【答案】A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汽油 B.柴油 C.氢气 D.煤油
【答案】C
16、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B.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答案】C
二、填空题。
17、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衣物 B.酒精 C.报纸杂志 D.鞭炮
【答案】用水降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D
18、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②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①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
②处的微粒是___(填化学式)。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②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
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28.09 8 得到
(2) 1:4:1 H2O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9、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______。
【答案】5g
20、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答案】(1)a;B (2)P2O5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事例:________(填序号)。
(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作燃料,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离可燃物 ②④
【或隔绝空气 ①③;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⑤】
(2) 2C4H10+13O28CO2+10H2O
2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
(1)在图甲中,调节天平平衡,将烧杯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观察到指针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装置替换甲中的烧杯部分,将锥形瓶倾斜,一段时间后气球涨大天平仍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右;2H2O22H2O+O2↑;
(2)反应生成气体,气球膨胀产生了向上的浮力。
三、实验题。
23、请你用“化学视角”探寻宏观和微观世界。
(1)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①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蜡烛的火焰由气 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序号)。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②某同学尝试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结果 出现了如图所示实验的现象,由此可推知穿过火灾险区时应该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势行进。
(2)A、B、C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通过比较B和C可以得 出“ _________”的结论。再仔细分析如图,发现影响 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
【答案】A 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种类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制的氢气的质量为x t
2H2O2H2↑+O2↑
36 4
7.2t X
36:4=7.2t:X
X=0.8t
答:制的氢气的质量为0.8t。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