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资料:六国论 解读

高一语文资料:六国论 解读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贿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课文背景知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北宋建国以来,宋军和辽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重点、难点】

一、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12月),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chán)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六国简介。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年),东周的天子由力量逐渐衰微到终于灭亡。诸侯的势力却很强大。在战国时期这一百八十二年间,秦国和六国这七个强国(所谓“七雄”),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混战,而基本上则是秦国向六国猛烈地进攻。七国之中,秦国本来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从此以后,就成了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国占据现在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一带地方,地势险固,适宜于防守,也适宜于出击,称为天府之国。韩国占据现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一部分地方,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弱小。魏国占据现在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一带地方。燕国占据现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和辽东半岛一带地方,距离秦国远,受战祸比较晚。齐国占据现在的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国富兵强,距离秦国远,不受秦国的威胁。楚国占据中原以南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七国里边,楚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

秦国强盛起来以后,积极地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经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是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韩国和魏国屈服于秦国的压力,几次献地求和,助长了秦国的气焰。最后六国终于都被秦国灭掉,秦国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事业。

三、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

文章共分五段。第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慨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紧扣后一个论据,引证历史事实,深入一步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先以齐为例。齐虽未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不同心,不能互相支援,结果“五国既丧,齐亦不免”。证实了前文的“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断。次举燕赵。从正面用它们的“用兵之效”的事实(燕虽小国而后亡;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等),从反面用它们由于内外政策的错误而导致灭亡的原因(燕派刺客,赵信谗言而除良将),来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强调指出它们“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恰好论证了“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进行假言推理(“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或未易量”)说明六国如果不赂秦,不附秦,同心对敌,还可能不致于相继遭灭。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另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为全文的结论。“呜呼!……悲夫!……”是两层意思。前者是为六国设策,还是主张“并力西向”抗秦,反对赂秦; 后者感慨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灭亡。”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这句话自然是说给北宋统治者听的,引起下文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

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看来,这篇史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这是值得借鉴的。

四、了解作者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名的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他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

【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

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诸侯纷争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赂秦”不是六国灭亡的关键,苏洵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但是,本文是史论,是今人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观照历史,用现实的形势比照历史兴亡,苏洵选择“六国破灭”这一历史论题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作者所生活的北宋时期的统治者,面对北方日益强盛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一味地纳银输绢,妥协退让,以求苟安,在公元1004年、1012年、1013年三次与辽和西夏订立盟约,纳银纳绢纳茶叶,用重赂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与六国“为秦积威所劫”,“争割地以赂秦”历史是惊人的相似。面对历史,怎不叫“赤胆忠心”的作者为宋王朝深深忧虑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作者作文其意不在为六国破灭的原因作一个历史结论,而是为了借古讽今,希望宋王朝能吸取历史教训,奋起抵抗外侮。

高一语文资料:六国论 解读

怎样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是本文的又一难点:本文语句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对偶句,有排比句,有引用句,有比喻句,有疑问句,有设问句,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

【高一语文资料:六国论 解读】相关文章: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