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检测题(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综合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位历史老师在世界史课堂上举了“印度”这个案例,讲述世界人民反抗殖民斗争的艰辛历程。其板书内容如右图所示,横线空格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卡德纳斯改革
C.华夫脱运动
D.不结盟运动
2.明治维新促使日本实现了近代史上的飞跃,此次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文明开化”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废藩置县
3.这份“宣言”宣示,如果叛乱各州不于1863年1月1日之前回归联邦,那么叛乱各州所有被迫为奴的人都将从此获得自由,并永远享有自由的权力。以上材料说明这份“宣言”( )
A.肯定了黑人奴隶制 B.有利于维护美国统一
C.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D.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4.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的兴衰构成了重要的篇章。研究这些大国兴衰的历史,总结其失败教训,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右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曲线A代表英国
B.曲线B代表德国
曲线C代表美国
D.曲线D代表中国
5.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提出相对论、创造了火车机车
6.1999年美国著名杂志《时代》整理并发表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列宁上榜。列宁上榜的理由有( )
①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②进行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代表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⑤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7.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下列事件中,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
A.朝鲜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8.1933年,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就任总统后,迅速推行新政。为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他颁布了( )
A.《紧急银行法案》 B.《社会保障法》
C.《农业调整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
9.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其中的①②分别是指( )
A.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
B.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
C.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
D.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10.下表是苏联1970年经济计划完成的情况(单位:吨)。这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11.二战后,非洲的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在复兴非洲伟大传统和文化的过程中,诗人和作家们表达了共同的对非洲的自豪感。这种现象体现了非洲( )
A.摆脱殖民的诉求 B.地域文化的发达
C.对“非洲年”的重视 D.受二战影响巨大
12.右下图是某教师在讲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所画的简图,图中“E”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印度
13.拥有巨资的财团,如同经济战场上的快速机动部队,东奔西驰,攫取巨利;由于其流动性强,任何国家都不能奈何这种财团的“骑兵行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联合国的成立 B.经济全球化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世界多极化
14.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欧、日、俄、中等大国着眼于21世纪,为谋取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有利地位,各种伙伴关系相继建立。多种双边关系的相互制衡,客观上对美国谋求主导冷战后的世界形成牵制。材料说明( )
A.多极化有利于遏制霸权 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冷战意识仍影响大国关系
15.根据联合国妇女署2015年的一份报告,女性部长人数超过部长总人数30%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只有30个,仍有8个国家的政府里一名女性也没有。这表明( )
A.女性就业率在持续增长 B.受教育的妇女人数增加
C.妇女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D.女性参政程度有待提升
二、辨析改错(共8分)
16.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亚历山大以强兵和学习西方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改正:
【 】(2)1876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改正:
【 】(3)罗斯福新政为调整农业生产,采取了提高产量的措施,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改正:
【 】(4)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系列改革均未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7月,苏联退出会谈。
(1)据材料一,归纳苏联退出会谈的理由。(2分)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2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2)材料二中“高速流动”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4分)
18.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之“变”
1921年春实行的政策同1918年春实行的政策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1921年引进了市场概念。正是这一点,使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1921年实行的政策是什么。(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之“变”
(2)材料二中美国之“变”指什么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新”在何处。(3分)
材料三 世界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国家完全不加以干预的自由经济,也不是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发展模式,并分析其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20世纪的经济之“变”?(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处理好国际关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做负责任大国。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坚决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已经是觉醒了的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我们亚非国家需要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合作,以便有助于消除我们在殖民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压迫下所造成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非各国的共同愿望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二战后亚非国家为实现这一愿望所付出的努力。(2分)
材料二 历史性的握手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期,尼克松政府不仅面对着“战争带来的混乱”,而且还“需要为一个新的时代系统指定一项新的外交政策”。尼克松和基辛格都是现实主义政治家。基辛格的“均势”理论以及“多极”世界的主张,为尼克松政府外交战略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使美国外交回到现实主义,现实地认识苏联的威胁,并确立与苏联交往的战略。他认为:“美国几乎完全主宰世界舞台的时代已接近尾声,美国的核优势正在消失,经济霸权正受到欧洲和日本充满活力的增长的挑战,冷战以来被认为铁板一块的共产主义阵营出现了严重的裂痕,美国外交的新机遇出现了。”
(2)材料二照片记录的是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性”的理解。(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4分)
(3)大国关系影响世界局势的变化。结合当今国际局势,谈谈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B 6.C 7.D 8.D 9.D 10.A 11.A 12.C 13.B 14.C 15.D
16.(1)× “亚历山大”改为“彼得一世”
(2)ד戴姆勒”改为“奥托”
(3)× “提高”改为“限制”
(4)√
17.(1)“援助”会危及各国国内经济安全,使各国国内事务易受外来干涉,结果将导致欧洲分裂。“援助”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加剧了美苏对抗,苏联拒绝是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
(2)使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3)观点一:走向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合作、对话成为常态。观点二:面临着不确定因素。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横行,世界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任答一种均可)
18.(1)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社会市场经济。其特点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以社会安全为保障。
(4)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调节;需要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要以市场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等等。
19.(1)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抗美援朝;埃及爆发革命,建立共和国;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任写一例即可)
(2)“历史性”:中美关系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基辛格“均势”理论及“多极”世界主张的提出;苏联军事实力的强大;西欧、日本崛起;中苏关系破裂。(至少写出两点)
(3)相互信任,平等互谅;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言之有理即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