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二)含答案


2023年云南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一)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我们之所以称其为“人”,其主要依据是(  )
A.《史记》上的记载说明
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制工具
C.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
D.其长相和现代人一样
2.(2分)观察下列图片,从图1到图3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商朝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3.(2分)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
4.(2分)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 B.吴、魏、蜀 C.魏、吴、蜀 D.魏、蜀、吴
5.(2分)杜甫诗《无家别》描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讲述了(  )
A.安史之乱给北方地区造成的灾难
B.隋炀帝穷兵黩武导致社会经济凋敝的景象
C.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
D.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混乱局面
6.(2分)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铁木真
7.(2分)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如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隋朝、南宋、秦朝 B.辽、南宋、明朝
C.秦朝、隋朝、唐朝 D.辽、南北朝、明朝
8.(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9.(2分)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一些主要表现。因此可见,这一时期,对应的时间是(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
10.(2分)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
A.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1.(2分)“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诗中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2.(2分)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三联书店 C.同文馆 D.古籍出版社
13.(2分)下组图片人物是哪一历史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  )
A.三大改造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4.(2分)编制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完全没有经验。一切几乎都是从头做起。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在实施过程中,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5.(2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民族平等 B.加强民族团结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6.(2分)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17.(2分)“源于印度教,它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等级越高就被认为越纯净,离神越近。”材料中反映的制度是(  )
A.采邑制度 B.农奴制度 C.城邦制度 D.种姓制度
18.(2分)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陶片放逐法 D.种姓制度
19.(2分)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属于阿拉伯人的贡献是(  )
①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②《天方夜谭》
③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
④《荷马史诗》
⑤《汉谟拉比法典》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⑤
20.(2分)启蒙运动是18世纪法国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运动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自由、民主、平等和理性 B.“众生平等”
C.“忍耐顺从” D.“认识你自己”
21.(2分)历史上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2.(2分)下列能够按照“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组合在一起的是(  )
①克伦威尔
②华盛顿
③玻利瓦尔
④林肯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23.(2分)《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  )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毒品问题 D.战争问题
24.(2分)如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其中,“ 战争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德国投降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5.(2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华盛顿会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1)(2分)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2分)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3分)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3分)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5)(3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二:
材料三:70年来,近8亿中国人脱贫。这个数字比整个欧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实现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被采访者 采访记录 被采访者 采访记录
福建宁德市某村村民 35年前,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在160多元。随着政府的扶贫力度不断增大,我们村现在的人均收入大概每个人都能达到18000多元 宁夏银川市某村村民 1998年福建省给我们派来了种蘑菇的专家教授。当时我们搭蘑菇棚都不会搭,他们给我们手把手地教
山西省水池村“第一书记” 扶贫干部制度把党员派到农村,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带领群众致富,改变农村面貌 民建贵州省委主委 中国民主建国会确立了以黔西作为重点帮扶贫困县。用这个实际行动践行和宣传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摘编自新华社《70年脱贫8亿人!美国小哥发现了中国奇迹的关键》
(1)(4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走的道路。
(2)(4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年代尺上①②处的理论名称。
(3)(4分)依据材料三回答,“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指的是什么 并分析中国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原因。
28.(13分)美国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为探究美国独立的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你一起参与解决问题。
【主题一屈辱的历史】
材料一: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材料二: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托马斯·潘恩
【主题二不懈的奋斗】
材料三:自由女神像是法国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它屹立于美国纽约市。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文件中有如下的内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政府。”
【主题三最终的胜利】
材料四:“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确认。”
——华盛顿
(1)(3分)请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分)材料二中“挑战”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3)(3分)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自由女神左手握着的文件是什么?它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有哪些?
(4)(4分)美国今天在全球到处推行其“价值观”和“民主观”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独立宣言》的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29.(12分)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与时代】
材料一: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
【科技与国家】
材料二: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力比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1 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3 5 4
【科技与公司】
材料三: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试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
【科技与个人】
材料四:19世纪后半期,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科技达人,像“发明大王”“汽车之父”“飞机之父”等。
(1)(3分)简述材料一中a、b所处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3分)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3分)根据材料三中杜邦公司的发展片段,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3分)材料四中出现了各种称号,请说出你最佩服的人物,并谈谈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我们之所以称元谋人为“人”,其主要依据是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元谋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解析】【分析】图一的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石犁是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石器,器体薄而扁平,辉绿岩石质,坚硬、便于耕作。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从图一到图三说明了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反映了国古代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考查了学生的总结能力。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经几个重要阶段:打制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3.【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封建统治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封建统治者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4.【答案】D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①是魏,②是蜀,③是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5.【答案】A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并结合所学可知,“天宝”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这首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的影响。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潘镇割据的局面,故A符合题意;
BCD项说法与题意杜甫诗《无家别》描述的安史之乱不符,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诗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唐代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的反应了安史之乱时期的动荡。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答案】B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辽(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同北宋、西夏并立。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1125年,辽朝被金朝所灭,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辽的建立,考查点有辽、金、北宋、西夏的建立者,需要准确识记。
7.【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明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亡后,618年,唐朝建立,定都长安;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据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摘录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辽、南宋、明朝,排除ABD,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天津条约》,B项正确;
《虎门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没有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C项;
《北京条约》中没有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天津条约》。掌握《天津条约》签订时间、内容、影响。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张謇兴办实业;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内容可知,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发生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实业救国兴起,资产阶级的探索有改革发展到革命,清政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情况,C正确;
19世纪中期,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错误;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图片内容不符,B错误;
20世纪20年代,清政府已经灭亡,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的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与图片内容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等情况的变化,考查学生对图片的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的归纳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时,结合所学读懂图片内容,再对应好时间段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涉及反对帝国主义,又涉及反对国内封建军阀,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个性质。因此该材料最能体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D项正确;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都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主旨不符,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口号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A项正确;
鸦片战争使中国爱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排除C项;
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七七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A正确;
三联书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著名出版社,但既不是最早也不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错误;
同文馆是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与题意不符,C错误;
古籍出版社不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中掌握近代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情况,记住商务印书馆的地位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黄继光和邱少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在实施过程中,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五计划的内容。
15.【答案】C
【知识点】共同繁荣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知识。
16.【答案】A
【知识点】衣食住行的变迁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三大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上档次,这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原来越高,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文化教育进步,不符合题意;
C.社会保障提高,不符合题意;
D.饮食结构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现依据题干中的表格内容,看出变化趋势,之后依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7.【答案】D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形成了种姓制度,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故“源于印度教,它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等级越高就被认为越纯净,离神越近。”
A.采邑制度、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排除A项。
B.典型的农奴制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排除B项。
C.城邦制度并未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D.所以材料中反映的制度是种姓制度,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8.【答案】B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发》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B符合题意。
C.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滴一项政治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时期的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时间与内容及地位。
19.【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属于阿拉伯贡献的是①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②《天方夜谭》、③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B项正确;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文献,④⑤与阿拉伯人无关,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20.【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倡导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和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故启蒙运动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自由、民主、平等和理性,A符合题意;
“众生平等”是佛教思想,排除B;
“忍耐顺从”是基督教思想,排除C;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想、实质和历史影响。
21.【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英国,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A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具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故②符合题意;
玻利瓦尔则是南美独立运动中杰出的代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故③符合题意;
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反抗殖民统治,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没有反抗殖民统治。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掌握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
23.【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4.【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据题干示意图“战争转折点”并结合所学,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项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不符合题意;
B项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不符合题意;
C项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不符合题意;
D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影响。
25.【答案】B
【知识点】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开始于万隆会议。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万隆会议发展中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26.【答案】(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4)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5)平定叛乱;反抗外来侵略;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顺治帝以后,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3)据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可知,这是位于新疆的大小和卓叛乱。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4)清政府派兵平叛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违背民心,破坏统一;清政府采取正确的平叛政策,顺应民心。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有:平定叛乱,如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反抗侵略,如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侵略;设置机构,如对西藏的管辖,通过加强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7.【答案】(1)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任务:全面脱贫。原因:政府扶持;制度优势;党员奉献;个人努力;等等。(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最终找到了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正确途径。
(2)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由“70年来,近8亿中国人脱贫。这个数字比整个欧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可以看出,材料三中“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指的是全面脱贫。从对四个人物的采访,可以看出,中国实现全面脱贫任务的原因包括:政府扶持;制度优势;党员奉献;个人努力等。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任务:全面脱贫;原因:政府扶持;制度优势;党员奉献;个人努力等。
【点评】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此后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8.【答案】(1)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来克星顿的枪声。
(3)《独立宣言》;核心思想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
(4)不符合。《独立宣言》倡导的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而今天美国推行的“价值观”“民主观”是美国国家利益与意志的体现,是为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服务的,是随时根据它的利益需要而可以更改的。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由“《宰杀下金蛋的鹅》”可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本题考查 来克星顿的枪声。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来克星顿的枪声。
(3)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由“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可知,自由女神左手中文件的是《独立宣言》;其核心思想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4)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倡导的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而今天美国推行“价值观”、“民主观”是美国国家利益与意志的体现,是为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服务的,是随时根据它的利益需要而可以更改的,因此美国今天在全球到处推行其“价值观”和“民主观”,不符合《独立宣言》的精神。
故答案为:(1)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来克星顿的枪声。
(3) 《独立宣言》;核心思想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
(4) 不符合。《独立宣言》倡导的是独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而今天美国推行的“价值观”“民主观”是美国国家利益与意志的体现,是为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服务的,是随时根据它的利益需要而可以更改的。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爆发,《独立宣言》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9.【答案】(1)发展状况:快速增长。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
(4)爱迪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一中a、b所处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力发生了变化,反映出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 ;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爱迪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
故答案为:(1) 发展状况:快速增长。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
(4) 爱迪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示意图含义,进行分析回答,注意看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示意图含义,进行分析回答,注意看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

2023年云南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二)含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