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检测(含解析) 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3分)“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这是唐太宗对其在位时发生的某件事给予的高度评价。唐太宗评价的是()
A. 松赞干布遣使来长安请求通婚
B. 外国商人到中国定居、做官并且通婚
C. 日本遣唐使、僧侣来中国学习
D. 玄奘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2、(3分)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下列史事中属于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是(  )
A. 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
B.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C. 选官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D. 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3、(3分)下面显示的分别为(唐)敦煌莫高窟159窟的僧侣刷牙图和成都出土的唐代骨质牙刷柄图。这类史料说明唐代社会已注意到
A. 文化政策对中西交流的贡献
B. 个人卫生保健的价值
C. 民众生存条件改善的必要性
D. 佛教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4、(3分)
据统计,唐代有关吐蕃的诗歌作品,总量超过1300首,下表所列诗歌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诗歌
题目 内容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A. 反映了唐朝的风土人情
B. 客观展现了唐蕃矛盾
C. 推动了唐蕃间的文学交流
D. 兼具文学和史料价值
5、(3分)从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的记载看来,农具种类已经不少,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甚至后来宋代所用的各种农具,唐也已大体具备。该现象可以说明()
A. 唐代的农耕经济水平较高
B. 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至顶峰
C. 重农政策在唐代全面贯彻
D. 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日臻完备
6、(3分)唐朝前期军功拜相现象较为普遍,从高祖时代的刘文静,太宗时代的李靖、李勋,到玄宗时代的张说、萧蒿等,络绎不绝。唐中期以后,出将入相现象由盛转衰,到宋代最终确立起文人政治的格局。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经济的繁荣 B. 国家职能的转变
C. 科举取士的完善 D. 边患内乱的减轻
7、(3分)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8、(3分)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9、(3分)
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
社会现象 试题描述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 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 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 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
A. 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
B. 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
C. 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
D. 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10、(3分)下图为唐朝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纹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张”字,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朝(  )
A. 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
B. 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
C. 官营手工业制瓷工艺
D. 对外交通路线与对外贸易
11、(3分)下图说明(  )。
A.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12、(3分)唐初与边境诸族发生战事时,朝廷的做法通常是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各地的将士远征。战事结束后,士兵留驻要地,是为军镇戍士,行军大总管随即撤销。这一做法旨在(  )
A. 推动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B. 进一步扩大唐朝管辖区域
C. 防止武将擅权威胁皇权
D. 加强唐朝中枢的军事决策权
13、(3分)《释氏通鉴》记载: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这反映出(  )
A. 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B. 宗教文化的活跃
C.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 佛教势力的兴盛
14、(3分)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A. 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 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 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15、(3分)《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载:“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该现象缘于(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建国以来,侍奉在拓跋皇帝近旁的侍臣集团组成“内朝”,他们几乎全由鲜卑等胡族人士组成,其上层参与国家大政,使“内朝”还步扩大为发挥国家中枢作用的政治组织。孝文帝亲政后,颁布《职员令》,确定百官分秩品,官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18个品级。又仿效汉魏南朝,建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孝文帝认为“门第高贵的君子,即使无治世之才,也会有很好的德行”,反对“只讲才能,不拘门第”,诏令诺郡中正按门第高低排列本地姓族,吏部必须依据门第等级来选拔官吏。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官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官制改革。
17、(25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处吸收于己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不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内迁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试卷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法师词论典雅”“亦乃出之更远”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玄奘符合这一身份特征,故选D。松赞干布为吐蕃首领,与材料描述的身份不符,排除A;材料中唐太宗的评价针对的是个人,而非群体,排除BC。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取士,贞观时期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为主,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A项史实不符,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排除B项;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对个人卫生保健的认识和史料实证。从材料中“僧侣刷牙”“骨质牙刷柄”等信息可知,唐代社会对个人卫生及防病措施有了一些认知,这类史料说明当时人们已注意到个人卫生保健的价值,故B项正确。A、C、D三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诗歌和史学素养。由材料信息可知,上述唐诗均是有关吐蕃问题的诗歌,这些诗歌除了具有特定的文学价值外,还可以用来研究当时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故D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的唐诗表现了唐朝文人对吐蕃的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B项错误;C项所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唐也已大体具备”等信息反映出唐代的农具较为齐全,体现了唐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发展至顶峰,故B项错误;农具的齐全与重农政策的全面贯彻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齐全的农具是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表现之一而非生产技术的完备,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唐到宋,军功拜相现象越来越少、文人政治逐渐形成;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科举制不断完善,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文人政治格局的形成,故选C;唐中期以后,封建经济不在繁荣,军功拜相减少,文官增多,这说明文人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封建经济的繁荣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A;从唐到宋一直是封建社会时期,国家职能并未改变,故排除B;唐中期以后到宋代,边患均较为严峻,故排除D。
7.【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唐朝长沙窑出产的瓷器”“西亚椰枣纹装饰风格”,可知该文物产自长沙,瓷器上的西亚椰枣纹图案体现了唐朝与西亚的贸易与交流,这件物品可以用来研究当时中国对外交通路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制瓷业的进步,没有体现书法绘画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的发展状况,故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张氏家族作坊”,可知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排除C项。
11.【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中融入了外来宗教故事,反映了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A项,B项中“冲突”、C项中“世俗化”说法均错误,排除A、B、C三项。
12.【答案】C
【解析】唐初,朝廷设置行军大总管以指挥战事,但其无统领军镇之责,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武将权力,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行军大总管统率的是各地将士,这不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边境出现战事时,朝廷派遣的统军者只有指挥作战的权力,而无权管辖当地,因此材料中的做法无法体现扩大唐朝的管辖区域,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寺院、僧尼的数量信息可知,唐代佛教势力庞大,这实际上是佛教势力兴盛的表现,故选D项。A、C两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B项说法过于夸大。
14.【答案】D
【解析】根据“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可得出,中原政权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D项正确;内迁少数民族到中原一带与中原王朝的衰落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民族间的交融加强了,有利于缓和危机,排除B项;“均衡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1)特点:由鲜卑传统官制向中原王朝官制演变;大定官品(实行九品官制);将选官制度与门阀制度相结合。
(2)评价:规范了北魏官制;加强了君主集权;促进了民族交融;延续了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使‘内朝’还步扩大为发挥国家中枢作用的政治组织。孝文帝亲政后,颁布《职员令》,确定百官分秩品,官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18个品级”可知,由鲜卑官制向中原官制演变、大定官品(实行九品官制);根据材料“反对‘只讲才能,不拘门第’,诏令诺郡中正按门第高低排列本地姓族,吏部必须依据门第等级来选拔官吏”可知,将选官制度与门阀制度相结合。
(2)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规范官制、加强君权、促进民族交融等方面分析积极影响;同时,从看重门第、延续魏晋选官制度的弊端等方面分析其局限性。
17.【答案】(1)变化: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
(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等。
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
(3)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牧马图和耕牛图反映了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变化。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第②小问,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第(3)问,据材料三“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18.【答案】(1)现象:世家大族在婚姻中注重钱财,不注重礼仪;一些人攀附世家大族。
政治问题:地方世家大族势力依然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重修《氏族志》,重新排定氏族等第,提高李唐皇族与当朝官员的等第。理由:这既可以提高皇族及当朝官员的政治声望,又可以挫败旧士族的优越感;有利于增强李唐政权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可以促使重视门第的旧士族面对新的形势转变观念,激发旧士族的参政热情,防止世家大族形成地方势力。
【解析】(1)现象:根据材料“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可知,世家大族在婚姻中注重钱财,不注重礼仪;根据材料“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可知,一些人攀附世家大族。政治问题:根据材料可知,地方世家大族势力依然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击世家大族的势力,唐初重修《氏族志》,重新排定氏族等第,提高李唐皇族与当朝官员的等第。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提高了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压制了旧士族势力,加强了皇权等角度说明理由。如:这既可以提高皇族及当朝官员的政治声望,又可以挫败旧士族的优越感;也有利于增强李唐政权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可以促使重视门第的旧士族面对新的形势转变观念,激发旧士族的参政热情,防止世家大族形成地方势力等等。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检测(含解析) 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