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练习卷历史试题(答案)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练习卷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鞅认为“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因此,他第二次变法时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这些人需要靠购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商鞅推行的授田法
A.旨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B.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 D.突破“工商食官”局面
2.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 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3.《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 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4.宋神宗元丰年间,两浙户均耕地为20.38亩,南宋时跌至16.1亩。浙西一带的农民每到秋熟,就到“土沃多旷”的两淮,帮助淮民收获,田主仅取收获的一半,“他皆为浙人得之,以舟载所得而归。”这表明南宋
A.人口增长压力导致季节性流动 B.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获得发展
C.政府对百姓职业更换限制松弛 D.经济重心尚未转移到江南地区
5.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主张以唱游方式启蒙幼
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来发展儿童肌肉筋骨,使其强健体魄。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关注人的身心发展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6.左宗棠有感于单纯从上海采运洋枪洋炮运道太长、费用太巨,于1873年创建了兰州制造局,延请广东、浙江等地的工匠仿制西方新式枪炮及其配套弹药,使兰州变成了一个积蓄军火的大本营。兰州制造局的开办
A.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开启近代中国机器生产先河
C.有利于平定西北边疆危机 D.采用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7.图1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的主要来源。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图1
A.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B.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资本雄厚 D.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
8.1938年,矿工吴运铎参加了新四军。1941年,在淮南根据地,他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枪弹生产,还成功研制出拉雷、电发踏雷等多种武器弹药,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说:“只要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一份。”由此可知当时
A.陕甘宁边区民众形成勤俭节约的传统
B.抗战大后方的军工产业获得迅速发展
C.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发扬自主创新精神
D.大生产运动体现军民自力更生的品质
9.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建立国营商业机构,发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同时,鼓励
私营进出口商通过联营等方式组织起来,增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至1951
年,各口岸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中,私营出口约占64.8%。上述做法旨在
A.加速推进公私合营 B.利用外资活跃市场
C.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D.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10.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一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抨击以色列扩张政策;另一方面,面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中国分别向两国表
达了尽早实现停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
A.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 B.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C.倡导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D.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11.古典时代的希腊,许多雕塑都摆放在城邦的公共场所,私人房屋没有用雕塑品装饰的习惯。神庙、竞技场等建筑宏伟而精美,私人居所简陋而朴素。该现象反映出
A.希腊化时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 B.希腊公民的个性受到神学束缚
C.希腊人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 D.古希腊建筑设计遵循等级观念
12.第一国际成立时,各国工人运动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还占统治地位,马克思没有立即宣布《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原则。巴黎公社爆发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深刻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将其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发表。这一变化表明
A.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被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
C.第一国际有力支持了巴黎公社运动 D.国际工人运动中消除了旧思想干扰
13.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大规模跨洲移民现象,该现象的出现
图2
A.表明黑奴贸易盛行 B.源于工业革命的扩张
C.标志全球航路开辟 D.受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14.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抓住欧洲人自相残杀提供的历史机遇,迅速实现经济腾飞。美国和英国的地位开始发生颠倒,国际金融中心开始由伦敦逐渐向纽约转移,美元上升为
最吃香的世界货币。美国经济的这一发展状况出现于
A.1914—1919年 B.1929—1933年
C.1941—1945年 D.1945—1971年
15.国际法院成立之初被视为联合国系统中最不成功的机构,认为它为发达国家的霸权地位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保障。20世纪70年代,国际法院重申法官背景的多元化,进行诉讼程序的改革,并尽可能减少大国政治对于司法的影响。国际法院的改革
A.推动大国一致原则的形成
B.利于推进国际社会法治化
C.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D.表明美国构建单极世界遭到抵制
16.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口原料、半成品,利用当地劳动力,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再出口到各国。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这说明
A.新兴国家崛起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
B.世界贸易组织提升贸易国际化水平
C.新加坡利用外国资本进行产业升级
D.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4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按察使凌?在《西江视臬纪事》一书中,回忆了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八年他在江西的任职经历,其中不乏对清朝乡村治理的看法。他针对当时流行秘密宗教,建议“凡寺院歇店等处,如有容留来历不明之人,保甲一并惩处。”他发现约长宣讲《圣谕广训》成效不大,提出各州县要“勤于宣布”,“不难易俗移风”。谈及江西推行族正制的情形,他指出族长未必都是公正之人,最好在族正之外另设族约,以举、贡、生、监中下层士人担任最佳。他认为治理宗族和乡村主要靠教化,不能给予宗族和保甲太大的权力,不能使之成为摆脱国家的乡村自主力量。
——据凌?《西江视臬纪事》等
材料二 雍正四年,族正制作为保甲的一环出现,保甲、乡约渗透到宗族中,称为宗族的保甲乡约化。学者常建华根据闽浙总督觉罗满保的两篇奏折及朱批等资料,探讨了族正制出现的过程。他查阅了乾隆六年二月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奏折、乾隆十五年广东督抚批准该省《设立族正副约束子弟总理尝租》的文件,认为广东族正是作为保甲系统设立的。他通过研究乾隆七年江西巡抚陈宏谋推行的族正制,指出族正由宗族内部选举出来,经州县“查验确是”,给予牌照产生,族正的首要职能是讲读《圣谕广训》。
——据常建华《清朝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清朝乡村治理的主要举措。(6分)
(2)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6分)
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9年,随着一系列“废旧立新”旨令的下达,清政府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批准设立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正式开馆,作为中央政府创办的国家图书馆,京师图书馆藏书向社会公开开放,“无论士农工商军界暨女学界,皆可入览”。1928年,京师图书馆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内除辟有专业阅览室和普通阅览室,还开辟了研究室,为深入研究专门问题的学者提供服务。在服务国内读者的同时,北平国立图书馆还与国外相关机构交换图书、馆员,进行学术交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昆明设立办事处,坚持开展和运行馆务。并因地制宜地制订收藏计划,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征集到四川、云南等省志374种,在图书馆界起到了模范榜样作用。
——摘编自孟化《国家图书馆与近代文化(1909-194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国家图书馆设立与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简析国家图书馆对推进近代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7分)
19.(13分)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建党十个整年之际,国家发行“七一”纪念邮票成为惯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3
(注:图3所示为一套纪念邮票中的第5枚,其它四枚分别以中共一大会址、南昌“八一”大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延安宝塔山为主图。)
图4
根据所学,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赏析以上两枚建党纪念邮票。(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大事简表
◎1858年,法国主导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成立,并决定发行2亿法郎股票作为资本。埃及总督购买了六千万法郎的股票。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在运河通航的第一年中,通过运河的货物吨位是43.7万吨,英国货物达29.1万吨。 ◎1882年,埃及发生阿拉比起义,英军占领苏伊士运河,并驻军埃及。 ◎1956年,埃及彻底收回运河主权。 ◎1903年,《美巴条约》签订,美国取得独家开凿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权力。 ◎1914年,巴拿马运河竣工,美国总统威尔逊把运河、运河区和巴拿马铁路全部交由陆军部管理。 ◎1919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使得美国东西海岸的航程缩短了12万多千米。美国4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运河进行的。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从北美进口商品更多。 ◎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
——摘编自[英]阿诺德 T.威尔逊《苏伊士运河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伊士运河修建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作用。(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共同政治意义。(4分)高三练习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 B 2.B 3.D 4.A 5.C 6.C 7.D 8.C 9.D
10.B 11.C 12.A 13.B 14.A 15.B 16.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题,满分 52 分。
17.(12 分)
(1)主要举措:编制保甲,维护社会治安;(2 分)推行乡约,教化百姓;(2 分)建立族
正制,使宗族保甲乡约化;(2 分)
(2)史料价值:材料一论点依据的是个人文集,反映清朝士大夫对乡村治理的观念,含
有主观意图;(2 分)记述者为当事人,对研究江西乡村治理有较高史料
价值;(1 分)材料二论点依据的是奏折、朱批等档案资料,是第一手资
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2 分)这些档案包括了雍正四年到乾隆十五
年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的资料,更加全面。(1分)
18.(13 分)
(1)主要原因:清末新政的推动;(2 分)民国政府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2 分)中国具
有重视文献保存的传统;(1分)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1 分)
(2)贡献:保存、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 分)吸纳和传播西方文化;(1分)促进中
西文化交流;(1分)推动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2 分)引领国内图书馆
事业发展。(1分)
19.(13分)
评分标准
赏析角度 解读信息
邮票的图像内容叙事(5 图 1是 1961 年发行的建党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以北京天安
分) 门为主图,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开国大典在这里举行,开
启了中共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历史。右侧树立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体现了时代
特征。(3分)
图 2是 1981 年发行的建党六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主图是中国
共产党党徽,党徽被光环环绕,光环照耀下一条画着白色交通
指示线的大道延伸向远方。(2 分)
邮票发行的时代叙事(4 图 1邮票发行于 1961 年,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全
分) 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 分)
图 2邮票发行于 1981 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1
化建设的新时期。(2 分)
阅读者通过自身对邮票 图 1 以天安门的图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
图像的理解而领悟设计 中国这一重大政治事件,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
者表达的内涵(4分)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投身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2 分)
图 2 邮票的设计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
进。(2 分)
示例:
图 1 是 1961 年发行的建党四十周年纪念邮票。此时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
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邮票以北京天安门为主图,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开国大典
在这里举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历史。右侧树立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总
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体现了时代特征。以天安门作为图像,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一重大政治事件,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
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
更大的成就。
图 2 是 1981 年发行的建党六十周年纪念邮票。此时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邮票主图是中国共产党党徽,党徽被光环环绕,光环照耀下一条画
着白色交通指示线的大道延伸向远方。邮票的设计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0.(14分)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扩张;(2 分)欧亚间主航路需要绕道好望角;(1 分)
法国的大力支持;(1 分)成立股份公司筹集到大量资金。(1分)
(2)作用: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2分)便利美国东西两岸的经济联
系;(1 分)加强了美洲与亚洲、大洋洲之间的经贸往来。(2分)
(3)共同政治意义: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国家完全独立;(2 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尊
严;(1 分)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1分)
2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