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化学试卷(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化学试卷(答案)

2025北京朝阳高三一模
化 学
2025.3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I 12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了常压条件下稳定存在的聚合氮(氮原子间以N―N键结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是非极性分子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聚合氮转化为N2时吸收能量
D.N≡N键的键能大,N2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H2O的VSEPR模型为
B.Mg的3s电子云轮廓图为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 == CH2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含氢键和磷酯键
B.采用多次变性和溶解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C.和结合生成的二肽不止一种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生产肥皂
4.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B.HClO溶液比漂白粉溶液更稳定
C.漂白粉与水和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HClO,更有利于发挥消毒功能
D.由于ClO- + Cl- + 2H+ == Cl2↑+ H2O,漂白粉与洁厕剂(含盐酸)不能混用
5.利用下图装置进行铁上镀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镀铜前用NaOH溶液、盐酸分别除去铁片上的油污、铁锈
B.镀铜过程中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C.铁片上析出铜的反应为Fe + Cu2+ == Cu + Fe2+
D.以[Cu(NH3)4]SO4溶液为电镀液,可使镀层光亮
6.18O可用于反应机理研究。
① 将氯气通入双氧水中:Cl2 + H2O2 == 2H+ + 2Cl﹣ + O2
② 用18O示踪技术研究①的反应历程是:
Cl2 + H218O2 == H++ Cl﹣+ H18O18OCl、H18O18OCl == H++ Cl﹣+ 18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与18O2分子的中子数不同 B.H2O2分子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H2O2与水混溶,能与水形成氢键 D.①中H2O2 中O―O键断裂
7.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析氢腐蚀:2H2O + 2e- == H2↑+ 2OH-
B.硝酸工业中NH3的催化氧化:4NH3 + 5O24NO + 6H2O
C.0.1 mol·L﹣1 醋酸溶液的pH为2.88:CH3COOHCH3COO- + H+
D.浓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镜:Ag + 2HNO3 == AgNO3 + NO2↑+ H2O
8. 有机物Y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中含配位键 B.可用NaOH溶液实现④
C.F水解可得到E D.有机物Y的合成过程中进行了官能团保护
9.下列事实不能用电负性解释的是
A.氯与钠形成离子键,氯与氢形成共价键
B.熔点:干冰<石英(SiO2)
C.酸性:FCH2COOH>ClCH2COOH
D.CH3CHO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不是CH3CH2OCN
10.下列实验对应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与NaOH反应后的Br- B.测钠与水反应后溶液的pH C.验证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生成CuSO4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1.塑料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单体Y合成聚合物P,该聚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解聚为原来的小分子单体Y,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P 的反应是加聚反应
B.聚合物P存在顺式异构体
C.P解聚为Y时,P中的碳碳双键未发生断裂
D.Y利用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12.将高炉煤气转化为价值更高的CO的方法不断发展。科研人员以Fe2O3、CaO为初始原料构建化学链,实现CO2(g) + H2(g)CO(g) + H2O(g) 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初始原料Fe2O3
B.CO2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图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升高温度,CO2(g) + H2(g) CO(g) + H2O(g)的平衡常数增大
13.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再持续通入CO2,有利于生成HCO-3
B.“碳酸化”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提高碳酸化的速率和NaHCO3的直接析出
C.母液1吸氨后,发生HCO-3 + NH3·H2O == NH+4 + CO2-3 + H2O
D.“冷析”过程析出NH4Cl,有利于“盐析”时补加的NaCl固体溶解
14.依据反应a:CaSO4(s) + CO2-3(aq)CaCO3(s) + SO2-4(aq),实验模拟去除锅炉水垢中的CaSO4:① 向CaSO4固体中加入一定量pH=12的Na2CO3溶液,测得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② pH不变时,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固体溶解,取清液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
资料:Ksp(CaSO4) = 4.9×10﹣5,Ksp(CaCO3) = 3.4×10﹣9。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把CaSO4转化为CaCO3 的原因是要减小Ca2+ 的浓度
B.反应a正向进行,需满足
C.溶液的pH保持不变时,反应a未达到平衡状态
D.①中加入Na2CO3溶液后,始终存在:
c(Na+) + c(H+) = c(OH-) + 2c(SO2-4) + 2c(CO2-3) + c(HCO-3)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9分)
碳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碳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13C―NMR能测定含碳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在基态13C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
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我国科学家利用CCl4与Na、Mg等活泼金属反应合成了金刚石,为金刚石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① Cl、Na、Mg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② CCl4的C―Cl键是由碳的______轨道与氯的3p轨道重叠形成σ键。
(3)早期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金刚石。图a为金刚石晶胞,图b为石墨的层状结构(虚线所示部分为其晶胞,如图c所示)。
图a 图b 图c
① 石墨晶胞所含碳原子数为______。
② 金刚石的密度为ρ g/cm3,晶胞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a nm(1 nm=10﹣7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_(用含ρ、a的关系式表示)。
(4)碳在物质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SiO2与Cl2难以发生反应:SiO2 (s) + 2Cl2 (g) = SiCl4 (g) + O2 (g) ΔH>0,加碳生成CO可使反应得以进行。解释加碳反应更易进行的原因:______。
16.(10分)
硫广泛应用于医药、储能电池等领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单质硫。
(1)方法一: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制备S,反应如下:
ⅰ.H2S(g) + H2SO4(aq) == S(s) + SO2(g) + 2H2O(l) ΔH1
ⅱ.SO2(g) + 2H2S(g) == 3S(s) + 2H2O(l) ΔH2
① 制备S的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反应ⅰ可能发生在H2S分子与H2SO4分子之间。将H2S气体通入稀硫酸中,反应ⅰ不能发生。稀硫酸中不存在H2SO4分子的原因是______。
③ 针对反应 ⅰ 进行研究:初始H2S的物质的量
均为1 mol,按n(H2SO4)/n(H2S)不同比值进行
反应。充分反应后,SO2、S的物质的量的变
化如图所示,解释二者变化的原因:______。
(2)方法二:利用H2S + O2 == S + H2O2产生硫,装置如下。电解质溶液均为稀硫酸。
① 加入一定量KI,能持续生成S,结合有关反应解释原因: 。
② X、Y代表或中的一种。X是______。
③ 由光直接驱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用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17.(13分)
抗癌药物的中间体Q、有机物L的合成路线如下。
(1)A → 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关于D → E的反应:
①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② 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L分子中含苯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L分子中含羧基,Q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b.G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c.K2CO3、均可与酸反应
(4)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① M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含氮原子的五元环。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② 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③ 在生成Q时,在W分子中用虚线中标出断裂的化学键(如:):
______。
18.(13分)
Fe3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黄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含少量的SiO2、Al2O3等),生产Fe3O4的过程如下。
资料:ⅰ.0.1 mol/L Fe2+ 生成Fe(OH)2,开始沉淀时pH= 6.3,沉淀完全时pH=8.3
ⅱ.0.1 mol/L Fe3+ 生成Fe(OH)3,开始沉淀时pH= 1.5,沉淀完全时pH=2.8
(1)碱浸
① 烧渣在碱浸前需粉碎,其作用是______。
② NaOH溶解Al2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酸浸
取相同质量铁粉,酸浸相同时间,测得铁浸出率随硫酸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浓度低于c1 mol·L﹣1,随浓度增大,
铁浸出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② 浓度高于c1 mol·L﹣1,随浓度增大,
铁浸出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还原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S2的作用:______。
(4)用FeSO4溶液制备Fe3O4
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将NaOH溶液加入到FeSO4溶液(略过量)中,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为灰绿色。缓缓通入空气并开始记录时间及pH变化(如下图)。
经检测,t1–t3时段产生Fe3O4。
① 白色沉淀是______。0﹣t1时段,c(Fe2+)减小,有红褐色物质产生。
② c(Fe2+)减小,促进Fe(OH2Fe2+ + 2OH-正向移动,pH应增大,但t1–t2时段体系pH不变。结合有关反应,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19.(13分)
实验小组探究Cl-对KMnO4测定Fe2+含量的影响。
(1)理论分析
依据元素周期律,Cl-半径大,较易______电子,有还原性,可能影响测定结果。(2)比较Cl-与Fe2+ 的还原性能为测定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设计实验:
取少量MnO2,加入2 mL物质A的溶液,A是______。经检验,证实了Fe2+ 的还原性强于Cl-。
(3)探究不同条件下Cl-能否被KMnO4氧化
实验:向0.5 mL 0.1 mol·L-1 KMnO4溶液中加入溶液X,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气体,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溶液X 试纸颜色
Ⅰ 0.5 mL 1 mol·L-1 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Ⅱ 0.5 mL饱和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Ⅲ 0.5 mL 1 mol·L-1 NaCl溶液 + 2滴H2SO4 无明显变化
Ⅳ 0.5 mL 1 mol·L-1 NaCl溶液 + 8滴H2SO4 试纸变蓝
① 根据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 探究Cl-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实验Ⅴ: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综合Ⅰ~Ⅴ,一定酸性时,证实Cl-浓度大更易被氧化。
(4)根据Ⅰ、Ⅱ的结果,进一步探究Cl-对KMnO4测定Fe2+的影响。实验如下:把FeSO4
溶液加入到Ⅰ、Ⅱ实验后的混合液中,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气体。
出a、b中沉淀,分别加入稀硫酸,沉淀均溶解,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解释实验b中产生Cl2的原因:______。
(5)应用:测定水样(含Cl-)中Fe2+ 的含量
取10 mL水样,配制成100 mL 溶液。准确量取 5 mL 溶液,向其中加入H2SO4、H3PO4和MnSO4溶液,再用KMnO4滴定Fe2+。
① 解释MnSO4的作用:______。
② 将10 mL水样配制成100 mL 溶液,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C 2.B 3.B 4.B 5.C 6.D 7.A
8.C 9.B 10.D 11.C 12.C 13.B 14.C
第二部分
15.(9分)
(1)2
(2)① Cl>Mg>Na
② 1个sp3杂化
(3)① 4

(4)C和O2生成CO并放热,使SiO2 + 2Cl2 + 2C === SiCl4 + 2CO 的反应趋势增大
(C与O2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c(O2)减小,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16.(10分)
(1)① 3H2S(g) + H2SO4(aq) === 4S(s) + 4H2O(l) ΔH=ΔH1 + ΔH2
② H2SO4完全电离
③ 随n(H2SO4)增大,浓H2SO4将S氧化为SO2(2H2SO4 + S === 3SO2 + 2H2O)
(2)① 3I- -2e- === I-3,I-3 + H2S === 3I- + S + 2H+,I-、I-3不断循环转化

③ 3I- + + 2H+ I-3 +
17.(13分)
(1)
(2)① 酮羰基、酯基

(3)a b c
(4)①
② HCHO

18.(13分)
(1)① 增大烧渣与碱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② 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2)① c(H+) 增大,铁精粉与酸反应的速率加快
② 硫酸浓度增大,铁的硫酸盐析出,覆盖在铁精粉的表面,阻碍反应进行
(3)FeS2 + 14Fe3+ + 8H2O === 15Fe2+ + 2SO2-4 + 16H+
(4)① Fe(OH)2
② Fe(OH)2Fe2+ + 2OH- 产生OH-的速率与6Fe2+ + O2 + 6H2O === 2Fe3O4↓ +
12H+ 产生H+的速率基本相同,H+ + OH-=== H2O ,pH基本不变
19.(13分)
(1)失去
(2)FeCl2
(3)① 中性条件下,Cl-较难被KMnO4氧化;当c(Cl-)相同时,增大c(H+) ,有利于Cl-氧化
② 向0.5 mL 0.1 mol·L﹣1 KMnO4溶液中加入0.5 mL 饱和NaCl溶液,滴加少于8滴硫酸时,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向0.5 mL 0.1 mol·L﹣1 KMnO4溶液中加入0.5 mL 浓度小于1 mol·L﹣1 NaCl溶
液,加入8滴硫酸,湿润的KI淀粉试纸不变蓝;或向0.5 mL 0.1 mol·L﹣1KMnO4溶液中加入浓度大于1 mol·L﹣1 NaCl溶液,滴加8滴硫酸,湿润的KI淀粉试纸更易变蓝。其他方案合理亦可)
(4)MnO-4氧化Fe2+的过程中产生H+,溶液酸性增强,MnO-4氧化性增强;c(Cl-) 浓度大,
Cl-的还原性增强;Fe2+ 促进了MnO-4与Cl-的反应
(5)① 降低MnO-4的氧化性,防止氧化Cl-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