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二 教材实验及拓展创新(学生版+答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安徽)

题型二 教材实验及拓展创新(学生版+答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安徽)

题型二 教材实验及拓展创新(必考,1~12分)
类型1 教材实验(5年4考)
考向1 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判断(含误差分析)(5年2考)
1.(2024蚌埠淮上区一模)实验分析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化学核心素养,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过滤时,若漏斗内滤液超过滤纸边缘会造成滤液浑浊
C.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2024临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C.用大烧杯罩住分别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把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024安徽11题)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B 将打磨后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向白醋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白醋呈酸性
D 向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反应放出热量
考向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5)
4.(2024陕西)下列实践项目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践项目 设计方案
A 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在冰箱内放置活性炭
B 铁栏杆的防锈处理 给铁栏杆刷油漆
C 食盐水中食盐的提取 加热食盐水蒸发水分
D 酸性土壤的改良 向酸性土壤中施用烧碱
5.(2024湖北)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
类型2 教材实验拓展创新(5年4考)
考向1 教材实验拓展(5年3考)
6.(2023合肥蜀山一模)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原理,已知:甲酸和98%的浓硫酸加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挤压盛放甲酸的胶头滴管,再点燃酒精灯
B.充分反应后B处留下黑色物质
C.W形管中间凸起比两端高,可防止因A处产生的气体过多,导致A处液体溢出到B处
D.该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7.(2024苏州)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8.(2023安徽14题)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CaC2O4 CaO+CO↑+CO2↑。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CO又有CO2,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实验现象是 。
(2)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写出其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明的理由是 。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考向2 创新实验(5年3考)
9.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温度达到硫的着火点
C.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鼓起
D.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细沙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10.(2024无锡宜兴二模)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时先观察一段时间,发现无明显现象,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装置中加入氯化钠溶液,8 min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铁的锈蚀是氧化反应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此实验能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11.(2024乐山)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60 ℃,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温度为60 ℃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
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
C.当温度为260 ℃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当温度升至500 ℃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
考向3 数字化实验
12.(2024兰州)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0~50 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100 s时溶液的pH>7
D.200 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13.(2023深圳)某同学在验证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化实验中,HClO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 2HCl+O2↑,容器中O2的体积分数和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前,容器内已有O2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
C.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实验说明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
14.向一定体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钠溶液显中性)。采用氯离子浓度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a点时溶液的pH<7
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Na+、Ag+、N
15.(2024菏泽)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CO2和NaOH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CO2的烧瓶中滴加80 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80 mL NaOH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CO2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题型二 教材实验及拓展创新(必考,1~12分)
类型1 教材实验(5年4考)
考向1 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判断(含误差分析)(5年2考)
1.(2024蚌埠淮上区一模)实验分析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化学核心素养,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过滤时,若漏斗内滤液超过滤纸边缘会造成滤液浑浊
C.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2.(2024临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C.用大烧杯罩住分别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把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024安徽11题)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B 将打磨后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向白醋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白醋呈酸性
D 向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反应放出热量
考向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3.5)
4.(2024陕西)下列实践项目的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是( D )
选项 实践项目 设计方案
A 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在冰箱内放置活性炭
B 铁栏杆的防锈处理 给铁栏杆刷油漆
C 食盐水中食盐的提取 加热食盐水蒸发水分
D 酸性土壤的改良 向酸性土壤中施用烧碱
5.(2024湖北)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D )
类型2 教材实验拓展创新(5年4考)
考向1 教材实验拓展(5年3考)
6.(2023合肥蜀山一模)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原理,已知:甲酸和98%的浓硫酸加热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实验时,应先挤压盛放甲酸的胶头滴管,再点燃酒精灯
B.充分反应后B处留下黑色物质
C.W形管中间凸起比两端高,可防止因A处产生的气体过多,导致A处液体溢出到B处
D.该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7.(2024苏州)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MnO2和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8.(2023安徽14题)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CaC2O4 CaO+CO↑+CO2↑。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CO又有CO2,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实验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  +3 ,写出其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 2Fe+3CO2 。
(3)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明的理由是  根据D装置中固体颜色的变化可证明CO的存在 。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考向2 创新实验(5年3考)
9.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温度达到硫的着火点
C.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鼓起
D.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为细沙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
10.(2024无锡宜兴二模)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时先观察一段时间,发现无明显现象,然后用胶头滴管向装置中加入氯化钠溶液,8 min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铁的锈蚀是氧化反应
B.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C.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D.此实验能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11.(2024乐山)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60 ℃,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当温度为60 ℃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
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
C.当温度为260 ℃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当温度升至500 ℃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
考向3 数字化实验
12.(2024兰州)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D )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0~50 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100 s时溶液的pH>7
D.200 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13.(2023深圳)某同学在验证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化实验中,HClO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 2HCl+O2↑,容器中O2的体积分数和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光照前,容器内已有O2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
C.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实验说明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
14.向一定体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钠溶液显中性)。采用氯离子浓度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a点时溶液的pH<7
C.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Na+、Ag+、N
15.(2024菏泽)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CO2和NaOH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CO2的烧瓶中滴加80 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80 mL NaOH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图1 图2
A.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CO2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