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专题六 溶解度图表分析(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安徽)

提分专题六  溶解度图表分析(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安徽)

 溶解度图表分析(5年4考,1~3分)
一、溶解度曲线
如图是 NaCl、Na2SO4 、NaNO3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考向1 溶解度的理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C.a2 ℃时,NaCl和Na2SO4 的溶解度相等
D.a1 ℃时,至少需要60 g水才能溶解48 g NaNO3固体
【特别提醒】描述物质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且溶解度需带单位"g"。
考向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2 ℃时,将35 g NaCl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B.将60 ℃Na2SO4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2 ℃,溶液仍然饱和
C.将接近饱和的Na2SO4 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温度保持不变时,若将NaNO3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方法指导】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若 =,为饱和溶液;
若 >, 为不饱和溶液。
【链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详见精讲册P34
考向3 一定温度下,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 ℃时,将85 g NaN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185 g溶液
B.a2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
C.a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关系是NaNO3<NaCl<Na2SO4
D.a2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Cl溶液
【方法指导】计算或比较溶液相关量时,首先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若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 ℃时,Na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4.4%
B.a2 ℃时,将50 g NaCl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a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NaNO3<NaCl<Na2SO4
D.a1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NO3>NaCl>Na2SO4
【方法指导】
1.首先判断温度改变,溶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
(1)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无晶体析出时,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2.对于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等质量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溶解度曲线越陡,降温(或升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越多。
考向4 改变温度时,溶液中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等质量的NaCl、Na2SO4 的饱和溶液从a2 ℃降温到a1 ℃,析出晶体多的是NaCl
B.将Na2SO4 的饱和溶液从40 ℃升温至60 ℃,溶质质量变大
C.将Na2SO4、NaCl的饱和溶液从a1 ℃升温至4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2SO4<NaCl
D.将NaNO3、NaCl的饱和溶液从a2 ℃降温至a1 ℃,溶剂的质量:NaNO3=NaCl
考向5 物质提纯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时,提纯NaNO3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B.NaCl中混有少量的Na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C.Na2SO4 中混有少量的NaCl时,提纯Na2SO4 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D.可通过降温结晶法除去NaCl中的少量Na2SO4杂质
【方法指导】
1.陡升型曲线: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缓升型曲线:蒸发结晶。
3.下降型曲线:升温。
二、溶解度表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B.相比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C.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最小温度范围为20~40 ℃
D.将60 ℃时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方法指导】
20 ℃时,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30 ℃时,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据此确定二者溶解度相等的最小温度范围。
三、操作图
已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 g。按如图所示操作后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①是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160 g
C.溶质质量分数②<③
D.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3.9∶100
【方法指导】列表法:
① ② ③
温度/℃ 20 40 4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31.6 63.9 63.9
溶剂的质量/g 100 100 100
加入物质的质量/g 60 60 63.9
物质溶解的质量/g 31.6 60 63.9
状态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类型1 溶解度表(2024.6)
1.(2023合肥庐阳二模)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 ℃时,149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2024亳州二模)氯化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 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A.20 g KCl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KCl不饱和溶液
B.在20~30 ℃时,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C.40 ℃ 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6 g的KCl晶体
D.30 ℃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41.4%
类型2 溶解度曲线[2023.12,2021.13(3)]
3.(2023枣庄)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 ℃,溶液变浑浊
C.2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100%
D.5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 ℃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4.(2024扬州改编)《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升温可使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KNO3晶体
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
5.【日常生活·果蔬洗盐】(2024烟台)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 ℃时,将50 g"果蔬洗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类型3 操作图类(2022.12)
6.(2024乐山)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研究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锥形瓶中的KNO3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甲>乙
B.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
C.乙中的KNO3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用硝酸铵代替生石灰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类型4 图表综合类
7.(2024宜宾)为探究K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90
溶解度/g 34 40 54
A.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
B.②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②的溶液降温到20 ℃时会析出固体
D.③的溶液质量是77 g
8.【实践活动·自制蔗糖晶体】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实践性等特点。小荣在家中自制蔗糖晶体的过程及蔗糖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如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①中加入的蔗糖质量可能是40.8 g
B.②中溶液为80 ℃时蔗糖的饱和溶液
C.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①相等
D.④中析出蔗糖晶体的质量为36.2 g 溶解度图表分析(5年4考,1~3分)
一、溶解度曲线
如图是 NaCl、Na2SO4 、NaNO3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考向1 溶解度的理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C.a2 ℃时,NaCl和Na2SO4 的溶解度相等
D.a1 ℃时,至少需要60 g水才能溶解48 g NaNO3固体
【特别提醒】描述物质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且溶解度需带单位"g"。
考向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a2 ℃时,将35 g NaCl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B.将60 ℃Na2SO4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a2 ℃,溶液仍然饱和
C.将接近饱和的Na2SO4 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温度保持不变时,若将NaNO3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方法指导】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若 =,为饱和溶液;
若 >, 为不饱和溶液。
【链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详见精讲册P34
考向3 一定温度下,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1 ℃时,将85 g NaN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185 g溶液
B.a2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
C.a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关系是NaNO3<NaCl<Na2SO4
D.a2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Cl溶液
【方法指导】计算或比较溶液相关量时,首先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若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1 ℃时,Na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4.4%
B.a2 ℃时,将50 g NaCl固体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a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晶体的质量:NaNO3<NaCl<Na2SO4
D.a1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NO3>NaCl>Na2SO4
【方法指导】
1.首先判断温度改变,溶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
(1)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无晶体析出时,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2.对于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等质量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溶解度曲线越陡,降温(或升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越多。
考向4 改变温度时,溶液中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将等质量的NaCl、Na2SO4 的饱和溶液从a2 ℃降温到a1 ℃,析出晶体多的是NaCl
B.将Na2SO4 的饱和溶液从40 ℃升温至60 ℃,溶质质量变大
C.将Na2SO4、NaCl的饱和溶液从a1 ℃升温至4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2SO4<NaCl
D.将NaNO3、NaCl的饱和溶液从a2 ℃降温至a1 ℃,溶剂的质量:NaNO3=NaCl
考向5 物质提纯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Na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时,提纯NaNO3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B.NaCl中混有少量的Na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C.Na2SO4 中混有少量的NaCl时,提纯Na2SO4 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D.可通过降温结晶法除去NaCl中的少量Na2SO4杂质
【方法指导】
1.陡升型曲线: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缓升型曲线:蒸发结晶。
3.下降型曲线:升温。
二、溶解度表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B.相比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C.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最小温度范围为20~40 ℃
D.将60 ℃时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方法指导】
20 ℃时,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30 ℃时,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据此确定二者溶解度相等的最小温度范围。
三、操作图
已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 g。按如图所示操作后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只有①是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160 g
C.溶质质量分数②<③
D.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3.9∶100
【方法指导】列表法:
① ② ③
温度/℃ 20 40 4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31.6 63.9 63.9
溶剂的质量/g 100 100 100
加入物质的质量/g 60 60 63.9
物质溶解的质量/g 31.6 60 63.9
状态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类型1 溶解度表(2024.6)
1.(2023合肥庐阳二模)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 ℃时,149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2024亳州二模)氯化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 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A.20 g KCl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KCl不饱和溶液
B.在20~30 ℃时,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C.40 ℃ 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6 g的KCl晶体
D.30 ℃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41.4%
类型2 溶解度曲线[2023.12,2021.13(3)]
3.(2023枣庄)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 ℃,溶液变浑浊
C.2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100%
D.50 ℃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 ℃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4.(2024扬州改编)《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升温可使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大幅减小,所以"冷却结晶"时析出KNO3晶体
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
5.【日常生活·果蔬洗盐】(2024烟台)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 ℃时,将50 g"果蔬洗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类型3 操作图类(2022.12)
6.(2024乐山)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研究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锥形瓶中的KNO3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KNO3的溶解度:甲>乙
B.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甲<乙
C.乙中的KNO3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用硝酸铵代替生石灰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类型4 图表综合类
7.(2024宜宾)为探究K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90
溶解度/g 34 40 54
A.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
B.②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②的溶液降温到20 ℃时会析出固体
D.③的溶液质量是77 g
8.【实践活动·自制蔗糖晶体】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实践性等特点。小荣在家中自制蔗糖晶体的过程及蔗糖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如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A.①中加入的蔗糖质量可能是40.8 g
B.②中溶液为80 ℃时蔗糖的饱和溶液
C.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①相等
D.④中析出蔗糖晶体的质量为36.2 g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