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生物试题(四)

2025届河南省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生物试题(四)

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冲刺卷&预测卷
生物学(四)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线粒体内膜上,多个含有辅助因子的蛋白质复合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传递电子/氢的反应链,称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研究发现,在一种肺癌细胞(F细胞)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发生阻断,导致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受到抑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电子传递链的阻断使有氧呼吸无法完成
B. 嘌呤核苷酸合成受阻会促进ATP的合成
C. 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电子传递链的阻断
D. F细胞会消耗更多有机物,用于无氧呼吸
2. 物质借助转运蛋白进出细胞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常用方式。如图表示甲~丁四种转运蛋白在运输相关离子时的示意图,下列与图示对应的运输方式错误的是( )
A. 甲——主动运输 B. 乙——主动运输
C. 丙——主动运输 D. 丁——协助扩散
3. 研究发现,通过降低基因EZH2的表达量可诱导细胞衰老,从而抑制肝癌的发生。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增加自由基的比例可延缓细胞衰老
B. 肝癌的发生并非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效应
C. 基因EZH2是与癌症相关的抑癌基因
D. 基因EZH2表达的产物可能会促进癌变
4. 某动物的性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D、a+、ad控制。该动物群体中,不同性别个体的基因型如表所示,其中雌雄同体的个体可自体受精,也可异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性别 基因型
雄性 aDa+,aDad
雌性 adad
雌雄同体 a+ad、a+a+
A. 该动物群体中,雄配子种类数多于雌配子种类数
B. 该动物自体受精产生的后代中,肯定不出现雄性个体
C. 基因型为aDad和a+ad的个体杂交,子代雌性占比多
D. 杂合子自交产生子代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4
5.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N-乙酰基转移酶10(NAT10)与运动蛋白(Eg5)结合,并共定位于中心体,NAT10参与有丝分裂末期的染色体解聚、核仁组装和胞质分裂,NAT10的缺失会导致纺锤体组装紊乱,进而引起有丝分裂异常。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NAT10缺失的细胞在分裂前期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
B. NAT10的缺失不会影响分裂期染色质丝的高度螺旋化
C. 分裂中期,NAT10缺失的细胞的赤道板上排列着所有着丝粒
D. NAT10缺失不影响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6. 环形染色体(sSMC,一种异常染色体)可能是染色体的着丝粒及部分片段随机断裂后形成,其机制如下图所示(E/e是等位基因,a、b、c是染色体的编号,其中c是环形染色体的编号)。携带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患者表型正常,且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正常染色体、断裂后重新链接的染色体及环形染色体可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某男性携带sSMC,若用aE表示基因E在a染色体上,以此类推,则该男子所产生的精子不可能是( )
A. aE B. aEb C. abe D. bce
7. 将小鼠放置在超过其体长的水环境中进行“强迫游泳”实验后,小鼠不再积极应对环境压力,出现静止的“抑郁”行为。已知小鼠的大脑结构与人类相似,故推测在被“强迫游泳”到“抑郁”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不涉及的是( )
A.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使膀胱收缩
B. 强迫游泳时,大脑皮层某些部位兴奋引起下肢活动增强
C. 突触中某些神经递质含量异常导致“抑郁”
D. 小鼠建立条件反射利于启动防御反应
8. 在干旱恶劣的环境中,若矿坑有积水,则以积水坑为中心向外会逐渐形成不同的植物圈层,水坑周边常见芦苇和红柳,在红柳生长的区域,黑果枸杞也会出现,再往外层分布着梭梭等植物,更远处才是一些更耐干旱的植物,如红砂、木蓼等。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土壤的湿度、阳光等均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B. 从积水坑到周边的植被分布出现了分层现象
C. 与中心距离不同的区域,物种组成也会不同
D. 该地区物种的生态位差异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9. 为治理某发生水华的湿地,污水处理公司向其引入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和一些鱼类,其部分生物及其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乌鳢同化量与摄入量的比值可能较鲢鱼的大
B. 蓝细菌体内的有毒物质在该湿地中含量最高
C. 物质在轮虫与鲢鱼之间单向流动且不可循环
D. 肉食性鱼类过多不一定能达到治理水华的目的
10. 如图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活标本,在A、B两处均放置有微电极测量膜电位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在甲处施加适宜的刺激,在显示屏上可看到A处膜电位变化曲线PSP1和B处肌细胞膜电位变化曲线PSP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PSP1由Na+协助扩散导致,PSP2由K+主动运输导致
B. PSP1曲线峰值的大小随甲的刺激强度的增大而不断加大
C. 若只有PSP2曲线下降,表明B处肌细胞膜产生了局部电流
D. 肌细胞外的C1-浓度升高会使PSP2曲线下降的幅度增大
11. 干扰素(IFN)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它是一种能通过调节多种生化途径对病毒感染、恶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具有广泛的临床疗效的蛋白质。巴斯德毕赤酵母(Kp)能在酒精氧化酶(AOX)启动子的驱动下合成IFN。下列关于利用Kp发酵生产IF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合成IFN前体后,Kp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对其进行加工
B. 先对培养基消毒,再利用固体培养基对Kp进行扩大培养
C. 培养Kp的培养基配方需反复试验才能确定,并需添加琼脂
D. 若提高发酵培养液中氨基酸的浓度,就会提高IFN的生成量
12. 为降低寄生虫疫苗候选抗原蛋白异位表达毒性等副作用,研究者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与线虫肌动蛋白(Act-1)启动子核心片段重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荧光蛋白,来确定Act-1基因启动子核心片段的活性,其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Ori表示复制原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A. 利用PCR扩增Act-1基因启动子时,需用到SalⅠ酶和HindⅢ酶
B. 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获得的菌落均能发出荧光
C. Ori可能富含G—C碱基对,有利于DNA从此处开始解旋
D. 启动子与质粒重组前需添加XhoⅠ酶的识别序列
13. 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温度的差异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春夏季形成年轮的深色带,在秋冬季形成年轮的浅色带
B. 经冬天低温后,冬小麦在春天就会发生春化作用
C. 群落中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变化规律有关
D. 我国东部到西部地区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主要与温度有关
14. 西双版纳野象谷分布着野生亚洲象。某研究小组将拍摄到的野生亚洲象影像资料整理后,对该种群的数量进行分析,计算其L值(L值=当年末种群数量/前一年末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第6年,种群L值剧烈波动可能是统计误差造成的
B. 第19年,亚洲象的种群数量达到了K值,随后会下降
C. 第5年和第7年的亚洲象种群数量可能是相等的
D. 资源充裕使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在20年间缓慢增加
15. 肯尼迪病(K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的多系统疾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P。研究发现,AR基因中CAG序列重复38~68个会导致KD发生。某医院接诊了一名KD患者,医生绘制了该患者的家系图(图1),并对其家庭成员的AR基因(用A/a表示)进行电泳(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1的基因型是XAXa
B. Ⅱ1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p/8
C. 可用携带AR基因的转基因鼠验证KD的形成
D. Ⅰ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父亲
16. 曼地亚红豆杉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与其根、茎、叶等细胞内的共生菌有关。为获得内生菌用于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研究者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无菌水冲洗枝条可减少杂菌数量
B. 将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A后,要避光培养
C. 用内生菌产紫杉醇属于植物细胞工程
D. 区域Ⅲ处的菌落密度高于区域Ⅱ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温度事件频发,强度加大、时间延长,我国也面临着更明显的大暖、大冷气候变化。为研究低温、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以某植物树苗为材料,实验处理前先进行常温10d适应处理,随后实验组进行极端气候模拟实验,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为500μmo/(m2·s),CO2浓度为500μmo/(m2·s),湿度为80%,实验的部分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注:大气CO2浓度为350μmo/(m2·s)]。回答下列问题:
(1)极端低温时细胞合成的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促进气孔______(填“开放”或“关闭”),增强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2)在模拟实验中,为避免温度剧烈变化造成树苗不适,科研人员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对植物树苗进行低温或高温胁迫。
(3)根据题意分析,低温胁迫下,该植物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较高,不仅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还受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影响。
(4)上述结果只是模拟低温胁迫对该植物树苗的影响,请你根据图1和图2推测科研人员研究高温胁迫对该植物树苗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方案,完成下列表格序号①~③所对应的内容。
模拟高温胁迫对某植物树苗影响的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以该植物树苗60株为实验材料,经20~30d的适应培养后,随后常温23℃/18℃(昼/夜)处理①______天,再在5天内将温度升高至40℃/36℃(昼/夜),继续实验5天,同时设置对照组
实验条件 控制光周期昼夜12h,其他条件如②______(答出2点即可)
测量指标 定期测量该植物树苗的苗高,第10天③______(答出1点即可)等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促炎因子(如IL-17A)分泌异常,进而引发器官炎症等相关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SLE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中的______异常有关。研究发现,与健康人(HC)相比,SLE患者血清中的微RNA(miR-125b-5p)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与遗传信息的______过程受抑制有关,也可能与DNA的______水平有关。
(2)一项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多种自身免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图1是miR-125b-5p转染UC-MSCs后发生的生理过程(注:实线表示IL-17促进炎症的机理,虚线表示miRNA的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miR-125b-5p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
(3)基于以上机理,研究者以雄性MRL/pr小鼠(一种具有SLE表现的小鼠模型)为材料进行实验,设置了组①miR-125b-5p转染的UC-MSCs、组②UC-MSCs+微RNA模拟物(UC-MSCs+miR-NC)、组③UC-MSCs,组④磷酸缓冲液(PBS)、组⑤雄性MRL/lpr小鼠(对照组),组①~③分别尾静脉注射UC-MSCs液、组④注射PBS,持续治疗5周,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注:Th17细胞属于T细胞亚群。
据图判断,miR-125b-5p治疗SLE______(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
(4)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利用miR-125b-5p抑制促炎因子基因的表达外,试提出一个治疗SLE的新思路:______。
19. 海洋渔业高强度捕捞是否改变了鱼类的生存方式?研究者分别选取小黄鱼和鳀鱼为对象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天然海域的小黄鱼所处部分食物链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初级消费者是______。有人认为高强度捕捞该地区的小黄鱼,海藻的数量变化不大,你是否赞同该观点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所有生物在生命过程中的同化量都有一部分用于生长和繁殖,然而不同生物在这两方面的相对数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对策,极端的两种对策为r对策和K对策,r对策者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种群的繁殖,K对策者则致力于维持种群和环境容纳量之间的平衡。经调查后,研究者发现鳀鱼的种群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分析可知,鳀鱼的生态对策是______对策,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目前人们对鱼类的捕捞强度仍难以下降,据此推测多数鱼类经长期自然选择后,生存下来的鱼类所选择的生态对策将是______。
20. 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是目前遗传实验中很重要的模式生物,其体长约1mm,是一种非寄生性蠕虫,用显微镜可辨别其性别和区分表型。线虫有雌雄同体(,常染色体记为I~V;XX;2n=12)和雄虫(♂,XO;2n-1=11)两种性别,雄虫约只占0.05%;雌雄同体只有自交和与雄虫杂交两种繁殖方式。线虫的发育顺序为胚胎期→幼虫期→成年期,历时3天半;幼虫期有L1~L4期,L4晚期幼虫即可交配。回答下列问题:
(1)将雌雄同体的线虫置于30℃恒温水浴箱一段时间可提高子代中雄虫的比例,从减数分裂角度推测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请在下图方框中绘制正常情况下雌雄同体自交及与雄虫杂交产生子一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
(2)野生型线虫的基因型为+/+,研究者发现一种矮胖型隐性突变体线虫,其基因dpy-5位于Ⅰ号染色体上,为验证dpy-5基因的位置,研究者将野生型线虫与该隐性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如图:
据图推测,为提高子代数量,研究者可让_______,若发现F2表型比为3:1,则可证明。
(3)研究者发现另一个隐性突变基因ucu-22可使线虫行动时身体抖动,同时确定基因ucu-22与基因dpy-5为非等位基因,为确定两者的具体位置,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P:矮胖型雌雄同体×野生型雄虫→F1选取L4早、中期雄虫与行动时身体抖动隐性突变体雌雄同体杂交→让F2雌雄同体单独培养,统计所产幼虫(F3)的表型。
实验结果:_______,则可证明基因ucu-22和基因dpy-5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1. 磷脂酸(PA)“头部”可以“静电/氢键开关模型”的方式与结合蛋白结合,该结合蛋白的碱性氨基酸残基通过吸引磷脂双分子层上的负电荷,继而与PA“头部”的磷酸基团形成氢键,产生一个稳定的蛋白质结合位点,使得PA结合蛋白的结构域可特异性与PA结合。为捕捉植物早期应答逆境胁迫时细胞内PA的动态与瞬时变化信息,研究者用酵母蛋白Spo20p中的PA结构域(PABD)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植物PA荧光探针,并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体内,图1是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注:bar是抗草铵磷抗性基因;KanR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LB是T-DNA的左边界,RB是T-DNA的右边界。
(1)在扩增获得PABD时,研究者采用两次PCR扩增,推测此两次扩增分别使用的1对引物是______、______(从“L1”“L2”“R1”“R2”中选择2个引物),初次扩增的目的是______。
(2)在构建pSY06-GFP-PABD重组质粒时,最好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为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菌落,可采用含不同试剂的平板进行筛选,得到A、B、C三类菌落,其生长情况如表(“+”代表生长,“-”代表不生长)。根据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______(填表中字母),另外两类菌落质粒的导入情况分别是______。
平板类型 菌落类型
A B C
无筛选试剂 + + +
卡那霉素 + + -
草铵膦 - + -
卡那霉素+草铵膦 - + -
(3)进一步获得转基因阳性拟南芥,研究者进行如图2操作:
在培养T1种子时,需对种子表面进行______处理,同时,培养基中除了基本成分外,还需添加的重要物质有______。若T2拟南芥阳性苗:阴性苗=3:1,说明______,则可让T2阳性拟南芥继续自交,T3中阳性比例为______%的植株淘汰,其余植株则为纯合转基因拟南芥。
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冲刺卷&预测卷
生物学(四)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脱落酸(ABA) ②. 关闭
(2)在常温至低温或高温目标温度之间,按照一定的温度梯度来降低或升高温度(或设置温度梯度)
(3)光合消耗量、暗反应速率、光合速率
(4) ①. 10 ②. 光照强度、CO2浓度相同且适宜 ③. 测量该植物树苗光合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免疫自稳 ②. 转录 ③. 甲基化
(2)与促炎因子基因转录的mRNA特异性结合,抑制其翻译产生促炎因子
(3) ①. 有效 ②. miR-125b-5p转染的UC-MSCs与未经转染的UC-MSCs对Th17细胞分化均具有下调作用,且二者对Th17细胞分化的下调作用无显著差异
(4)促进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基因敲除促炎因子的相关基因、提高促炎因子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虾和水蚤 ②. 是 ③. 由于图1表示的是某天然海域的部分食物链情况,因此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不只有小黄鱼,在高强度捕捞后,虾和水蚤的数量不会迅速增加,海藻数量仍会维持稳定
(2) ①. r ②. 鱼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种群数量,并且在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就迅速降低,表明鳀鱼的繁殖速度快,寿命短,世代短,这符合r对策生物的特征 ③. 较多倾向于r对策选择或中间偏向r选择,K对策鱼类较少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热激使雌雄同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时,X染色体不分离,提高不含X的配子比例,(该种配子与正常的异性配子受精即可产生雄虫,答案合理即可) ②.
(2)F1的雌雄同体自交
(3)若某个F2雌雄同体的子代出现双隐性个体,且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9:3:3:1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L1、R1 ②. L2、R2 ③. 增加Spo20P的数量
(2) ①. KpnⅠ、PstⅠ ②. B ③. A菌落导入的是pSY06质粒(空白质粒),C菌落未导入质粒
(3) ①. 消毒 ②. 植物激素、草铵膦 ③. 有一个含有GFP-PABD融合基因的T-DNA转化到T1拟南芥的1条染色体上 ④. 75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