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卷(解析版)

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卷(解析版)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原创题】人教素材改编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高粱发酵制乙醇 B.石油分馏制汽油
C.火药燃烧 D.酒精杀菌
2.(2024·合肥模拟)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十一篇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提倡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细菌感染 D.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力
3.(2024·安庆模拟)科学、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B.铁强化酱油中的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属于增味剂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D.火腿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
4.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18
B.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1个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Ca2+
D.1个钙原子的质量为40.08g
5.下列常见物品的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木梳 B.陶瓷杯
C.塑料盆 D.纯棉手套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C.馒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糖类
D.用来制造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
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 项 归 类 内 容
A 微量元素 碘、锌、硒、铁等
B 可燃的气体 氢气、氧气、天然气
C 带正电微粒 分子、质子、原子核
D 降低水硬度方法 煮沸、蒸馏、电解
A.A B.B C.C D.D
8.【新课标】劳动教育家庭劳动和学校活动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活动 相关解释
A 饺子馅料中添加铁强化酱油 铁元素为常量元素,能预防贫血
B 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环境
C 给校园中的月季花施用磷肥 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
A.A B.B C.C D.D
9.【新考法】西汉青铜雁鱼灯中的化学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灯中灯油是可燃物 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科学思维: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科学探究与实践: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会爆炸,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要严禁烟火
11.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中玻璃导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B.乙实验中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丙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助燃物不仅仅是氧气
D.丁实验中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12.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足量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t3~t4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C.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D.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气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3.(5分)【新考法】新质生产力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19世纪末,社会上主要存在三种汽车,其各自的主要性能如表。
表:19世纪末三种汽车主要性能对比
汽车类型 燃料 能源效率 启动时间 最高时速 噪声 排污 维修
蒸汽机汽车 煤、木 10% 2min 64km/h 小 少 一般
内燃机汽车 汽油 15% 5min 32km/h 很大 多 一般
电动汽车 蓄电池 50% 立即 40km/h 极小 无 少
随着蓄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汽车行业在21世纪迅猛发展。几类常用蓄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其中的锂电池目前被广泛使用,为更好的提高锂电池的性能,科研团队围绕石墨烯含量对锂电池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由于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且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其零排放、续航里程长等特点,走入人们视野,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电动汽车相比其他类型汽车的优势是 (答出1条即可)。
(2)根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3)根据图2,石墨烯含量与锂电池电阻的关系:在实验研究的石墨烯含量范围内, 。
(4)氢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6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若用装置AD制取气体O2装置A 中缺少的仪器是 ,用D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 。
(2)若用装置B为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时倾斜使固液混合),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可以说明 。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CE 制取气体CO2并检验其性质,连接装置BCE时,导管链接的顺序是a→ 。
15.(6分)柠檬酸亚铁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还有少量)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资料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 (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 。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4)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F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 。
16.(6+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对“燃烧的一些现象”开展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再认识燃烧
小组同学进行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镁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由上述现象。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2)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试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项目二】探究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3)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 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4)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讲你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5)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史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和硫燃烧时的温度高低是 。
【项目三】探究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
为探究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的直径均为0.3 mrn)放入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记录如下表: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______
(6)你认为上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7)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17.(5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老年人缺钙会导致 。
(2)计算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原创题】人教素材改编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高粱发酵制乙醇 B.石油分馏制汽油
C.火药燃烧 D.酒精杀菌
【答案】B
【详解】A.高粱发酵制乙醇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石油分馏制汽油,是利用石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火药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酒精杀菌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2024·合肥模拟)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十一篇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提倡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细菌感染 D.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力
【答案】B
【详解】A、提倡私家车出行,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D、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安庆模拟)科学、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B.铁强化酱油中的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属于增味剂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
D.火腿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
【答案】A
【详解】A、非处方药指不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A正确;
B、补铁酱油在酱油中加入一种新型铁强化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使普通酱油在添加了这种铁强化剂之后具有补充铁元素的功效,属于营养强化剂,B错误;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但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C错误;
D、亚硝酸钠能够起到防腐作用,亚硝酸钠可用作肉制品的防腐剂和护色剂,但过量使用亚硝酸钠可致癌,D错误。
故选A。
4.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18
B.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1个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Ca2+
D.1个钙原子的质量为40.08g
【答案】C
【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20=2+8+x+2,得x=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钙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属于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Ca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单位是“1”,不是“g”,且一个钙原子的质量并不是40.08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常见物品的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木梳 B.陶瓷杯
C.塑料盆 D.纯棉手套
【答案】C
【详解】A、木梳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陶瓷杯是用陶瓷制成的,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纯棉手套是用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C.馒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糖类
D.用来制造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
【答案】A
【详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符合题意;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不符合题意;
C、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富含糖类,故馒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糖类,不符合题意;
D、用来制造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记忆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 项 归 类 内 容
A 微量元素 碘、锌、硒、铁等
B 可燃的气体 氢气、氧气、天然气
C 带正电微粒 分子、质子、原子核
D 降低水硬度方法 煮沸、蒸馏、电解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碘、锌、硒、铁等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选项归类正确;
B、氢气、天然气均具有可燃性,均属于可燃气体,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归类错误;
C、质子、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也不显电性,故选项归类错误;
D、煮沸和蒸馏均可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归类错误。
故选A。
8.【新课标】劳动教育家庭劳动和学校活动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活动 相关解释
A 饺子馅料中添加铁强化酱油 铁元素为常量元素,能预防贫血
B 废旧电池分类投放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环境
C 给校园中的月季花施用磷肥 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铁元素是微量元素,A选项错误;
B、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环境,所以废旧电池需分类投放,B选项正确;
C、磷肥能使月季花根系发达,耐寒耐旱,C选项正确;
D、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泄漏时向上运动,所以需要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D选项正确。
故选:A。
9.【新考法】西汉青铜雁鱼灯中的化学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灯中灯油是可燃物 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答案】D
【详解】A、灯油能燃烧,属于可燃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油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烟尘,则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
C、转动灯罩,能隔绝氧气,进而使灯火熄灭,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来吸收一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科学思维: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科学探究与实践: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会爆炸,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要严禁烟火
【答案】D
【详解】A、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煤炉上放一 壶水,无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选项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要严禁烟火,选项正确;
故选D。
11.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中玻璃导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B.乙实验中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丙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助燃物不仅仅是氧气
D.丁实验中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D
【详解】A、用手紧握烧瓶外壁,瓶内气体温度升高,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装置内气压增大,会将水压向玻璃导管内。发现甲装置中玻璃导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A选项正确;
B、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乙中白磷(着火点为40℃)和红磷(着火点为240℃)都是可燃物,热水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不能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图乙中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起来;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没达到着火点,无法燃烧。此实验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选项正确;
C、丙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没有氧气参与,说明助燃物不仅仅是氧气,C选项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丁实验中,没有探究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因此不能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D选项错误。
故选:D。
12.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足量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t3~t4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C.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D.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气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说法正确;
B、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白磷与O2接触,白磷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热,故温度再次升高,故B说法错误;
C、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t4对应的温度高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故C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被冲出,另外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回污染空气,所以气球还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3.(5分)【新考法】新质生产力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19世纪末,社会上主要存在三种汽车,其各自的主要性能如表。
表:19世纪末三种汽车主要性能对比
汽车类型 燃料 能源效率 启动时间 最高时速 噪声 排污 维修
蒸汽机汽车 煤、木 10% 2min 64km/h 小 少 一般
内燃机汽车 汽油 15% 5min 32km/h 很大 多 一般
电动汽车 蓄电池 50% 立即 40km/h 极小 无 少
随着蓄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动汽车行业在21世纪迅猛发展。几类常用蓄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其中的锂电池目前被广泛使用,为更好的提高锂电池的性能,科研团队围绕石墨烯含量对锂电池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由于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且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因其零排放、续航里程长等特点,走入人们视野,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电动汽车相比其他类型汽车的优势是 (答出1条即可)。
(2)根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3)根据图2,石墨烯含量与锂电池电阻的关系:在实验研究的石墨烯含量范围内, 。
(4)氢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能源效率高、启动快(合理即可)
(2)能量密度
(3)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锂电池电阻减小
(4)2H2+O22H2O
【详解】(1)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为50%,相比蒸汽机汽车的10% 和内燃机汽车的15% 要高很多;电动汽车启动时间是立即,而蒸汽机汽车启动时间为2min,内燃机汽车启动时间为5min;电动汽车噪声极小,而内燃机汽车噪声很大;电动汽车无排污,而内燃机汽车排污多,蒸汽机汽车排污少;电动汽车维修少,而蒸汽机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维修一般,故填:能源效率高、启动快(合理即可);
(2)观察图1,对比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发现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镍氢电池高,故填:能量密度;
(3)从图2可以看出,在实验研究的石墨烯含量范围内,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锂电池电阻减小,故填: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锂电池电阻减小;
(4)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2H2+O22H2O。
14.(6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若用装置AD制取气体O2装置A 中缺少的仪器是 ,用D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 。
(2)若用装置B为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时倾斜使固液混合),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可以说明 。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CE 制取气体CO2并检验其性质,连接装置BCE时,导管链接的顺序是a→ 。
【答案】(1) 酒精灯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可燃物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2H2O22H2O+O2↑
(3) b
【详解】(1)装置A 为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其中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装置D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用D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故填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没有通入氧气前,水下的白磷不燃烧,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故填可燃物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装置B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适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长管进入瓶中,所以导管链接的顺序是a→b,故填b。
15.(6分)柠檬酸亚铁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还有少量)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资料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 (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 。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4)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F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 。
【答案】(1)Fe2+
(2)二氧化硅、铁(或SiO2、Fe)
(3)②
(4)FeCO3+C6H8O7=FeC6H6O7+H2O+CO2↑
(5)过滤
【详解】(1)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电离为亚铁离子和柠檬酸根离子,其中Fe2+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在步骤①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步骤②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固体C的成分是SiO2和剩余的Fe;
(3)步骤①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三种化合物,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步骤②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步骤③中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亚铁,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步骤④中碳酸亚铁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②;
(4)步骤④中碳酸亚铁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CO3+C6H8O7=FeC6H6O7+H2O+CO2↑;
(5)过滤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16.(6+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对“燃烧的一些现象”开展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再认识燃烧
小组同学进行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镁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由上述现象。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2)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试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项目二】探究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3)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 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4)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讲你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5)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史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和硫燃烧时的温度高低是 。
【项目三】探究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
为探究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的直径均为0.3 mrn)放入氧气中燃烧;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记录如下表: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______
(6)你认为上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
(7)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即可)
(2)2Mg+CO22MgO+C
(3)气态
(4) 沸点 有
(5)硫的沸点低于硫燃烧时的温度
(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铁丝中含有较多的碳
【详解】(1)进行镁条的燃烧实验时,发现镁除了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由上述现象,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2)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白色固体为氧化镁,黑色固体为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的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的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4)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故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
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
(5)根据硫燃烧时有火焰产生,故硫的沸点低于硫燃烧时的温度;
(6)根据表格现象分析,碳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故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根据表格现象分析,碳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所以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铁丝中含有较多的碳。
17.(5分)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老年人缺钙会导致 。
(2)计算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骨质疏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该过程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370g-363.4g=6.6g;
解: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质量为x
解得x=15g
故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详解】(1)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2)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