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十堰期中)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解答】A、该标志三个箭头箭头闭合成一个圆,表示可循环回收,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燃着的火柴上面有一斜杠,表示禁止烟火,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是国家节水标志,故C符合题意;
D、该标志燃着的鞭炮上面有一斜杠,表示禁止放鞭炮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
2.(2024九上·十堰期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
B.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C.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可节约水资源
D.工业废水无色透明可直接排放
【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且分布不均,必须节约用水,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可减少水的浪费,节约水资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即使无色透明也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资源分布广泛,淡水资源缺乏,必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来解答。
3.(2024九上·十堰期中)“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Uf超滤膜和PP棉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生命吸管”中用到过滤的净水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生命吸管”中用到吸附的净水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抗菌球可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起到消毒的作用,“生命吸管”中用到消毒的净水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冷凝得到的是纯水,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还溶解有各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蒸馏的净水方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抗菌球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4.(2024九上·十堰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正确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水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水中含有氢分子
B.O: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Al:既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铝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铝
D.: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水中不含氢分子,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Al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金属铝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1个铝原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NaCl的化学式可知,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一个分子中含义几个原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5.(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用活性炭净水,上口进水,下口出水
C.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D.检验氢气的纯度,若有轻微的声音,则氢气较纯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净水时,上口出水,下口进水,水能够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水效果更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验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松开拇指,若有轻微的声音,说明氢气较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有气体参加或生产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上出下进来解答;
C、根据过滤注意一帖二低三靠,玻璃棒引流来解答;
D、根据氢气的验纯的检验方法是将收集满的小试管用拇指堵住移到酒精灯火焰的上方后松开拇指,听爆名生来解答。
6.(2024九上·十堰期中)网售除菌卡中二氧化氯(ClO2)有效浓度太低,不能有效预防病毒,危害健康。多数除菌卡有亚氯酸钠(NaClO2)等存在安全隐患物质。二氧化氯(ClO2)和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是
A.+4、+3 B.-4、+3 C.+4、-4 D.-1、+1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则Cl元素化合价为,亚氯酸钠(NaCl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Cl元素化合价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7.(2024九上·十堰期中)十堰盛产香椿,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4g
B.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1个皂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C7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42+16×3=414,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2):(16×3)=54:7: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2):(16×3)=54:7:8,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皂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以及化合物的式量就是各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8.(2024九上·十堰期中)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D.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液氮是液态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矿泉水中存在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红磷、液氧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氯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存在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存在氧气、氮气,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铜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来解答。
9.(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1,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32:64=1:1:2,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1:2,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为:16:64:44:36=4:16:11:9,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以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来解答。
10.(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参加变化Ⅰ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4
②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③图中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④变化Ⅰ和变化Ⅱ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①变化前后相同的分子是不参加反应的,从变化Ⅰ可知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变化Ⅰ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①错误。
②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Ⅱ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属于物理变化,故②正确。
③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Ⅰ和变化学Ⅱ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③正确。
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故④错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信息、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11.(2024九上·十堰期中)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在氧气中,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有水生成,则燃烧有水生成的可燃物一定含氢元素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是质量不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气变成水质量不变,是物理变化,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氧气中,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有水生成,则燃烧有水生成的可燃物一定含氢元素,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来解答;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D、根据单质的概念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
12.(2024九上·十堰期中)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R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B.消耗氧气64g
C.R中只含碳、氢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R中的碳元素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中碳元素质量是相等的,R中的氢元素和反应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质量是相等的,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H2O氢元素的质量为,mc+mH=12g+4g=16g=R的质量,所以R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故R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44g+36g-16g=64g,故B正确;
C、根据上述A项计算可知,R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4g,两者之和恰好等于R的质量16g,所以R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由上述计算可知R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2g,所以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计算解答;
B、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结算解答;
C、根据R中碳元素的质量加上氢元素的质量恰好等于R的总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13.(2024九上·十堰期中)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8g+20g+6g+8g=42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12g+8g+×+16g=42g,求得x=6g;
从图示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变少了,所以乙是反应物,甲和丁反应后质量变多了,所以甲和乙是生成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所以该反应是乙分解生成甲和丁,所以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丁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故A错误;
B、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B正确;
C、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变化为:20g-8g=12g,丁的质量变化为:16g-8g=8g,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g:8g=3:2,故C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所以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手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求出X的值,再根据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多的是生成物,判断出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分解产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反应的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图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14.(2024九上·十堰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如图1所示),观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小水珠且烧杯外壁发热。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2),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   ,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4)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活动探究】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所示。可看出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答案】淡蓝;2:1;;木条燃烧更旺;氢元素和氧元素;2:1;密度;10%氢氧化钠溶液、12V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试管a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试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2:1;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质量=密度×体积,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密度,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5)由图3可知,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故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10%氢氧化钠溶液、12V。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物质由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增强水的导电性来解答。
15.(2024九上·十堰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黄曲霉毒素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物质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共17种,其中(化学式为(是一种常见的黄曲霉毒素,大量存在于霉变的大米、花生中。
花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花生油中常含有黄曲霉毒素。大米也会因储存不当而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需加热到以上才能被破坏。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
紫外辐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花生油照射相同时间,测得照射前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不同波长紫外光对样品中AFB1的去除情况
波长含量 254nm 365nm 420nm
AFB1含量/(mg/kg) 79.69×10-3 79.39×10-3 79.69×10-3
AFB1含量/(mg/kg) 2.88×10-3 2.88×10-3 70.10×10-3
氨气熏蒸法也可以降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氨气与食品中的水结合后和黄曲霉毒素发生反应,去除了黄曲霉毒素。科研人员在条件下,用氨气熏蒸含水量为20%的花生48小时,测得不同浓度氨气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AFB1的去除率,如图所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FB1由   种元素组成;每7.8g的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
(2)利用紫外光照射法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254nm B.365nm C.420n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即可避免中毒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属于纯净物
C.每1000g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0.02g,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D.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
【答案】(1)3;5.1g
(2)B
(3)B;D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根据AFB1化学式(C17H12O6)可知,AFB1由三种元素组成;每7.8g的AFB1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7.8g××100%=5.1g。
(2)花生在30℃-38℃、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为防止花生霉变,应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利用紫外光照射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365nm。
故答案为:B.
(3)A、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不可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C17H12O6,黄曲霉毒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所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02g/kg的花生油不符合国际标准,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氨气浓度对花生中黄曲霉素AFB1去除率的影响是:在熏蒸温度40℃时,熏蒸时间48h,花生含水量为20%的条件下,在6%~9%之间,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在9%~10%之间几乎无影响,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物质中的某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紫外线的波长在365nm时杀菌除去黄曲霉素的效果更好来解答;
(3)根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氨气浓度越大, AFB1的去除率越高 来解答。
(1)根据AFB1化学式(C17H12O6)可知,AFB1由三种元素组成;
每7.8g的AFB1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7.8g××100%=5.1g;
(2)花生在30℃-38℃、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为防止花生霉变,应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利用紫外光照射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365nm,故选B;
(3)A、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不可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故A错误;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C17H12O6,黄曲霉毒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所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02g/kg的花生油不符合国际标准,故C错误;
D、氨气浓度对花生中黄曲霉素AFB1去除率的影响是:在熏蒸温度40℃时,熏蒸时间48h,花生含水量为20%的条件下,在6%~9%之间,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在9%~10%之间几乎无影响,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故D正确;
故选:BD。
16.(2024九上·十堰期中)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答案】(1)
(2)2HCl
(3)氮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应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2、1、2,生成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0、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2个Cl,故补充完整为:。
(3)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氮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因为氮气没有参加反应。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盐酸,氮气防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爆炸事件,氮气可以循环使用来解答。
(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应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2、1、2,生成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0、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2个Cl,故补充完整为:;
(3)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氮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因为氮气没有参加反应。
17.(2024九上·十堰期中)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干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
(1)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4:71
(2)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x
(或)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12t。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48:(35.54)=24:71.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反应生成钛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镁的质量分析。
18.(2024九上·十堰期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获得氧气。
(1)仪器a的名称: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
(4)甲同学用图A加热铜粉进行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
(5)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6)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7)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物质总质量⑥元素种类
【答案】锥形瓶;A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反应过程中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②④⑤⑥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进行收集,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因此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5)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
(6)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
(7)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故选:②④⑤⑥。
【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实验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需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9.(2024九上·十堰期中)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速杂质沉降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离子 C.可溶性大分子物质
(4)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_____。
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蒸馏
【答案】(1)明矾
(2)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C
(4)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 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明矾来加速杂质沉降 。
(2) 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所以大分子无法通过,而高分子属于大分子,故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故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C.
(4)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明矾沉降不溶于水的物质来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3)根据过滤分离不溶于水的物质,超滤是分离可溶性的大分子物质来解答;
(4)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1) 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明矾来加速杂质沉降 。
(2) 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所以大分子无法通过,而高分子属于大分子,故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故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故选C。
(4)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B。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十堰期中)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2024九上·十堰期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
B.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C.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可节约水资源
D.工业废水无色透明可直接排放
3.(2024九上·十堰期中)“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4.(2024九上·十堰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正确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通过水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水中含有氢分子
B.O: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Al:既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铝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铝
D.: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5.(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用活性炭净水,上口进水,下口出水
C.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D.检验氢气的纯度,若有轻微的声音,则氢气较纯
A.A B.B C.C D.D
6.(2024九上·十堰期中)网售除菌卡中二氧化氯(ClO2)有效浓度太低,不能有效预防病毒,危害健康。多数除菌卡有亚氯酸钠(NaClO2)等存在安全隐患物质。二氧化氯(ClO2)和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是
A.+4、+3 B.-4、+3 C.+4、-4 D.-1、+1
7.(2024九上·十堰期中)十堰盛产香椿,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4g
B.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1个皂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8.(2024九上·十堰期中)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D.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9.(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10.(2024九上·十堰期中)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参加变化Ⅰ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4
②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③图中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④变化Ⅰ和变化Ⅱ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九上·十堰期中)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在氧气中,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有水生成,则燃烧有水生成的可燃物一定含氢元素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2024九上·十堰期中)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R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B.消耗氧气64g
C.R中只含碳、氢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3.(2024九上·十堰期中)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4.(2024九上·十堰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如图1所示),观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小水珠且烧杯外壁发热。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2),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   ,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4)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活动探究】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3所示。可看出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15.(2024九上·十堰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黄曲霉毒素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物质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共17种,其中(化学式为(是一种常见的黄曲霉毒素,大量存在于霉变的大米、花生中。
花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花生油中常含有黄曲霉毒素。大米也会因储存不当而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需加热到以上才能被破坏。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
紫外辐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花生油照射相同时间,测得照射前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不同波长紫外光对样品中AFB1的去除情况
波长含量 254nm 365nm 420nm
AFB1含量/(mg/kg) 79.69×10-3 79.39×10-3 79.69×10-3
AFB1含量/(mg/kg) 2.88×10-3 2.88×10-3 70.10×10-3
氨气熏蒸法也可以降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氨气与食品中的水结合后和黄曲霉毒素发生反应,去除了黄曲霉毒素。科研人员在条件下,用氨气熏蒸含水量为20%的花生48小时,测得不同浓度氨气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AFB1的去除率,如图所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FB1由   种元素组成;每7.8g的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
(2)利用紫外光照射法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254nm B.365nm C.420n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即可避免中毒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属于纯净物
C.每1000g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0.02g,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D.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
16.(2024九上·十堰期中)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   ;
(3)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17.(2024九上·十堰期中)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干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
(1)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8.(2024九上·十堰期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获得氧气。
(1)仪器a的名称: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
(4)甲同学用图A加热铜粉进行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
(5)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6)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7)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物质总质量⑥元素种类
19.(2024九上·十堰期中)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速杂质沉降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离子 C.可溶性大分子物质
(4)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_____。
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蒸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解答】A、该标志三个箭头箭头闭合成一个圆,表示可循环回收,故A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燃着的火柴上面有一斜杠,表示禁止烟火,故B不符合题意;
C、该标志 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是国家节水标志,故C符合题意;
D、该标志燃着的鞭炮上面有一斜杠,表示禁止放鞭炮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且分布不均,必须节约用水,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可减少水的浪费,节约水资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即使无色透明也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资源分布广泛,淡水资源缺乏,必须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来解答。
3.【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Uf超滤膜和PP棉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生命吸管”中用到过滤的净水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生命吸管”中用到吸附的净水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抗菌球可除去细菌和病毒等,起到消毒的作用,“生命吸管”中用到消毒的净水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冷凝得到的是纯水,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还溶解有各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蒸馏的净水方法,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抗菌球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水中不含氢分子,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Al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金属铝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1个铝原子,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NaCl的化学式可知,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一个分子中含义几个原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净水时,上口出水,下口进水,水能够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水效果更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验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松开拇指,若有轻微的声音,说明氢气较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有气体参加或生产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上出下进来解答;
C、根据过滤注意一帖二低三靠,玻璃棒引流来解答;
D、根据氢气的验纯的检验方法是将收集满的小试管用拇指堵住移到酒精灯火焰的上方后松开拇指,听爆名生来解答。
6.【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则Cl元素化合价为,亚氯酸钠(NaCl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Cl元素化合价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C7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42+16×3=414,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2):(16×3)=54:7: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皂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2):(16×3)=54:7:8,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皂甙分子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以及化合物的式量就是各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解答。
8.【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液氮是液态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矿泉水中存在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红磷、液氧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氯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存在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存在氧气、氮气,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铜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来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1,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32:64=1:1:2,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1:2,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烷、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为:16:64:44:36=4:16:11:9,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以及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来解答。
10.【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①变化前后相同的分子是不参加反应的,从变化Ⅰ可知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变化Ⅰ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①错误。
②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Ⅱ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属于物理变化,故②正确。
③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Ⅰ和变化学Ⅱ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③正确。
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故④错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信息、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是质量不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气变成水质量不变,是物理变化,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氧气中,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有水生成,则燃烧有水生成的可燃物一定含氢元素,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来解答;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来解答;
D、根据单质的概念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来解答。
1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R中的碳元素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中碳元素质量是相等的,R中的氢元素和反应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质量是相等的,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H2O氢元素的质量为,mc+mH=12g+4g=16g=R的质量,所以R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故R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是44g+36g-16g=64g,故B正确;
C、根据上述A项计算可知,R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4g,两者之和恰好等于R的质量16g,所以R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由上述计算可知R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2g,所以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计算解答;
B、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结算解答;
C、根据R中碳元素的质量加上氢元素的质量恰好等于R的总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8g+20g+6g+8g=42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12g+8g+×+16g=42g,求得x=6g;
从图示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变少了,所以乙是反应物,甲和丁反应后质量变多了,所以甲和乙是生成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所以该反应是乙分解生成甲和丁,所以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丁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故A错误;
B、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B正确;
C、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变化为:20g-8g=12g,丁的质量变化为:16g-8g=8g,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g:8g=3:2,故C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所以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手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求出X的值,再根据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多的是生成物,判断出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分解产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反应的杂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图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淡蓝;2:1;;木条燃烧更旺;氢元素和氧元素;2:1;密度;10%氢氧化钠溶液、12V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试管a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试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2:1;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进而推算出结果;
方法二:质量=密度×体积,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密度,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5)由图3可知,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故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10%氢氧化钠溶液、12V。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物质由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增强水的导电性来解答。
15.【答案】(1)3;5.1g
(2)B
(3)B;D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根据AFB1化学式(C17H12O6)可知,AFB1由三种元素组成;每7.8g的AFB1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7.8g××100%=5.1g。
(2)花生在30℃-38℃、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为防止花生霉变,应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利用紫外光照射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365nm。
故答案为:B.
(3)A、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不可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C17H12O6,黄曲霉毒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所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02g/kg的花生油不符合国际标准,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氨气浓度对花生中黄曲霉素AFB1去除率的影响是:在熏蒸温度40℃时,熏蒸时间48h,花生含水量为20%的条件下,在6%~9%之间,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在9%~10%之间几乎无影响,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物质中的某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紫外线的波长在365nm时杀菌除去黄曲霉素的效果更好来解答;
(3)根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氨气浓度越大, AFB1的去除率越高 来解答。
(1)根据AFB1化学式(C17H12O6)可知,AFB1由三种元素组成;
每7.8g的AFB1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7.8g××100%=5.1g;
(2)花生在30℃-38℃、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为防止花生霉变,应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利用紫外光照射去除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365nm,故选B;
(3)A、将大米煮成米饭只能去除约2%的黄曲霉毒素,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不可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故A错误;
B、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是C17H12O6,黄曲霉毒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0.02mg/kg,所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02g/kg的花生油不符合国际标准,故C错误;
D、氨气浓度对花生中黄曲霉素AFB1去除率的影响是:在熏蒸温度40℃时,熏蒸时间48h,花生含水量为20%的条件下,在6%~9%之间,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在9%~10%之间几乎无影响,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氨气浓度越大,AFB1的去除率越高,故D正确;
故选:BD。
16.【答案】(1)
(2)2HCl
(3)氮气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应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2、1、2,生成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0、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2个Cl,故补充完整为:。
(3)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氮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因为氮气没有参加反应。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盐酸,氮气防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爆炸事件,氮气可以循环使用来解答。
(1)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应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2、1、2,生成物中含H、Fe、Cl的个数分别是0、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2个Cl,故补充完整为:;
(3)由工艺流程图可知,氮气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因为氮气没有参加反应。
17.【答案】(1)24:71
(2)解: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x
(或)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12t。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48:(35.54)=24:71.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反应生成钛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镁的质量分析。
18.【答案】锥形瓶;A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反应过程中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②④⑤⑥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进行收集,其中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因此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5)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
(6)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部分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
(7)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故选:②④⑤⑥。
【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实验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需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来解答。
19.【答案】(1)明矾
(2)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C
(4)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 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明矾来加速杂质沉降 。
(2) 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所以大分子无法通过,而高分子属于大分子,故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故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C.
(4)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明矾沉降不溶于水的物质来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来解答;
(3)根据过滤分离不溶于水的物质,超滤是分离可溶性的大分子物质来解答;
(4)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1) 在沉淀池中常加入 明矾来加速杂质沉降 。
(2) 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异味。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所以大分子无法通过,而高分子属于大分子,故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故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故选C。
(4)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B。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