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历史(郑州历史天气)
郑州地处中原、黄河从北部穿越而过,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自这里,并在此地进行建都。
原始社会时期的地图
>郑州历史(郑州历史天气)
夏朝早期,帝舜分封禹建都于阳城(登封王城岗遗址)称为夏伯,后来夏朝迁都于阳翟(许昌禹州)。
夏朝时期的地图
商朝时期,在3600年前,商在此建都,称为隞(即嚣),现在仍然保留有商代城墙遗址。
商朝时期的地图
西周时期,周武王灭了殷后,将其弟叔鲜分封于管,建立了管国,当时周朝的封国,除管国外,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
西周时期的地图
春秋时期,诸侯相互争霸,互相兼并,郑在乱世中兴起,都邑称为当时郑国政治中心,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
春秋时期的地图
战国时期,在公元前375年,韩国韩哀侯灭了郑国,将国都从阳翟迁至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战国时期的地图
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有500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为止。
公元前350年,当时诸侯称雄的形势图
秦朝时期,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派秦军攻入韩国,设三川郡,郡治在洛阳,不久后迁至荥阳。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时,又设置了颍川郡,辖领新郑、苑陵、阳城等10个县。
秦朝时期的地图
西汉时期,公元前205年,刘邦占领洛阳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于郡内新置密、成皋(荥阳市汜水镇)、故市、中牟等县,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设置崇高县,后来又置纶氏县(登封颖阳镇),皆属于颍川郡管辖。
西汉时期,归司隶部所管辖
东汉时期,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将崇高县并入阳城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
东汉时期的地图
三国时期,属于魏国,被河南尹所管辖。
三国时期的地图
西晋时期,隶属于司州,归荥阳管辖。
西晋时期的地图
南北朝时期,经过东晋十六国的相互频繁战争,政权更迭,此地区的城邑、经济等都受到了严重破坏,日趋凋敝。
后来,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设置了北豫州,州治武牢(荥阳汜水镇),于公元493年将蒙旧县城(惠济区古荥镇)迁至大索城(荥阳老城)。当时北豫州管辖荥阳郡、河南郡、阳城郡等郡。
南北朝时期,被北魏所统治的地图
公元534年,东魏时,北豫州设置广武、荥阳、成皋三郡,三郡总共辖荥阳、成皋、京等11县。
南北朝时期,被东魏所统治的地图
北周灭了北齐后,把北豫州改为了荥州,州治成皋。管城隶属于中牟县。
南北朝时期,被北齐所统治的地图
隋朝时期,在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实行了州、县二级行政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
公元596年,把郑州改为管州,州治从成皋移迁至管城,管城从中牟单独分离出来,设为县。
公元606年,管州恢复称为郑州。
隋朝时期的地图
唐朝时期,公元621年,唐太宗占据了武牢。
公元627年,废除管州和须水县,其下属县归属郑州管辖。
唐朝时期的地图
北宋时期,郑州属于京畿路。公元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定为辅郡。
公元1072年,废除郑州建制,管城、新郑隶属于开封府管辖,荥阳、荥泽县列为镇归管城管辖。
公元1085年又恢复设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
公元1105年,把开封府改为京畿路,京畿设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成为了宋代四辅郡之一。
北宋时期的地图
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金国灭了北宋,占据了中原,郑州管辖的新郑县被划入了钧州,孟州汜水县划入郑州,郑州隶属于南京路。
南宋时期,被金所统治
元朝时期,新郑县划归郑州管辖,郑州属于汴梁路。公元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管辖。郑州仅辖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元朝时期的地图
明朝时期,实行行省、府、县三级行政制,管城县划入郑州。郑州虽然辖领着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个县,但属于县级属州。与中牟、新郑、密县四个县,共隶属于开封府管辖。
明朝时期的地图
清朝时期,仍然实行行省、府、县三行政制,郑州在公元1724年,第一次是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公元1734年仍隶属于开封府管辖。在公元1903年,第二次升为直隶州,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
清朝时期的地图
民国时期,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所以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
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
1927年4月,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
1928年3月,郑县城区设置郑州市。
1931年1月日撤销郑州市,改回郑县。
民国时期的地图
新中国建立,1948年10月,解放军进驻郑州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接隶属于河南省管辖。
1953年2月,郑县撤销,划归郑州市以及新郑、中牟2个县。
建国后,归郑州专区管辖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省会。
现在的地图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