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十校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分,共 40分
1. 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能置换出铜,这样铁釜能减缓锈蚀
B.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燃料使用的液氢是高能清洁燃料
C. 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D. “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对于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
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是熵增的过程,能自发进行
C. H 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D.2NO(g)+2CO(g)=N2 (g)+2CO2 (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 0
3.已知 在超临界水中进行碳碳加成反应时存在两条不同的路径,其反应机理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 稳定
高二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B.反应生成 的活化能为54.0kJ mol 1
C.生成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催化剂不能改变两反应的反应热
4. 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为析氢腐蚀 B.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金属腐蚀
C.连接锌棒后,铁管道腐蚀加速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有关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氢气的燃烧热ΔH 285.5kJ mol 1 ,则 2H2O g 2H2 g O2 g ;ΔH 571.0kJ mol 1
B.已知N2 g 3H2 g 2NH3 g ;ΔH 92.4kJ mol 1,则1molN2 g 与3molH2 g 在一定条件下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4kJ 的热量
C.1mol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乙醇的燃烧热
D.已知H aq OH aq H 2O (1);ΔH 57.3kJ mol 1则
H 12SO4 aq Ba(OH)2 aq BaSO4 s 2H2O (l);ΔH 114.6kJ mol
6.已知:H2 g F2 g 2HF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A. 1mol H2 g 与1mol F2 g 反应生成 2mol HF l 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
B. 断裂 1mol H—H 键和 1mol F—F 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 2mol H—F 键放出的能量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H2 g 与1mol F2 g 的能量总和小于2mol HF g 的能量
D. 1molHF(g)分解生成H2 g 和F2 g 需要吸收 270kJ 的热量
7.在 300m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
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 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 25℃时,反应 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 0.5
C -.在 80℃达到平衡时,测得 n(CO)=0.3mol,则 Ni(CO)4的平衡浓度为 2mol·L 1
D -.在 80℃时,测得某时刻 Ni(CO)4、CO 浓度均为 0.5mol·L 1,则此时 v 正>v 逆
8.一定条件下,将NO2 与SO2 以体积比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O2 (g) SO2 (g) SO3(g) NO(g) H 41.8kJ / mol,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C. SO3和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9.某种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A.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B. 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有 0.4mol 电子转移,则正极消耗 2.24L O2
C.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H2-2e-=2H+
D.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 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10. 利用电解法将 CO2转化为 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且完全相同),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 a 上的反应为 2H2O 4e 4H O2
B. 每转移 1 mol 电子,此时生成的 O2和 CH4的质量比为 4:1
C. 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 Na2SO4溶液浓度降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60分)
11、(14 分)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 。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中和热为 57.3 kJ·mol 1)。
(4 -)该同学每次分别取 0.50 mol·L 1 50 mL NaOH 溶液和 0.50 mol·L -130 mL 硫酸进行实验,通
- -
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 -53.5 kJ·mol 1,与 57.3 kJ·mol 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
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高二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b.用量筒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NaOH 稍过量的原因是
(6)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 0.5 mol·L-1 NaOH -溶液分别与 0.5 mol·L 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
积相等,则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7)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12、(12 分)(1)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
已知:①C(s,石墨) O2 g CO2 g ΔH1= 393.5kJ mol;
②2H2 g O2 g 2H2O l ΔH2 = 571.6 kJ mol;
③ 2C2H2 g 5O2 g 4CO2 g 2H2O l ΔH3 = 2599 kJ mol ;
反应 2C(s,石墨)+ H2 g C2H2 g 的ΔH= kJ mol。
(2) 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然,生成SiO2和液态H2O 。已知室温下 2g SiH4
自燃 放出热量 89.2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 NOx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 NO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图中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图是NO2 与 CO 反应转化为CO2和 NO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根据图分析,若 0.5molCO 被氧化,该过程放出的热量 Q= kJ。若该反应是可逆
高二化学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将 0.5molCO 与 1mol NO2 混合,则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
或“=”)QkJ。
13、(18 分)电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Ⅰ)用如图装置研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1)连接前,该装置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能→ 能。连接后,Cu 表面电极反应
式为 。
(Ⅱ)用如图装置实现“Zn 表面镀 Cu”。
(2)需要将溶液改为 (填写溶质化学式),此时,Cu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该装置连续工作 ts 后,测得 Zn 增重 mg,这段时间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Ⅲ)研究金属的腐蚀过程及防腐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意义。
(4)用图 3 所示装置研究铁的防腐蚀过程:
①K1、K2、K3只关闭一个,则铁腐蚀的速度最快的是只闭合 (填“K1”、“K2”或“K3”下
同)。
高二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②为减缓铁的腐蚀,应只闭合 ,该防护法称为 。
③只闭合 K3,石墨电极附近的 pH 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1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分别探究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和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的因素。
Ⅰ.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甲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
置气密性已检验)。已知常温下,KClO3固体和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
②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 a。
④……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2)B 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乙组同学依据反应ClO 3 3HSO 3 =Cl 3SO2 4 3H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并测定其
化学反应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 3 组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 加入0.1mol L 1KClO 3溶液的 加入0.3mol L
1NaHSO 3溶液的 加入水的体 反应温
号 体积/mL 体积/mL 积/mL 度
1 10 10 0 25℃
2 10 5 a 25℃
3 10 10 0 60℃
高二化学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
(3)表中 a= ,通过实验 1 和实验 3 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 1 条件进行反应并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该反应在 0~7min
2
的化学反应速率 v SO4 。
设计以下方案,通过测定 c Cl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原因,具体
情况如下表所示。
方
假设 实验操作
案
该反应放热,使溶
1 1
向烧杯中加入 10mL 0.1mol L KClO 3溶液和 10mL0.3mol L NaHSO 3溶液,
1 液温度升高,化学
测量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
反应速率提高
反应生成的Cl 是
取 10mL 0.1mol L 1KClO 3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再加入
2 该反应的催化剂,
10mL 0.3mol L 1NaHSO 3溶液。
使反应加快。
溶液酸性增强,加 分别向标号为①②的两只烧杯中加入 10mL 0.1mol L
1KClO 3:向烧杯①
3 快了化学反应速 中加入 1mL 0.2mol L 1NaCl溶液,向烧杯②中加入 1mL 0.2mol L 1盐酸;
率。 然后分别向这两只烧杯中加入 10mL 0.3mol L 1NaHSO 3溶液。
①除方案 1、2、3 中的假设外,还可提出的假设是 。
②补全方案 2 中的实验操作:加入 。
③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
高二化学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
{#{QQABSYyUgggoAAIAAAhCUQHSCAKQkhEAAYgOQAAMIAABiQFABA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B C A B A
6 7 8 9 10
A C D D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4分,每空两分)
温度计 (2) a
(3)H+(aq) + OH-(aq)===H2O(l)△H=-57.3kJ/mol (4) b
(5) 保证酸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6)A (7)偏小
(12分,每空两分)
(1)
(2)
(3)
(4) 134 117 <
(18分,除标注外,每空两分)
(1) 化学 (1分) 热 (1分) 2H++2e-=H2
(2) CuSO4 Cu-2e-=Cu2+
(3)
(4) K1 K2 外加电流保护法 变大
(16分,每空两分)
(1)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
(3) 5 温度 (4) 0.015mol·L-1·min-1
(5) 生成的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NaCl固体(或KCl固体) 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 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能置换出铜,这样铁釜能减缓锈蚀
B.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燃料使用的液氢是高能清洁燃料
C. 地热能、风能、天然气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D. “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对于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是熵增的过程,能自发进行
C.,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D.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3.已知在超临界水中进行碳碳加成反应时存在两条不同的路径,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比稳定
B.反应生成的活化能为
C.生成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催化剂不能改变两反应的反应热
4. 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为析氢腐蚀 B.暖气片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金属腐蚀
C.连接锌棒后,铁管道腐蚀加速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有关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氢气的燃烧热,则
B.已知,则与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C.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乙醇的燃烧热
D.已知(1);则 (l);
6.已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反应生成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
B. 断裂1mol H—H键和1mol F—F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2mol H—F键放出的能量
C. 在相同条件下,与的能量总和小于的能量
D. 1molHF(g)分解生成和需要吸收270kJ的热量
7.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25℃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在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1
D.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v正>v逆
8.一定条件下,将与以体积比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每消耗的同时生成
C. 和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9.某种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B. 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有0.4mol电子转移,则正极消耗2.24L O2
C.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D.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10. 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两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且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a上的反应为
B. 每转移1 mol电子,此时生成的O2和CH4的质量比为4:1
C. 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Na2SO4溶液浓度降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11、(14分)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 。
a.上下运动 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 d.逆时针运动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中和热为57.3 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 -130 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 -53.5 kJ·mol-1,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NaOH稍过量的原因是
(6)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7)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2、(12分)(1)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
已知:①C(s,石墨) ;
② ;
③ ;
反应2C(s,石墨)+的 。
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然,生成和液态。已知室温下自燃 放出热量89.2kJ。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生成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图是与CO反应转化为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根据图分析,若0.5molCO被氧化,该过程放出的热量Q= kJ。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将0.5molCO与1mol混合,则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或“=”)QkJ。
13、(18分)电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Ⅰ)用如图装置研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1)连接前,该装置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能→ 能。连接后,Cu表面电极反应式为 。
(Ⅱ)用如图装置实现“Zn表面镀Cu”。
(2)需要将溶液改为 (填写溶质化学式),此时,Cu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该装置连续工作ts后,测得Zn增重mg,这段时间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Ⅲ)研究金属的腐蚀过程及防腐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意义。
(4)用图3所示装置研究铁的防腐蚀过程:
①K1、K2、K3只关闭一个,则铁腐蚀的速度最快的是只闭合 (填“K1”、“K2”或“K3”下同)。
②为减缓铁的腐蚀,应只闭合 ,该防护法称为 。
③只闭合K3,石墨电极附近的pH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分别探究卤素单质性质递变规律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Ⅰ.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甲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已知常温下,固体和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乙组同学依据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并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3组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加入溶液的体积/mL 加入溶液的体积/mL 加入水的体积/mL 反应温度
1 10 10 0 25℃
2 10 5 a 25℃
3 10 10 0 60℃
(3)表中a= ,通过实验1和实验3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该小组同学依据实验1条件进行反应并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该反应在0~7min的化学反应速率 。
设计以下方案,通过测定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原因,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方案 假设 实验操作
1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提高 向烧杯中加入10mL溶液和10mL溶液,测量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
2 反应生成的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加快。 取10mL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再加入10mL溶液。
3 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分别向标号为①②的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向烧杯①中加入1mL溶液,向烧杯②中加入1mL盐酸;然后分别向这两只烧杯中加入10mL溶液。
①除方案1、2、3中的假设外,还可提出的假设是 。
②补全方案2中的实验操作:加入 。
③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