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高2021-2022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农业发达
2.(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坊市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3.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4.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主要目的是( )
A.精简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冲破门第,任人唯贤
C.消除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5.(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金史》记载:“(金太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史籍所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
A.都创立兵农合一的制度 B.政权建立后其封建化进程加快
C.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 D.都兴起于辽河上游
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7.(2022高一下·丘北月考)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宋朝出现了市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
A.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B.柳永,宋词《雨霖铃》
C.话本,《错斩崔宁》
D.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8.(2022高一上·台州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9.(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中体现他关注民生的有( )
①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高祖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始皇的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皇帝的权力 B.中央机构的设置
C.地方制度 D.根本目的
11.(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
12.(2015高一上·宁远期中)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废除君主制度 B.建立共和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
13.(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今日南非境内。下图为其都城遗址,这个国家是( )
A.阿克苏姆 B.阿兹特克 C.津巴布韦 D.加纳
14.(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15.(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16.(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阿拉伯国家雏形是在(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比伦
17.(2022高一下·丘北月考)《蒙娜丽莎》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神秘微笑”。她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悄悄地在脸上掠过,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该作品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18.(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19.(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这里的“榜样”是指(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
C.废除旧的国家机器 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
20.(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首都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哪一城市地下( )
A.华盛顿 B.墨西哥城 C.利马 D.温哥华
21.(2021高二上·疏附月考)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专制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到16世纪中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设开始起步,俄罗斯国家开始走向中央集权。此处“俄罗斯人的领导者”和“16世纪中期”确切地分别是指( )
A.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时期 B.查士丁尼 伊凡四世时期
C.伊凡四世 莫斯科大公时期 D.莫斯科大公 查士丁尼时期
22.(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3.(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24.(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确切地说,武士是( )
A.天皇建立保护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军队
B.地方政府建立起来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武装力量
C.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
D.幕府统治集团培养效忠国家的忠实奴仆
25.(2021高二上·武平月考)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6.(2019高一上·鞍山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材料二: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三:有些报纸的言论,非常强调毛先生出来,好像只要他一出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如果说不是有意歪曲,就是一种皮毛之见。这里显然蓄着一个很大的阴谋,就是说,如果毛先生不出来,那么,就是毛先生的不对了,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破坏团结等罪名都往共产党身上推了。
——莫一尘《解决问题的关键》(1945年8月25日)
(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3)通过材料一、二、三可以看出中共的地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7.(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28.(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依据材料,法国克服专制王权为什么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元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中书省与行省制
【解析】【分析】B.元朝时期,从首都出发,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道路上每隔大约25英里就有一座驿站,为公务人员提供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等服务,反映了元朝交通的便捷,故B项正确;
A.材料不能说明元朝战争频繁,故A项错误;
C.商业繁荣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
D.农业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驿站。窝阔台即位,下令在全境遍建驿站,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2.【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税成为宋代重要收入来源,这一现象出现导致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变化,故D正确;
A.坊市制度的瓦解与材料中现象不符合,故A错误;
B.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故B错误;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材料中现象原因不符合,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出诸侯国治理洪水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
各诸侯国为防水患各自为战,反过来说明,单从治水就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来协调,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到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加强专制皇权的相关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的官员官职仅仅是领取高低俸禄的依据,而差遣才是官员履行职权的实际权力所在。宋代采取将官员官职和差遣分开显然是为了强化对官员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起到强化专制君主权力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正确;
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官僚机构的精简问题,排除A;
B项提及的是选官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
C项提及的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反映了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5.【答案】B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朝和金朝在建立后,积极吸收汉文化,大大推进了这两个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故B正确;
A.金朝的猛安谋克制是兵农合一的制度,辽朝并没有类似政策,故排除A;
C.金与南宋长期对峙,故排除C;
D.契丹族兴起于辽河上河,女真族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迁移课本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B.“工、商皆民生之本”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C.“存天理,灭人欲”为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故此题选B项。
【点评】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1、政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批判理学纲常和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民主。2、经济:主张工商皆本,大力发展工商业。3、文化:批判教条、空疏学风;提倡独立思考、经世致用和“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不属于市文代,D符合题意;
民风俗画、宋词、话本都属于市民文化,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而产生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魏晋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宋朝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8.【答案】C
【知识点】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83年,前秦领袖苻坚为了实现统一,南下同东晋王朝在淝水进行决战,最后打败了前秦,故材料中的流亡政府是东晋,故C选正确;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于25-220年期间统治,故A选与材料不符;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存在于265-316年,故B选与材料呈现的时间不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打败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是东晋,而不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于386-534年存在,故D选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
9.【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①②③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这些都是注重民生的表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和民生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C.最大的区别在于地方制度不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故C项正确;
ABC.汉代和秦代皇帝权力、中央机构设置以及政治制度的目的基本一致,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郡国并行制,汉代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分封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11.【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之后,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故A正确;
B.南宋并未归顺金朝,故排除B;
C.绍兴和议之前,女真族就已经入主中原,故排除C;
D.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依然存在战争,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12.【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即主张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制政体。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
13.【答案】C
【知识点】非洲古代文明
【解析】【分析】B.根据“石头造的房子”“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描述,故B项正确;
ACD.材料中的描述与摩加迪沙、马里和桑海不符,故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津巴布韦国家,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即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石头造的房子”“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
14.【答案】A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分析】象牙代表的是经济,《圣经》代表的是文化,显然二者是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冲突,故A正确;
其他表述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致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经济的冲突与文化的融合,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5.【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解析】【分析】C.根据材料信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从而引发的新航路开辟,故C项正确;
A.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宗教矛盾,故排除A;
B.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故排除B;
D.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航海家的涌现,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和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反对,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B项正确;
A.麦加城因为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而被选为圣地,故A项错误;
C.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的圣地。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均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故C项错误;
D.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国家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是考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17.【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据材料“《蒙娜丽莎》……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作品,故C正确;
文艺复兴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AB排除;
理性主义属于启蒙运动,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8.【答案】B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公社领导人受到了公众的监督,权力受到了制约,也体现了民主的作风,所以答案选B选项。
从材料中不能体现A选项,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政权机关,排除C选项;
也不能体现出公社的性质,排除D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得出公职人员受监督,结合巴黎公社的特点和体现的原则可以得出结论。
19.【答案】A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给全世界做出榜样”,同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A 正确;
选项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不符合信息,排除;
选项C,废除旧的国家机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选项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扣住材料的信息“给全世界做出榜样”等,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答案】B
【知识点】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B.14 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墨西哥城地下,故B项正确;
A.华盛顿是美国首都,故A错误;
C.利马是秘鲁首都,位于美洲南部,故C错误;
D.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低陆平原地区一沿岸城市,故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阿兹特克人的相关知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21.【答案】A
【知识点】俄罗斯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47年,莫斯科公国的伊凡四世被加冕沙皇后,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历史进入了莫斯科时期。所谓莫斯科时期就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俄罗斯国家形成后,它背后体现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于是在莫斯科时期,俄罗斯有了“沙皇”的称号(此前都是叫“大公”的)而俄罗斯最具代表的农奴制度也开始逐步建立,因此A与材料相符合;
BCD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俄罗斯帝国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注意把握时空观念。
22.【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A.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A正确;
B.彻底摧毁宗教不符合史实,宗教是西欧人生活化重要组成部分,故排除B;
C.宗教改革并没有直接促进科学思想的形成,故排除C;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是启蒙运动,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共同点,三者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3.【答案】B
【知识点】封君封臣制度
【解析】【分析】B.封君封臣制度确立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故选择B;
A.“条条大道通罗马”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故排除A;
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是耶稣的名言,故排除C;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发展史,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通过欧洲封建社会登记制度的语句考查封君封臣制度,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24.【答案】C
【知识点】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朝鲜)
【解析】【分析】C.10世纪,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立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人武装并蓄养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故C正确;
ABC.武士不是天皇和地方政府建立的武装力量,更不对国家效忠,故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武士的相关知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25.【答案】D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和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①②正确;
巴黎公社建立后,在政治方面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有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体现了人民公仆原则,③正确;
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不能体现工农联盟,④错误。
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措施和经验,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特点,进而分析得出其经验,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答案】(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2)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变化:中共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1936年时中共力量比较弱小,抗战时期中共力量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进一步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依据实际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得到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题干时间“1936年”回答;第二小问,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不同意《时代》周刊的说法,再展开回答。
(2)第一小问,从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等方面回答。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二、三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从中共力量的变化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2)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变化:中共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1936年时中共力量比较弱小,抗战时期中共力量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进一步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依据实际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得到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有关抗战的相关史实,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27.【答案】(1)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及成就
【解析】【分析】(1)动力因素:根据材料“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可知,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根据材料“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知,传播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之一。
(2)远航尝试: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解答,如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行时间、路线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第二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8.【答案】(1)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解析】【分析】(1)原因:根据“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可得出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标志:根据所学可得出是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结合所学从经济方面找根源,可得出是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根据“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结合所学可知,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这要是强调德国民主政体中的封建残余的问题,因此结合所学可得出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根据所学概括德国政体建立的影响即可。
(3)根据材料所涉及的法国与德的政体的内容,可从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等角度概括。
故答案为:
(1)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
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结合,准确作答的能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并把握解题思路,同时注意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答案”的能力。作答时特别需要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农业发达
【答案】B
【知识点】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元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中书省与行省制
【解析】【分析】B.元朝时期,从首都出发,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道路上每隔大约25英里就有一座驿站,为公务人员提供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等服务,反映了元朝交通的便捷,故B项正确;
A.材料不能说明元朝战争频繁,故A项错误;
C.商业繁荣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
D.农业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驿站。窝阔台即位,下令在全境遍建驿站,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网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2.(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坊市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税成为宋代重要收入来源,这一现象出现导致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的变化,故D正确;
A.坊市制度的瓦解与材料中现象不符合,故A错误;
B.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故B错误;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材料中现象原因不符合,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3.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出诸侯国治理洪水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
各诸侯国为防水患各自为战,反过来说明,单从治水就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来协调,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到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4.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主要目的是( )
A.精简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冲破门第,任人唯贤
C.消除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加强专制皇权的相关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的官员官职仅仅是领取高低俸禄的依据,而差遣才是官员履行职权的实际权力所在。宋代采取将官员官职和差遣分开显然是为了强化对官员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起到强化专制君主权力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正确;
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官僚机构的精简问题,排除A;
B项提及的是选官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
C项提及的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反映了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5.(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金史》记载:“(金太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史籍所述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
A.都创立兵农合一的制度 B.政权建立后其封建化进程加快
C.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 D.都兴起于辽河上游
【答案】B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朝和金朝在建立后,积极吸收汉文化,大大推进了这两个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故B正确;
A.金朝的猛安谋克制是兵农合一的制度,辽朝并没有类似政策,故排除A;
C.金与南宋长期对峙,故排除C;
D.契丹族兴起于辽河上河,女真族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迁移课本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答案】B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B.“工、商皆民生之本”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C.“存天理,灭人欲”为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故此题选B项。
【点评】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1、政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批判理学纲常和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民主。2、经济:主张工商皆本,大力发展工商业。3、文化:批判教条、空疏学风;提倡独立思考、经世致用和“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2022高一下·丘北月考)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宋朝出现了市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
A.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B.柳永,宋词《雨霖铃》
C.话本,《错斩崔宁》
D.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D
【知识点】程朱理学
【解析】【分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不属于市文代,D符合题意;
民风俗画、宋词、话本都属于市民文化,都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而产生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魏晋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宋朝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8.(2022高一上·台州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答案】C
【知识点】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83年,前秦领袖苻坚为了实现统一,南下同东晋王朝在淝水进行决战,最后打败了前秦,故材料中的流亡政府是东晋,故C选正确;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于25-220年期间统治,故A选与材料不符;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存在于265-316年,故B选与材料呈现的时间不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打败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是东晋,而不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于386-534年存在,故D选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淝水之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
9.(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中体现他关注民生的有( )
①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②注意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①②③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这些都是注重民生的表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和民生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10.(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高祖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始皇的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皇帝的权力 B.中央机构的设置
C.地方制度 D.根本目的
【答案】C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C.最大的区别在于地方制度不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故C项正确;
ABC.汉代和秦代皇帝权力、中央机构设置以及政治制度的目的基本一致,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郡国并行制,汉代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分封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11.(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之后,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故A正确;
B.南宋并未归顺金朝,故排除B;
C.绍兴和议之前,女真族就已经入主中原,故排除C;
D.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依然存在战争,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12.(2015高一上·宁远期中)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废除君主制度 B.建立共和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任何否定的权力”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即主张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制政体。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
13.(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今日南非境内。下图为其都城遗址,这个国家是( )
A.阿克苏姆 B.阿兹特克 C.津巴布韦 D.加纳
【答案】C
【知识点】非洲古代文明
【解析】【分析】B.根据“石头造的房子”“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描述,故B项正确;
ACD.材料中的描述与摩加迪沙、马里和桑海不符,故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津巴布韦国家,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即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石头造的房子”“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
14.(2020高一下·山西月考)“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分析】象牙代表的是经济,《圣经》代表的是文化,显然二者是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冲突,故A正确;
其他表述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致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经济的冲突与文化的融合,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5.(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解析】【分析】C.根据材料信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从而引发的新航路开辟,故C项正确;
A.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宗教矛盾,故排除A;
B.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故排除B;
D.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航海家的涌现,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和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16.(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阿拉伯国家雏形是在(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比伦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B.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反对,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B项正确;
A.麦加城因为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而被选为圣地,故A项错误;
C.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的圣地。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均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故C项错误;
D.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国家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是考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17.(2022高一下·丘北月考)《蒙娜丽莎》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神秘微笑”。她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悄悄地在脸上掠过,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该作品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据材料“《蒙娜丽莎》……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作品,故C正确;
文艺复兴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AB排除;
理性主义属于启蒙运动,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8.(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B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公社领导人受到了公众的监督,权力受到了制约,也体现了民主的作风,所以答案选B选项。
从材料中不能体现A选项,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政权机关,排除C选项;
也不能体现出公社的性质,排除D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得出公职人员受监督,结合巴黎公社的特点和体现的原则可以得出结论。
19.(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榜样。”这里的“榜样”是指(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
C.废除旧的国家机器 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
【答案】A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给全世界做出榜样”,同时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A 正确;
选项B,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不符合信息,排除;
选项C,废除旧的国家机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选项D,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注意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扣住材料的信息“给全世界做出榜样”等,同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首都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哪一城市地下( )
A.华盛顿 B.墨西哥城 C.利马 D.温哥华
【答案】B
【知识点】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B.14 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墨西哥城地下,故B项正确;
A.华盛顿是美国首都,故A错误;
C.利马是秘鲁首都,位于美洲南部,故C错误;
D.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低陆平原地区一沿岸城市,故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阿兹特克人的相关知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21.(2021高二上·疏附月考)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专制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到16世纪中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设开始起步,俄罗斯国家开始走向中央集权。此处“俄罗斯人的领导者”和“16世纪中期”确切地分别是指( )
A.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时期 B.查士丁尼 伊凡四世时期
C.伊凡四世 莫斯科大公时期 D.莫斯科大公 查士丁尼时期
【答案】A
【知识点】俄罗斯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47年,莫斯科公国的伊凡四世被加冕沙皇后,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历史进入了莫斯科时期。所谓莫斯科时期就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俄罗斯国家形成后,它背后体现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于是在莫斯科时期,俄罗斯有了“沙皇”的称号(此前都是叫“大公”的)而俄罗斯最具代表的农奴制度也开始逐步建立,因此A与材料相符合;
BCD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俄罗斯帝国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注意把握时空观念。
22.(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A.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A正确;
B.彻底摧毁宗教不符合史实,宗教是西欧人生活化重要组成部分,故排除B;
C.宗教改革并没有直接促进科学思想的形成,故排除C;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是启蒙运动,故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共同点,三者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3.(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答案】B
【知识点】封君封臣制度
【解析】【分析】B.封君封臣制度确立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故选择B;
A.“条条大道通罗马”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故排除A;
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是耶稣的名言,故排除C;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发展史,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通过欧洲封建社会登记制度的语句考查封君封臣制度,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24.(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确切地说,武士是( )
A.天皇建立保护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军队
B.地方政府建立起来的保护自身利益的武装力量
C.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
D.幕府统治集团培养效忠国家的忠实奴仆
【答案】C
【知识点】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朝鲜)
【解析】【分析】C.10世纪,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立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人武装并蓄养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故C正确;
ABC.武士不是天皇和地方政府建立的武装力量,更不对国家效忠,故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武士的相关知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即可。
25.(2021高二上·武平月考)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和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①②正确;
巴黎公社建立后,在政治方面规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有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体现了人民公仆原则,③正确;
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不能体现工农联盟,④错误。
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措施和经验,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特点,进而分析得出其经验,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6.(2019高一上·鞍山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材料二: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三:有些报纸的言论,非常强调毛先生出来,好像只要他一出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如果说不是有意歪曲,就是一种皮毛之见。这里显然蓄着一个很大的阴谋,就是说,如果毛先生不出来,那么,就是毛先生的不对了,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破坏团结等罪名都往共产党身上推了。
——莫一尘《解决问题的关键》(1945年8月25日)
(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3)通过材料一、二、三可以看出中共的地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2)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变化:中共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1936年时中共力量比较弱小,抗战时期中共力量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进一步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依据实际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得到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题干时间“1936年”回答;第二小问,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不同意《时代》周刊的说法,再展开回答。
(2)第一小问,从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等方面回答。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二、三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从中共力量的变化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2)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变化:中共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1936年时中共力量比较弱小,抗战时期中共力量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进一步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依据实际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得到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有关抗战的相关史实,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27.(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答案】(1)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及成就
【解析】【分析】(1)动力因素:根据材料“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可知,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根据材料“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知,传播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之一。
(2)远航尝试: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解答,如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行时间、路线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分析;第二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8.(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依据材料,法国克服专制王权为什么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1)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解析】【分析】(1)原因:根据“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可得出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标志:根据所学可得出是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结合所学从经济方面找根源,可得出是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根据“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结合所学可知,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这要是强调德国民主政体中的封建残余的问题,因此结合所学可得出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影响:根据所学概括德国政体建立的影响即可。
(3)根据材料所涉及的法国与德的政体的内容,可从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等角度概括。
故答案为:
(1)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
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影响: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过程中如保留较多的旧有势力残余,不利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结合,准确作答的能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并把握解题思路,同时注意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答案”的能力。作答时特别需要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