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宁南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2.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3.“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这表明他( )
A.开创了欧洲撰史体裁 B.回归于理性的思维方式
C.赞同古希腊城邦制度 D.具有人文精神和使命感
4.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文化影响 C.神学统治 D.军事控制
5.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称之为“撤回忠诚”。这反映了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 D.领主附庸地位平等
6.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产。”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
A.宣扬了王权至上的理念 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
C.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矛盾 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7.中国儒学认为,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而武士道则主张即使“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这说明武士道精神( )
A.具有绝对服从色彩 B.比儒学更具开放性
C.受西方文化影响大 D.大力倡导君权神授
8.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岛的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 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10.有学者指出,14、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在与北大西洋沿岸国家贸易中常处于入超地位。而葡萄牙在西非海岸不断取得成功,则促使西班牙资助哥伦布,从而发现了美洲。该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海外扩张的渴望B.贸易中心的转移 C.商业竞争的加剧D.传统商路的危机
11.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B.荷兰发达的航运业格局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12.1909年,英国议会上院否决了下院的“人民预算”案。经过激烈斗争,1911年《议会法》规定,经下院议长认证的财政法案,上院不得加以修正或否决。由此可知,英国( )
A.平衡了政府财政收支 B.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C.改进了国家治理方式 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13.德国在1871年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加强了普鲁士王朝和容克在德国的统治;又依靠强大的中央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将德国带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这表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A.为德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德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C.使国王成为了“虚君” D.顺应了德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14.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 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 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5.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
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16.“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工厂制组织形式B.工业城市生活方式C.机器大工业生产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7.据统计,18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和人均收入同时增长的时代。1700年欧洲的人口规模是1亿,到1850年增加到2.35亿,到19世纪末增加到4亿。这主要得益于( )
A.医疗水平的提高 B.产业革命的扩展 C.经济全球化浪潮D.农业技术的变革
18.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紧了三分之二。福特式的“创新”( )
A.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促进了标准化生产的出现
C.造成了劳动力严重过剩 D.促进了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19.在19世纪末,在钢铁行业和多数新兴工业里,出现了许多横向整合的“新联盟体”,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经济无规律的上下波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物价、比较有连续性和有保障的就业。这种“新联盟体”( )
A.根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B.缓和了两大阶级的矛盾
C.有利于自由主义的传播 D.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20.1881年2月,马克思在信中写道:“如果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发展到能让社会主义政府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政府就不能在那个国家取得政权。”这表明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制度仍处于上升阶段 B.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未能和农民联合起来 D.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22.中世纪之问:
中世纪的欧洲,确实有诸多让后人觉得黑暗与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审判异端和火刑杀人。但同时,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大学创立、宗教信仰、城市扩张、草坪文化、建筑雕刻、图画艺术、行会商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中世纪欧洲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试卷第4页,共4页
宁南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测试历史试题 答案:
1.D【详解】依据材料“直系亲属、男性亲属所在村社”结合所学可知,成为雅典官员的先决条件是具有雅典籍贯的成年男性公民,D项正确;“信仰、品质、能力、财力、血统”只是成为官员的“加分项”,不是“必须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项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详解】
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吸收并发展了希腊文化,“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中“俘虏”是指文化影响,B项正确;希腊人俘虏罗马人用的是文化同化而非商业征服,排除A项;希腊人是多神教,罗马人的宗教是信仰基督教,排除C项;军事控制是罗马人俘虏希腊人的方式,而希腊人俘虏罗马人凭借的是文化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可以看出,在一方违背契约的情况下,领主可以抛弃附庸,附庸也可以离开领主,这说明两者的关系具有双向契约特征,B项正确;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以土地授受为纽带,并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领主和附庸关系的双向性,没有反映其等级性,排除C项;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地位显然高于附庸,排除D项。故选B项。
6.D【详解】材料中强调英国宗教管辖权由国王掌握,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民族国家发展,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王权至上,排除A项;法案解决王权与教权关系,不是基督教内部问题,排除B项;国王和议会是世俗权力联合与教权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
7.A
8.C【详解】材料“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反映的是阿拉伯文化对于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对助推欧洲社会转型发挥了巨大作用,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决定”,排除;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排除B项;材料与沟通东西方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B
10.C【详解】材料认为西葡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北大西洋沿岸的贸易中不占优势,因此主动寻求新的航路,开辟新的市场,即地区之间的商业竞争加剧,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海外扩张,排除A项;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传统商路,带来了商业危机,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A【详解】根据题中关键信息“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结合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A项正确;材料未直接反映荷兰的航运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
12.C【详解】根据材料“1909年,英国议会上院否决了下院的‘人民预算’案。经过激烈斗争,1911年《议会法》规定,经下院议长认证的财政法案,上院不得加以修正或否决。”可知,材料反映英国议会上院的权力缩小,下院权力扩大,体现了英国改进了国家治理方式,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议会的改革,并不是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排除A项;英国社会没有实现公平公正,排除B项;材料反映英国的是议会上下院权力的变化,并没有体现责任内阁制完善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3.D【详解】德国君主立宪制虽然有很多弊端,但这一制度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又推动了德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是德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D项正确;德国完成的统一后才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的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是德国后来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根源,也影响的德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排除B项;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的权力很大,并不是“虚君”,排除C项。故选D项。
14.D【详解】根据“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可得出这一时期的服饰一改中世纪严谨、呆板的服饰风格,展现人的体态,体现对人的关注,正是这一时期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体现,D项正确;这种服饰风格关注人,体现人文主义,但并不能成为挑战神学的关键所在,排除A项;15世纪时期还没有真正开展科学革命,因此没有借鉴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所以当时并没有新教,排除C项。故选D项。
15.A【详解】根据材料“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可以看出,孔多塞强调人们在用理性批判宗教愚昧和教皇权威之后继续批判政治压迫与君主专制,即启蒙运动中欧洲思想家用平等、自由、法治、天赋人权、权力制衡等思想批判专制制度,A项正确;思想家的目的是批判专制统治,不是纯洁信仰,他们也没有进行教会改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专制王权的批判,而不是对教会腐败的讥讽,排除C项;思想家主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并没有进行暴力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17.B
18.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福特式的“创新”的指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适应规模化的生产需要,A项正确;流水线生产之前就出现了标准化生产,排除B项;劳动力并不会因此而过剩,揍他C项;电力在他的创新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20.A
21.(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海外殖民地广阔等。
(2)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
22.观点:欧洲中世纪虽然黑暗动荡,但也为欧洲以后的发展孕育了一些积极因素
论述:欧洲中世纪时期忽视人的权利、思想专制且蒙味、在政治上王权与神权相互斗争,黑暗且混乱、经济上封建领主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人民受到贵族、教会的双重剥削,负担沉重。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知识积累等对文明进步有益的因素也正在孕育。政治上出现了一些独立城市、文化上大学出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也正在孕育。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绝不是非黑即白,而在黑暗中也孕育了曙光。
总而言之,欧洲中世纪虽然黑暗动荡,但也为欧洲以后的发展孕育了一些积极因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七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