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福建 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提分作业(学生版+教师版)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2022·福建中考)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C)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联邦政府出资180亿美元,修筑了近1 000座飞机场、12 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给美国人民带去了众多就业岗位。以上举措旨在(A)
A.摆脱经济危机困扰
B.增加美国人民收入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调整国家工业政策
3.“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可见,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若按“前提——结论”式的推理来看,以上表述应是(B)
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4.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中不包括(C)
A.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
B.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民族复仇情绪的影响
D.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5.《三个女巫》是大卫·洛(新西兰)在1935年12月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三个手拉手的女巫”指的是(D)
A.英、法、俄三国
B.德、意、奥三国
C.巴黎和会三巨头
D.德、日、意三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B)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
B.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
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7.(2022·自贡中考)《全球通史》对如图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D)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8.形成如图这一局面的转折性战役是(D)
A.莫斯科保卫战 B.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9.(2022·南充中考改编)某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件是(C)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0.如果给下列事件以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
②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日本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答: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你同意鲍盛刚对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的看法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同意。理由: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并为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树立了典范;为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改革在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引入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它们都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2.(2022·合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战争根源】
材料一
(1)图一中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结合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概括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争夺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友好建交】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达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美国等国友好建交的经济原因。
答:美国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苏联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苏联与美国等国友好建交。
【战时合作】
材料三 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 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 800多门等。
——摘编自《海事大观》
(3)材料三中“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的“一次胜利”和“斯大林盛赞”的“登陆战役”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全面客观、发展变化的原则。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2022·福建中考)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联邦政府出资180亿美元,修筑了近1 000座飞机场、12 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给美国人民带去了众多就业岗位。以上举措旨在( )
A.摆脱经济危机困扰
B.增加美国人民收入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调整国家工业政策
3.“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可见,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若按“前提——结论”式的推理来看,以上表述应是( )
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4.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中不包括( )
A.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
B.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民族复仇情绪的影响
D.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5.《三个女巫》是大卫·洛(新西兰)在1935年12月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三个手拉手的女巫”指的是( )
A.英、法、俄三国
B.德、意、奥三国
C.巴黎和会三巨头
D.德、日、意三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
B.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
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7.(2022·自贡中考)《全球通史》对如图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8.形成如图这一局面的转折性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9.(2022·南充中考改编)某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件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0.如果给下列事件以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
②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日本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2)你同意鲍盛刚对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的看法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2.(2022·合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战争根源】
材料一
(1)图一中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结合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概括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友好建交】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达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美国等国友好建交的经济原因。
【战时合作】
材料三 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 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 800多门等。
——摘编自《海事大观》
(3)材料三中“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的“一次胜利”和“斯大林盛赞”的“登陆战役”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