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基础巩固训练卷(答案) 2024-2025级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基础巩固训练卷(答案) 2024-2025级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命的有机物。这些简单的有机物是在哪里形成的 (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江河 D.原始陆地
2.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多少年,原始海洋中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  )
A.8亿 B.12亿
C.10亿 D.46亿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
B.米勒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不断积累,并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C.原始生命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人们比较认可的学说是 (  )
A.化学进化论 B.宇宙生命论
C.自然发生论 D.神创论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6.下列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生存斗争推动了生物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7.下列关于科学推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
B.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C.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绿色植物 D.脊椎动物
9.下图表示两个未被破坏的地层中发掘出来的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分布情况。下列对物种A、B间的关系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
A.物种A比物种B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的出现晚于物种B
D.在Ⅱ层内有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10.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之一:在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地球,引起海啸、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灭绝。下列证据中,支持这一假说的是 (  )
A.化石证据显示,在恐龙灭绝前的一段时期内,恐龙的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
B.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表明这批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C.在墨西哥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
D.在造成墨西哥大陨石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11.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捕蝇草,通过特殊的叶子捕食昆虫来补充所需营养。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贫瘠的土壤在捕蝇草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进行自然选择 B.诱发植物变异
C.影响生长发育 D.提供营养物质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的是 (  )
A.白鹭的腿细长
B.青蛙的保护色
C.一窝雏鸟的体质各不相同
D.猎豹能快速奔跑
13.生活在海洋中的绿叶海蛞蝓可以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来解释,这是 (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4.某种农药对杀灭东亚飞蝗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这一现象可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为 (  )
A.农药造假非常严重,导致质量越来越差
B.蝗虫为了生存而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经农药选择,蝗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
D.蝗虫抗药性的形成是由于农药的不定向选择
15.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有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
B.生物的遗传特征不利于生存
C.有一些种类的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有一些种类的生物则没有
D.夏天时,苍蝇比蚊子更不容易被打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5分)下图表示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独立的体系
原始生命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是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是     (填字母),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填字母)。
(2)米勒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      ,这一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    步。
17.(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通过测定并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科学家们发现细胞色素c含有104个氨基酸,且这些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但又有所差别,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对应,其中部分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数如下表。
生物种类 黑猩猩 猕猴 兔 鸡 龟 蛇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组 成差异数 0 1 9 13 15 23 35 44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与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数    。
(2)由表中数据可知,人与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二者的     。
(3)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由原始的      动物进化而来的。
18.(5分)暑假里,凡凡和几位同学一同参观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他们被其中各种各样的化石深深吸引。下图表示他们看到的一小部分化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     (填“直接”或“间接”)证据。图中所示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     (填“遗体”“遗物”或“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逐渐形成的。
(2)观察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及其复原图,可见其具有未分化的牙齿,翅膀上长着爪子等,这些都是爬行动物所具有的特征,由此可以推测: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解释,这些古生物的灭绝以及新物种的出现,都是      的结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生物自身的     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9.(6分)某学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甲 乙
实验材料 100只菜青虫
生活环境 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色菜叶上 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 放入1只家鸽 放入1只家鸽
实验结果 一分钟后,剩余88条 一分钟后,剩余75条
(1)乙组的实验材料应该是         。
(2)同学们发现该实验设计并不完善,请对其进行修改:       。
(3)在黄色菜叶上,菜青虫的体色属于     变异。
(4)上述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5)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C B A D D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A C D C D
1.A 解析:原始大气中的简单无机物在紫外线、雷电的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A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原始海洋中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C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米勒实验只能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但不能证明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项错误。
4.A 解析:关于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人们比较认可的学说是化学进化论,A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D项符合题意。
6.D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D项不正确。
7.D 解析: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以及丰富的联想和想象,D项正确。
8.A 解析: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A项符合题意。
9.A 解析:题图中的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物种B位于较古老的地层中,物种A位于较晚近的地层中;物种A形成的时间要比物种B晚,因此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更复杂、进化地位更高等;在Ⅱ层内有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归纳总结 化石成为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主要原因是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在古老的地层中不会出现高等生物的化石,在晚近的地层中可能存在低等生物的化石。
10.C 解析:在恐龙灭绝前的一段时期内,恐龙的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蛋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这一证据支持了恐龙是逐渐消亡的假说,A项不符合题意。恐龙蛋的受精率低,可能是恐龙的生殖能力变差,最终导致其灭亡,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B项不符合题意。在墨西哥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说明此事件引起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了恐龙的灭绝,C项符合题意。在造成墨西哥大陨石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这说明恐龙的灭绝不是由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地球导致的,D项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贫瘠的土壤选择了能够用叶子捕食昆虫的捕蝇草,淘汰了不能用叶子捕食昆虫的捕蝇草。可见,贫瘠的土壤在捕蝇草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
12.C 解析:白鹭的腿细长、青蛙的保护色、猎豹能快速奔跑都是对各自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窝雏鸟的体质各不相同体现的是变异现象,C项符合题意。
13.D 解析:生活在海洋中的绿叶海蛞蝓可以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这是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
14.C 解析: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同一种农药对东亚飞蝗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这是由于农药将抗药性弱的个体杀死了,而将抗药性强的个体保留了下来,且抗药性强的个体经过繁殖将这种变异逐代积累并加强,C项符合题意。
15.D 解析:竹节虫的拟态原本就存在,并非环境使其发生了相应的变异,A项错误。生物的遗传特征是否利于生物生存,关键要看能否适应环境,有的利于生存,有的不利于生存,B项错误。生物大都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C项错误。苍蝇的飞行能力比蚊子的飞行能力强,所以苍蝇比蚊子更不容易被打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1)非生命物质 A B、C、D (2)有机小分子  一
17.(1)越小 (2)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数最大 (3)爬行
18.(1)直接 遗体 (2)鸟类与爬行动物具有亲缘关系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19.(1)100只菜青虫 (2)多放几只家鸽 (3)不利 (4)生活环境 进行对照 (5)自然选择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