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福建 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提分作业(学生版+教师版)

2023 福建 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提分作业(学生版+教师版)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选择题
1.(2022·宁德模拟)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 000至17 000名教师中约有2 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70 000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 )
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这个显著的特点是( )
A.由英国向欧美国家发展 
B.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紧密结合 
C.促进了新型产业结构调整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如表记录了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情况。导致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农村 城市
1750年 84% 16%
1851年 46% 54%
1870年 30% 70%
A.工业化的进行 B.发展大众教育
C.经济大危机 D.欧洲一体化
5.(2022·莆田模拟)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至今还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它们最早使用的发动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6.(2022·南平模拟)如图所示为德国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变化情况,体现了德国( )
A.发展高等教育 B.实行免费教育
C.普及职业教育 D.推广大众教育
7.观察下图,这是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景象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煤成为当时唯一的动力能源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享受风气
D.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8.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地圆说      D.生物进化论
9.这部著作提出“进化论”思想,在神学阵地的心脏上“猛烈轰炸”,震动了整个欧美大陆。该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10.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二、材料题
11.(2022·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和垄断的迅速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结盟成为资本主义各大国壮大实力和声威的主要手段。经过30年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1906年,英国开始建造新式战斗舰——无畏舰。德国新造军舰一律改为无畏舰。英国政府又决定,德国每建造一艘新型军舰,英国就造两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的两个成果。
(2)小历认为“结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2.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都不敢想的。
——摘编自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二 汽车工业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38年 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被世人称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一场革命”
1876年 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煤气发动机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1886年1 月29日 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天被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1887年 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908年 福特着手对汽车生产方式进行革新
1913年 福特公司已经发展出一套较完整的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技术
——摘编自夏大慰、史东辉、张磊《汽车工业:
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
材料三 美国不仅发明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炽灯泡和电话,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的大量生产到泰勒的现代管理。正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从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的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职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这些人大部分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而死。
——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
(1)写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材料一中两种交通工具最初使用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影响。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选择题
1.(2022·宁德模拟)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 000至17 000名教师中约有2 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70 000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C)
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C)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这个显著的特点是(D)
A.由英国向欧美国家发展 
B.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紧密结合 
C.促进了新型产业结构调整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如表记录了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变化情况。导致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年份 农村 城市
1750年 84% 16%
1851年 46% 54%
1870年 30% 70%
A.工业化的进行 B.发展大众教育
C.经济大危机 D.欧洲一体化
5.(2022·莆田模拟)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至今还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它们最早使用的发动机是(D)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6.(2022·南平模拟)如图所示为德国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变化情况,体现了德国(D)
A.发展高等教育 B.实行免费教育
C.普及职业教育 D.推广大众教育
7.观察下图,这是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景象的真实写照。这说明(D)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煤成为当时唯一的动力能源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享受风气
D.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8.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的是(A)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地圆说      D.生物进化论
9.这部著作提出“进化论”思想,在神学阵地的心脏上“猛烈轰炸”,震动了整个欧美大陆。该著作是(D)
A.《本草纲目》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10.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D)
A.牛顿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二、材料题
11.(2022·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和垄断的迅速发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结盟成为资本主义各大国壮大实力和声威的主要手段。经过30年的演变过程,20世纪初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1906年,英国开始建造新式战斗舰——无畏舰。德国新造军舰一律改为无畏舰。英国政府又决定,德国每建造一艘新型军舰,英国就造两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的两个成果。
答:内燃机、汽车、飞机。(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小历认为“结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不同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
12.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都不敢想的。
——摘编自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二 汽车工业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38年 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被世人称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一场革命”
1876年 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煤气发动机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1886年1 月29日 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天被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1887年 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908年 福特着手对汽车生产方式进行革新
1913年 福特公司已经发展出一套较完整的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技术
——摘编自夏大慰、史东辉、张磊《汽车工业:
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
材料三 美国不仅发明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炽灯泡和电话,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的大量生产到泰勒的现代管理。正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从一个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的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职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这些人大部分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而死。
——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
(1)写出材料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材料一中两种交通工具最初使用的动力。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新技术的使用;新能源的利用;新的、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的采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
答:重视科技发明,重视生产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影响。
答:社会生产力提高,改善人类社会生活,出现现代管理制度,使欧美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差距拉大。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