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无脊椎动物测试题(答案)鲁科版(五四制)(2024)六年级下册
鲁科版生物学六年级下册第2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种动物中和其它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
A.蝴蝶 B.蜘蛛 C.家鸽 D.蜈蚣
2.《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一书的作者指出“人类需要向蚯蚓表达敬意,它们为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由相似的体节组成
B.体表干燥,保证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
C.主要在土壤中活动,能疏松土壤
D.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广东一男子从体内排出了一条20cm长的虫子,该虫身体细长、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种寄生虫可能是( )
A.华枝睾吸虫 B.蛔虫
C.水螅 D.绦虫
4.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下列动物具有这种体形的是( )
A.海葵 B.蝗虫 C.沙蚕 D.章鱼
5.水螅的触手上有刺细胞,能分泌毒液捕获猎物。下列哪种动物的捕食方式与水螅类似( )
A.海葵 B.蜗牛 C.螨虫 D.企鹅
6.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
C.蝗虫的口器为咀嚼式,能暴食庄稼,属于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
D.昆虫有三对足,有的长在胸部,有的长在腹部
7.蝗虫是有名的农业害虫,下列不属于蝗虫危害严重、容易成灾的原因是( )
A.食量很大
B.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了生活范围
C.咀嚼式口器
D.以作物的茎、叶为食
8.某同学晚上睡觉磨牙,面部有白斑,生长迟缓,医生判断该同学患了蛔虫病。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A.不喝生水,勤洗手 B.不要随地大小便
C.早晚刷牙,勤洗脸 D.蔬菜水果要洗净
9.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动物不含有节肢动物的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春潮暮落海门山,百艇齐飞牡蛎山
10.昊昊根据课本上常见动物的特征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模式图,其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动物,影部分为它们的共同点,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若甲为水母,乙为绦虫,则阴影可表示辐射对称
B.若甲为血吸虫,乙为钩虫,则阴影可表示有口有肛门
C.若甲为蜗牛,乙为线虫,则阴影可表示体表有外套膜
D.若甲为蚯蚓,乙为蝗虫,则阴影可表示身体分节
二、填空题
11.涡虫的口长在 ,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 ,吃进去的食物在 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 排出,因为它 。
12.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体形: 。
②体色: 。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属于 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前端有 和 。
13. 是海蜇防御和攻击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三、连线题
14.将下列生物类群与相应特征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腔肠动物 A.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②扁形动物 B.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③环节动物 C.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④软体动物 D.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⑤节肢动物 E.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① ;② ;③ ;④ ;⑤ 。
四、实验探究题
15.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2)本实验的假设是 。
(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答出一条即可) 。
五、判断题
16.线虫动物都是寄生的。( )
17.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
六、综合题
18.涡虫是否具有感受光线的结构?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有哪些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
19.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及蚯蚓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镊子取一条活蚯蚓,放在解剖盘内。蚯蚓的身体长而圆,由许多 组成;靠近②端的几节颜色较浅,表面光滑,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③ 。
(2)用手摸一摸蚯蚓的体表,感觉体表有 ;用手指沿蚯蚓腹面纵向来回轻轻抚摸,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是 。
(3)将蚯蚓分别放在玻璃板和硬纸板上,观察其运动速度,发现在硬纸板上运动较快。这是因为蚯蚓的 更容易固定在粗糙表面,有利于运动。
(4)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湿润,有利于蚯蚓用 呼吸。
(5)实验中观察蚯蚓运动时,首先看到蚯蚓的前端先变细变长向前伸展,随后前端固定变粗变短的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短变粗,整体向前蠕动。据此推测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是_______。
A.使呼吸更顺畅 B.使食物消化更充分
C.使反应更迅速 D.使躯体运动更灵活
(6)实验完毕后,应将蚯蚓如何处理? 。
七、资料分析题
20.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可以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大量死亡,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庇护所。
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1)珊瑚虫属于 动物,身体呈 对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珊瑚 生物。(填“是”或“不是”)
(2)请列举出一种与珊瑚虫同类的动物: 。
(3)请写出珊瑚礁遭到破坏的原因: 。
21.资料1:蛞蝓又名鼻涕虫,身体呈长梭型,柔软光滑,体内有退化的贝壳。
资料2:蛞蝓看似无害,体内却含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因为它们会吃掉老鼠粪便,而老鼠粪便中经常含有寄生虫,其中一种寄生虫是鼠肺线虫。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蛞蝓和鼠肺线虫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C.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和线形动物
(2)与蛞蝓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还有 、 (列举2种),这类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又可以分泌物质形成贝壳。
(3)鼠肺线虫和蛞蝓之间的关系是 ,与该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点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身体呈圆柱形 b.消化系统结构复杂 c.体表有角质层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A C D C D D
11. 腹面 咽 肠 口 有口无肛门
12. 长圆柱形 暗红色/灰黑色 环状体节 环节 口 环带
13.刺细胞
14. D B A E C
15.(1) 外骨骼 分节
(2)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
(3) 食物中有机塑料的有无 单一变量 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4) 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问题
16.错误
17.正确
18.涡虫是扁形动物,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19.(1) 环形体节 环带
(2) 黏液 刚毛
(3)刚毛
(4)湿润的体壁
(5)D
(6)放归至适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0.(1) 腔肠 辐射 不是
(2)水母、海葵、海蜇、水螅(任选其一即可)
(3)过度采挖、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任选其一即可)
21.(1)D
(2) 河蚌 扇贝等 外套膜
(3) 寄生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